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课时
【课 题】致蒋经国的一封信
【课 型】诵读课
【课 时】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一些生僻字词的用法,并能正确、灵活地加以运用。
2.了解书信的有关知识,明白作者如何通过这种体裁表情达意。
3.通过分析作者的一些字词句的使用,体会这些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4.文章使用了许多写作手法来加强表达效果,要掌握其精髓,并正确、灵活地运用。
◆过程与方法
1.教师深情朗读部分片段,并详细讲解这些内容如何表达、升华作者思想。
2.设计问题,让学生去从不同角度理解、体会作者的爱国主义深情。
1
3.组织讨论,学生从自己的感受探讨对爱国主义的认识。
4.结合其他关于爱国主义的名篇,如何从细微处来表现,使学生加深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伟大的爱国主义感情,从内心激起对祖国以及中华民族的热爱。
2.使学生能够恰当、客观地认识大陆与台湾的历史与现状,激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教学重点
1.理解书信这种文学体裁的有关常识,能在此基础上加以记忆。
2.体会书信这种文学体裁如何表达作者的情感,并学会如何使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3.领会书信的巨大思想内涵及其对于社会发展、民族进步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中作者对往事的回忆对于书信对象所起的作用。
2.理解作者通过对各方面情况的分析如何反驳那些不利于祖国和平统一的言论。
◆教学过程
2
一、导入
二、检查预习(字词)
1、生字
把晤wù 咫尺zhǐ 悖谬bèimiù 东隅yú 苟同gǒu 珍摄shè毋庸赘言wúyōngzhuì 未雨绸缪chóumóu 难辞其咎jiū 同捐前嫌xián
2、词语
未雨绸缪:比喻事先作好准备。
毋庸赘言:不必说多余的话。
难辞其咎:难以推卸罪责。
同捐前嫌:共同抛弃过去的嫌怨。
巧言令色:指用花言巧语和假装和善来讨好别人。
珍摄:保重身体。
咫尺:比喻距离很近。古代八寸为一咫。
3
悖谬:不合道理的言论。
三、关于作者
廖承志(1908—1983),广东省归善县(今惠阳市人),1908年9月25日出生于日本东京;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党和国家的优秀领导人:1925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27年赴日本,留学于早稻田大学第一高等学院;1928年回国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1938年初至1942年初,在香港设立八路军办事处,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1945年6月被选为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后历任中共南方局委员、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新华社社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政务院(国务院)华侨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主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团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国青年艺术剧院院长,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外交部顾问,外交部党组副书记,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第七、八、十、十一、十二届中共中央委员,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一、四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五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第六届人大主席团成员(并获国家副主席提名)。第一届政协委员、常委等职。
四、关于廖仲恺
廖仲恺(1877年–1925年),广东惠阳人,原名恩煦、又名夷白,字仲恺; 国民党革命元勋之一,党内重要左派人物。1925年被暗杀。廖仲恺生于美国三藩市旅美华工家庭。1893年回国。1902年留学日本,先入读早稻田大学预科,后在中央大学政治经济学毕业。1905年加入同盟会,任执行部外务科负责人。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广东任都督总参议。1913年随孙中山逃亡日本。1914年任中华革命党财政部副部长,之后随孙中山反对袁世凯,参加护法运动;并在国民党刊物内发表文章,赞扬十月革命。1921年孙中山到广州任
4
非常大总统,廖为财政部次长。之后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财政部长,工人部长,农民部长,黄埔军校党代表等职。1925年8月20日于广州中央党部门前被暗杀。经调查后相信暗杀是国民党右派所为,当中胡汉民被认为有重大嫌疑。
廖仲恺1897年与何香凝结緍。何香凝同为国民党左派。廖梦醒为廖仲恺之女。廖承志为廖仲恺之子,廖晖为其孙,二人皆在中共负责统战工作。
五、写作背景
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共逐渐调整了对台方针政策,由过去强调武力解放台湾改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并大力倡导加强两岸人民往来,通过政治谈判实现国家统一,在岛内和海外产生了空前热烈的反响,对国民党僵化的大陆政策形成强大冲击。1982年7月,蒋经国在悼念父亲蒋介石的文章中,写到“切望父灵能回到家园与先人同在”,还表示自己“要把孝顺的心,扩大为民族感情,去敬爱民族,奉献于国家。”很快,中共方面就作出了反应。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给蒋经国发出公开信,刊发在7月25日《人民日报》上,出乎台湾当局的意料,引起海内外瞩目。信是这样写的——(见课文)。
六、熟悉课文,理清课文结构
第十六课时
一、分析课文结构
全文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1)问候蒋经国,表达挂念之情。
5
第二部分:(2)点明写信目的,劝说蒋经国为实现和平统一作出贡献。
第三部分:(3-6)分别从民族利益、历史、蒋经国的个人抱负三个角度加以劝说。
第四部分:(7)再次表达挂念之情,并提出如有可能,可赴台探望。
二、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教师活动
1、让学生说出教师朗读的句子所表达 出文中作者对蒋经国及台湾的何种情感。(教师及时补充和纠正)
2、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并深入分析这些句子表达的情感,重点讲解作者对各种不利于祖国和平统一的言论的驳斥等句子,体会作者的良苦用心。
3、分析:一些词语从本身来说并无特殊之处,但在特定条件下使用会起到非 常好的效果。比如“瞬”表达作者的对时间流逝的追忆,很形象。提问:“期期”有什么用法?
