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近二十多年来郑玄_三礼注_研究综述

2022-11-04 来源:好走旅游网
2007年9月 第5期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Journal of Ancient Books Collation and Studies

Sep.2007 No.5

近二十多年来郑玄《三礼注》研究综述

潘 斌

(四川大学 古籍所,四川 成都 610064)

---------------------------------------------------------------------------------------

摘要:近二十多年来,郑玄《三礼注》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版本、文字、训诂和修辞等方面所进行的研究;二是从学术思想的角度所进行的研究,包括郑玄《三礼注》本身所具有的思想内涵,以及《三礼注》在学术史上的地位等;三是对郑玄《三礼注》进行综合论述,涉及郑玄的生活时代、学术经历,由此而论及郑玄《三礼注》的特点和学术影响等。

关键词:郑玄;三礼注;周礼;仪礼;礼记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017(2007)05-0087-04

---------------------------------------------------------------------------------------

汉代经学昌明,西汉今文经学立于学官,盛极一时。东汉今文经学虽也立于学官,但是已经走向衰落。而古文经学在民间兴盛,大师辈出。至东汉末年,郑玄兼采今古文,遍注群经,结束了自西汉以来的今古文之争。郑玄注经尤多,而最精礼学。他注三《礼》,使三《礼》之学历千百年之久,其学术影响力绵延不绝,直至今日仍是人们认识和研究古代礼学必读的重要典籍。立言之德,泽及后世学人。鉴于郑玄《三礼注》的重要学术地位,历代均有学人对其进行研究。唐代孔颖达《礼记正义》以及贾公彦《周礼义疏》、《仪礼义疏》专疏解郑玄《三礼注》。宋代卫湜《礼记集说》博采群说,郑玄注也备为一说;李如圭《仪礼集释》全录郑玄《仪礼注》,博采众说,进行解释。清代胡培翬《仪礼正义》、孙希旦《礼记集解》、张尔歧《仪礼郑注句读》、孙诒让《周礼正义》于郑玄之说亦多采录。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郑玄 《三礼注》的研究仍多停留在字句训诂方面,而少有突破。近二十多年以来,郑玄《三礼注》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有些成果还突破传统研究的路数,具有开拓性,其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版本、文字、训诂和修辞等方面所进行的研究,这方面的文章相对较多;二是从学术思想的角度所进行的研究,包括郑玄《三礼注》本身所具有的思想内涵,以及《三礼注》在学术史上的地位等,这一方面文章不多,总体上显得不足;三是对郑玄《三礼注》进行综合论述,涉及郑玄的生活时代、学术经历,由此而论及郑玄《三礼 注》的特点和学术影响等。这一方面多在一些学术专著的某一章或某一节有所涉及,所论也有深有浅,但是专门的研究尚不多。本文旨在对近二十多年以来郑玄《三礼注》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以见其研究状况和基本走向。

一、从版本、文字、训诂和修辞等方面所进行

的研究

从版本方面对郑玄《三礼注》进行研究方面,王锷用力比较多。他的《郑玄〈周礼注〉版本考》(《图书与情报》1996年第2期)和《郑玄〈仪礼注〉版本考》(《图书与情报》1995年第3期)两篇文章,对郑玄《周礼注》和《仪礼注》两书的最早刊刻、历代所刻之版本源流、存佚状况等均做了较为详细的考辨。此外,王锷在他所主编的《三礼研究论著提要》一书的“《礼记》类”中,将郑玄《礼记注》的版本分为三大类:唐以前写本、石经本和刻本。刻本又分为书末附有唐陆德明《释文》者和书末未附有唐陆德明《释文》者。并对未附《释文》的二十七个版本和附有《释文》的二十四个版本分别做了较为细致的考辨。在对郑玄《礼记注》的单篇进行考辨方面,有孟威龙的《〈大学〉郑玄本与朱熹本之异同考》(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此文对《大学》郑玄注本与朱熹注本进行了比较。第一章考察和论述《大学》的来历、成书、流传等情况;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探讨郑玄和朱子的治学方法;第四章比较郑、朱二人的注释方法;第五章探讨《大学》的错简问题。通过此

