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0-10-28T15:19:50.967Z 来源:《心理医生》2010年第6期供稿 作者: 伍江华[导读] 病人的心理护理 如果病人呼吸困难加重,需要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伍江华(广东省河源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广东河源 517000)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0)06-069-02
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症[1]。呼吸衰竭的病人,由于缺氧和呼吸困难,用力呼吸已不能满足用氧需要时,病人会感到受到死亡的极大威胁,产生濒死感,多伴有紧张、痛苦、恐惧甚至绝望等心理。因病情危重、预后不佳,家属常表现为惊恐、不知所措、紧张不安、心烦意乱。这些不良的心理状态会加重病人病情并影响对病人的救治。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对呼吸衰竭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心理护理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将对呼吸衰竭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护理总结如下。 1 初入抢救室的心理护理
1.1 对病人的护理 呼吸衰竭发作时,患者情绪紧张、焦虑恐惧,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及家属交谈,使患者消除不良情绪,嘱咐患者卧床休息,保持体位舒适,取坐位或半卧位以利呼吸,同时给予吸氧。
1.2 家属的管理 急诊病人常常陪护人员很多,因为担心病人的病情而不愿离去,过多的陪人会影响抢救室的工作环境和秩序,也会防碍其他重病人的休息。这时,护士应给予耐心的劝告,如“我们有先进的医疗设备,会给予病人精心治疗,请你们放心”,“陪人太多,会影响病人情绪,太激动对他的病情不利,请大家配合”。设身处地的为病人着想,家属大多都会理解并主动离开。切不可因陪护过多对亲属有厌烦情绪,甚至发生争执。
2 抢救过程中的心理护理
2.1 对病人的心理护理 危重病人的诊治过程中,常常需要做一些化验、检查、监测及特殊治疗,病人对这些陌生的诊疗手段感到恐惧不安,甚至拒绝配合。护士应根据病人不同情况,讲明所做检查、治疗的必要性及方法,教给他怎样配合会减少痛苦,使病人打消顾虑。同时,在病人面前应沉着冷静,动作迅速,操作熟练,这样才能给病人以安全感。
2.2 亲属的护理 病人病情危重,亲属十分焦急,我们应尽可能及时地将病情及治疗情况向亲属如实通报,耐心回答他们的疑问,使他们心理有所准备,协助我们做好病人的工作,取得最佳疗效。 3 呼吸机支持治疗的心理护理
3.1病人的心理护理 如果病人呼吸困难加重,需要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在使用呼吸机的过程中,因为担心不能耐受插管带来的痛苦,许多病人会拒绝使用;另外,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后影响了病人与他人情感上的交流,如果所表达的愿望得不到很好的理解和满足时,病人会出现烦躁不安、情绪低落,甚至拒绝治疗和护理。因此在护理中除了积极的处理躯体的不适,还应该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应该注意进行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多使用鼓励性、解释性、安慰性、指导性语言,以取得患者的充分信任,使之感到安全、舒适,减少不安和焦虑[2]。
3.2家属的护理 因为对气管插管的不了解,家属会担心患者耐受不了插管带来的痛苦,有些家属也会对使用呼吸机后治疗费过高有所顾虑。我们应该做好家属的心理工作,让其了解气管插管及呼吸机辅助呼吸的重要性,积极配合医生及护士做好治疗及抢救工作。在条件许可和患者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安排家属与患者交谈,安慰患者,充分调动家庭的力量给予患者情感支持,给患者创造宽松、愉快、祥和的家庭气氛,并向他们提供最新的治疗信息,以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3]。 4 体会
对急诊呼吸衰竭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在急救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护理过程中我们要遵循护理程序来进行。首先要评估病人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其发病原因,从而了解病人及家属的心理状况,再由此作出护理诊断并制定实施护理计划,最后评价护理效果。这样才能提高护理质量、达到护理目的。对呼吸衰竭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一方面护士应有良好的品格修养,树立一切为病人的思想观念,用精湛的专业技术,迅速、熟练、有条不紊的救治病人,减轻病人的痛苦,使病人及家属减轻焦虑,产生安全感;另一方面,护士应理解病人及家属的心情,协调好与家属的关系,结合心理学、伦理学和社会学知识安慰病人及家属要面对现实,沉着应对,努力配合医护人员,保证抢救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只有取得病人及家属的积极配合,我们的急救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参 考 文 献
[1]尤黎明,吴瑛主编.内科护理学,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85.
[2]吴洁,左志通.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护理.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20):4028.[3]施焕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29-3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