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首届纪实摄影研讨会论文
浅论纪实摄影人像的情感表达
曾巨光
内容摘要:人像在纪实摄影中举足轻重,人物的情感表达,又是反映主题思想的关键。我们只有充分把握人物的特征,利用相关的背景、信息元素,才能在抓拍中扑捉到人物精彩的瞬间。
关键词:纪实;人物;情感表达;抓拍。
一、人像情感表达在纪实摄影中举足轻重
1、什么是人像情感表达。首先要弄清什么是纪实摄影?说法很多,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说纪实摄影是摄影者对现实世界中具有社会意义的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作相对全面的、真实生动的描写,来使观众对描写对象关注与正确认识的摄影艺术形式。二是说纪实摄影是摄影师通过摄影手段真实地介绍客观世界的事物现象,来表达他的观点和评论,使读者得到一种评价性影像的摄影方式。人像情感表达,就是通过纪实人像图片真实地传递人物瞬间的思想、情感,读图就能够看出人物的喜怒哀乐。
2、人像情感表达的作用。人之所以区别其他动物,就是因为人是高等动物,具有灵魂,在进行各种物质和精神的生产活动中,始终带着丰富的思想感情。一方面是物质和精神的生产活动,蕴含着人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人的思想感情又反作用于人的物质和精神的生产活动。在作品的表现过程中,虽然被摄者在画面上相对处在一种被动的状
第 1 页 共 7 页
态,但是,不可否认,被摄者本身在整个事物现场要表现出来的客观存在的个性气质、神态、行为举止、活动特征。因此,画面的喜怒哀乐,都会深深地渗透着被摄者的个人情感,同时,这些情感又通过摄影者所确定的画面作用于读者。
一幅表情丰富的照片,往往能够传递丰富的思想感情,震撼人的心灵,给人留下难以忘记的印象。1941年1月27日,刚开完会的丘吉尔来到唐宁街10号的一个小隔间,拍摄几张表现坚毅刚强的照片。当邱吉尔首相走出会议室步入书房时,等候已久的摄影师让邱吉尔很放松在站到椅子旁、左手扶着椅背、右手插入裤袋,嘴中含着雪茄烟的形象,但这只能拍摄出邱吉尔首相温和自然的性格,却没有达到摄影师所预期的效果。然而,抽着雪茄的丘吉尔显得过于轻松,跟卡特所设想的领导神韵不符,于是摄影师上前一把夺下邱吉尔咀上的雪茄,顿时,邱吉尔首相瞪大眼睛,露出了被激怒的神情,摄影师当机立断地抓拍了这一稍纵即逝的瞬间,拍摄了一幅题为《愤怒的邱吉尔》的经典肖像。照片第二天被各大报纸刊登,照片形象地反映了二战时期英国首相邱吉尔像一头怒吼的雄狮要与希特勒等法西斯决战到底的决心,极大地鼓舞了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斗志。这张照片在世界广为流传,成为丘吉尔照片中最著名的一张。
二、人像情感表达的误区
1、“假”情感图片误导人们。现在,经常听到一些人说,这张照片的人物好“假”哦。给人的感觉就是人物不真实。这就是摄影者突破摄影真实的界限,利用相机任意摆拍、导演、凭空捏造、篡改,误导出来的一种假象。除了干扰拍摄对象的自然状态之外,还包括对原有的环境进行改变和清理。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记者拍的“招牌”动作:农民致富了,老农拿着一大把钞票在开怀数着;小区有了运动健身器材,人们边锻炼,边哈哈大笑;夏日酷暑,单位慰问环卫工人,工人接过清凉饮料也是笑得合不拢嘴……
第 2 页 共 7 页
这些照片的确假,假得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不合情理,读者无法接受。农民有钱了,一辈子节约的他们会小心翼翼地把钱放好,而不会笑着大把大把地数钞票;给小区安放健身器材是好事,人们在锻炼身体的时候,表情应该是很累的,不会哈哈大笑;在夏天,环卫工人顶着烈日,汗流浃背,在接受清凉饮料之类的慰问品时,已经热得说不出话来,哪里还有心情来笑。
