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漳南书院的由来

2023-02-28 来源:好走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漳南书院的由来

作者:李慧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第15期

摘要:中国古代历来重视教育的发展,官学衰微时,私学就会自动地加以补充,它们共同承担为封建社会培养人才的教育使命,义学与书院的产生就是很好的证明。虽属不同的教育层次,但很多书院是由义学发展而来的,漳南书院就是由清初直隶巡抚于成龙始设,后经兵部侍郎许三礼题名,士绅郝文灿遍访名师,最终聘请实学教育家颜元主教发展而来。 关键词:义学;于成龙;郝文灿;颜元;漳南书院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5-0149-02 一、中国古代义学的产生、发展及其教学内容

1.义学的产生、发展。义学产生于北宋时期,始于名相范仲淹,是一种专为民间孤寒子弟所设立的学校。这类学校,有的是一些官员、地主出资在家乡所开办,也有以祠堂、地租或私人捐款而设。学生年龄为六岁至十一岁,学习读书写字,为地方的基础教育。长沙地区自宋代开始,已有了义学的记载。宋真宗天禧年间,湘阴人邓咸“创义学于县南,以训族子弟及四方游学”。元代中后期,中书左丞许有壬之父许熙载,在长沙县东梨镇“设义学,训诸生”。他死后,诸生思之,为立东冈书院,元朝廷并为设立教官,颁赐院额,以为育才之地。元顺帝元统年间,长沙县西北乔口镇有三贤堂,供奉屈原、贾谊、杜甫三人,邑人黄澹乃设义学于祠,顺帝亦为之诏赐“乔江书院”匾额。明朝鲜有义学。清朝义学之设,系根据康熙四十一年,“定义学小学之制”,及康熙五十一年,“令各省府州县多立义学,聚集孤寒,延师教读”之规定而办理。

2.义学的教学内容。义学主要是从事小学教育,属于蒙学教育,故学校的老师又称蒙师。从学者都是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而教育内容主要是识字写字、读书、作文、学算等,并兼有伦理教化的功能,常用的课本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昔时贤文》等。义学除了少数由官僚、地主、商人等富贵人家所开设的以外,大多都十分简陋,没有专门的教舍,教师束討微薄,仅能糊口,就学子弟也多出自贫苦人家,大多只求粗识文字而已。

二、中国古代书院的产生和发展

唐末至五代期间,战乱频繁,民不聊生,官学的衰败致使许多读书人避居山林,遂模仿佛教禅林讲经制度创立书院,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书院是集藏书、教学、研究相结合的高等教育机构。书院制度萌芽于唐,完备于宋,废止于清,前后历经千余年的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间,对中国封建社会教育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前面论述了古代义学与书院的发展过程,看似它们各自拥有独立的发展脉络,实则不然,古代有许多书院是由义学发展而来,接下来本文将要提到的漳南书院就是一例。 三、于成龙、郝文灿、许三礼与漳南书院

1.一代廉吏于成龙及其在直隶设义学经过。于成龙(1616—1684),字北溟,号于山,山西永宁州人,溢“清端”、赠太子太保。清顺治十八年出仕,任广西罗城知县;康熙六年,任四川合州知州;八年,任湖广黄州府同知;十一年,任武昌知府;任湖广下江陆道道员;十七年,任福建按察使;十八年,任福建布政使;十九年,康熙帝“特简”其为畿辅直隶巡抚。未逾两年,又出任为总制两江总督、加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职。

于成龙对科考和教育十分关心。曾针对江南地区的科考舞弊采取严惩措施。此外,他还在就任各地兴办学校,倡导地方绅仕捐资兴办“义学”。康熙十九年,出任直隶巡抚,广平县屯子堡士绅郝文灿等,遵照于成龙的命令,在该村建义学一所,这就是后来的漳南书院。同年,于成龙微服私访至清漳(原属肥乡,今属广平),暗访中得知附近洪门寺和尚洪能平时欺男霸女、作恶多端、危害乡里,遂将其就地铲除。肥乡、曲周、广平等周边县几十个村庄民众为感激于成龙兴办义学、教化乡民、惩恶扬善的义举,共同捐资修建了“抚院于老爷廉慈公宜万民永念碑”,永世纪念。该石碑2012年4月出土,位于肥乡县元固乡中油壶寨村西南方向,碑文显示为“清康熙三十年孟夏之吉”,“阖县民赠”,可见立碑距今已有323年历史。

