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谈谈你感兴趣的教育问题

2021-10-16 来源:好走旅游网


1谈谈你感兴趣的教育问题(同当前教育热点问题)

2为什么报考教育学原理研究生?在复习过程中对哪些问题最感兴趣为什么?

这是一个不太好回答的问题,我认为主要有两点:我原来是一名教师本身就对教学感兴趣,喜欢思考一些教育的问题,教育原理有思辨性,有哲学气质。2偶然的一次机会来到这里,感觉东北师范大学的学术氛围很浓,我想在这里一定能学到很多的东西。最感兴趣的问题有:关于素质教育的争论,素质教育是什么,如何进行素质教育,这些都是我想知道的东西。关于新课程改革的问题,它是一个新生事物,对它我还有一些困惑。

3教育有没有本质?你如何认识教育的本质 ?y

1978年至今教育本质探讨二十几年,到目前为止,教育本质研究仍未有一个令众人信服的结论。有1、上层建筑说2、生产力说3、双重属性说4、多重属性说5、社会实践活动说6、特殊范畴说还有社会化说、个性化说、产业说、非产业说、相对说、再生产说影响说等20余种学说。我认为教育的本质是教育始终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最本质的方面。

4魏书生把差生称作后进生二者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后进生或者说是差生是一般是指那些学习成绩差但表现尚好或学习差、纪律行、行为习惯亦差的学生。在这一点上没有本质的区别,现在把差生称为后进生,这一改变表明了人们教育观念的转变,也标志着社会的文明进步。称后进生为差生是对学生一种人格上的不尊重,也是一种不负责的态度。称这类学生为后进生是承认学生是在前进中,之所以后进,是进步受阻而非是学生本身的弊病或其本性如此。它给学生一个平等的人格也是一种人文关怀。从这一点上看它们是有本质区别的。

5两位教育家的主要教育思想

卢梭是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教育家,代表作《爱弥儿》中体现其主要教育思想。一,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是“归于自然”,只有“归于自然”的教育,远离喧嚣城市社会的教育,才有利于保持人的善良天性。因此,15岁之前的教育必须在远离城市的农村中进行。二,他还从儿童所受的多方面影响来论证教育必须“归于自然”,他说每个人都是由自然的教育事物的教育,人为的教育三者培养起来的。三种教育圆满地结合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教育“归于自然”即从自然的教育为基准,才是良好有效的教育。三,要求教育遵循自然天性,也就是要求儿童在自身的教育和成长中取得主动地位,无须成人的灌输压制,强迫,教师只须创造学习的环境,防范不良的影响,这种教育称为“消极教育。”自然的教育又主要是针对富人的。综上所述,卢梭为之呼号的“自然教育”是针对专制制度下社会及其戕害人性的教育所发出的挑战,“归于自然”遵从天性,就是开创新教育目标的根本原则。

杜威什么是教育?杜威回答的是“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持续和不断的改造。”一,教育即生活。杜威认为学校生活也是生活的一种形式,要求学校生活成为儿童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契合点,从而使教育即全年儿童需要亦合乎社会需要。实质上是要改造不合时宜的学校教育和学校生活,更有益于儿童发展和社会改造。教育不能脱离社会变革而我行我素,因此进一步提出“教育即社会”的命题,意在使学校生活成为一种经过选择的净化的理想的社会生活,使学校成为一个合乎儿童发展的 住形的社会。二,教育即生长。提倡一种新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是针对教育时弊而提出的要求,摒除压抑,阻碍儿童自由发展之物,使一切教育和教学适合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的要求,然而这种尊重绝不是放任自流。儿童发展是杜威民主理想的反映认为儿童充分生长本身便是民主主义的要求,便含有丰富的价值意义,而不仅仅为达到社会目的的一个手段和工具。三,教育即经验的持续和不断的改造。首先克服了经验和理性的对立,他认为理性并不是凌驾于经验之上,而是富于经验之中,在经验中不断修正,经验的过程就是一个实验的过程,

运用智慧的过程理性的过程。其次,拓宽了经验的外延,他认为经验也就不只是知识的积累,而是构成人的身心的各种因素的全面改造,全面发展,全面生长。第三,强调经验过程中人的主动性,提出交互作用原则。这三个命题的涵义在本质上是相同的生活的过程生长的过程,经验的过程是一个过程,是杜威教育理论的总纲领。

6解释邓小平三个面向的涵义y

1983年国庆前夕,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简称“三个面向” )指明了新的历史时期教育发展的战略方向,对开创教育工作的新局面有着深远的意义。“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缺一不可。其中“面向现代化’,是“三个面向’,的核心,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基础,也是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为了更好地“面向现代化”,是“面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实质是教育要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培养数量、质量、结构上都适应于四个现代化需要的人才。教育要“面向未来”,就是要求教育必须从自身特点和现代化建设的长远目标出发,使今日的教育能够适应和满足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要面向世界: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吸纳世界各国一切有益的教育经验,把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同积极学习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结合起来。

7三部当前国内教育理论方面的著作: 王汉兰,王道俊《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8五本你读过的国内外《教育原理》或《教育学原理》的论著y

柳海民《教育原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杨姚山《教育学原理》辽宁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3;《教育原理 》陈桂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金一鸣《教育原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孙喜亭《教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9请解释“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含义y

