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1-01-12 来源:好走旅游网
论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刘心颖

来源:《今日财富》2021年第03期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财会事务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同时与财会相关的法律也在不断的更新,这势必对财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企业会计已不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企业中的财务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转型已经成为一个势在必行的趋势,而财务会计在向管理型会计的转型中会遇到许多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的企业和财会人员寻求合理的转型策略来促使转型成功。本文就企业财务会计如何向管理会计转型的问题以及转型的策略进行了相关探究,旨在给正在寻求转型的财会人员提供转型思路。

随着新兴技术的兴起,信息技术已被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当然对财务人员的工作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据相关研究数据表明,我国大量缺乏管理会计人才,因此国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去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国家也出台了一些政策来引导财务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转型,企业在实际的管理中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探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转型方案,让财务人员向企业管理人员的转型过渡工作能更顺畅。 一、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差异和相同点 (一)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差别 1.两者的服务对象不同

财务会计主要是为企业外部的利益相关者服务的,它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方式是核算,财务会计对企业已发生的业务的计量和监督更为看重,管理会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管理企业来服务的,它主要通过绩效、预算、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成本管理等工具来更好的支持内部管理决策。

2.对企业数据挖掘的深度不同

财务会计所从事的仅仅只是对会计语言的一种记录工作,并不涉及对数据的深挖和分析,而管理会计则将公司的业务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它需要从深层次去了解公司业务是,并借助于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这些先进的信息技术方法再深挖和分析数据,最终挖掘出隐藏在这些数据背后的本质内容。

3.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所依据的准则不同

财务会计一般是靠会计准则和各项财政法规来对工作进行规范,它是不能做出随意的调整的,同时它会从多方面受到限制。而管理会计的服务对象是企业管理,它的灵活性更高,它可以依据具体实际情况对要求和数据口径做出适当调整。 (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关联性 1.财务会计为管理会计提供数据支撑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两个方面,它们的服务对象都是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财务会计在数据方面可以为管理会计提供支撑,从而帮助管理会计发挥出更好的作用。 2.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具有共同的目标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一致的目标都是达成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财务会计的作用是将企业的财务信息展露给外界看,以便于更多的人能了解到公司的相关运营情况,为企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最终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而管理会计主要是从企业内部对企业的经营业务进行支持,让企业的各项业务得以正常的开展,让企业实现更大的收益。 二、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原因分析 (一)信息技术促使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

时代在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快,通过信息技术来处理工作是可以提升工作效率的,信息技术系统的应用使得各业务模块中获取信息的难度降低了,企业获取及分析数据变得更方便了,同时这也有利于企业财务人员更了解公司业务状况,依据相关数据来分析公司发展情况,有利于快速的发现问题及风险点,从而快速的设计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案。 (二)企业经营发展需要加快迫使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

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除了要对数据进行相关记录和核算外,还要给公司业务从财务角度提供决策支持,实现公司效益最大化。假设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成功转型了,那将更方便公司从经营分析和项目预测等方面为公司业务发展提供支持。管理会计在帮助企业规避风险和优化成本方面比财务会计更有优势一些,因此出于公司经营发展的需求,企业由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是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需求迫使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如果财会人员不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将随时可能被财务机器所取代,现在的企业中最紧缺的还是高端具有管理才能的财会人才,为了不被时代所淘汰,财

会人员一定要尽快的学会会计管理知识,提升自身的知识结构,做到既熟知财务知识又了解公司业务,让个人价值在企业中充分发挥出来。 三、财务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转型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一)公司管理层缺乏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意识

公司管理层相关人员未能意识到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必要性,不支持转型,对于整个转型工作而言并非仅仅只是财务部的工作,转型过渡工作还需要各部门的配合,如果公司的管理层人员不对转型工作给予支持,那转型工作是很难推行下去的。 (二)企业财务工作和业务工作融合度低

当前在很多公司出现的一个现状就是公司财务管理落后,财务部很少参加到业务工作中去,业务跟财务很难融合到一起,业务部和财务部常常出现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两个部门在思维模式和数据口径等方面也有着比较大的差异,这都不利于財务和业务两个部门的融合。 (三)企业的制度和架构不完善

