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 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
第一章 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总则
1.1 编制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01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4. 《江河流域规划编制规范》(SL201-97)
5. 《防洪标准》(GB50201-94)
6.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7. 《广东省防洪(潮)标准和治涝标准》
8. 《广东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
9. 《佛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10. 《佛山市围内主干河涌管理暂行规定》
1.2 目标
1.2.1 充分兼顾水体、驳岸和滨水空间三个层面的功能协调,使三层面的功能配臵相得益彰,形成完善合
理的水系空间体系。
1.2.2 体现生态优先的理念,尊重、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充分结合城市的水文、地质、地貌、气候、生
态特征,因地制宜,确保水系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1.2.3 体现地方特色,充分考虑城市空间景观形象的展现和塑造,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滨水空间景观。
1.3 原则
1.3.1 生态保护优先原则
城市中的河流与其它自然水体,是维护城市生态平衡所不可缺少的元素。在城市设计
中首先必须遵循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原则,充分发挥河流对城市环境的生态功效。
佛山市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 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
1) 保护现有河网,适当恢复被覆盖的河流,在满足防洪、排涝的基础上实现河网水体的互通性,减少盲端式河涌,并与城市绿网形成整体连续的生态廊道。全市域范围内宜保证10%水面率,重点区域河网密度宜更高。
2) 采用有效方式保证水质与水量,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
3) 保持多类型的复合生境,维持滨水地区植物生境与动物栖息地的质量,尤其是关注水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4) 采用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小的建设方式,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破坏;
5) 加强生态系统的循环与再生功能,加强雨水的收集循环再用;
6) 保护水面斑块,建立人造湿地。通过科学的设计和改造,结合环境工程技术,综合利用不同湿地单元的净化功能,形成具有高效净化功能和适应性的人造湿地。
1.3.2 人性化设计原则
滨水区是城市重要的公共开敞空间,应得到充分利用,以满足市民丰富多样的使用需
求。
1) 保证城市滨水区的“公共性”,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随意侵占河岸空间;市区内的河流应至少在河道的一侧设立安全、连续的沿河步行系统;
2) 满足市民亲水性需求,保证通向河边的道路有足够的密度,尤其是对于市区内的重要河流,宜保持间隔300米左右设与河流垂直的道路,并增强道路的引导性;保证足够的视线通廊使人们在城市中容易看到水体;
3) 宜控制平行并紧贴河流的机动车道宽度,以保证车速不会过快,方便前往水边的行人穿越,且与河流的宽度不会形成太大的悬殊;
4) 合理的组织水上公共交通和游览,可在适当的河段恢复轮渡。
1.3.3 景观多样性设计原则
1) 沿河展开的城市界面,在一定范围内应有连贯性,同时有一定的高低变化,防止长距离内过于单调统一。
2) 保护滨水的传统聚落、历史建筑,深入挖掘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将其整合到城市设计中,充分展示具有岭南传统水乡特色的人文景观。
佛山市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 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
3) 充分利用桥梁、沿河绿带、滨水广场、河流拐弯或交汇处等重要节点空间,创造形式优美的,具有地标意义的公共空间。
1.4 对象及分类
1.4.1 在佛山市域内进行与河流及其滨水区相关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时应遵
循本设计指引。
1.4.2 本指引主要是对佛山市内的内河涌及指定的外江河段制定的详细规划设计指引。其它河段与水
体可参考本指引的规定。
1.4.3 根据河流的流经地带的规划功能和宽度,把本城市设计指引所针对的河流进行分类,如表1-1。
对不同类型的河段,应采取各自不同的对策和设计方法,以加强指引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表1-1:滨水区分类
江“官棠——高明河口”, 北江“老鸦洲——南沙洲”, 西江“河清船闸——甘竹
岛”, 雅瑶水道/水口水道“大冲——广州珠江西桥”,佛山水道,顺德水道“西樵——南庄”,吉利涌,平洲水道,其设计指引均宜参照内河涌城市段的设计指引进行规划设计;其它河段可视具体情况,参考各分类指引进行设计。
佛山市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 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
1.4.4 在对《佛山市城市水系规划》划定的水系重点区域及节点进行滨水区设计时,参考第三章《佛
山市水系重点区域滨水区城市设计指引》。
1.5 术语
1.5.1 “河涌”:根据《佛山市城市水系规划》,佛山市内的河流分为“外江”与“内河涌”两大类。
