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语文集体备课记录表

2022-06-28 来源:好走旅游网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第四单元 主备人: 投放日期 2019年9月23日 一次备课 12 桥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咆、哮、嗓”等8个生字,会写“咆哮、惊慌、嗓子、跌跌撞撞”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感知故事情节,感受环境描写的作用。 二次备课 一、课前三分钟演讲 二、创设情境,唤发情感 1.(播放歌曲《为了谁》)导语:这首歌是1998年长江抗洪后写给人民子弟兵的,他们的事迹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人。 2.板书课题,感情读题。 三、初读课文,初识人物形象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课件出示:咆 哮 嗓 淌 哑 揪 呻 废 3.课件出示:咆哮 惊慌 嗓子 跌跌撞撞 拥戴 沙哑 党 员呻吟 废话 吞没 猛然 搀扶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课文画出描写洪水的语句,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2、你认为这是一位怎样的老支书?

老村支书记冒着生命危险,沉着镇定、不存私念地指挥一百多号人有秩序地过桥,最后自己和儿子却被洪水卷走了。

五、小结

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情境创设,品味语言,抓住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等细节描写,体会人物沉着镇定、临危不惧、无私无畏、不徇私情的形象。

3.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了解课文在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上的特点,使学生对小说的体裁有初步的了解。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1、复习词语。咆哮 狞笑 放肆 势不可当 清瘦 沙哑 豹子 胸膛 2、回忆课文主要内容。(洪水来袭,老支书冒着生命危险指挥一百多号人有秩序地过桥,最后自己和儿子却被洪水卷走了。)

(板书:洪水 老汉)

3、出示句子,分组读,再次感受洪水的凶猛。 课件出示: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过渡:多么可怕的洪水啊!从这几句描写洪水的句子中,我们仿佛看到洪水在不断地——上涨,灾情在不断地——加重。此时此刻,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会有逃生的欲望。我们来看看村民们是如何逃生的?

二、细读课文,探究人物形象

(一)抓住人们的表现,体会群众内心的慌乱。

1.默读课文,找出描写人们表现的句子。 2.学生读找出的描写人们面对洪水的句子。

①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

②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③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3.自由大声地读这三句话,你们读出了什么?假如用一个字去概括,你会用哪个字?(引导学生理解“疯”)

4.你能通过朗读表达出当时慌乱的情境吗?(指导朗读) (二)品读老汉言行,感悟品质。

默读第7~23自然段,找一找作者对老汉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从中能看出老汉是个怎样的人?在旁边做简单批注,并和小组同学一起交流。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动作描写“站”,体现了老支书的忠于职守。 (1)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老汉?(板书:忠于职守) (2)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这是一位忠于职守的老汉。 示例二: 课件出示: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神态描写突出了老支书沉着冷静,以及崇高的责任感。

“他像一座山”是比喻手法的运用,让我们感受到老支书的镇定如山。 (1)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老汉?从哪里看出来的?

看到了一位沉着冷静的老汉。从“不说话”“盯着”等神态、动作描写看出来的。

(板书:沉着冷静)

“他像一座山”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可以体会出此刻老汉镇定得像一座山。

(板书:镇定如山)

(2)正当人们六神无主时,看到镇定如山的老汉,人们心里一定会感

到安心,不再害怕。 (3)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这是一位镇定如山的老汉。(提示:不要慌,放慢语速,这样才能镇定如山) 示例三: 课件出示: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抓住语言描写,以及感叹号的运用,体会老汉的冷静果断、语气坚定,以及作为党支部书记的高度责任感。 (1)有时候标点符号也会说话,你们发现了什么? (2)我们如何读好这三个感叹号?谁来试试? (提示:读出老汉的冷静、果断、坚定) (板书:坚定果断) (3)这哪里是在喊话,分明是在给村民们下达命令,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位有责任感的老支书。 (5)小结:在洪水面前,老支书选择了让村民先走;在群众与党员面前,他选择了让群众先走;在自己与儿子之间,他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儿子。他始终没有想到自己,这是一种什么精神?(板书:舍己为人) 四、领悟全文写法,学习表达方法 五、写话,升华情感 清明节就要来了,如果你来到老汉的墓前,你会对老汉说些什么?请在插图旁写几句祭奠老汉的话,作为清明节送给老汉的特殊礼物。 教学反思: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方 案

