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花园(住宅)
1. 测算办法:
a. 先计算出两个面积数:每户套内面积、全楼建筑面积。 b. 全楼建筑面积减去全楼套内面积即为公摊面积。 c. 计算公摊系数(每幢楼只有一个公摊系数)
d. 每户套内面积加每户公摊面积即为每户建筑面积。 ----此种计算办法最大好处是能够防止漏面积。 2. 测算原则:
a. 开敞阳台算一半,封闭阳台按全面积----封闭阳台按一半计算(规划与房产测绘的面
积差注意通知甲方,且由甲方书面确认)。 b. 空调搁板不算面积。
c. 阳台中间隔墙伸出阳台部分无实用价值不算面积。 d. 雨篷
《建筑面积计算规范》超2.1m算一半面积
《房产面积计算规范》无柱雨篷不算面积,有柱算全面积,无2.1m的界定;门斗(外侧无门时),概念模糊,可算可不算,一般倾向于不算。
e. 外墙保温:计算面积,暂按60厚计算。
f. 伸缩缝:伸缩缝等无实际利用价值不计面积----方便利用原则,缝在户外不计面积;
缝在户内计算面积。
g. 物业房若设在某一住宅内,该房应与普通住宅一样计算面积并参与分摊公用面积,
但该物业房不允许出售。 h. 阁楼面积计算:
现场实测净高2050mm以上部分计算面积。 其余不计面积。
以2050净高线向内做240假想墙,其内侧120作为阁楼套内面积,外侧120mm作为全楼外墙进行公摊。
注意别漏掉老虎窗等高出部位
房产测绘部门:
阁楼---2.2m层高原则+利用原则
即过2.2m且利用部计算面积,不管图面写储藏还是阁楼 不过2.2m部分不计算面积
不利用部分不计算面积---比如写“闷顶”
---注意与规划部门要求的不同“规划部门写闷顶仍需计算面积且入容积率”
i. 作为全小区公用的部分不参与公摊。
如:高位水箱、变配电、换热站、门卫房、物业房等。 j. 外飘窗面积计算:
窗台高度一般以两部台阶高(300mm)为界,高于此算窗台不计算面积;低于此算落地窗、且能很方便的加以利用应计算面积。
方便利用原则:若在内侧加护栏、不方便利用则不计算面积。
层高2200原则:按规范层高2200(含)以上应算面积,尽量使窗高低于2200以避开此条规定。
家和公寓(综合楼)
1. 2. 3. 4. 5.
人防不计面积。
地下车库作为一个功能分区单计面积。
全楼公用的地下室内泵房、水池、变配电、高位水箱等全楼公摊。 公摊原则:谁使用谁分摊和逐级分摊原则。
计算办法:先将各个功能分区面积计算出来(含各自的公用部分)→计算全楼公用面积a→将a根据各分区面积分摊→各分区内计算每套套内面积→计算各分区的公用面积→计算分摊系数→每套建筑面积
官厅前海园面积计算
1. 复式住宅套内楼梯留洞面积计算:
按图纸上楼梯占地面积算双层面积----其余部分不计面积(按客厅上空不计面积) 2. 屋顶装饰屋面部分:
虽周边有墙/柱,顶部有盖,但因无实用价值,不计面积。 3. 物业用房面积计算:
物业用房若有单独的出口,则不分摊全楼公用面积,仅分摊本层外墙即可。 首层对外的网点同理不用分摊公用面积。 -----谁用谁分摊,不用不分摊原则 4. 高位水箱间面积:
单独出面积,需分摊楼电梯等到公用面积
-----本面积计算原则为2007年整理,注意与现行的规范及规划局文件相对照。 处在不同的设计阶段注意区分不同的计算要求。 ---2011.03.22。
关于大珠山阁楼写闷顶的问题 规划阶都要算面积且计容积率
测绘阶段是不计算面积的(容积率会偏小)
封闭阳台按照甲方的要求算全面积 规划与房产测绘阶段是一致的
关于多层2.18m储藏室的问题: 房产测绘阶段不算面积
规划阶段需算一半面积
若为地上,需将此一半面积计入容积率
若为半地下室,需将此一半面积的一半计入地上(入容积率)、一半计入地下 若为地下,不计入容积率 注意三者的差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