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时在企业制度和公司架构方面都需要作出调整,有很多公司在调整时并未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这使得财务后续工作没有依据可循,另外在进行财务架构调整时,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职位界定不明确,财务人员无法按照其职位要求来办事,无法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四)财务人员自身知识的欠缺

当前财务会计从业人员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只懂得财务会计方面的知识,对于管理会计方面的知识欠缺,这种未能提前对管理会计方面的知识进行学习、管理知识结构的欠缺的情况会直接制约管理会计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其作用。 (五)未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落实转型工作

不少公司在进行转型工作时未能根据公司内部本身的管理基础和人员储备情况来实施相关转型工作,这对于基础较好的公司可能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但是这将严重制约管理工作在基础比较薄弱的公司的开展,转型成本也会大大增加。 四、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采取的措施

对于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来帮助企业由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成功转型。

(一)公司管理层应给予会计转型工作以足够的重视

首先公司管理层应将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放于重要位置,企业的会计工作不仅仅只围绕核算处理而展开,企业财会人员要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中去,要能从企业经营状况的预测、经营分析和内控等多方面帮助企业实现更好的业务发展,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和展现出来。其次,要从公司层面推动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通过部门的配合、信息化的提升和资金的投入等多方面开展转型工作,降低部门之间的沟通成本,最终提升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效率。

(二)完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融合的基础环境

要想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在财务和业务上更好的融合,是需要配套的融合体系来做支撑的。首先,企业需要较高的信息化水平做支撑。在财务工作中引入信息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将各业务模块间的数据更好的融合,使数据口径的差异性减小,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迅猛发展,这将更有利于财务人员快速获得财务分析数据,为财务和业务的融合工作奠定更好的基础。其次,企业要让财务人员更多的参与到企业的业务管理中来,在提高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全面的素质。比如在召开企业经营会议时让财务人员参与其中,还可以直接将财务人员派驻到公司项目组中去,让财务人员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公司业务。同时,业务人员也要做到对财务工作的了解,善于运用财务思维来解决业务中的问题,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三)科学设置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所需的制度及组织架构

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过程中需要合理调整企业组织架构,为构建财务和业务的连接桥梁,可以在财务部门下设管理会计组,或者是设置业务财务组织,加入人员需要对公司进行深入的了解,当出现问题时从财务的角度对问题加以解决。同时,也可以设置单独的管理会计部门,与财务部门并行,企业需要对两个部门的职能做好分配。此外,公司需要根据部门的实际业务需求制定相关的会计管理制度,确定会计管理工作的方向和流程,将管理工作与财务会计制度进行有机结合,最终形成完善的企业会计制度。 (四)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建设

财务人员首先要意识到提升自己知识水平的重要性,主动的对会计所需的相关知识进行更深入的学习,规划好自身的职业发展方向,为企业由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发展储备足够的知识。另外,推进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要从提升财务人员的素质入手,企业可以对相关人员进行内部的职业培训,可以将业务部门作为主导部门,加强财务人员业务思维的培训以及与管理会计相关的知识培训,不断提升企业团队的整体实力,使得财务会计很好的能向管理会计转型,同时培养出适合企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五)针对目标进行试点

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工作不是一步到位的,在最开始阶段可以从有基础的或者实施起来比较容易的方面入手,首先需要确定实施目标,成立专项小组从中选择合适的人来进行下一步的工作,以试点情况做参考来制定后续流程,并将财务人员和业务人员更好的融合在一起,以及制定出合理的组织架构,并考虑好以降低转型成本的方式确保转型后的后续工作能更平稳的开展下去。 五、结语

总而言之,财务会計与管理会计并不是单独分立的,它们需要相互的融合在一起,才能更有效的促进企业的效益最大化,管理会计相对财务会计而言更具优势,它既可以降低企业要承担的财务风险,又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对于改善企业的管理工作和企业发展状况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积极的促进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是非常有必要的,企业应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会计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从而促进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顺利转型工作。 (作者单位: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