收稿日期:2006-12-21

文的分析比较,从而使《大学》郑玄注本与朱熹注本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基地重大项

目“儒家文献学研究”(项目批准号:05JJD72009)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得以彰显。

近二十多年以来,从文字、训诂方面入手对郑玄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潘斌(1979-),四川大学古籍所博士生。研究方《三礼注》进行研究的学者当中,杨天宇用力不少,

向:中国经学史。

·87·

成果也较多。他的《郑玄校〈仪礼〉兼采今古文的三原则》(《郑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和《郑玄校〈仪礼〉兼采今古文的二原则》(《郑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两篇论文中,对郑玄《仪礼注》兼采今古文坚持五条原则进行阐释,即“合理的原则”、“符合规范的原则”、“存古字的原则”、“字义贴切的原则”、“习用易晓的原则”。杨天宇在《郑玄校〈仪礼〉从古文本字不从今文通假字考》(《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和《郑玄校〈仪礼〉从今文本字不从古文通假字考》(《史学月刊》2006年第8期)两篇论文中认为,郑玄注《仪礼》时兼采今古文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从本字不从通假字:有从今文本字而不从古文通假字者,也有从古文本字而不从今文通假字者,因为本字更能贴切地表达经义。他遍索《仪礼》中郑玄从古文本字不从今文通假字之例凡三十六条、从今文本字而不从古文通假字之例凡九十条,并一一考辨之。冯浩菲的《郑玄〈三礼注〉释词要例举证》(《文献》1991年第2期)对郑玄《三礼注》词语训释方面的一些重要条例进行举证,共有十条之多。一是训释性点明例;二是省文为释例;三是举要训例;四是间隔训例;五是解字义而非解文意例;六是探下为释例;七是辨析词义例;八是先概释再详解例;九是通音义明语源例;十是以正字之义释借字而明正借例。冯浩菲还写了《郑玄三〈礼〉注解句要例举证》(《汉学研究》第15卷第1期)对郑玄《三礼注》的注解句要例进行举证,也是十条。一是点明句意例;二是补释例;三是重点注明例;四是以今事比况例;五是分析串解例;六是揭示语法例;七是揭明写法例;八是设疑自辩例;九是议驳礼文例;十是辨正旧解例。

郑玄是一个训诂学家,他在《三礼注》中使用了不少训诂术语。对郑玄训诂术语的研究方面有不少论文。李玉平《试析郑玄〈周礼注〉中的“古文”与“故书”》(《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年第5期)一文,通过考察郑玄《周礼注》中使用“古文”和“故书”类术语的全部用例,总结了这两个术语的具体使用形式,区分了二者的职能,认为“古文”应当是指比郑玄所见古文经《周礼》文字更早的写法,属于历时沟通字际关系的术语;“故书”则是郑玄使用沟通《周礼》不同版本用字的术语。作者还分析了这两个术语各自的来源。除此之外,李玉平还撰写了《郑玄〈周礼注〉“读如”类沟通字际关系术语分析》(《台州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认为《周礼注》中的六十二条“读如”类术语最主要的功能是沟通字际关系;再是拟音兼释义、拟音及释义。在作为沟通字际关系的术语“读如”中,又以沟通通假字和本字的居多。 邓声国《郑玄〈仪礼注〉训诂术语释义例刍议》(《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年第3期),通过全面

