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安与阿普唑仑治疗焦虑症状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心得安、阿普唑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伴有焦虑状态的疗效。方法将40例患有精神分裂症并伴有焦虑症状的病人随机均分为A、B两组,在常规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基础上,分别使用心得安和阿普唑仑治疗焦虑症状。并于治疗前和治疗第2、4、8 w作焦虑状态/特性询问表(STAI)中焦虑状态评分评定疗效。结果两组于治疗结束时焦虑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两组之间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得安与阿普唑仑对于改善患者焦虑症状的疗效无明显差异。
标签:心得安;阿普唑仑;焦虑症状;精神分裂症
阿普唑仑系苯二氮卓类常用的镇静催眠和抗焦虑药,特别是对严重焦虑或伴有激越症状者,肌注或静脉给药常会迅速起效。该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苯二氮卓受体(BZR),加强中枢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与GABAA受体的结合,促进氯通道开放,使细胞超极化,增强GABA能神经元所介导的突触抑制,使神经元的兴奋性降低。心得安为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β阻滞剂),阻断心肌的β受体,减慢心率,抑制心脏收缩力与房室传导,循环血流量减少,心肌氧耗量降低。它可抑制肾素的释放,故血浆肾素的浓度下降。临床上用于治疗多种原因所致的心律失常,如房性及室性早搏、窦性及室上性心动过速,是治疗心律失常、高血压的常用药物,但早在1966年,就有报道证实该药对焦虑症状有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2月~2011年6月入住我院,符合CCMD-Ⅲ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并有明显焦虑症状的患者共40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随机分为A(心得安)、B(阿普唑仑)两组。患者入院时体查及实验室检查均为阴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于入院前1w内均未服用任何精神科药物。治疗开始时,两组常规使用抗精神病药,并于1w内将相应研究药物加至治疗量。出现锥体外系反应者,给予安坦对症处理。
1.3疗程及疗效评定 疗程为8 w。于治疗前、治疗后第2、4、8 w分别进行STAI中焦虑状态项评分。全部病例的检查、判断和评分皆由两名熟练掌握量表、临床经验丰富的高年资主治医师共同进行,其评定员间的一致性评分的kappa值为0.86。
2结果
2.1药物剂量 两组抗精神病药物按氯丙嗪量折算无明显差异。A组心得安使用剂量为(46±18)mg/d。B组阿普唑仑剂量为(1.3±0.4)mg/d。
2.2 STAI中焦虑状态评分变化,见表1。
单组比较:A组、B组治疗后分值均明显减小(P<0.01)组间比较:两组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治疗第2 w时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1),第4 w时亦表现出差异性(P<0.05)。
2.3副反应出现频率 两组副反应主要为口干、食欲減退、便秘、流涎、视物模糊、体重增加和肝功能异常等,两组发生率相仿,但阿普唑仑组的头昏和嗜睡症状明显高于心得安组。
3讨论
目前使用的抗焦虑药主要为苯二氮卓类,其疗效肯定,但由于长期使用易产生耐药性和成瘾性而使临床精神科医生有些顾虑。心得安作为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精神科的辅助药,其抗焦虑作用日益受到关注。其药理作用可能与本品亲脂性相对较高,易于透过血脑屏障而影响中枢肾上腺素能系统的作用有关,因其对焦虑症的植物神经系统症状疗效明显。
本研究显示,两组在治疗第2w和第4w疗效存在显著差异,提示阿普唑仑起效更快。但在治疗结束时,两组间无明显差异,如能排除本研究样本偏小造成的误差,则可推断心得安和阿普唑仑对治疗精神分裂症伴发的焦虑症状的疗效相似。从副反应方面看,阿普唑仑组的头昏、嗜睡症状较多见,与其过度镇静作用有关。这也是患者出院后不依从治疗的主要原因,将直接导致复发频率增高。此外,耐药性和成瘾性亦是不容忽视的两个严重问题。而心得安则不存在以上问题,当然心得安亦有不足之处,如起效慢,严重躯体疾病应禁用。
综上所述,如能排除以上躯体疾病,选心得安治疗焦虑症状显然优于阿普唑仑,因它们疗效相似,而心得安出现副作用较少。但本文病例数过少,且不能完全排除副作用的出现系其他抗精神病药引起,故确定结论有待大样本的进一步研究[1-3]。
参考文献:
[1]陈远光等.国产丁螺环酮片与安定治疗广泛性焦虑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8.
[2]杨红菊,罗质璞.抗焦虑药的研究进展[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2,35:4.
[3]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3:155-15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