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证工程质量的措施
对工程质量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严格按照ISO质量认证体系质量控制程序进行,把事后检验的质量管理方式转变为既检验又预防的管理方式,进而达到控制、提高全面的质量管理方式。
(1)内部自检制度
建立健全内部质量检查机构,认真执行质量三检制,质检科负责日常的质量管理、工程报验,各施工队,各作业组,生产班组设置专职质检员,负责施工自检,质量检查员及专职质检员由工作认真、业务能力强,具有多年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
(2)工地试验室建设
工地试验室建设符合招标文件所要求的标准试验室要求,配置所需的完整、配套的试验仪器,由有多年经验的、认真负责的试验工程师负责。
(3)工程管理措施
a、质量目标责任制
根据工程项目的标准要求,确定项目的质量目标,并将此目标分解,具体落实到各个部门的工作中,同时制定各级人员质量责任制,将个人的工作报酬与其所承担的质量目标挂钩,从而保证质量目标的贯彻实施。
b、质量否决制
凡用于工程的各种材料,在进场前必须取样检验,试验合格经监理鉴
证认可后才能组织进场,砂石料的订购有质检人员参加,认真执行进场材料检验制度,材料使用前和使用过程中,试验中心按规定的频率进行检测,试验或检查不合格的一律不得使用。凡上道工序未经检查验收或不合格的一律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对违反操作规程或粗制滥造,对质量无法保证的,一律停止施工,造成经济损失的视情节轻重,给予经济处罚,直至取消施工资格。
c、充份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各单位工程开工前或工序实施前,由项目部总工组织,工程技术部和质量检查部共同实施,研究图纸,领会设计意图,确定施工技术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并对主要操作者做好开工前的技术交底,关键工序按合同或监理的要求做好试验段工作。对于工程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对于施工中重大的技术难点由总工负责组织攻关。
d、加强质量检查验收工作
严格按技术规范、监理规程进行抽样检查验收,在施工的全过程中施工队(班组)自检,上、下道工序交接互检,质量检查抽检的“三检制”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e、质量分析会制度
在对施工质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质量的被动情况,存在的问题,由项目经理部总工主持召开质量分析会,对其进行质量分析,找出原因,制定措施,对实施结果进行反馈,从而提高施工质量。
f、重奖重罚制度
在施工中认真对工长、技术员、操作手进行质量教育,严格执行技术规范与操作规程,对在施工中不按规范施工的人员,与当月的工资、奖金挂钩,视情节的轻重,扣发全部或部分奖金,对在单位工程施工中质量评定达到优良的施工人员给予同等比例奖励,奖罚对等,加强工程技术人员的质量意识。
(4)技术措施
a、采用全站仪进行施工放样,做到四个复核:即水准点、控制点定期复核,计算复核,放样复核。
b、砼外观质量控制措施
①凡外露部分砼结构均采用钢模。模板的尺寸准确,平整度符合要求,表面光滑无污物。模板接缝严密不漏浆,拆模后模板及时修整和保养。
②采用脱模剂,脱模剂涂抹均匀无流动现象。
③砼连续浇筑,浇筑现场的砼坍落度在要求的范围内,用机械振捣,振捣时砼的各个部位都要振到,且不发生离析过振现象。振捣器不与钢筋直接触。
④砼在浇筑后保证连续7天保湿养生。控制拆模时间。
组织机构﹑人员分工等
组织机构:
本项目部包括所属的人员、职能部门如下:设项目经理1名、技术负责人1名、财务负责人1名、综合办主任1名、施工队长2名、试验工程师1名、试验员2名、技术人员20名、其他管理人员20名、技术工人40名、外雇劳动力150名。设置的部门有计划科、技术科、质检科、财务科、试验室、材料设备科、安全行政科、工程处、综合办公室等部门。
人员分工:
为把工程施工好我合同段人员配备如下:
工程师3名、测量员4名进行施工放线,定位点用控制桩,做好标记。放好控制桩后,进行复检无误后施工;质检工程师1名、质量检查员2名,负责承担外业质检、行使施工质量监督的权力;试验工程师1名、试验员2名负责各分项部位的取样、制件等试验工作;做好试验数据、原始资料的归档工作;安全员1名负责施工现场安全作业以及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工作;机械修理工2名负责对现场施工机械进行维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