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时期残疾学生体育教育与就业时效性建设

2022-06-21 来源:好走旅游网
2013年10月总第76期

0

体育教育

理论与方法探索

doi:10.3969/j.issn.1674-151x.2013.10.055

新时期残疾学生体育教育与就业时效性建设

江 洪,李继华

(新乡医学院体育教学部,河南 新乡 453003)

摘 要:本文阐述了体育教育与就业的关系,详细地分析了影响残疾学生体育教育与就业的因素。阐明了通过体育教育使残疾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同时改善了残疾学生的身心健康,加强了残疾学生的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科交叉,使残疾学生就业的道路越走越宽。关键词:残疾学生;体育教育;就业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13)10-107-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加快推进残疾人教育发展。新时期,随着纲要的提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全社会助残意识的增强,许多高校相继招收残疾学生入学,这对残疾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就增加了许多机会。重视体育教育,提高残疾学生身心素质,提升残疾学生的求学愿望和求职信心,更好地发挥残疾学生的社会作用,促进残疾学生群体拥有平等的体育教育和就业机会具有重要意义。

的轨道发展,这对解决残疾学生就业问题同样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通过对残疾学生的就业率调查,近年来残疾学生的就业率有所提高。但是残疾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的一员,其就业状况虽然有了好转,但是从实际生活中分析,他们就业情况处于劣势的地位。

2008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残疾人事业发展工作,颁布了《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发[2008]7号)。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关心特殊教育”,并将其列入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新的《义务教育法》对特殊教

平等的运动偏见,尽管这样偏见是出于保护的本意,但不利于残疾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却是事实,这样教育观念陈旧,素质教育发展迟缓,缺乏对残疾学生的人文关怀,缺乏对残疾学生的运动参与、运动能力、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理念的体育教育,影响了残疾学生的思想素质发展,制约了残疾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2 体育教育与就业的关系

体育教育和就业本质上都是高校人才培养工程的组成部分,二者并不矛盾,甚至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体育本身就是竞争,体育教育在学校现代化人才培养工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经济社会的今天,获得大学文凭想在社会竞争脱颖而出是绝对不够的,他们必须在系统的理论基础上对自己进行多方位的锻炼,要想适应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就必须要在心理上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学校教育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重要作用。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它为学校教育提供了物质基础。体育教学是人与人之间互动的过程,同时体现出了社会中方方面面的关系:体育课中人与运动环境的关系,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并且有体育道德和规则对自己行为的约束。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自己

1 残疾学生体育教育与就业现状

我国的残疾人高等教育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到“九五”,接受高等教育的残疾人已经超过2000人,进入“十五”“十一五”后,发展的速度明显加快。据2008年的统计,在校的残疾人大学生已突破4000人。《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到目前有376.5万人次残疾人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达到3019个,城镇新就业残疾人179.7万人次。从以上数据来看,残疾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以及党和政府的极大地重视,在国家政策的有力保障下,依靠全社会的支持和残疾学生的个人努力,残疾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向着良好投稿日期:2013-09-23

作者简介:江洪(1966~),副教授。研究

育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他们无论是跛足和脊柱弯曲,下肢无力、身体活动欠佳,而且心里上也存在障碍的学生都获得了与其他学生一同学习文化的机会,但是在体育课上就见不到他们的身影。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处于对特殊残疾学生的照顾,因为他们的特殊情况,学校就对他们的体育课没有特别的要求,这样就使他们脱离了体育课;另一方面体育课程的安排和组织是他们成了体育课的旁观者。原因在于没有单独将可以参加体育活动的残疾学生组班,再者现在没有适应他们进行锻炼的课程。最后残疾学生本身缺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因为自己存在身体上的缺陷,就产生了自卑的心理,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这3个方面的因素最终造成了大部分残疾学生脱离了体育课,这样看来是对他们的照顾,实则是一种不

向:体育教育。

0

2013年10月总第76期

体育教育

的竞争与协作的能力,这就是学会如何做人的问题。残疾学生通过体育课的教育,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敢顽强的集体主义感。通过体育课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如果想在体育比赛中获胜,就得付出比别人更多的辛苦,同时必须具备吃苦耐劳、顽强拼搏,胜不骄、败不馁的心理品质,与人交往,不与外界联系。由于体育学习中的自卑、惧怕等消极心理。这样不利于残疾学生的身心的健康发育,因此在体育教育中通过体育课的锻炼,加强残疾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通过体育教育使残疾学生逐渐适应社会的需求。

Sport

关键在于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发展个性。因此,针对残疾学生的身心特点,应该确定好残疾学生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选择好体育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分类教学,探索适合残疾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教学方式。

