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井漏的发现与判断

2022-04-17 来源:好走旅游网


钻井施工中井漏的发现与判断

及时发现井漏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坐岗观察, 通过对循环罐液面的定时监测, 随时掌握钻井液量的变化。除此之外井漏同时会产生一些其它的现象, 可以通过这些现象来帮助判断漏失原因, 如因液柱压力不平衡而造成的井漏, 往往是泵压下降, 钻井液进多出少, 或只进不返, 甚至环空液面下降; 因操作不当造成的, 往往是泵压上升钻井液进多出少, 或只进不返, 但环空液面不下降, 停泵后钻柱内有回压, 活动钻具时除正常摩擦阻力外, 没有额外的阻力; 因井塌或砂桥堵塞环空而造成的井漏, 则泵压上升, 钻井液进多出少或只进不返, 停泵时有回压, 活动钻具时有阻力而且阻力随着漏失的增大而增加。

根据现场情况,钻井施工中井漏的预防有以下几点:

处理井漏应以预防为主, 尽可能避免发生因人为失误而引起的井漏, 开钻前尽可能的搜集齐全临井地质资料, 施工中针对易漏井段、 地层制定出相应的技术措施。

根据地层孔隙压力梯度和地层破裂压力梯度曲线, 正确进行井身结构和套管程序设计, 同一裸眼井段内, 不允许有喷漏并存的地层存在;

在疏松表层中钻进, 避免使用清水而用钻井液。表层套管要下到适当的深度, 固井质量要有保证, 这是一口井的基础工作千万不可忽视;

在松软地层钻进, 钻速很快, 钻井液排量跟不上, 会使岩屑浓度过大, 憋漏地层, 应适当控制钻速,或者每打一单根, 划眼1- 2 次, 延长钻井液携砂时间;

在没有高压层存在的条件下, 应尽量降低钻井液密度, 认真搞好钻井液固控工作, 防止钻井液密度自然增长; 穿过高渗透地层时, 应提高钻井液的粘度和切力, 降低滤失量, 加强造壁作用, 减少漏失的可能; 在钻开高压层时, 应严格控制钻井液密度, 做到**衡压力钻进, 即不喷又不漏;

在易漏地层中钻进, 排量要适当, 泵压要适当,钻速要适当, 起下钻、 接单根时下放速度要适当, 防止产生激动压力, 压漏地层。发现有微小漏失时, 应减少排量, 降低泵压, 同时应控制钻速, 减少钻井液中的钻屑浓度, 并防止钻头泥包, 不能顾此失彼;

在易缩径地层中钻进时, 应采用抑制性钻进液, 防止井径缩小而增加环空流动阻力;

如下部有高压层, 而上部有低压层, 又不可能用套管封隔时, 在钻开高压层之前, 应对裸眼井段进行破裂压力实验, 找准漏失层位, 先行堵漏, 待承压能力达到预期值时, 再钻开高压层;

对钻井液密度敏感性很高的油气层如石灰岩裂缝、 溶洞, 钻井液密度稍高则漏, 稍低则喷, 最好是不堵, 应调整钻井液性能使钻井液液柱压力与地层压力达到平衡, 把目的层钻穿, 下套管封固;

在钻井液结构性较强的情况下, 下钻时应分段循环, 破坏钻井液的胶凝结构; 钻井液在井内静止时间较长时, 前凝结构增强, 而且由于岩屑的下沉, 局部井段岩屑浓度增加, 下钻时也要分段循环; 每次开泵都要先小排量后大排量, 先低泵压后高泵压, 同时转动钻具破坏钻井液结构力, 防止把地层憋漏;

在易漏失地层钻进时, 在钻井液中加入适当颗粒尺寸的堵漏剂如云母片、 石棉粉、 超细碳酸钙、暂堵剂等, 一般为8- 14kgö m 3, 封堵细小裂缝和孔洞;

如下钻过多, 开泵有困难, 应起出部分钻具再开泵, 然后再分段下钻循环, 防止开泵泵压过高憋漏地层;

下钻时不要在已知的漏层位置开泵;

下钻如发现连续三柱钻杆井口不返钻井液,应立即开泵循环; 在易漏地层下钻遇阻, 必须循环钻井液划眼;

起钻时发现连续三柱环空液面不降, 或钻杆内有反喷现象, 应立即开泵循环, 待井下情况

恢复正常后再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