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填空题专项汇总

2021-11-15 来源:好走旅游网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填空题汇总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1.( )是测量长度的工具。

2.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 )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 )作单位。

3.“厘米”可以用( )表示,“米”可以用( )表示。 4.1米=( )厘米,1米-30厘米=( ),40cm+60cm=( ) 5.70厘米 7米 50m 50cm 2米 200厘米

6.线段是( )的,有( )个端点;连接两点只能画( )条线段。 7.从尺的刻度0开始画起,画到刻度( )的地方就是3厘米;从尺的3cm开始画起,画到10cm的地方,就是( )。

8.数学书长26( ),一棵大树高6( ),小明高1( )32( )。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9.笔算加法:(1)( )对齐;(2)从( )位加起;(3)如果个位相加满十,向( )位进1。

10. 笔算减法:(1)( )对齐;(2)从( )位减起;(3)如果个位不够减,向( )位退1,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 11.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差是( )。 12.一个数减去( ),还得原数。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13.一个角有( )个顶点和( )条边。

14.角的大小跟两边( )无关,跟两边( )有关;角的两边张开越大,角就越( )。

15.用放大镜观察一个角,放大镜里看到的角跟原来的角相比,( )。 16.画角的方法:先画一个( ),再从这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出( )条笔直的线,就形成一个角。

17.我们学过的角有( )角、( )角和( )角;比直角小的角叫( )角,比直角大的角叫( )角。

18.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 )来比一比。

19.一个正方形有( )条线段,有( )个直角;一块三角板上有1个( )角、2个( )角。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

20.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 )法来计算。比如2+2+2=6可写成( ),读作( ),可用乘法口诀( )来计算。

21.求3个5的和,可以写成加法( );求5个3的和,可以写成加法( )。它们都可以用( )×( )来表示。

22.4×6可以表示求( )个( )的和,也可以表示求( )个( )的和。

23.根据“三四十二”可以写出( × = )或( × = )。 24.有乘法和加法的算式,叫( )算式;有乘法和减法的算式,叫( )算式。

25.在乘加、乘减算式中,要先算( )法,再算( )法或( )法。

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一)

26.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每次最多可以看到( )个面,看到的形状可能( )。

27.观察一个物体,从前面看是一个 ,从侧面看是一个 ,这个物体可能是( );

28.观察一个物体,从前面看是一个 ,从侧面看是一个 ,这个物体可能是( );

29.观察一个物体,从前面看是一个 ,从侧面看是一个 ,这个物体可能是( )。

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二)

30.二六( ) 三七( ) 七八( ) 二九( ) 31.三八( ) 四七( ) 三六( ) 四八( ) 32.四九( ) 五九( ) 六八( ) 六九( ) 33.7×9=( )8×2=( )9×4=( )7×4=( )4×8=( ) 34.5×9=( )6×3=( )7×8=( )9×6=( )8×3=( )

35.9×8=( ),表示求( )个( )相加的和是( ),计算时用乘法口诀( )。

36.4与7相加的和是( );4个7相加的和是( )。 37.2个5相加得( ),2个5相乘得( )。

第七单元 认识时间

38.钟面上一共有( )个大格,( )个小格。

39.分针走一大格是( )分,时针走一大格是( )时。 40.分针走一圈是( )分,时针走一圈是( )时。 41.分针走一圈,时针走( )。

42.1时=( )分,半小时=( )分,一刻=( )分,三刻=( )分。 43.分针从12走到6,走了( )分;从3走到10,走了( )分。

44.时针从12走到6,走了( )时;从12开始,绕一圈又走回12,走了( )时。

45.10:00过5分后是( ),5时30分过半小时是( ),2:45过一刻是( ),11:55过20分是( )。

46.从4:15到5:00,经过( )分;从12:10到3:10,经过( )时。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

47.用3、4、6可以组成( )个不同的两位数,分别是( ),任意选取不同的两个数相加,得数有( )种可能,最大得数是( )。 48.2件不同的上衣和3条不同的裤子,有( )种不同的穿法。 49.小红、小明和小利站成一排照相,有( )种不同的站法。 50.1角、5角和1元的硬币各一枚,可以组成( )种不同的币值。 思考: 只取一枚:1角、5角、1元 ( )种

只取两枚:1角+5角=6角 1角+1元=1元1角 5角+1元=1元5角 ( )种

只取三枚:1角+5角+1元=1元6角 ( )种 一共组成:( )种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

各单元复习要点

第一单元 厘米和米的认识

1.厘米和米都是测量物体长度的单位,它们的关系是1米=100厘米。 2.测量较短的物体时用厘米做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时用米做单位。