·88 ·

搜集整理《仪礼注》的训诂术语释义的用例,并对其

进行归类分析,力求反映出郑玄《仪礼注》所体现出来的各种训诂条例和训诂方法,并力图通过这种钩稽分析,能从整体上把握郑玄运用训诂术语简明扼要释义的方法,从而从一个侧面反映郑玄注书的特色,同时也有裨益于人们阅读古注。 傅华辰《〈礼记〉郑注对同义词的揭示和辨析》(《滁州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一文归纳了郑玄《礼记注》辨析同义词的方法。这种辨析对于人们理解古书很有帮助,对现代汉语的同义词辨析也有意义。李萍《郑玄〈礼记注〉据境释义新探》(《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一文运用语境理论,对郑玄《礼记注》据境释义的训诂方式作了探究,以突出其在训诂学史上的地位和贡献。此文对郑玄根据语言环境释义和社会文化环境释义进行了论述。此外,李平、邓军《郑玄〈礼记注〉随文释义的语境研究》(《云梦学刊》2000年第4期)认为,郑玄《礼记注》随文释义的方法主要有四种:一是根据辞例释义;二是根据语义搭配和语法组合关系释义;三是根据语用释义;四是根据文意照应释义。马君花《郑玄〈礼记注〉训诂用语浅析》(《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2期)通过对郑玄《礼记注》训诂用语的全面整理、分析和归纳,从训释实词用语和训释虚词用语入手,试图说明早在东汉末年,我国传统训诂学就已经有了相当完备的用语体系。此外,马君花《论郑玄〈礼记注〉在训诂学史上的成就》(宁夏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5月)运用归纳、统计、对比和描写的手法,全面而系统地分析了郑玄《礼记注》在传统训诂学史上的巨大成就。

刘英波《郑玄〈三礼注〉中“犹”字用法探究》(《聊城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就“犹”字在郑玄《三礼注》中的各种用法分别加以讨论,并且认为“犹”字在《三礼注》中的用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释词和释句。其中释词又包括解释同义词和近义词、用本字解借字、以今语解古语、用本义释引申义等四个方面。 此方面的论文还有邓军、李萍《试论〈礼记〉郑注与文化训诂》(黄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南2000年第3期)、傅华辰《〈礼记〉郑注训诂研究》

京师范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5月)。 从语法和修辞的角度对郑玄《三礼注》进行研究方面,傅华辰《〈礼记〉郑注中的语法分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搜集了郑玄《礼记注》中的语法分析资料,并加以梳理分析,作者认为郑玄对词类、语序、词组中的语法关系问题都有所认知,从郑玄《礼记注》的语法分析中可以窥见郑玄的语法观念。鲁洪生《郑玄〈周礼注〉比、兴观念产生的根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认为,郑玄在《周礼注》中以美刺区别比、兴,其原因

有三:一是逻辑混乱,观念不清,原因在于两汉时期的学者在观念上尚未将用《诗》方法与表现方法区别开,故难免产生认识上的混乱;二是解释角度不同,当时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比兴加以解说,郑玄《周礼注》则侧重从用《诗》的方法、政教功能的角度进行解说;三是郑玄随文释义。

二、从学术、思想的角度所进行的研究

汉代的思想家,如董仲舒、扬雄、王充等,他们将先秦诸子的学说融会贯通,建立起自己的一套学说,对后世产生了影响的深远。今天的思想史家和哲学史家在对汉代的思想学说进行论述的时候,都不免于这些思想家们施以浓重的笔墨。但是,我们在这些著作中却很少看到有人在郑玄身上花费笔墨。郑玄遍注群经,人们一般都认为他是个注释家,而非思想家,所以在哲学史和思想史上没有给他留下一席之地。在史学领域,汉代的司马迁和班固都有流芳千古的史书,而郑玄的经注零碎,其史学价值更少有人挖掘。不过,随着郑学研究的深入,这些认识正在改变。

姜广辉主编的《中国经学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是一部从学术思想的角度全面考察和研究中国古代经学的著作。该书的第二卷第二十九章(执笔者是王葆玹),作者对郑玄的《周礼》之学及其影响作了论述。作者认为,由于《周礼》是以官制为框架,讲述社会政治制度的系统,故而郑玄三《礼》之学获得权威的地位,标志着中国礼学的巨大转变,即由专讲典礼仪式及日常礼节的礼学,转变为讲述社会政治制度的礼学,这一转变可以说是礼的泛化,也可谓是“礼仪之邦”性质的改变。由于旧的礼学所重视的典礼仪式多属于宗教祭祀之类,故而郑玄礼学的兴盛和《周礼》地位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又标志着古代宗教的淡化,或者说标志着世俗政治生活几乎掩盖了宗教生活。在本书的第三十七章(执笔者是王启发),作者分别对郑玄《三礼注》的思想内容和历史影响作了论述。作者认为,郑玄《三礼注》的思想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治思想方面,古典的政治思想是三《礼》本文中比较突出的内容。郑玄在注文中既有对先哲思想的继承,又有自己一定的引申和发挥。其中涉及古代王权(皇权)国家政治的多个方面,也包括若干法的思想。二是伦理道德方面,三《礼》本身包含有广泛而丰富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规范,是古代伦理思想和道德规范的经典集成。郑玄《三礼注》则时时于字里行间感悟和体会着先哲先贤的道德教诲。三是历史意识及历史人物的评价,在《三礼注》中,还能够反映郑玄思想活动的,就是他的历史意识以及对一些历史人物的评价。实际上郑玄在“以史解经”和辨析三代的制度中,已经充分体现出他的历史意识,或者说是他那个时代知识界和儒者

