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铭记卓著功勋 汲取历史经验——纪念济南战役胜利50周年

2020-06-04 来源:好走旅游网
纪念济南解放50周年铭记卓著功勋 汲取历史经验

———纪念济南战役胜利50周年

★宋清渭

  50年前,我作为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所属部队中的一名年轻基层指挥员,参加了著名的济南战役,带领连队冲进商埠,攻打省立医院,突入普利门,直下大明湖北极阁,亲身经历了那场血与火的洗礼。1985年,我又回到暌违36载的山东战场,来到济南军区工作。这使我有更多的机会学习济南战役的历史文献,聆听一些老领导战地重游时的追述,凭吊和纪念那些骨埋青山的英烈。最近,我在学习了党的三代领导人关于要了解和懂得中国历史的教导后,更加感到济南战役的历史经验和革命传统十分丰富,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有责任把老一辈革命家和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优良传统继承下来,发扬光大;从革命战争的历史经验中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把跨世纪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一、济南战役胜利的历史经验昭示我们: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向新世纪宏伟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头,更加需要坚定跟党走的信念。

1948年上半年,中央军委和毛主席根据华东战场和全国军事政治形势发展,审时度势,果断地作出了攻取济南的重要决策,并制定了以夺取济南为目的“攻济打援”的战役方针,为取得战役全胜指明了方向。济南战役的发起,抓住了一个极为有利的时机,

即在我华东野战军横扫胶济路、攻下兖州,中原野战军迫近徐州,使济南守敌孤立无援的有利条件下,中央军委、毛主席批准在辽沈战役打响后的第四天,即我已攻克锦州后的9月16日发起济南战役,既避免了东北敌军向关内回撤收缩的战略企图,又促成了我军冬春战略决战计划在各大战场上的展开和实现,这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全局谋略艺术的充分体现。华野首长和攻城部队指挥员,紧紧围绕党中央的战略意图和部署,克服重重困难,千方百计创造有利条件,周密制定了“真攻城”、“真打援”的作战计划和部署,对各种情况分析缜密、估计充分、设想复杂、准备精心,充分体现了强烈的全局观念和服从意识。在战役实施过程中,我攻城最高指挥员许世友、谭震林、王建安抓住吴化文战场起义的有利时机,当机立断下达了全线攻击的命令,“前进!前进!再前进”的战斗号角震天撼地,全体指战员前仆后继,一往无前,大军所至如排山倒海。在攻克外城、部队出现较大伤亡的情况下,又仔细分析了解敌我情况,认为我们困难,敌人更困难,根据战场的实际,果断下达了一鼓作气、连续突击的进攻命令,不给敌人以喘息之机,夺取了战役的胜利。

济南是我军夺取的第一个国民党坚固设防的省会大城市。早在日军占领时期,城内就筑有坚固的防御工事,国民党军队又在原来的基础上,筑成了支撑

4

《发展论坛》1998年第10期

点式的半永备型防御体系,又有蒋介石宠信的“黄埔名将”王耀武指挥12万重兵把守,因此许多国民党军界人物都吹嘘济南城防“固若金汤”。中央军委和毛主席对攻济作战任务的艰巨性也作了充分的估计。毛主席在给粟裕的电报中指出,攻克济南的时间预计三种:即20天、1个月、2个月。“整个战役应争取1个月左右打完,但必须准备打2个月至3个月。”王耀武等国民党将领也在其作战会议上鼓吹,他们守20天没问题。结果我军攻克济南只用了8天时间,全歼守敌10万余人,俘获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等,并争取了国民党整编第九十六军军长兼八十四师师长吴化文率部2万余人起义。济南战役的胜利,彻底粉碎了国民党的“点线防御”计划,从根本上动摇了其固守大城市与我对抗的决心,振奋了我军心士气,拉开了我军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的序幕。战后,一个美国记者评论说,攻克了济南,中国没有解放军攻克不了的城市。

济南战役的胜利,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我们的事业要取得胜利,靠的是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英明决策,靠的是人民群众跟着中国共产党走的信念。这是我们在各个历史时期,克服困难、战胜敌人、夺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50年前,攻克济南国民党坚固堡垒,靠的是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50年后的今天,攻克改革遇到的道道难关,依然需要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在党的十五大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世纪发展作出全面部署的今天,我们必须把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作为崇高使命,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党中央的战略部署与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自觉顾全大局、服从大局,坚决拥护改革,确保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蓝图的实现。

二、济南战役胜利的历史经验昭示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军民,最具有拼搏奉献和自我牺牲精神,为了实现宏伟的目标,敢于克服一切艰难险阻

而决不被困难所征服。在改革进入攻坚的重要时刻,迫切需要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增强必胜的决心和信心。