4、进行总结,分析作者对于细节处理的妙处。
学生活动:
1、回答教师的问题:表达出了作者对蒋深切的关怀与慰问,及对台湾问题的痛 心。
2、根据教师的讲解,体会作者为了让对方 能正确认清楚形势,摒弃各种不利于祖国
6
和平统一思想的错误影响,为和平统一清除各种障碍,这也是符合对方的长远利益的。
3、讨论回答:“期期”二字把作者真挚恳切的感情具体化了,生动地写出了作者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的所思所想,而且这样的词很能从细微处打动对方。
4、通过教师的总结,把握作者的写作思 路,体会作者细节处理的妙处所在,把握通过细节处理来升华文章主旨的写作技巧。
三、组织活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师活动
1、将学生分成小组,根据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修改其已绘制的关于台湾的图画。
2、指导学生真正从内心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
3、提醒学生注意,书信与其他的文学体裁不同,内容有短小、精悍的特点。(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这一点。许多内容是需要学生在有一定背景知识的基础上,才能理解得出来的)
学生活动
1、小组进行活动,总结组内同学对文章的理解,修改各自已绘制的图画。
2、通过教师的讲解,真正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并有所感悟。
7
3、通过自己的感受和教师的提示,体会书信的内容要在有背景知识的基础上才 能更好理解、体会出来,因此要注意到 书信中比较细微的地方,不能忽略。
四、组织学生讨论,分析课文后半部分
教师活动
1、提问:通过阅读全文,你发现前后内容就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而言最大的区别在何处?
2、提问:作者为何特意举出蒋介石的骨灰迁址的事情?这样写有什么特别的含意?
3、总结:作者通过许多小事情或细微的地方来不断推进文章的内容,并逐步铺开感情。
4、组织学生讨论,理解在课文中的许多独特而形象的语句的表达效果。
学生活动
1、回答:最大的区别在于,上几件事情没 有将作者的感情升华,而在后面的内容里,作者将感情与爱国主义结合起来使感情得到升华。
2、回答:作者主要想用传统的乡情来打动蒋经国。
3、结合教师的分析,讨论这些小事情或细微的地方如何推进文章内容,又如何逐步铺开感情。
8
4、讨论,认识到在文章中综合运用写作手法对形象化表达作者所要刻画的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教给学生比较阅读的方法,总结全文
教师活动
1、列出相同体裁或相同情感的文章,引导学生从内容、语言和主题三个方面比较阅读这些文章。这种比较讨论没有固定答案。
2、总结全文,并告诉学生书信的积极社会意义,必须高度注意。
学生活动
1、分组讨论,主动探究这几篇文章的区别:从内涵创设、语言风格和主题思想 三个方面加以理解,各抒己见。
2、小组交流学习心得,共同分享学习经验和收获。
六、小结
这是一篇反映作者个人感情与爱国主义的好文章。虽然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但却从细微处能引起读者的共鸣。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和讲解,学生基本能够掌握比较阅读的方法和书信浓缩人生精华的思想。教师在讲解和引导的过程中应当与学生一样,始终处在爱国主义者的角度,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各抒己见,畅谈他们对这篇文章的感受和体验。书信的内容短小精悍,抓住细微处,是理解这篇文章的关键所在。
9
七、板书设计
致蒋经国先生的信
廖承志
蒋经国——追忆历史一谆谆劝诲——展望未来——慰问语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