间普遍的、依托于经典而又以经典为判断的历史意

识。作者还对郑玄《三礼注》的影响作了阐述,并做出了相应的评价,使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郑玄《三礼注》在学术史上的重要地位。

在对郑玄礼学来源的探讨方面,马育良《东汉隆礼之势的形成以及郑玄的重尚礼学》(《南都学坛》1993年第4期)十分重视《三礼注》出现的社会背景。此文先对东汉社会尚礼的风气进行了阐述,然后将郑玄的《三礼注》放到广阔的历史背景中进行考察,力图挖掘《三礼注》出现的社会原因。同时又从汉代礼学发展的本身状况入手,探讨了郑玄奋贾马之余烈,极大地提高了礼学地位的过程。喻克明《郑玄的注疏之学及其影响》(《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7月专辑)从学术演变的角度来探讨《礼记》影响扩大的原因。作者认为,自从郑玄注《礼记》之后,此书的影响逐渐扩大,使从属于《仪礼》的地位逐渐转变为独立的学说,在唐代更被列为九经之一,使之于《周礼》、《仪礼》鼎足而三。在对郑玄礼学产生的原因及意义的探讨方面,史应勇《郑玄礼学的“非学术”意义》(《江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试图从郑玄礼学的历史依据、现实针对性及以《周礼》为核心的政治意义等几个方面探讨郑玄礼学。郑玄礼学的历史依据为荀子传承并发生影响的汉代礼学;其现实针对性是通过遍注群经,特别是注三《礼》,通过重振礼制来济世,只有重建礼制,才能重建秩序,这对东汉末年的社会来说具有直接的意义。

郑玄的《三礼注》在中国古代的礼制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第二章《礼制沿革和历代礼典概况》部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将郑玄《三礼注》纳入中国礼制发展史中进行考察。杨志刚认为,郑玄注三《礼》,在文本规定上导致中国礼制逐渐趋向系统化、规范化、严密细致化,进而影响和推动现实生活中礼制的系统化、规范化和严密细致化。作者还认为,郑玄将夏、商、周、春秋战国礼制以及秦汉礼制予以排比、条理,形成了一个完备的礼制系统,有利于人们学习和掌握。

三、综合论述方面的研究

在对郑玄学术进行系统研究方面,张舜徽做出了不少贡献。张舜徽一生服赝许、郑之学,他在年轻的时候就写下了很多笔记,积累了不少精义。到了晚年,他以旧有的丛稿为基础,总结郑玄的学术成就,写出了《郑学丛著》(齐鲁书社,1984年)。此书包括《郑学叙录》、《郑氏校雠学发微》、《郑氏经注释例》、《郑学传述考》、《郑雅》等五个部分。在《郑氏校雠学发微》部分,张舜徽对郑玄校雠学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归纳为十五条原则,在每一条原则下面大量引用郑玄

·89·

《三礼注》中的注文。“条理礼书”为第四条原则,张舜徽认为,郑玄校雠之业,莫大于条理礼书旧文,使之部秩井然。并认为,若无郑玄之注,那么三《礼》将若存若亡,而索解不得。因此,张舜徽对郑玄《三礼注》的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郑雅》是张舜徽早年研治三《礼》,钻研郑注时,在完成《三礼郑注义类》的基础上,博采郑氏群经注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由于《三礼注》名物繁多,《郑雅》使得纷乱如麻的名物得到了区分和条理,有裨益于学人甚多。

