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龙山上有汉碑
作者:伏天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2016年第10期
1990多年前的汉碑上融合书法篆隶,体现了东汉时期官方认定书体由篆书向隶书的历史演变。
石家庄市元氏县自古以来文化繁衍,书院庙宇、石窟碑碣等史迹资源丰富,历代文人墨客、官吏学者来此游览,留下了大批石刻题记。县城西北约三十公里的封龙山,景色优美,文脉深厚,河北省内仅存的两尊汉代碑刻《祀三公山碑》《白石神君碑》,并存于封龙山上汉碑堂。
《祀三公山碑》全称为《汉常山相冯君祀三公山碑》,又名《大三公山碑》,立于东汉元初四年(公元117年),汉安帝刘祜时期。碑高150厘米,宽96厘米,字体为篆隶结合,全文现存187字,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
《祀三公山碑》历经1990多年风雨,原立于元氏县常山古城西北的庙中,失踪于宋代,首次记录于元代《河朔访古记》。清乾隆29年,元氏县令王治岐率众从城外野坡访得石碑并移于城内,后此碑置于县内文清书院(今元氏县第二中学)。由于乾嘉时期金石学复兴,此碑重现后诸家争相探访考释,并多有著述。现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其拓本。
此碑右下角略有残缺,据说是1958年焚石炼灰、大炼钢铁时,敲掉一角后,发现石碑为砂岩石质而不可用,幸未被砸毁。十年动乱时期,当地群众为免遭破坏,将碑移至正定大佛寺内藏身,并于上世纪80年代末重新出土,并移至封龙山汉碑堂。
《祀三公山碑》属国内已知汉碑中的较早碑刻,对研究汉代文化风俗、书法艺术意义重大。碑文主要讲述汉安帝元初四年,常山郡(现元氏县)相冯君到任后,带领经受羌寇和蝗、旱灾侵扰的民众求雨抗旱,并获丰收,是故在此建庙起坛,民众齐聚神庙以谢神灵,遥祭三公山神,祈求永保丰润,并立碑记之。三公山是汉代常山郡祭祀、乞雨的重要场所,属古常山郡六大名山之一,康有为、钱泳等人曾考据探析,窥探东汉时期农业、祭祀、灾害等特点。 碑文兼揉篆隶在汉碑中别开生面,体现了东汉时期官方认定书体由篆书向隶书的转化过程,处于隶书走向最终完善的“正规化、正式化”过渡期,对书法发展史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在清代出土的篆隶结合的金石碑刻中,多为铜刻铭文、砖陶文等小品,此碑因保存完善、文字众多、体量之大,成为清代至今众多金石书家临摹研习、入法篆刻的样板。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祀三公山碑》艺术风格古拙大气,矫健雄浑,字体方圆结合,其势内收外放,笔力遒劲。清代金石家方朔在《枕经堂金石书画题跋》中写道:“乍阅之有似《石鼓文》、有似《泰山》,然结构有圆亦有方,有长行下垂、亦有斜直偏拂。细阅之下,隶也,非篆也,亦非徒隶也,乃由篆而趋于隶之渐也。”《祀三公山碑》章法采取“竖有行,横无列”模式,即呈现出“乱石砌墙”般的章法布局和一种新的书法意识。章法上有行无距,穿插变化,清代以来诸家对它的临写与借鉴、在艺术领域的探讨从未停止,吴昌硕、张祖翼、齐白石、潘天寿等古今书法、篆刻名家中,以齐白石的艺术道路最受其影响并成为继承《祀三公山碑》风格的集大成者。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齐白石在四五十岁时不断临习《祀三公山碑》,从章法布局、字体结构、篆刻用笔、精神内涵上,最终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其晚年的作品更是恣意放纵,不拘于法,将《祀三公山碑》灵活地纳为己用。齐白石的书法篆刻朴茂雄浑,方折入篆,章法布局大开大合。《人长寿》是其代表性印章之一,印风独具魅力,体现了对《祀三公山碑》的学习借鉴,使刚毅与柔美巧妙结合,充满了自然奇趣,可谓《祀三公山碑》奇古灵动的再现。
齐白石所书“群持山作寿,常与鹤同侪”的五言篆书联,深得《祀三公山碑》章法与结体之妙,在开阖之间,有一种质朴的天然之气,动静结合,反正相生。这气韵也符合他书法“天真烂漫”、“纵横歪倒”的古拙之意,20世纪以来对齐白石作品的赏析与借鉴不胜枚举,但源头在于《祀三公山碑》。
古今中外名家对《祀三公山碑》辨析、考据资料众多,对其不断继承创新,将金石风气注入了书法创作,使作品在惊鸿一瞥中,久经揣摩而不失精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