第四单元 主备人: 投放日期 2019年9月23日 一次备课 10 穷人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汹、涌、澎、湃”等14个生字;会写“渔夫、汹涌澎湃、风暴、轰鸣”等18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读好句子,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场景描写。通过环境描写,了解桑娜家生活的困难,认识人物勤劳的形象。 二次备课 课前三分钟演讲 一、谈话导入,齐读课题 1、谈话入题:同学们,当你穿上崭新闪亮的衣服时,当你在宴席中享受丰盛的大餐时,当你在亲人的包围中感受着无比的幸福时,你可曾想到生活在极度贫困中的穷人?引出课题。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板书:穷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词,注意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汹 涌 澎 湃 熄 掀 困 唉 淋 嘿 糟 嘛 皱 勺 渔夫 汹涌澎湃 风暴 轰鸣 心惊肉跳 沉思 抱怨 倾听 探望 照顾 困难 阴冷 自作自受 湿淋淋 渔网 糟糕 忧虑 后脑勺 3、快速读文,试着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提示:课文讲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 4、作者介绍的三个穷人中着力表现的是谁?围绕她重点描述了哪几个场景?学生仔细默读课文后,交流。 (1)桑娜、西蒙、渔夫中侧重表现桑娜。 (2)以桑娜的活动为线,重点描述了桑娜等待丈夫回家、桑娜看望西

蒙后抱回西蒙的孩子、桑娜说明实情获得丈夫支持这三个场景。

①桑娜焦急地等待出海打鱼的丈夫回来。

②桑娜看望西蒙,发现她死了,于是抱回了她的孩子。 ③渔夫听说了西蒙的不幸,主动提出要抱回她的孩子。 (3)三个场景中作者描述的中心事件是什么? 学生反馈,教师提示:桑娜与丈夫收养西蒙的孩子。 三、研读场景一,初识人物形象

1.请同学们朗读第1、2自然段,看看除了知道桑娜在等待丈夫出海归来这件事外,你还知道了什么?

(1)桑娜家境非常贫穷。从哪些文字可以看出来?

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板书:心理)

小结:这种不直接描述人物特点,而是通过环境来烘托的方法又叫侧面描写。

引导学生读书发现作者在叙事的过程中通过环境描写写出了桑娜、渔夫的勤劳和他们家境的贫寒,有利于进一步感受人物的美好心灵。

四、课后作业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你喜欢的段落。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环境描写、人物心理的学习,感受人物形象。

3.品析重点词句,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桑娜的勤劳和家庭的贫困,谁能再来读读你喜欢的句子?(指名读第1、2自然段中描写桑娜勤劳和家庭贫困的句子。)

2.接下来,桑娜一家会遇到怎样的问题呢?她和渔夫又是怎样解决这

个难题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研读课文。

二、研读场景二,再识人物形象 1.出示三个场景,指名读第二个场景。 ①桑娜焦急地等待出海打鱼的丈夫回来。

②桑娜看望西蒙,发现她死了,于是抱回了她的孩子。 ③渔夫听说了西蒙的不幸,主动提出要抱回她的孩子。

2.默读课文第3~7自然段。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认识到一个怎样的桑娜。

(1)两次出现“寡妇的日子”,一次是“真困难”,一次是“真难过”,从桑娜的心理活动中,你读出来什么?

西蒙的家庭特别贫困,特别穷,快到无法生存下去的地步。 桑娜很有同情心,知道邻居西蒙生病,想去看望。

桑娜很善良,一边担心着丈夫的生死,一边还牵挂女邻居西蒙。 (2)指名读桑娜此时的心理活动,感受桑娜的善良。(板书:善良) 4.小结:西蒙的家境,让人同情;西蒙的不幸,让人揪心;西蒙的孩子,让人心疼!我们以深深的怜惜之情再读课文第7自然段吧。(齐读第7自然段)

5.读课文第8~11自然段。

面对西蒙惨死的场面,桑娜会怎么做呢?

(1)找一找桑娜的表现,体会她的心情,从而感悟她的品质。 (2)出示句子,体会桑娜的善良。 (3)小结:学习作者的写作特点。

通过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穷人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质。

三、研读场景三,深化人物形象

请同学们自由默读第12~2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课件出示:

①作者在这部分主要采取了什么手段刻画人物?

②当渔夫得知西蒙已死,留下两个可怜的孩子,他是如何表示的?从中可以看出渔夫是怎样的人?

③场景三中几次写到“沉默”,把句子画出来,并体会为什么“沉默”。

四、回归整体,体会课文的表达特点 导语:通过认真阅读,同学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渔夫和桑娜的勤劳、善良及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心灵。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通过环境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细致地刻画了人物。在课文前半部分通过室内外环境的描写表现了渔夫和桑娜的勤劳,通过桑娜的心理活动,交代了渔夫一家贫穷的家境,通过桑娜抱回西蒙的孩子后的心理活动表现了桑娜的善良,最后通过人物的对话进一步刻画了渔夫的美好形象。 1.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交代桑娜贫穷的家境?(凸显人物品质) 2.如果没有桑娜抱回孩子后忐忑不安的心理描写,表达效果会有何不同?体会心理描写的作用:真实感人,合情合理。 3.阅读这篇课文,你在写作方法上受到什么启示? 人物品质体现在细致入微的心理细节描写上,在心理矛盾冲突中展现桑娜善良的高贵品质。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心灵的纯净与美好以及穷人吃苦耐劳的品质。 【设计意图】 回归整体,品评作者组织材料的别具匠心,进一步领略作者高超的文学才能。 五、布置作业 结合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写一写桑娜在丈夫回来后第一次“沉默”的心理活动。 【设计意图】 本环节通过想象、续写,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反思: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方 案

