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畜禽舍的建设及饲养环境的改善

2021-08-08 来源:好走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近几年,随着动物疫情的不断发生,养殖户越来 越重视动物的防疫工作,但在实际生产中,相当一部 分养殖户却忽视畜禽饲养环境的建设和改善,从而 导致疫病不断发生,生产水平相对低下。这种现象在 农村个体饲养户、畜禽饲养小区中普遍存在,在部分 集约化饲养场也存在。 1建设 饲养户为减少生产投入,饲养设备大多是因陋 就简。畜禽圈舍冬季缺乏良好的保温功能、夏季没有 理想的防暑设施,通风状况不良、卫生条件较差,饲 养环境受外界影响很大,因此畜禽长期生存在恶劣 的环境条件下,机体大多处于亚健康状态,一旦遭遇 外界的不良应激极易发病。 实践表明,对良好饲养环境在疾病防治中的重 要作用认识不清,长期忽视对科学饲养和环境建设 的投入,是当前众多饲养者无法摆脱疫病困扰的主 要原因。 在选择畜禽圈舍的地理条件和建筑结构时,要 着重为畜禽创造冬暖夏凉的小气候环境,以确保温 度适宜、湿度适中、光照适度、通风良好。 寒冷地区的畜舍宜建在避风向阳的地方,炎热 多雨地区则宜选在高燥通风之处。 寒冷季节应注意保暖、防风、防潮;高温季节则 应注意防暑降温、通风换气。 以合理改善饲养环境,确保畜禽生存条件优越、 科学。 2改善 畜禽只有在饲养环境良好的条件下生长,其机 王风莲陈晋龙李洪刚 一黑龙江省桦川县气象局1体抗病力才最强。 据资料显示,对圈舍进行标准化改造,可以显著 减少药物的使用量,能较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技术指 标。例如,肉鸡圈舍标准化改造前后的生产指标如 畜禽舍的建设下:父母代存活率提高5%~10%,66周龄产雏数提 高25~30羽,商品代鸡群药费由每只0.8~2.0元下降 到0.3~0.5元,存活率提高5%。而饲养环境的改善, 无论是圈舍建设还是日常管理,都必须提供良好的 气温、湿度、光照和风速等气象条件。 2.1气温 气温是影响畜禽生长发育的主要气象因子。在一 个适宜的活动温度范围内,畜禽的生产力、饲料利用 率、抗逆力和繁殖力都相对较高。 最适于产乳的温度,也是饲料利用率最高的温 度。奶牛产乳最适宜的温度是10~20 ̄C。高温时,产乳 畜禽饲养 量与乳脂率下降。各种家禽产蛋 最适宜的温度为13~23℃,如果 气温日差(一天中最高与最低渐 度之差)过大,则产蛋量减少、蛋 壳变薄、体重减轻等,一般在 l5~30℃时,还能保持较高的生产 水平。 2.2湿度 湿度也是影响畜禽生长发育 比较重要的因素。在高温情况下 家畜以蒸发散热为主,高湿度会 阻碍其皮肤和呼吸道表面的水分 蒸发,从而减少畜体散热量,加剧 热应激;在低温情况下家畜以非 蒸发散热为主,由于潮湿空气的 导热性和热容量均大大高于干燥 空气,家畜皮肤和被毛保温能力 下降,高湿可使畜体非蒸发热量 散失快,从而加剧冷应激。 畜舍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0% ~70%,不宜低于50%和超过 80%。空气湿度过高,畜禽会因热 应激而减产甚至死亡,空气湿度 过小,易导致畜禽群发呼吸道疾 病。 2.3光照 舍内光照的来源,第一是自 然采光,让阳光通地门、窗射人舍 5 。。一 内,这种采光法最经济。但因畜舍 类型不同,采光效果差异很大,以 棚舍最佳,封闭舍最差。第二是人 工采光,用电灯作光源,此法受外 饲养环境的改善 界影响小,但成本高。 适宜的光强和光周期有利于 畜禽的新陈代谢。例如,在自然条 件下,短日照时公羊的精液质量高;长日照时家兔受 胎率高。产蛋鸡每天需要有l3~l6小时的光照;肉 鸡、育肥猪对光照要求不是很严格。 2.4风速 适宜的风速可以充分改善圈舍小气候条件,确 保空气新鲜 到迫j副])-aj 0付力U楚 夏季高温时 速来改善通风条件,能有 效地促进畜 妻。 养殖技术顾问2008.4 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