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安石说:“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这表明王安石推行保甲法主要是为了 ( )
A.平息农民的反抗斗争 B.打击朝廷的腐败势力 C.巩固自己的权势地位 D.抵御辽和西夏的进攻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知识,也是学习的重点。本题关键是对“寇乱”两字的理解,“寇乱”指人民的反抗,特别是农民阶级的斗争,材料中反映王安石实行保甲法的主要目的在于“寇乱息”,即平定农民起义,故答案为A项。
2.导致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触动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而遭到反对 B. 用人不当,新法危害百姓 C. 政令不通达,一些地方官不执行新法 D. 保守派司马光当政,坚决反对变法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最佳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四个备选项都是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相比较而言,A项应是最主要最全面的原因。D是直接原因。
3.有人反对王安石变法,理由是“上户自足,无假(借)官钱,而强与之,使出息。……名为厚民,实乃剥下;名为惠民,实有利心。”这是反对( ) A.方田均税法 B.免役法 C.青苗法 D.保甲法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青苗法本是为了抑制兼并,在青黄不接的时候救济百姓,但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出现偏差,地方官员强行让百姓向官府借贷,而且随意提高利息,这样,青苗法就变质为官府辗转放高利贷,收取利息的苛政,正如材料所描述的情况。
所以本题选C。
4.王安石变法中,对官僚地主利益触动最大的是( ) A.青苗法 B.募役法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相关历史知识,并作出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利益触动最大”,联系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可知,正是因为土地兼并严重,官僚地主逃避国家税收等原因,导致政府财政困难。故C.方田均税法,丈量土地,规范税收,符合题意。而ABD三项都是针对恢复发展农业生产服务的,排除。所以,本题正确答案选C。
5.据史书记载,王安石变法时,“中外府库无不充衍,小邑所积钱米亦不减二十万”。王安石变法有利于上述现象出现的有( ) A.保甲法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王安石变法对农业生产所起到的促进作用。分析选项,A是军事方面的措施;B打击的是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C符合题意;D是教育方面的措施。 6.王安石变法中的市易法规定:由政府拨出巨款设市易务,平价收购不易脱售的货物,等到市场缺货时再卖出。商贩可向市易务交纳抵押品或成批赊购货物,半年出息一分。下列对市易法的看法正确的有( )
①这是利用封建权力干预经济 ②它限制大商人控制操纵市场 ③它能稳定物价和调节市场 ④政府能增加国库收入 A.①② B.①③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由政府拨出巨款”可见①这是利用封建国家的权力干预经济;“平价收购商贩不易脱售的货物,等到市场缺货时再卖出去”这表明②它限制了大商人控制和操纵市场 ③它能稳定物价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B.方田均税法
C.农田水利法 D.改革科举制
C.方田均税法 D.农田水利法
和调节市场;从“半年出息一分”可见④政府能增加国库收入。故此题应选D项。
7.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的共同点是( ) A.触动了显贵的利益 B.加重了对农民的负担 C.改变了社会性质 D.以失败而告终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B项与三次改革的内容都不相符,所以排除B项。三次变革中只有商鞅变法是改变了社会性质的,所以C项错误。商鞅变法是成功的,所以D项错误,故答案选择A项。
实际他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在中国
历史上很难找到和他比配的人。他有政见,有
魄力,而最难得的是他比较以人民为本位。他在历史上出现的太早了,孤独无辅,形成了一个屈原以来的历史上的大悲剧。
——郭沫若评王安石
思考:为什么说王安石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 他的以人民为本位体现在何处?为什么说他是 一个悲剧式的人物?
虽遭到各方
的指责,但神宗 依然坚持变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