第四单元 主备人: 投放日期 2019年9月23日

一次备课 14* 在柏林 1.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对战争的控诉。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3.品味关键语句,理解作者蕴含的情感。 4.领悟这篇小说铺垫的重要性以及结尾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重点 品味文本中的词句,理解作者蕴含其中的感情。 难点 领悟这篇小说蓄势和铺垫的重要性以及结尾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教学课时:1课时。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话题 1.(展示战争图片)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中国还是外国,战争是人民生活中最残酷的事。我们看过许多有关战争的新闻、影视作品,这些新闻、影视作品都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战争的微型小说——《在柏林》。 课件出示: 2.老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板书:14在柏林) 3.介绍作者。

(1)学生先说说自己了解的作者情况。 (2)出示作者介绍,指名学生读一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读通课文。 2.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1)出示词语: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 课件出示:

举动 神志不清 指手画脚 不假思索 咔嚓咔嚓

提示:“咔嚓咔嚓”是拟声词,说说你积累的ABAB式的拟声词。 (2)课件出示句子: 课件出示:

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

两个小姑娘看到这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 ①指名学生读第一句,注意纠正读音及短句。

②引导学生理解“后备役”:为战时储备训练有素的后备兵。 ③指名学生读第二句,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④结合上下文说说带点字的意思。

生1:指手画脚:文中指小姑娘说话时不顾他人感受,得意忘形地做各种动作。

生2:不假思索:文中指小姑娘不经过思考,毫无顾忌地嘲笑他人。 ⑤齐读这两句话。

3.快速默读课文,试着用一两句话概括故事情节。 三、深入文本,层层剖析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考故事发生的地点及场景。 2.指名学生回答,并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 课件出示:

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1)学生一起读这句话。

(2)说说车厢里“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这说明了什么?

引导:男子都到哪里去了?这里为什么要强调“健壮”男子。 生:男子都上前线去了。 生:为故事设置悬念,为后面头发灰白老人的出现做铺垫。 3.快速默读第1自然段,用“______”画出描写老妇人的句子,思考这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妇人。 (板书:虚弱多病) 4.车厢里的人们是怎样的反应? 生:两个小姑娘看到这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板书:嗤笑) 5.两个小姑娘可能在想什么?老头可能在想什么?指名发言。 四、再读课题,深化主题 文章叙述的是一列驶出柏林的列车上的事,而课文的题目取为《在柏林》,有何深意呢? 五、导读回顾,感悟技法 1.指名读导读,提出导读问题:这篇小说是怎样表现战争灾难这一主题的? 2.同学们围绕这一主题自主批注,同桌交流批注。 六、布置作业 课件出示: 以战争为主题,根据你读过的诗词或看过的电影、小说等,写一篇小小的读(观)后感。 教学反思: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方 案

第四单元 主备人: 投放日期 2019年9月23日 一次备课 语文园地 1.能通过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2.通过朗读和交流,学会分析小说中故事情节、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借助小说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3.利用教材中形象的插图帮助学生了解古诗大意,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回乡人又悲又喜,百感交集的心境,朗读并背诵古诗《回乡偶书》。 重点 1.分析小说中的故事情节、环境描写及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体会人物形象。 2.熟读并背诵古诗《回乡偶书》。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2.学会分析小说中的故事情节、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通过小说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3.了解小说中人物形象的表现方法。 二次备课 一、交流平台 1.回顾本组课文内容。 2.交流:本单元课文中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3.小结引导。 4.出示句子,交流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 (1)出示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句子。 (2)出示桑娜把两个孤儿抱回家的情节。 二、词句段运用 1.学习从故事情节中理解人物形象。 2.围绕人物心理活动,理解人物形象。 课件出示: 1.“我”此时此刻是怎样的心情? 2.从对“我”的心理描写中,你如何理解邱少云这一人物形象? 3.试写。 (1)回顾语段,明确心理活动表现出来的忐忑不安和犹豫不决。 生1:第一个语段直接从人物忐忑不安的矛盾心理感受人物朴实、善良的人物形象。 生2:第二个语段从人物紧张、担心的矛盾心理侧面烘托人物高尚的英雄形象。 (2)学生练笔,试着写一段自己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的心理活动。 (3)学生读自己写的语段,师生一起点评。 第2课时 1.教学“偶”字。 教师在板书课题中“偶”字时,释字形,引导学生跟着书空右半边;老师带读“偶”,学生齐读课题。 2.学生理解题意,教师点拨。 偶:偶然。偶书:偶然间写下的诗。 3.过渡:偶然间写下的诗常常是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才有了一时的感受。诗人贺知章回家时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有什么感受呢?让我们来细细地读一读他写的这首诗吧。 4.自由读诗,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教学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