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09464004
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Computer Organization and Principle) 学时 64 学分 4 开课学期:6
参考教材: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三版),白中英,科学出版社:2000,11 开课对象:计算机类本科 先修课程:数字逻辑
内容提要:本课程以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输出设备和总
线为线索,详细系统地讲解了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织结构,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掌握ALU,组合逻辑控制器和微程序控制器等设计原理和方法,了解存储器、外设接口等工作原理,为《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打下基础。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课堂教学,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要手段。根据各章节的内容的特点因章节施教,启发式教学贯穿始终。 四、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要求 教学内容 计算机系统概论 1. 计算机的分类和应用 2.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 3. 计算机的软件 4.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运算方法与运算器 1. 2. 3. 4. 5. 6. 数字与文字的表示法 定点加法、减法运算 定点乘法运算 定点除法运算 定点运算器的组成 浮点运算 A △ * 12 教学要求 C 重点(△) 难点(*) 学时安排 2学时 备注 A △ * 12学时 存储系统 1. 2. 3. 4. 5. 存储器概述 随机读写存储器 只读存储器和山闪速存储器 高速存储器 Cache存储器 指令系统 1. 2. 3. 4. 指令格式 信息的存储结构与存取方式 指令和数据地址方式 堆栈寻址方式 C 2学时 5. 指令的类型 中央处理器 1. 2. 3. 4. 5. 6. 7. 8. CPU的功能和组成 指令周期 时序产生器和控制方式 微程序控制器 微程序设计技术 硬布线控制器 流水CPU RISC CPU B △ 4学时 A △ * 14学时 总线系统 1.总线的概念和结构形态 2.总线接口 3.总线的仲裁、定时和数据传送模式 4.PCI总线 5.ISA总线和Futurebus+总线 外围设备 1. 2. 3. 4. 外围概述 显示设备 硬磁盘存储设备 光盘存储设备 B 2学时 输入输出系统 1. 外围设备的定时方式与信息交换方式 2. 程序中断方式 3. DMA方式 4. 通道方式 5. 通用I/O标准接口 6. 单总线与异步接口 B 6学时 (教学要求:A——掌握;B——理解;C——了解) 五、建议实验项目及学时分配 1.运算器实验(2学时) 2.存储器实验(2学时) 3.微控制器实验(4学时)
4.基本模型机设计与实现(2学时) 六、教学参考书
1.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王爱英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 2. 计算机组成原理,俸远帧,电子工业出版社,1989
起草人:刘宏申 审核人: 日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