《学记》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启发教学的思想。意思是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启发诱导。第一,导而弗牵。教师要积极引导,第二,强而弗抑。教师要积极督促,但不要强制和压抑。这样学起来就会安易顺利。第三,开而弗达。教师要为学生打开知识的大门提供钥匙,但不要把知识通达不遗地全部塞给学生,要留有余地,启发学生自己积极思考。这项原则的中心就是要求教师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但不能代替学生思考,只要求“继其志”。

10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和理解y

是指学校中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指导思想,以发展人的多方面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活动。实质是通过教育改革,真正实现两全目标;基点是通过学科教学提高学生素质;核心是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争论是教育界的热门话题,我认为1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内涵不同2不能把素质教育与考试对立起来3,不能把应试教育单纯理解为传统教育。4不能把课堂教学理解为应试教育,把课外活动当作是素质教育。

1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含义y

源于《论语·述而》篇:\"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启发教育的涵义是: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又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启示他

的思路: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开导他的表述。启发式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12教育原理与教育学原理的区别y

教育原理是普通教育学理论体系理是发展中渐次形成的分支学科,它以教育中最一般的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或者说是研究教育中最一般性问题的学科。

教育学原理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研究对象一门学科,其主要区别就是教育学原理侧重理论的阐述,即教育观的研究和培养;而教育原理则是注重教育本身,即教育本体内容的阐述,属于原发性的理论。

13教育的基本规律或教育学的基本问题 14教育学是不是科学,有没有规律。

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的基本问题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和教育同人的发展的关系。教育的基本规律是:1,教育要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规律。2,教育要与政治相联系规律3,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规律,4,教育必须不断发展规律。5,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等。

15扩大招生数量与提高教育质量的关系

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开始连续扩大招生,加快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迈进的步伐。由于大家认识的角度不同,各人对高校扩招这一事物的看法褒贬不一。1,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矛盾历来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的主要矛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所

侧重,推动着高等教育不断向前发展。2,人才培养最注重的就是质量,不能以牺牲质量来达到扩大规模的目标。3追求数量的扩张与注重质量的提高是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两条主线,是-

对矛盾的两个力一面,两者应互相依存制约地向前发展。4教育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提高的核心问题,可以说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

16背诵《学记》中一段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然是质地美好的玉,如果不经过琢磨,也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皿;人虽然自称是万物之灵,如果不肯学习,也不会明白做人处世的道理。所以古时候的君主,建设国家,管理人民,都是以教育为最优先、最重要的工作。《尚书·兑命篇》说:要自始至终常常想到学习。就是这个意思。

17你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

2001年9月l日,由教育部正式颁发的小学新课程标准在全国27个省的38个实验区开始试用。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以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为指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它对传统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作为一名有工作经验的教师我也有很多的困惑。困惑之一:实行课程改革后,不知道如何评价教学了。困惑之二:实行课程改革后,学生们课业负担为什么加重了? 困惑之三:不知如何应对上级组织的统考。困惑之四:设计新课程改革的专家“在天上’,,实施课程改革的教师“在地上’,,天地之差,如何接轨?

18《学会生存》一书的主要思想y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是以富尔为主席的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学会生存》提出了教育革新的一些策略和途径,以及最终走向学习化社会的道路。1强调了加强教育国际合作的必要性;2倡导教育民主化和教育平等的理念,3提出了构建学习化社会的设想,强调终身教育时间里学习化社会的基石,提倡所有的人都要终身不断地学习。其核心思想和命题为人类即将进入学习化的社会,要形成终身教育的理念。

19教育不均衡都体现在哪些方面,做简要分析

我国教育发展不均衡主要表现为三个层面:区域之间发展不均衡(东西,南北)、同一区域内城乡之间发展不均衡以及校际间发展的不均衡。主要的原因在于经济发展不均衡,其次在于教育体制,(政策要向落后地区倾斜),学校自身的发展水平差异很大。

20你认我国农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解决的办法有哪些

1,辍学率高2,教育投入不足3师资力量薄弱

解决办法:1,加大教育投入2,建立农村师资培养体制3,辍学率高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努力,提高农民的思想观念。

21 3-5个我国当前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育发展不均衡2,教育投入不足3,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4,教师素质不高5教育乱收费问题

22 你认为我国当前基础教育中有哪些主要问题

1,教育投入不足2,教师素质不高3,教育发展不均衡4,义务教育问题(一些地区存在收费现象还有一些地区义务教育没有普及)5,乱收费问题6,辍学率高7,独生子女

23 高等教育存在哪些主要问题y

1,扩招形式下教育质量保证问题2,教师队伍建设问题3,学生就业问题4,教育投入不足

24 毛泽东1934年提出的“四个在于”方针是如何表述的

它是当时教育的总方针:在于以共产主义精神来教育广大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在于同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

25什么是因材施教,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因材施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每个受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适合他自己的发展。中国古代孔子最早提出这种教育思想。它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1,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2,教师的专业水平。3,教师的教学经验。

26 结合王策三先生《警惕轻视知识的倾向》一文谈谈知识学习的价值y

王策三老先生的这篇文章引起了教育界的对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争论。我认为教育

必须与生产力相适应,素质教育并不轻视知识。知识的价值是不容忽视的,1知识为素质的形成提供智力保障。2,知识可以促进道德品质的发展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水平3,知识对审美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提高都有促进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