回顾济南战役,我军之所以能够以劣势装备和数量并不占绝对优势的兵力一举攻克“固若金汤”的济南府,不仅是由于我们的战争是正义的,有党的坚强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援,而且还由于全体军民发扬了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前仆后继、奋勇攻坚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广大军民的这种拼搏奉献精神,来源于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传统美德,它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熏陶之后,在经历了革命战争实践的锻造之后,已经升华为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已成为我们战胜一切敌人、克服一切困难的强大力量。济南战役打响后,天上有敌人的飞机轰炸,地上有敌人的大炮轰击,国民党军队还疯狂地使用了毒气弹、火焰喷射器,我军阵地前沿变成了一片火海。攻城勇士们冒着枪林弹雨,架起云梯,奋勇冲上城头,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又冲上去,子弹打光了,就用刺刀、铁锹、砖头与敌人搏斗,鲜血染红了护城河的河水。在突破内城打巷战的紧张阶段,攻城部队运用打潍县时总结的“扩大与巩固突破口相结合,连续突击,有进无退”的原则,创造了勇猛突击、连续作战的“五边”战法,即:边打边侦察,边打边准备,边打边组织,边打边补充,边打边教育。保证了部队八天八夜连续作战,越打越有后劲,使敌人毫无喘息之机。这种一往无前、英勇献身的大无畏气概和灵活机动的攻城战术,使敌人措手不及,闻风丧胆,直至彻底溃败。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空前艰巨,任重道远,各种难以预料的困难会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今天纪念济南战役,学习济南战役,就是要发扬光大这种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以压倒一切敌人、克服一切困难的大无畏气概,夺取改革攻坚的彻底胜利。我们应该象当年攻克济南那样,勇于拼搏奉献,不惜

《发展论坛》1998年第10期

5

付出牺牲,坚决克服改革遇到的困难;要像攻城作战那样,以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和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打好改革攻坚战。

三、济南战役胜利的历史经验昭示我们:动员和依靠亿万人民群众,就能形成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强大力量。在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关键阶段,要更加自觉地增强群众观念,团结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济南战役打的是一场艰苦激烈的攻坚战,更是一场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山东人民群众组成成千上万的支前大军,开赴前线,他们侦察敌情,送粮送水,抢救伤员,押送俘虏,追剿残敌,形成了夺取战役全胜的坚强后盾和支柱。1948年夏末,山东子弟兵在津浦线实施的夏季攻势刚刚结束,中共华东局就及时发布了准备解放济南和争取战役全胜的总动员令。经过土地改革、除奸锄霸、反蒋保田斗争锻炼的山东人民,政治觉悟空前提高,支前参战积极性异常高涨。大批优秀青年民兵报名参军,人民群众倾其所有,以最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援前线作战。济南战役期间,人民群众筹集粮食7千多万公斤,组织了50万民工和1.8万辆小车、1.4万余付担架、1.1万多付挑子随军征战;有13.2万余人担负了弹药、粮草和伤员的转运;有30余万民工担负了物资筹措、伤员护理等工作,从而保证了93万人马的粮草供应。还有豫东、苏北、皖北和冀东南的人民,也都主动支援。在战役过程中,广大民工们怀着对子弟兵的深厚感情,冒着生命危险冲上火线抢救伤员。当敌机轰炸时,他们扑在伤员身上,宁肯牺牲自己,也不让伤员第二次负伤。参战的民兵,积极配合部队攻城作战,阻敌增援,发挥了重大作用。攻克济南后,敌第二绥靖区司令官兼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王耀武化妆逃至寿光,敌副司令官牟中珩逃至高密,均被我民兵搜查俘获。山东军民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到处布下了天罗地网,在泉城东西、泰山南北、运河两岸形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

洋大海,展现了一幅人民战争的壮丽画卷。

在济南战役之后的淮海战场上,支援前线不停步的山东人民,推着装满粮食的小车,却忍饥挨饿,甚至沿途讨饭,跋涉几千里地把粮食送到淮海战场。一个外国记者不解地问陈毅司令员:共产党用了什么迷魂药?陈老总回答说:道理很简单。人民为什么这么爱护人民军队?是军队首先爱护人民,为了人民。人民战士是人民的好儿郎,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儿女?陈老总的话,道出了我党我军与人民群众鱼水相依、血肉相连的关系,道出了人民军队为人民这个本质,这正是人民军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所在,是我党我军永远充满活力的源泉。

在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今天,我们应当更加自觉地增强群众观念,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群众路线,保持坚强的军政军民团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正做到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发挥亿万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使党中央的正确决策变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济南战役的胜利,也是我党我军发挥统一战线威力的结果。在华东局、山东省委和济南市委的领导下,地下党组织和革命群众于两军鏖战之际,在一条看不见的战线上,同样进行着紧张工作和激烈的战斗。很多同志冒着生命危险,利用各种渠道,入匪窟,探狼穴,瓦解敌军,开展民族民主统一战线工作,终于敦促吴化文战场起义,从而加速了济南战役的胜利。历史的经验充分证明,建立广泛的爱国民主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是战胜强敌、攻克难关的重要法宝,是夺取中国革命战争胜利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也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应遵循的重要原则。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我党我军统一战线的光荣传统,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改革开放服务。

(作者系济南军区原政委)

6

《发展论坛》1998年第10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