2、不能准确表达主题。纪实摄影图片人物的表情是要传递信息,但是,现实中很多是表达不准确,或者是没有表达主题。人在特定环境中,在所处的事件中,他的表情是应该与现场吻合的。而有的摄影人为了有冲击力,为了猎奇,选取了夸张变形、另类的角度、人物的局部拍摄,使读者看不懂想要表达的思想。报纸、杂志和电视上带有明显摆拍痕迹的画面也比比皆是:学习文件时三五个人挤在一起看一张报纸;讨论时要围着桌子,突出中间拿笔记录的领导干部;拍希望工程就拍山区孩子渴望的目光;拍小桥流水就拍姑娘、阳伞;拍农村就拍老农钓叶子烟、黄牛犁田;拍云雾就放火熏烟;拍民俗就盛装打扮。这种“作秀”看了只会让人生厌。在我市的某个荷花节上,为了营造气氛,找来美女穿上古代服装,让美女在荷塘穿梭,然后再施放上烟饼,顿时,烟雾缭绕,美女飘然而至。还有摄影人请来模特,裸露半身,坐在船头,由身披蓑衣的船翁划船。像这样的人物和场景,是想表达当地荷花盛开,荷花仙子飘然而至,还是想表达美女回归自然?安排场景的作者,花了大量人力、物力、时间,却没有传递有效的信息。
3、缺少陪衬元素。数码摄影作为摄影的一种,是与传播结合在一起的,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现场纪实。数码摄影恰好在现场纪实问题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客观现象进行真实、细致和形象的描绘,从而很好的实现了图片的真实性与可信性。但是,有的摄影人不注意陪衬元素的表达,没有时间、地域、场景的交代,似曾相识,在很多地方都可以解释这张照片。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绵阳有个摄影人积极赶赴灾区拍摄图片。他与志愿者克服各种困难,历经千辛万苦从四川境内的路线到达玉树。他看到天气和光线比较好,
第 3 页 共 7 页
就急急忙忙去拍藏族同胞的人像。这位摄影人摄影功底不错,在构图、用光上非常考究,充分运用高原良好的光线,拍了大量的肖像式人像图片。当他把图片传到绵阳时,网站几乎无法使用,因为,这些图片看不出来是在玉树抗震救灾,更看不到人们在灾区的活动。这些图片缺少陪衬元素,花了那么大的精力和时间,没有拍到玉树人和救援队伍抗震救灾的图片,实在是非常遗憾。
三、把握好人像情感表达方式
1、注重真实性。纪实性人像摄影的真实形象,不应有丝毫的遮掩、夸大、歪曲、变形。过去,我们有的摄影作品在拍摄先进人物时,为了突出“高、大、全”的形象,故意用一些技术掩盖、弥补人物在形象上的缺陷,从严格意义上讲,这既没必要,也不能算作纪实性人像摄影。真相不仅包括人物的形象真,也应包括人物所处的环境的真。因为,人总是一定时空中的人,脱离时空,人的行为将失去任何意义,改变时空,人的行为意义也将随之改变。
记录“真相”并不是要依葫芦画瓢,而是要把人物的特征描述出来。丹纳在其著作《艺术哲学》中说:“艺术品的目的是使一个显著的特征居于支配地位,因此,一件作品越接近这个目的越完善。换句话说,作品把我们提出的条件完成得越正确越完全,占的地位就越高。我们的条件有两个,就是特征必须是最显著的,并且是最有支配作用的。”从某种意义而言,表现事物就是表现事物的特征,纪实人像作品所要纪录的正是特定环境下的特定的人的特征。优秀的摄影师总是能从头发、皱纹、眼神、手势、衣着、环境等细节中捕捉到最能表现人物特征的东西。
2、提倡抓拍。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实际拍摄中做起来往往难以实现,所以必须强调。抓拍,是指在被摄对象知晓或不知晓的情况下快速地抓取其自然、生动、最有表现
第 4 页 共 7 页
力的瞬间形象。人像摄影成功的关键,就是在自然状态下抓住人物表情的最佳点,然而这也是众多业余摄影者最头痛的问题。 抓拍自然生动,不可复制性,生命力强,许多超震撼流传久远的片子,都是抓拍的。缺点是不好掌握,要有较高的摄影技术和先知先觉的能力。摆拍适合人体摄影、花卉小品,这些属于艺术门类,缺点是很难抓住人心,生命力不长摄影是最不怕动的艺术。没动作的题材,照出来经常是死板的,没有生命力的。而拍摄对象动得越历害,照片就有可能越生动、越活泼、越自然、越真实。
那么怎么才能抓拍好呢?一要注意抓住高潮。高潮是某一个事态、某一个动作过程中最饱满,表现力最强的高峰时刻。要掌握好按快门的提前量,也就是说在真正高潮出现之前就要按下快门。正如一位摄影家所说:如果你在取景框里已经看见了这个事物的高潮,这就意味着你已经永远失去了这个高潮。这是因为从按下快门到相机快门打开的过程中有一个“时滞”现象。二要抓神态。有的拍摄对象没有动作,那么可以注意他的神态。人物的表情神态往往是内心情感的表露,有些神态往往无法用语言文字表达。三要抓细节。细节能使作品更加真实可信;细节能够增加照片的趣味性;没有细节往往会导致照片平淡乏味;细节可以进一步深化主题。