在这里不得不强调一下,《漳南书院记》中首句:“肥乡之屯子堡,遵中丞于清端公令,建有义学,田百亩。”这里的“中丞于清端公”指的就是本文前已提到的直隶巡抚于成龙(清朝官场中,巡抚别称中丞、抚军、抚台),它在历史上被称为大于成龙,除他以外,清朝康熙年间还有个小于成龙,他也曾做过直隶巡抚,老于成龙于康熙十九年至二十年任直隶巡抚;小于成龙于康熙二十五年至二十九年任直隶巡抚。这位小于成龙是位治水名臣,他曾在大于成龙手下做过知州,当大于成龙任直隶巡抚时,小于成龙任通州知州,后来大于成龙升两江总督前破格向康熙皇帝推荐了小于成龙,言其“清操久著”,“可大用”,使其升任江宁知府。小于成龙与大于成龙一样,也以清廉著称于朝廷内外。康熙曾多次称赞小于成龙居官清廉,且不吝赏赍。康熙二十五年二月,升小于成龙为直隶巡抚。康熙二十八年八月,“抚院于公成龙,使来悬匾旌闾,先生受而不报。”[1]这里的“抚院于公成龙”指的是小于成龙,他派人来表彰时年55岁的颜元。在这里做大小于成龙的区分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颜元及漳南书院。

2.郝文灿为漳南书院的辛苦求师之路及漳南书院名称的由来。《漳南书院记》中:“学师郝子文灿以入倡乡众杨计亮、李荣玉等协力经营,益广斋舍。许侍郎三礼题曰‘漳南书院’。问学者日众。郝子遂谦不任事,别寻师者十有五年。于康熙三十三年,郝子不远数百里抵荒斋,介友人陈子彝书,延元主院事,元辞。去已,又过,陈说百端,作十日留,元固辞。明年又价张文升以币聘,予再辞。又明年遣院中苗生尚信至,进聘仪,掖起复跪者十日,予不得已,告先祠行。”[2]由这段文字可以看出,郝文灿为漳南书院及其学生的辛苦求师的过程,他们的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诚感动了时年62岁的颜元,于是,颜元带着他的养孙颜重光和弟子钟魴等于1696年动身前往肥乡屯子堡。

漳南书院因有颜元这位实学大师而载入史册,因有兵部侍郎许三礼而得其名,这些都与郝文灿的热心办学密不可分。许三礼是清初安阳人。早岁曾受业于著名学者孙奇逢门下。他于康熙二十九年三月晋升为兵部督捕右侍郎,可见漳南书院也就是在这一年得其名的。此外,许三礼早岁曾受业于的学者孙奇逢,他是颜元一生虽无缘得见但却深受其影响的老师,颜元对其以私淑弟子师事之,可见颜元的尊师之情。

颜元于康熙三十五年五月初一动身前往屯子堡,五月四日到达,设计漳南书院的建设蓝图,“建书斋,门仍悬许公三礼‘漳南书院’扁,不没旧也”[3]。后八月十六日,“以漳水愈涨,书院皆没,叹曰:‘天也!’乃旋。门人皆哭别,也鲁送至家,九月始返”[4]。康熙三十八年,颜元因屯子堡水患益甚,屡请不往,九月“郝公函寄书问安,并附一契曰:‘颜习斋先生生为漳南书院师,没为书院先师。文灿所赠庄一所,田五十亩,生为习斋产,没为习斋遗产’。”[5] 漳南书院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它对后世的影响却很大。开创了中国古代以实学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新篇章,对于研究明清之际处在封建社会末期中国的政治、经济的变化在教育领域的反映有重大意义。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历代政权几乎都重视教育,地方亦然,义学的产生及发展是社会需要的产物,书院与义学一属高等教育一属基础教育,它们共同为私学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4]陈山榜,邓子平.颜李学派文库2[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 [5]陈山榜.颜元评传[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李慧(1987-),女,河北秦皇岛市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教育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