根据《佛山市主干内河涌综合整治规划》中的统计所得,本指引将重点针对内河涌中的245条主干内河涌、492条支干河涌、和2065条支涌的滨水地区给予相应的城市设计指引。
1.5.2 “滨水区”:一般是指水域与陆域相接的具有一定范围的区域,其特点是水与陆地共同构成环境
的主导因素。本指引主要针对从内河流边缘起,至沿河的第一条城市道路(不包括河堤路)范围内的陆域空间,给予较详尽的城市设计指引和要求,其它地表水体可以此为参考。
1.5.3 “水系重点区域”主要包括:“2+5”组团新的毗邻外江的中心区、重要湿地、基塘农业和生态农
业区域、重要水库、流经组团和镇区中心的生活性主干内河涌和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河段六大类型。
佛山市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
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
1.4.4 在对《佛山市城市水系规划》划定的水系重点区域及节点进行滨水区设计时,参考第三章《佛山市水系重点区域滨水区城市设计指引》。
1.5
术语 1.5.1
“河涌”:根据《佛山市城市水系规划》,佛山市内的河流分为“外江”与“内河涌”两大类。根据《佛山市主干内河涌综合整治规划》中的统计所得,本指引将重点针对内河涌中的245条主干内河涌、492条支干河涌、和2065条支涌的滨水地区给予相应的城市
设计指引。 1.5.2
“滨水区”:一般是指水域与陆域相接的具有一定范围的区域,其特点是水与陆地共同构成环境的主导因素。本指引主要针对从内河流边缘起,至沿河的第一条城市道路(不包括河堤路)范围内的陆域空间,给予较详尽的城市设计指引和要求,其它地表水体可以此为参考。 1.5.3
“水系重点区域”主要包括:“2+5”组团新的毗邻外江的中心区、重要湿地、基塘农业和生态农业区域、重要水库、流经组团和镇区中心的生活性主干内河涌和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河段六大类型。
佛山市水系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
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
佛山市水系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
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
第二章
2.1
滨水区规划范围划分
沿水的陆域空间一般可以分为三部分,由水体向外依次为河岸区、滨水绿带区,以及建设区。
滨水区域城市设计细则
佛山市水系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
2.2
城镇段滨水区城市设计细则 2.2.1 河岸区
表2-1:城镇段河岸区设计要素分类索引
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
2.2.2 滨水绿带区
表2-2:城镇段滨水绿带区设计要素分类索引
用能提供能树荫遮阳的高大乔木;优先采用色彩鲜艳或带有香气的植物;不应选择带刺或有毒植物。 注3:宜选择吸附粉尘或净化性能较强的植物。
2.2.3 建设区
表2-3:城镇段建设区设计要素分类索引
佛山市水系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
2.3
乡村段滨水区城市设计细则 2.3.1 河岸区
表2-4:乡村段河岸区设计要素分类索引
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
注5:在坡肩种植藤本植物或枝条下垂的灌木,以覆盖生硬的石壁;植物的生长不应对驳岸及其它水工构筑物的安全产生不良影响。
2.3.2 滨水绿带区
表2-5:乡村段滨水绿带区设计要素分类索引
注7:间距可适当加大,灯具数量及照度减少;除旅游景点外,可只设臵一般道路照明。
注8:植物的种类、色彩、结构宜富于变化,高低、疏密结合,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并与河流的形态产生对比;人活动密集区域应优先选用能提供树阴遮阳的高大乔木;优先
采用色彩鲜艳或带有香气的植物;不应选择带刺或有毒植物。
2.3.3 建设区
表2-6:乡村段建设区设计要素分类索引
佛山市水系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
2.4
郊野段滨水区城市设计细则 2.4.1 河岸区
表2-7:郊野段河岸区设计要素分类索引
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
注10:以原生植被为主,尽可能减少人工干预。
2.4.1 滨水绿带区
表2-8:郊野段滨水绿带区设计要素分类索引
2.4.2 建设区
除规划允许外,禁止建设任何项目。
佛山市水系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
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
附录
表2-9:驳岸形式
佛山市水系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
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
佛山市水系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
表2-10:驳岸材料
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
佛山市水系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
表2-11:水工建筑
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
佛山市水系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
表2-12:安全设施设计
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
佛山市水系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
表2-13:铺装
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
佛山市水系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