3.2 残疾学生体育教育课程结构、3.5 为残疾学生建立专项器材、

这就是学会如何做事的问题。这些品质的培养和获得比他们在理论学习中更容易实现。通过体育课的教学可以卓有成效的育人,是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各种活动,并且能够学会与他人的紧密合作,从而能够消除他们在社会交际中的自卑感,并且在不断的社会交际过程中中形成积极进取、勇敢果断的行为态度,从而逐渐对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形成了适应能力。而且通过体育课的活动,使残疾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这种“快乐体育”“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可以说体育教育对残疾学生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促进的作用。

3 影响残疾学生体育教育与就业发展的建设因素

目前,我国高校在校学生中伤、病、残者占5.5%;另外,体弱者占13.6%。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还明确规定:普通高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程。修满规定学分、达到基本要求是学生毕业和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如果这些残疾生不能完成体育学习,将直接影响他们的毕业和学位的获得。因此,如何加强残疾生的体育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积极研讨的课题。

3.1 残疾学生体育教育过于僵化、守旧无法应对现实

残疾学生在体育教育中心理承受者与常人不同的心理障碍,在上体育课时残疾学生的自卑心理表现的比较突出,上体育课,成了实践课,残疾学生做动作做不到位,甚至是畸形怪状,有的动作还很滑稽,从思想上产生了怕落后、怕出丑。相反,一同上课的健康的学生协调、活泼、矫健、优美。因此,再有心理障碍的情况下,动作、态度都表现出不配合,产生了惧怕的心理。面对这样的场景,残疾学生表现车自卑的心理,为避免别人看出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常常把自己禁锢起来,不

内容的改革

体育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增进残疾学生身体健康为目的的教育,转变教育观念,构建和谐校园。残疾学生体育教育学习的结构、模式,应与健康大学生有所不同,应是开展体育保健课和因人而宜的内容相结合,加强养护理论的知识传授,是普通高校残疾学生体育教学非常重要的内容。而运动实践课则应选项多样化,应以简便易学的轻运动量的项目为主,如初级剑、简化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养生、健身跑走、乒乓球、羽毛球等。恰当合理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教学重点,可以端正他们的学习动机,也可以培养残疾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残疾学生一旦出现对教师教学的认可,学习就成为其自身的需要,其主观能动性将得到较好的发挥

3.3 残疾学生体育教育师资的专业培养

各高校从事体育教学的教师,主要来源于普通体育院校,他们大多数未受过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对残疾学生的心理、病理了解不够,对残疾生的教学也缺乏实践探索。因此,要真正搞好分类教学,体育教师还必须下一番苦功夫,不断了解残疾学生的身心特点,努力研究残疾学生教学的新方法,以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水平。

3.4 残疾学生体育教育与心理、

思想素质教育的结合

残疾学生有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除其主观原因外,目前的体育课存在的弊端是残疾学生和健康学生共同上体育课课,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的一致性、无差别性也是极其重要的客观原因。现代体育教学应打破单科教育的传统观念,把心理培养、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挖掘教学内容中心理、思想教育因素,使其渗透在技术、技能的传授和训练中,使学生在进行身体锻炼的同时,也培养了健康的人格、良好的品质,树立起了勇于拼搏、积极进取的科学生活态度。现代教育

式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

场地创造条件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是实施体育教学的物质保障。目前河南省还不存在一所学校设置了专门的残疾学生体育教学与活动的专门场地与器材。究其原因在于学校领导对这项工作缺乏重视,学校资金没有到位。因此,从学校领导的思想上及时转变旧的思想观念,重视残疾学生的身心健康,建立专项资金,购进适合残疾学生特殊情况所需的运动器材设备,建设残疾学生体育教学与活动的场地设施,满足残疾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

4 对残疾学生体育教育与就业的时效性建设

4.1 转变普通高校教师对残疾学生上体

育课的观念,改变对残疾学生放羊式的教学方法,为专职教师制定体育教内容,在教学中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理论教学,医疗处方的方式开设体育保健科。

4.2 通过体育课的教学加强残疾学生的

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科交叉,使残疾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促进残疾学生的身心理健康,使残疾学生就业的道路越走越宽。

4.3 提高教学科研整体水平,同时不断

提高教育思想的创新性与前瞻性、加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时效性,以学科教育逐渐取代单纯的就业指导已经在高校形成共识。

参考文献:

[1]郁松华,王娇艳,陈洁.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思考[J].教学理论研究,2010(3):109.

[2]张香云.新形势下大力发展中职院校体育教育就业现状之探讨[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1(10X):80-81.

[3]钟英.浅论普通高校残疾生的体育教学[J].高教论坛,2003,6(6):131.

[4]张旭敏.对我国农村残疾学生体育教学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1(9):1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