产前产后针对性护理对初产妇母乳分泌及喂养的影响吕田英
【摘要】 目的 观察产前产后针对性护理对初产妇母乳分泌及喂养的影响。方法 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该院收治的初产妇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产前产后针对性护理,记录两组产妇泌乳时间、母乳喂养情况及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48小时内乳汁分泌率67.1%(47/70),高于对照组的44.3%(31/70);母乳喂养率80.0%,高于对照组的50.0%;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95.7%(67/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6%(55/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产前产后有针对性的护理可有效缩短初产妇母乳分泌时间,提高母乳喂养率。
【关键词】 针对性护理;初产妇;母乳分泌;喂养
养对自身健康、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好处,消除其对母乳喂养的疑虑、担心等,增强对母乳喂养的信心。③ 优质生活护理。为孕妇设计科学的饮食方案,确保各类应用物质均衡、足量摄入,叮嘱孕妇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④ 提前教授哺乳相关技巧。利用布娃娃练习哺乳姿势,鼓励准父母制定哺育计划。产后护理包括:① 产后1小时内尽快进行持续不间断且无干扰的肌肤接触,促使母亲释放孕激素、催产素及泌乳素,激发母亲的泌乳反射及婴儿的寻乳、就乳和含乳行为。② 母婴同室,让母亲与婴儿24小时在一起。③ 婴儿出生后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吸痰操作,以避免扰乱婴儿摄食前行为或信号;保持每日8~12次的吸吮频率;教授产妇有效的挤奶、哺乳方法,关注母亲哺乳的舒适度。对于乳汁分泌不足的产妇,要及时查明原因,给予综合性干预。④ 预防和管理乳房肿胀,关注母亲及家属对于哺乳的满意度,取得家庭成员的支持。1.3 观察指标 两组产妇产后乳汁分泌时间、喂养情况,问卷调查两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与不满意。非常满意与满意合计为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7.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2 结果
2.1 两组产妇产后乳汁分泌时间比较(表1) 观察组产妇产后乳汁分泌较早,48小时内乳汁分泌率67.1%
表 1 两组产妇产后乳汁分泌时间比较 [例(%)]
组 别对照组观察组
例数 70 70
<24h13(18.6)14(20.0)
24~48h18(25.7)33(47.1)
>48h39(55.7)23(32.8)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母乳喂养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促进产后恢复,增进母婴感情。初产妇因缺乏分娩经验及母乳喂养知识,加上分娩时过于疼痛、劳累,使得母乳分泌及喂养常不理想[1]。良好的护理方式对促进初产妇母乳分泌、提高母乳喂养率有重要影响。本文探讨产前产后针对性护理对初产妇母乳分泌及喂养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 收集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初产妇140例,均为足月单胎,有母乳喂养意愿,乳房发育正常,无分娩并发症、妊娠合并症、母乳喂养禁忌等。产妇及家属对此次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年龄20~31岁,平均(25.4±4.3)岁;顺产32例,剖宫产38例。对照组年龄20~32岁,平均(25.8±4.3)岁;顺产36例,剖宫产34例。两组产妇年龄等资料大体一致。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包括协助产妇实施相关检查,密切监测产妇的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给予母乳喂养知识宣教、环境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观察组予有针对性的产前产后护理。产前护理包括:① 优质健康教育。结合孕妇及其家属的认知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为其实施健康宣教,将母乳喂养知识、技巧、姿势等告知孕妇,积极提高其健康知识掌握程度。② 优质心理护理。与孕妇多交流,了解其心理状况,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告知孕妇分娩的安全性,为其讲解成功的案例,减少孕妇对分娩的恐惧心理,增强信心;向其说明母乳喂
作者单位:321300 浙江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通信作者:吕田英,Email:15088238068@163.com
62
2020年1月第27卷第2期
(47/70)高于对照组的44.3%(3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1,P<0.01)。
2.2 两组产妇产后喂养情况比较(表2) 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5,
护理等相关知识认知不足。良好的护理能帮助初产妇正确认识母乳喂养,缩短母乳分泌时间,提高母乳喂养率。产前产后护理有效整合相关资源,实施优质心理护理、优质健康教育、优质专科护理、优质生活护理等针对性措施,有效加强产妇的母乳喂养思想,教授其正确的喂养知识及技巧;给产妇实施心理疏导,使其保持积极的心态,增强产妇的自信心。全面护理可缩短初产妇的母乳分泌时间,提高母乳喂养率[2]。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48小时内乳汁分泌率、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对护理工作更满意。这与过亚群[3]的观察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产前产后有针对性护理可有效缩短初产妇母乳分泌时间,提高母乳喂养率。
参 考 文 献
[1]
龚静静. 产前产后护理对初产妇母乳分泌及喂养情况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8,16(32):4046.[2]
江朋英,李霞,王雪华. 产前产后护理对初产妇母乳分泌及喂养的影响观察[J]. 基层医学论坛,2016,20(30):4284.[3]
过亚群. 产前产后护理对初产妇母乳分泌及喂养的临床影响观察[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7):109.
P<0.01)。
表 2 两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情况比较 [例(%)]组 别对照组观察组
例数 70 70
母乳喂养35(50.0)56(80.0)
混合喂养18(25.7) 7(10.0)
人工喂养17(24.3) 7(10.0)
2.3 两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表3) 观察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95.7%(67/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6%(55/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4,
P<0.01)。
表 3 两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例(%)]组 别对照组观察组
例数 70 70
非常满意30(42.9)38(54.3)
满 意25(35.7)29(41.4)
不满意15(21.4) 3( 4.3)
3 讨论
初产妇没有分娩及喂养经验,对母乳喂养的技巧、
(收稿:2019-06-02)(发稿编辑:高淑红)微信公众号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带管患者的管理效果蔡新兰 阮文珍 封蔚莹
【摘要】 目的 探讨微信公众号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带管患者的管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该院内科收治的PICC带管患者1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微信组各89例。两组住院期间均予以健康教育与常规护理,出院时做好一对一口头及书面带管宣教,并告知定期来护理门诊维护。微信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嘱带管患者或家属出院时加入科室创建的公众号,进行在线指导。比较两组PICC带管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导管堵塞再通率及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微信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导管堵塞再通率和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微信公众号管理PICC带管患者能有效减少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 微信公众号;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带管;管理
PICC带管患者进行管理,双方在线进行有效交流,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 选取2017年1—12月我科PICC带管患者178例。纳入标准:血液科恶性肿瘤且行静脉化疗;首次在我科穿刺PICC,需门诊维护;患者或家属有使用微信交流的能力。排除PICC使用时间小于3个月、病情恶化者。其中男93例,女85例,年龄28~71岁。疾病:急性白血病
63
对于免疫力低下的血液病患者来说,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很好的选择,但置管后需要面对化疗间歇期,无形中增加了带管患者感染的风险,而在化疗间歇期的带管患者仅依靠出院时的宣教及每周护理门诊的维护,在缺乏有效指导及交流时,容易出现静脉炎、计划外拔管等并发症[1]。我科利用微信公众号对
作者单位:312000 浙江绍兴市人民医院内科通信作者:蔡新兰,Email:804578923@qq.co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