高明的《郑玄学案》为《礼学新探》(台湾学生书局,1981年)中的一部分。此文对郑玄的生平、著述和学术进行了论述,涉及郑玄《三礼注》的内容很多。此文的第一部分为“郑玄之生平”,通过考证,作者认为郑玄注《礼》当在注《尚书中侯》之后,党祸禁锢之时。此文的第二部分为“郑玄之著述”,作者以目录书和史志为根据,对郑玄《三礼注》的卷数和存佚状况进行了考辨。此文的第三部分为“郑玄之学术”,作者对郑玄《三礼注》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如有博采前贤之说,有引证、准依、推次诸法,有以汉制况周制之策。作者还对郑玄《三礼注》作了高度的评价,认为两汉名儒以《易》、《书》、《诗》、《春秋》名家者多,以《礼》名家者少。郑玄注《三礼》,发挥旁通,熔为一炉,成一家之学,此为前儒所未有。

杨天宇的《论郑玄〈三礼注〉》(《文史》第二十一辑,中华书局编辑部,1983年)对郑玄《三礼注》的时代背景、注经方法和体例进行了阐述。本文的第一部分对郑玄的生活时代及郑玄的学术经历做了介绍。在本文的第二部分,作者对郑玄《三礼注》的注经方法进行了总结:一是简约,“以一持万”;二是兼采今古异文以及它本异文;三是对经的解释也是博采兼综、会通今古。在本文的第三部分,作者论述了郑玄的注经体例,即正字读、训名物、释经文、阐礼义、纠经文之误、衍、脱、错。本文的第四部分主要论述了郑玄注三《礼》的六种谬误:一是笃信《周礼》为周公所作;二是用阴阳五行思想密切结合的宗教神学思想进行注释;三是以文献或师说注经,可能以讹传讹;四是以己义解经,不免臆说;五是以今况古,常犯以今代古、以今乱古的错误;六是解释不确切,自相矛盾也常常有之。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杨天宇的这篇文章对郑玄《三礼注》的研究起到了引导的作用。

钱玄的《三礼通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全书分为礼书、名物、制度、礼仪四编,各列若干专题,综述形制,考订原委。本书的《礼书编》对郑玄的生平和学术经历都有介绍,除此之外还对郑玄《三礼注》的优点和缺点进行了说明。钱玄认为郑玄《三礼注》的最大优点是兼通博采,突破了今古文的门户之见。钱玄也指出了《三礼注》的缺点,一是郑玄认为《周礼》为周公所作,再就是郑玄好引谶纬注经。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近二十多年以来,郑玄《三礼注》的研究更多仍然在文字、训诂领域,这也是情理之中的现象。郑玄首先是个训诂学家,在文字训诂方面成就卓著,所以人们在对他的《三礼注》进行研究的时候也必然注重的是他的训诂学成就。以宏观的视野,用历史学的方法对郑玄的《三礼注》进行研究方面,也出现了一些不乏立意较深的著述和论文,但是研究的力度尚还不大,相对于《三礼注》在中国学术史和礼制史中的重要地位来说,又显得有些不太相称。在中国古代,礼学一直延续,礼制一直存在并且一直在发展,探讨郑玄《三礼注》在礼学史和礼制史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理解中国古代礼制和学术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郑玄的《三礼注》也包含有丰富的时代信息,深入挖掘之,将可能更好地理解当时的社会,因此对郑玄的《三礼注》进行广泛和多视角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A Summarizing of the study on Zheng Xuan’San Li Zhu in recent Twenty Years

PAN Bin

(Ancient Book Instituce;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4 China)

Abstract: Since recent twenty years,the study of Zheng Xuan’San Li Zhu has included following several aspects: in the first place, the study of copies, words, exegesis and rhetoric; in the second place,the study of learning and thinking, including the connotation of San Li Zhu,as well as the position of San Li Zhu in the history of rhetoric; in the third place, the integrated discuss of San Li Zhu, including Zheng Xuan’time, the experience of rhetoric,as well as San Li Zhu’ characteristic and influence.

Key words: Zheng Xuan; San Li Zhu; Zhou Li; Yi Li; Li Ji

(责任编辑:刘兵)

·90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