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反哺教育教学的概念及关系
1.1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反哺教育教学的概念。反哺,是一个仿生概念。本文借用“反哺”这一概念,用于表明在长期接受教育教学的“哺育”之后,地方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得到了“成长”,需要考虑如何回馈教育教学。社会服务反哺教育教学是指地方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过程中利用所取得的社会服务成果,促进教育教学发展,实现院校人才培养水平提升的过程。社会服务反哺教育教学,是当前地方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背景下产生的一个课题,是对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二者之间关系的一种概括。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作为重要的育人途径之一,不仅有助于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升,还能促进学生实践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1.2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与教育教学的关系。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与教育教学两者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开展社会服务实,教师的职业素质、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方法、技能都能在实践中得到积极促进和有效提升,从而有利于专业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教材资源的建设。同时,师生共同参与社会服务,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学习机会,促进学生实践能力、操作技能、职业素养、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提升。由此可见,社会服务与教育教学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对于地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和院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反哺教育教学的功能与意义
2.1能为高职教育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发展其核心竞争力。地方高职
第 1 页 共 6 页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页码:第2页 共6页 院校的发展不能独立于所在区域的生态系统之外,必然需要通过与政府、行业、企业和社区等多元主体建立和优化多种合作关系与服务平台,依靠院校自身的理念创新、内涵提升及资源整合,主动寻求外界支持。以开放的精神,处理好“走出去”与“请进来”之间的结合与平衡,一方面,要主动走出校园,走向企业和社会,去了解当下及未来地方社会发展中的真正需求和潜在需求;另一方面,要通过“请进来”的方式,向社会开放,向精英开放,把社会各界精英和大师请进校园,吸引和留住大师,向精英和大师“借力”。在正和博弈中共同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创新、合作发展。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以优质高效的社会服务反哺教育教学及专业发展,形成良好互动与良性循环,不断为高职教育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2.2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地方高职院校以直接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产业部门培养各类劳动力为办学宗旨,与地方普通高校相比,其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更为突出。地方高职院校通过构建全方位社会服务体系,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如为区域、行业、企业提供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型人才的培训与培养,提供技术创新、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实施先进文化的引领、传播和辐射,使地方高职院校成为区域技术技能培训中心、新技术研发推广中心、区域创新驱动发展中心,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2.3能为高职院校拓宽发展空间,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社会的需求是放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风向标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参考。地方高职院校的创新发展离不开社会、行业、企业的外部支持。通过构建全方位系统化社会服务体系,为师生营造一个指向明确、相对宽松的专业发展环境,构筑一种对外有助于
第 2 页 共 6 页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页码:第3页 共6页 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与对内有利于推动教学、育人、科研协同发展的互动关系,使师生通过社会服务实现课堂教学向实践能力培养的转换,并将在社会服务中所取得的实践经验、技术成果、职业精神引入课堂教学和育人过程,为教师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推进专业发展、为学生提升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提供了条件,两者之间的密切互动与良性循环又能形成合力,有效助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为地方高职院校拓宽发展空间,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3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反哺教育教学对策分析 3.1创新体制机制,激发服务动力。(1)创新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反哺教育教学的机制体制,制定社会服务与教育教学互相促进的配套政策,建立一套能有效激发教师主动开展社会服务的动力机制,促使教师不断提升自身从事社会服务的主观能动性,自觉自愿自发地积极投身社会服务实践。积极探索建立政府、院校、行业、企业及社区五位一体各方协同创新社会服务发展工作的体制机制,建立社会服务平台建设的经费投入机制,制定社会服务的方针、政策、规划和管理和保障制度,促进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发挥与效益最大化。(2)探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位一体共同发展的促进机制。利用职称评价制度作为高职院校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基本制度的作用,发挥其对教师工作取向和教学责任的重要影响,科学、合理设置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成果等各项要素在职称评审中的权重,探索通过建立通过常态化的促进机制,鼓励教师积极主动开展将社会服务成果运用于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实践,提升人才培养质量。(3)培育社会服务和教育教学双创新团队,建设一支社会服务与教学相互促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打造特色优质服务品牌,以教研科研经验涵养专业发展。鼓励跨学
第 3 页 共 6 页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页码:第4页 共6页 科组建项目研究与社会服务团队,通过集训、研讨、年度检查、项目研究等多种形式,联合攻关锻炼队伍,助推团队建设与成长。凝练团队研究主方向,以特色科研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行业企业中争取有为有位;以教研科研成绩反哺教学涵养专业发展。切实把地方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的需要,将社会服务成果和社会服务活动引入教育教学实践中。3.2构建服务体系,提供服务平台。(1)充分利用地方高职院校的人才优势和技术资源,对接地方产业行业,建立产业学院、专业性公司、应用技术研究所、校企合作基地及创业孵化基地等服务平台,成立专门的地方合作与社会服务部门,安排专职工作人员,做好服务社会服务的各项工作。(2)以开放的精神,处理好服务校内与走向校外之间的平衡。一方面要以“眼睛向内、学校第一”的原则,把社会精英和各界大师请进校园,向精英和大师“借力”,服务好学校内部发展;另一方面,要主动走出校园,走向企业和社会,去了解当下及未来地方社会发展中的真正需求和潜在需求,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服务潜能。(3)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和相关职业技能的鉴定,搭建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培训平台和其他服务平台等。地方高职院校应根据所处区域社会经济特点、行业特点和产业特点,认准地方社会的现实需求,结合学校自身已有资源,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与区域社会经济特点相适应的发展模式,多方协同,共建共享,形成多元化的社会服务模式,切实提升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水平和社会服务反哺教科研水平。3.3优化教育资源,增强服务活力。(1)主动对接地方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增强社会服务活力。通过专业结构的优化、课程内容的更新、设施设备的升级换代,引导并促进教师关注产业发展,紧跟专业前沿,拓宽服务领域,增强服务活力,在实打实主
第 4 页 共 6 页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页码:第5页 共6页 动服务和硬碰硬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社会服务的实践中吸纳创新因子和养分,通过助力政府、行业、企业、社区创新发展,激发自身办学活力,实现升级转型。(2)推进校本研究,提高科研成果运用转化成功率。建立“问题导向-课题攻关-质量评估-绩效互换”的校本工作研究长效机制,以校本研究推进“立地式”研究与地方服务工作;借助学术研讨以及网站、微信、微博等多种媒体,推介教师的科研成果,促进成果转化。积极开展社会服务载体创新实践活动。通过创办各类实践班和实验班、“双元制”班,如“农场主创新”班、“农业领军人才”班等,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进行社会服务营销模式创新,建立在技术创新、思维创意和现代网络营销模式之上,探索稀贵农业的产业模式;进行创业模式创新,通过校内跨专业联合,开展“企业、人才复制创业研究”,复制出一批企业“团队群落”和创业学生。(3)加强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成果的教育教学转化。地方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部门和教学管理部门联合开展社会服务成果的教育教学转化督促与服务工作。组织力量,定期整理社会服务专门档案,对社会服务成果进行整理和归类,根据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提取相关内容为教研教学服务,推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李跃军.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反哺”教学的模式与优化路径[J].台州学院学报,2013(2):56-57.
[2]曾范永.高职院校教师服务企业能力的调查与研究[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132-133.
第 5 页 共 6 页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页码:第6页 共6页 [3]刘克勤.地方普通高校服务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7):165-166.
第 6 页 共 6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