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泰州出土明代补子赏析

2023-09-02 来源:好走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泰州出土明代补子赏析

作者:王为刚 潘耀

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11年第12期

缀绣在明清官服上的补子,作为一种识别官员等级的标识,源于唐代武则天时期以禽兽纹样来区分官员等级的方法。明太祖洪武二十四年规定:“公、侯、驸马、伯服,绣麒麟、白泽。文官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杂职练鹊;风宪官獬廌。武官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五品熊罴,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文官绣禽,以示文明;武官绣兽,以示威猛。一至九品所用禽兽尊卑不一,藉以“明贵贱、别官品”也。

泰州市博物馆收藏了数百件明代服饰,其中各式补服有十多件,补子的工艺、质地、纹饰也各具特色,现介绍如下。

孔雀补子(图1),徐蕃墓出土,长、宽均为39厘米。分别缀于前胸和后背,上绣一对上下对飞的孔雀,中间衬托以云纹,云纹分别由四朵或七朵云纹组合成花形复合云纹,相邻云纹彼此相互勾连,孔雀的头、颈、腹部以及少数云纹局部呈墨绿色。主次分明,构图丰满。孔雀头颈部按斜丝理戗针绣出;眼睛用黄线铺针绣地,用白线滚针绣眼眶;下颌用细铜丝钉出轮廓,用短针脚缠针绣没;背部用戗针绣地,再用铜丝钉出羽毛;翅膀用铺针绣地,用铜丝钉出羽片轮廓,再用短针脚缠针绣没,分出一片片羽毛;尾羽先用粗略的线条绣出轮廓,再用接针绣出羽干;尾上复羽眼斑顺丝理用缠针绣出;云纹用反戗针,由内而外绣出,无扣线,颜色内深外浅,过渡自然。

仙鹤补子(图2),张盘龙墓出土,高36厘米,宽37厘米。补子上织一对凌空飞翔的仙鹤,周围饰如意云纹,云纹由四朵云纹组合成菱形云团,四边有云脚,补子下部为海水、江崖。单幅,绸质,补子单独织绣,然后缝合到袍服上。

麒麟补子(图3),张盘龙墓出土,长、宽均为32厘米。补子中部一麒麟朝右侧奔跑,扭头回视,双角朝前方,瞪目张口,须发飘动,尾部上扬呈火焰状,补子上部填饰朵朵相连的云纹,下部饰海水、山峦,中间填以双胜、银锭等杂宝图案,分别绣在素缎上,然后对合缝制。

狮子补子(图4),丘淑贤墓出土,高38厘米,宽40厘米。用捻金线以纬线起花,中央有一狮子朝右侧蹲坐,回首,双目圆睁,头上有卷曲鬓毛,短须,颈部有项圈,脑后有飘带,腿后有飘扬的腿毛,尾端呈火焰状。补子上部填以密集的小云纹,下部为海水、山峦图案,有银锭等杂宝纹,分别绣在素缎上,然后左右两块对合缝制。

麒麟补子(图5),丘淑贤墓出土,高33厘米,宽35厘米。织法和织狮补子相同,图案为麒麟,朝右侧跪卧,回首,双角朝前方,瞪目张口,须发飘动,尾部上扬呈火焰状。上部填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密集的小朵云纹,下为海水、江崖,填以银锭、火珠、犀角等杂宝纹,分别绣在素缎上,然后左右两块对合缝制。

麒麟补子(图6),森森庄许氏墓出土,长(左右)31.5厘米,宽29.7厘米。补子的纹饰为麒麟,其朝右侧跪卧,回首,双角朝前方,瞪目张口,须发飘动,尾部上扬呈火焰状。上部填以密集的小朵云纹,下为海水、山石,上为云朵,填以磬、火珠等杂宝纹,分别绣在素缎上,然后左右相拼。

麒麟补子(图7),储淑贞墓出土,长29厘米,高26.5厘米。补子为整块,图案为一麒麟作蹲坐状,昂首,直视右前方,须发飘动,尾部呈火焰状。麒麟前后有花卉纹,补子上方填以密集的小云纹,下为海水、江崖,填以磬、火珠等杂宝纹,单独绣制,然后缝制到袍服上。 麒麟补子(图8),储淑贞墓出土,高29厘米,宽31.5厘米。麒麟朝左侧蹲坐,回首,须发飘动,脑后有飘带,尾部呈火焰状,补子上方为四朵云纹,下为海水、江崖、云纹,麒麟前有山石、花卉纹,该补子为直接在素绸上织成,亦为左右两部分拼对而成。

麒麟补子(图9),储淑贞墓出土,高30厘米,宽31厘米。左向蹲坐的麒麟作回首状,须发飘动,尾部呈火焰状。补子上方为壬字形云纹,下为海水、江崖、云纹,麒麟前后有山石、花卉纹,该补子为直接在素绸上织成,亦为左右两部分拼对而成。

麒麟补子(图10),刘鉴妻田氏墓出土,高30.5厘米,左、右两部分均为15.5厘米宽。补子图案为一向左侧奔跑的麒麟,其回首向天,须发飘动,脑后有飘带,尾部呈火焰状。补子上部填以朵朵相连的云纹,下为海水、江崖,填以银锭、宝珠、金钱和磬等杂宝纹,周围刺绣出轮廓。

棉布补子(图11),刘鉴墓出土,缝于刘鉴棉袍胸前,高48厘米,宽48.5厘米。整幅,没有纹饰,只有一枚印文,字迹不清。

泰州市博物馆收藏的这批明代补子,从花纹团案分,有孔雀、仙鹤、狮子、麒麟;从织造方法分,有刺绣和织补;从缝合方法分,有制作完成后缝缀到袍服上,直接在缎绸上织造后拼对的,也有直接在缎绸上刺绣的;从质地看,有绢、缎、绸之别。徐蕃的孔雀纹方补子以平针、正戗、反戗、套针、接针、刻鳞等针法刺绣而成,针法丰富、新颖,绣工精细,代表了明代刺绣的技术水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