3、要有环境元素。环境元素主要是指人物在现场所处的环境,包括其穿着的衣服、手中的物品等。这些元素有利于陪衬人物,对所反映的人物起到交代背景、解释原因的作用。在环境元素中,背景又是最主要的,背景是画面构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说明主题,营造气氛,同时能衬托主体人像。从摄影的实践来看,背景可能是多 种多样的,有平面的,有纵深的,有室内的,也有室外的……摄影不同于影视作品,它不可能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的语言去描写人物性格,摄影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画面情节,只能依靠画面中人与背景环境的相互联系中的一个瞬间来体现。美国肖像摄影大师阿诺德·纽曼说:“我要在一个有限的视觉形象内,向人们最大限度的介绍被摄对象及其生活环境,我要以一种创造性的视觉观念把他融合在他所生活的环境里。”背景运用得恰到好处,可以使人物摄影的表现
第 5 页 共 7 页
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人物所处的大山、河流、森林、沙漠、梯田、房屋、农田、工厂,背后的标语、招牌、现场气氛等。在“5.12”地震时期,拍的照片最明显的就是利用标语作环境元素。反映灾民自救的有“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困难能战胜”,反映支持北川新县城建设的有“山东援助恩深情,配合拆迁好报恩”,反映摇号分房的有摇号现场背景和会标,反映新建的北川中学有北川中学开学典礼的背景。这些元素的出现,无需说明,图片的内容一目了然。
4、透过表象反映内心世界。本质是通过现象反映出来的。人物的表情往往是反映的内心世界。常言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所以,要拍摄好现场人物,就要在拍摄前,对人物和事件有较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构思好拍摄计划。这样,才可以做到胸有成竹。
2005年,国民党主席连战来中国大陆访问。中国青年报摄影部主任贺延光在连战来大陆前3天就研究有关资料,深入地了解了连战的背景资料及其访问大陆的意义。拍摄时,他选了一个最佳位置,拍摄下连战伸手向前,胡锦涛总书记伸手迎接的照片。画面简洁,气氛热烈。通过两位领导人的神情、脚步及手的位置,充分地表达了图片标题所表达的“两党一小步,民族一大步”的深刻内涵。如果没有事前的准备和构思,是难以拍摄出这样有深刻思想的照片的。
5、反映人物的个性。如性别、职业、年龄、经历等。首先要观察人物的特点,品析人物的个性。观察人物的外形,包括容貌、体态、表情、服饰等,抓住性别、年龄、职业、身份,表现人物的特征。注意观察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发现其与众不同的地方。同样的性格开朗,具体的表现却会大不相同,或心直口快,或热情似火,或直率莽撞。林黛玉天生就是多愁善感,忧郁内向的大家闺秀,王熙凤则是心直口快,泼辣干练的女能人,贾宝玉从小在女人堆里长大,少了男子汉气派多了几分脂粉气。只有通过细致的观察,你才会逐渐发现身你所拍的人原来是那样的各具特点。
第 6 页 共 7 页
在观察了人物的这些外在表现后,我们还应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发现人物形成或这或那的个性的原因,如为什么开朗,为什么忧郁?被摄人物外表形象的装饰、选择、穿着与其年龄、性别、性格、职业、外形相得体的服装,有助于被摄人物形体特征,生活习性,职业阶层,神韵气质的映衬和流露。造型独特的帽子,质地各异的围巾,闪烁光亮的饰品……都是为被摄人物外表形象的装饰与点缀。在现实中,穿着套裙、带着贝雷帽、脸上描绘精致,这样的人多半是空姐之类的职业女性;背着背篼,裤脚挽起很高的基本上是农民;而手拿大屏手机,牵着狗狗遛街的,估计也是职业太太。
总之,人物在纪实摄影中举足轻重,人物的情感表达,又是反映主题思想的关键。我们只有充分把握人物的特征,利用相关的背景、信息元素,才能在抓拍中扑捉到人物精彩的瞬间。
(作者系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人像摄影学会会员、绵阳市艺术摄影学会副主席、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政协绵阳市三、四届委员)
第 7 页 共 7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