3.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物体的左端和尺子的0刻度对齐,物体右端对着数字几就是几厘米。

4.数学书的厚和图钉的长大约是1厘米,张开手臂和课桌的长大约是1米。 5.线段是直的并有两个端点。 6.数图形有几条线段就数有几条边。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笔算加法和减法要注意什么? 1.相同数位要对齐。 2.从个位算起。

3.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4.如果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一(退一当十),在个位上加十再减。 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要注意看清楚运算符号。 三、加减估算 估算方法:

1.读题,弄懂题意,有“大约”要估算。 2.把每个数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数。

3.口算整十数,得出估算结果,记着得数前面写约等于号。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1.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

2.角的画法:先点一个点,从这一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线。 3.画直角:先画一个顶点,再从一个点出发画一条线,然后用三角板上的直角的顶点对齐这个点,一条直角边对齐这条线,再从这个点出发沿三角板上直角的另一条边画一条线,最后画出直角标志。

4.判断直角的方法: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5.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长短无关,与角的张口大小有关。张开的角度越大,角就越大;张开的角度越小,角就越小。

6.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多只有一个直角,所有的直角都相等。用放大镜看角,角的大小不变。

7.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个直角。

8.数角:先数单个小的再数组合成大的,最后全部加。 .数角窍门:如右图:数出单个的角有4个,然后从4依次递减相加:4+3+2+1=10(个)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可以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但用乘法表示更加简便。

2.相同加数相加写成乘法时,先看成几个几。如:5+5+5+5 看成4个5,可以表示:

开始

5×4或 4×5

3.加法改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4. 快速算乘法,背熟乘法口诀是关键。 5.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6.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因数×因数=积

加法:加数+加数=和 和—加数=加数

减法: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7.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如:加法:3+3+3+3+2=14

乘加:3×4+2=14 乘减:3×5-1=14

8.“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 这个数×倍数 或 倍数×这个数。

如:5的3倍就是3个 5,用算式3×5或5×3.

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

1. 每个图形对折后的左、右部分或上、下部分都是一样的,我们就把这样的物体叫做对称图形。

2. 用虚线把图形平分成完全对称的两个部分,这条虚线叫做对称轴。 3. 倒影属于上下对称。照镜子时,前后、上下位置不变,左右方向相反。 4. 长方形、正方形、圆都是对称图形。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

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5.从任意位置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可以看到它的(三)个面。 6.从任意位置观察球体看到的形状都是(圆)

7.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呈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8.一个面是正方形,它不一定是个正方体。

第六单元 统计

1.收集和整理数据:用画“正”字法记录,每一笔代表一个数量,“正”表示数量5,这种方法比较简便。

2.在统计图中,如果一格表示数量2,那么半格就表示数量1。 3.注意发现什么数学信息和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的区别

4.看条形统计图时,数格子要先看清左边的数,也就是1个格子代表几,再用格子数乘几求出相应的数据,或者不数格子直接看每个条形顶端对应的左边的那个数。 5.在画统计图时,要找到数量所对应的位置,注意用尺子打斜线或涂黑,认真填充,不空,不超。并在直条上面标注数量。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

1.简单的排列:用两个数排列时,可以交换两个数的位置;用三个数排列两位数时,让每一个数作十位数(0除外),其余的数依次和它组合。排列数字时要有序,这样才能做到不遗漏、不重复。

2.简单的推理:用排除逆推法解决问题,在推理、猜测时,可以用排除法将含有多个条件的复杂推理转化成含有两个条件的简单推理。推理时要抓住题中有价值的信息即关键句,找出与问题有关系的条件进行推想。也可以尝试利用表格图肯定的打勾,否定的打叉进行排除删选。

总结解决应用题的方法:

1. 知道几部分,求总数用加法。(特别记住求“原来一共有多少”用加法) 2. 求其中一部分 用减法;

3. 求 ……比……多 多少 用减法 (相当于比较求多出的 一部分 所以用减法) 求 ……比……少 多少 用减法

4.求 比一个数多几是多少 用加法 (相当于求 大的数 加上几给它) 求 比一个数少几是多少 用减法 (相当于求 小的数 减掉几) 5.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用乘法 6.求几个几是多少 用乘法 7.每份数×份数=总数

8.求判断“够不够”的问题,先算出所需要的总数,再用这个总数和给的总数比较。 如:一本故事书6元,买三本20元够吗? 6×3=18(元) 18元<20元,够 答:买三本20元够。

《解应用题儿歌》

题目读几遍,从中找关键; 先看求什么,再去找条件; 合理列算式,仔细来计算; 一题可多解,单位莫遗忘; 结果要检查,最后写答题。

“学数学有方法,数学数学真有趣,我爱数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