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
佛山市水系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
表2-14:景观设施
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
佛山市水系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
表2-15:照明设计
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
佛山市水系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
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
表2-16:建筑退让
佛山市水系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
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
佛山市水系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
表2-17:建筑高度控制
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
除参考本表H:L的数值外,还可按建筑外墙到对岸建筑外墙的总宽度与建筑高度H等于1~2,校核建筑高度。
佛山市水系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
表2-18:建筑设计
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
佛山市水系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
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
表2-19:绿化配臵
佛山市水系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
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
佛山市水系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
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
图例:● 最佳 ◎ 一般 ○ 差
佛山市水系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
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
佛山市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
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
第三章 佛山市水系重点区域滨水区城市设计指引
3.1 适用范围
3.1.1 在佛山市域内进行与河流、湖泊及其滨水区相关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建筑设计和景观设时
应遵循《佛山市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
3.1.2 在佛山市城市水系规划划定的重点区域内进行与河流、湖泊及其滨水区相关的修建性详细规划
编制、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时遵循本《佛山市水系重点区域城市设计指引》。
3.1.3 本章共包括水上及滨水区活动场所设计指引、滨水景观设计指引、城市水系生态设计指引三个
部分。
3.2水上及滨水区活动场所设计指引
3.2.1滨水空间设计
通道(包括方便残障人士的设施),尽量方便行人前往水体沿岸地区。
使步行道变得有趣味、安全、有活力和多样化。
从街道的入口有明确的标志。 在适当的位臵加强照明,增加行人的安全感。例如树丛、台阶处等。
统,以方便行人前往。利用在附近辟设的观景廊,可让行人从远处看到水体与休憩用地,从而吸引及引导行人前往使用。水体和休憩用地亦应尽量避免与较宽的车行道连接。
佛山市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
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 并注意在设计这些空间时,尽可能采用自然或模仿自然的材质。
题性活动,丰富人文景观,增强城市特色。特别是一些与水相关的传统民间节日,如北帝诞、端午节行通济等与水相关的节日,可在附近水域发展一些与之相关的节日庆祝活动,以增加佛山城市的传统文化魅力。
做法,能够同时为沿水步行道提供遮风、遮阳、挡雨的功能。
大限度地减少日光直接照射,提供足够的遮阳挡雨设施来满足人们对舒适性的要求。
佛山市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 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
人专用区及地下或半地下道路,以促使人车分隔。或
者在沿水的道路上提供减低车速的设施,如设臵路拱
及升高过路设施,提升步行道的安全性。
应尽量减少人车争路的情况。
动态活动分区进行设计和处理,以及保证它们与水面
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市民在活动时造成不必要的伤
害。
的安全使用性。推荐采用一些糙面、渗水性强的铺地
材料,以防止市民在使用时滑倒。
路,以方便老年人、残障人士、携同小孩的父母等行
人来往。此外还需周到地考虑视障人士在步行过程中
的需要。
在步行道的高差变化处应符合国家无障碍设计
规范的强制性要求。
佛山市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 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
些相应的配套设施,如垃圾筒、公厕等。建议遮掩集
中的垃圾箱。
们通行和污染水体。
共生活的活力,但需要控制这些商业活动的范围不得侵损公众活动权,如需要确保道路通行及公共开放空间的正常人流活动等。
定距离,并充分利用这些空间作一些公共/半公共的
商业休闲活动。特别在居住区、商业及商务区的小商
业空间,可借此营造宜人的消费环境。
