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90名师范大学生90项症状自评量表的理论分析

2024-04-05 来源:好走旅游网
・376・ 固! 堡2Q!Q生 2 筮 鲞复 翅』 堕E 鱼鱼 Health,Decernber 2010,V01.8,No.6 ・调查研究・ 290名师范大学生9O项症状 自评量表的理论分析 兰州城市学院教师教育研究所(730070) 丛爱玲刘锦涛 【摘要】对照常模,对甘肃省高校290名师范大学生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调查表明,较为突出地 表现为强迫症状、忧郁、人际关系,性别分析和对师范生的分年级研究表明,主观的身体不适感以及焦虑的其他躯 体表现、精神病性等得分也较高,反映为大学生人格障碍的发展先兆,具有心理学和环境的性质,提示解决之道在 心理健康教育的广泛性和心理援助的层次性并举,减少应激源,营造宽松和谐的生存环境,方能有利于师范生心 理健康。 【关键词】学生;精神卫生;心理健康 本研究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对290名师范 调查的问卷部分由调查人员采用团体问卷方式发放。 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0.0软件进行t检验,以P<0.05 1对象与方法.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1对象:问卷采用按比例分层随机抽样方式,对甘肃省兰 2结 果 州市7所高等院校师范专业投放并收集问卷290份。 2.1师范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 1.2方法:运用调查研究法,将问卷法、实物分析与生活观 2.1.1与全国青年常模四比较:见表1。大学生SCL一90评分偏 察、内容分析相结合。工具:①SCL-91 ̄11:该量表在精神卫生领 高,与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域已广为应用,用于评价个人的心理症状,具有较高信度、效 2.1.2与非师范类学生【3】比较:见表1。其中强迫症状、忧郁2 度。②实物、资料及文献分析:本调查还搜集了一部分大学生 个项目的得分在师范类学生与非师范类学生之间差异有统计 自述作业、课堂观察、有关网上资料及有关理论文献,对大学 学意义。 生心理症状自我描述及其成因进行比对分析。调查程序:本 表1师范类学生非师范类学生和全国青年常模SCL一90的比较(互 ) 2.1.3师范生的性别比较:见第377页表2。恐怖项目的得分 目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不同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行为表征 2.1.4师范生的年级比较:见第377页表2。各项目得分不同 综上所述,大学生心理问题普遍集中在强迫症状、忧郁、 年级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与人际关系3项上。依次符合与人格障碍有关的7项特征, 2.I.5师范生的文理科比较:第377页见表2。其中躯体化、 即:情感强烈、不稳定、不恰当拘束、贫乏;冲动到僵化;负面的 强迫症状、人际关系、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他项 自我意识;思维过程奇特;偏执、敌对的世界观;关系过分亲密 园心理2010年12月第8卷塑 期Journal of Campus Life&Mentla Helath,December 2010,Vo1.8,No.6 ・377・ 表2师范类学生SCL一90在不同性别年级和专业上的比较(;虹) 到疏远或回避性关系;缺乏对社会规范和他人需要的关注, 问题指向长期目标的行为组织问题,认为在自我控制、自我 反映为大学生人格障碍的发展先兆。这些先兆更具有心理学 评价和自我强化中存在缺陷。许多问题如成长的失落、过度 和环境的性质。 的学业压力、自杀倾向皆与其内在人格冲突、思维偏差、负性 3讨 论 的自我评价强化、不良经验的不断重组以及个人化的解读模 3.1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的理论分析 式有关。 3.1.1生物学因素:大学生的行为心理异常应考虑成熟引起 3I2思考与结论 的神经生化失衡性的矛盾,使其情绪稳定性受到影响;持续 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学生个个接受,人人受益;广泛的心理 的应激造成的过度压力;以及诸如长期吸烟史、沉溺网络等 辅导对经心理测评需关注人群及自愿来访者开展学习、交 不良生活习惯造成大脑中的某些改变。 往、人格辅导与行为训练;对心理病理反应高症候群者开展 3.1.2环境交往因素:社会环境理论强调应激性环境和日常 一对几甚至一对一面谈,对其病理性原因进行回顾,培养其 冲突等易感因素,社会支持、应对、评估等保护性因素对人的 适应发展水平的健康心理;课堂常规的学生行为管理与必须 心理健康影响。群体动力理论认为,人的心理和行为决定于 的行为矫正结合,训练改善其行为;对严重的心理行为异常 主体素质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 。社会交往与环境的过度 者开展及时有效的危机干预,引入事后的心理援助,以避免 期望及持续的考试应激也会引起大学生的社交困扰、情感迷 更严重的心理危机发生。同时宽松和谐的社区生活环境、适 失、就业压力等[51。 度的考试压力、有序体面的就业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大 3.1.3家庭及教育因素:从家庭因素来看,系统家庭理论认 有裨益。 为,不一致的养育方式或不良的家庭功能会导致人的心理病 参考文献 理现象。如长期处于家庭困境、父母冲突和忙碌带来的关注 1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编辑委员会.行为医学量表手册.北京:中 不到、管教不足或不当,易于培养完美型人格,使人变得孤 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 僻、疏远他人,引发自卑、人际敏感、忧郁、焦虑等。 2 郑13昌.中学生心理诊断.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看,严厉的规章制度,死板的管理风 3 丛爱玲.营造和谐的教育及社会环境,加强大学生心理卫生教 格,现行的考试评价制度,某些教师的教学态度、风格、经验 育:1139名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描述分析.甘肃高师学报, 问题等,以限制、惩罚为主的消极课堂管理模式,无疑会引起 2006,(6):79—82. 学生与丧失的痛苦有关的人际功能损害、角色冲突、角色转 4 伍新春,胡佩诚.行为矫正.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换、人际缺陷、社交退缩,情绪与人际事件的交互作用。 5 玺璺.象牙塔里的困惑——大学生心理障碍与诊治.广州:世 界图书出版公司,2004. 3.1.4 自身心理素质:群体动力学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心理决 (收稿日期:2010—09—08) 定于自身素质高低;同时认为先天的性驱力和内在人格冲突 作者简介:丛爱玲,女,1965年lO月生,副教授,兰州城市学 在形成后来的人格障碍中起到一定的作用。认知理论认为歪 院教师教育研究所,730070 曲的思维过程是触发或维持行为问题的原因,如忧郁与对自 我、世界和未来的贬抑有关。自我控制理论则将心理与行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