3.2.2水上活动设计
虑的运营路线应设在主干及次干河涌,交通工具以中
小型客船为主,建议其主要开放时段控制在上下班高
峰期,以部分缓解陆上交通压力。
性,桥梁底端与常水位之间的净距离不得低于1.8m。
在桥底有步行道的地方,供行人通行的净高超过
1.8m的空间不得窄于1.5m。
佛山市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 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
头或水埠,特别是水上交通和游船的码头,要尽量考
虑能够让使用者方便地在码头/水埠附近换乘陆路交
通。
山人文特色的传统水上活动,如龙舟比赛等,从而强
化其城市魅力。但同时应考虑其活动相关场所的要
求,如供电和消防等。
鱼,需要在临水地区设立清晰明了的警告标示。
3.3.滨水景观设计指引
3.3.1水体景观设计指引
在沟通水网时,无论水体面积的大小和形状如何
变化,都需要注意水的连通性和可流动性,使水体保
持一定的品质,以增强其观赏性。
需要保持水质,并建议把位于高密度人口地区中
的河道两岸,建成双层或多层沿河步行道,以增加人
们观赏水景的活动区域。
建议在水网相交处、河道末端处扩大水体面积,
使水体大小富于节奏对比,更易于营造滨水公共空间
和水城形象,为市民提供更多的户外活动区域。
佛山市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 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
除了强调加大城市水网的密度以外,还需要注意
保留和创造水体的形态的多样性,以创造不同尺度、
丰富多样的滨水景观。例如适当地保留部分鱼塘等具
有本地特色的水体形态。
各级河道和不同形态的水体必须保持一定的视
线通廊,尽量使人们在行进中能够清楚地感受到水体
的网络关系。
保持水面面积和水体活性,不得截断、掩埋和覆盖流
动水体。提倡适度增加水面面积,建议地块水面率在
10%以上。
不得形成有压流。
佛山市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 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
3.3.2 滨水区街道景观设计指引
南水乡特色的街道、水网与建筑的传统关系。在为具
有传统岭南特征的沿水街道作更新设计时,其空间尺
度把握,应尽量参考其原来的街道空间尺度比例,使
更新后的街道保留传统特色。
尽量保证沿水街道作为生活性的活动场地。
调,以保证水体和街道的视线通廊;在大面积水体沿
边街道进行景观设计时,也需优先考虑使水体给人以
湖面开阔感。
避免在这些临水部分设臵机房。
线,避免形成单调乏味的沿岸面貌。
区标志,在河道沿岸地区兴建设计优美的低矮建筑
物。
佛山市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 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
物,既可帮助游人辨别方向,也可作为该地点的地标。
3.3.3 滨水区建筑景观设计指引
筑物,使佛山的文化和历史得以流传。为保存历史建
筑物,应提供或保存适当的环境,呼应邻近的历史性
建筑。保护显著的地标以及有历史价值、建筑价值或
美学价值的地区,并且加强保护那些与历史上的城市
发展一脉相承的建筑和特征。注意保留村落的整体景
观特色。
确保沿水新建的建筑立面与附近建筑的立面式样保
持和谐一致,并且通过使用相似的材料或相似的构造
形式来追求与老建筑之间形成和谐一致的关系。
应避免使用与附近已建的重要或传统建筑不协
调的材料、比例和体量。
让行人从市区远眺水体沿岸地区的优美景致,也可从
水体沿岸地区看到市区的景象。又如,在水体流经的
地区,能让行人从建筑群中感受到水体的连续性。
佛山市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 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
的做法来疏导交通。
避免在滨水地区进行大型基础设施计划,这些基
础设施会构成屏障,阻碍公众观赏和接近水体。另避
免在水体沿岸,或通过覆盖水体来兴建架空道路。
感,改善沿水建筑外形,使其相互之间保持分隔,以
保证有充足的阳光和空气能进入开放空间以及其他
公共区域。
避免在滨水区辟设超尺度的建筑,体量过大。
佛山市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 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
3.3.4 滨水区绿化景观设计指引
物,并注重其搭配。
树木的同时,还需要考虑这些树木的树冠不能阻碍人
们欣赏水体的视线,注意乔木分枝点的高度。
树木形态来选择种植,例如在人流相对集中的居住小
区,适宜种植一些树冠较大的树木,以增加绿化覆盖
率,吸引人流前来交流活动。
用不同植物的特性以增加季相的变化。沿路旁提供园
景建筑,广植树木,藉以绿化环境,改善街道环境质
素。在合适情况下,以栽种树木和灌木树圃等美化措
施,为路旁添上绿意。
佛山市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 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
3.4滨水区生态设计指引
能力。如:引水冲污、砾石净化、污泥固化等,
不宜长期关闭闸门,使水体不能流动。
物配臵。建议通过结合景观设计的方式,使市民其了
解水质保护的重要性及手段。
收集到污水管网并输送至污水厂处理。
物,形成多层次的绿化林带,修筑防渗漏排水沟(边
沟),阻隔车辆废气中的颗粒物质直接进入水体。
佛山市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 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
3.4.2 土壤
刷,被风吹到江河。 在沿岸种植根系发达的本土植物,以减少水土流失和减少土壤生态的转化。
3.4.3 地下水与地表水体的互通
透到驳岸背面的土层中,保持正常的水体循环,为岸
栖生物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3.4.4地面的渗水率
湿度和为动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3.4.5 风
局部地区的气候。由于天然的气流方向可随 季节而
变动,因此通风廊的布局须充分配合利用气流的方
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