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1-2022学年-有答案-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某校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

2023-05-03 来源:好走旅游网


2021-2022学年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某校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

一、填空题

1. 遨游太空的“神六”飞船上的宇航员费俊龙、聂海胜坐在座椅上,他们觉得自己在运动,是因为他们选择________作参照物;在太空中他们感觉周围一片寂静,是因为________不能传播声音.

2. 如图所示,用𝐴、𝐵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________刻度尺放置的位置完全正确,它测出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𝑐𝑚.

3.

有一些同学经常在嘈杂的公共场所戴耳机听𝑀𝑃3,为了听得更清晰,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相当于增大了声音的________(“音调”“响度”或“音色”),长此以往会使他们听力下降. 4.

(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两只昆虫,其路程𝑠随时间𝑡变化的图象如图𝐴所示.从图象可知,昆虫________的速度大.

(2)图𝐵是另一只昆虫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𝑠随时间𝑡变化的图象.请根据图象判断,这只昆虫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𝑚/𝑠,其中第一段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_______𝑚/𝑠.

5. 燕子在平静的湖面上方飞过时,它在湖水中的“倒影”是________像(选填“实”或

“虚”),这是由光的________形成.当燕子距水面3𝑚时,“倒影”距离小鸟________𝑚.

6. 一束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此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𝑐𝑚;当把烛焰放在此凸透镜左侧12𝑐𝑚处时,如图乙所示,则从该凸透镜

试卷第1页,总15页

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________、放大的虚像(填“正立”或“倒立”).

7. 为了安全,列车进入隧道前必须鸣笛,若列车速度为72𝑘𝑚/ℎ,司机在鸣笛2𝑠后听到从隧道口山崖反射的回声,则鸣笛时列车距隧道口________𝑚,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𝑚/𝑠. 二、选择题

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们散步时的速度大约1𝑚/𝑠 B.学生用文具盒长2.1𝑐𝑚

C.夜间人们睡觉时的声音分贝应在65𝑑𝐵左右 D.你正在答的试卷宽2.68𝑐𝑚

用直尺和三角板测圆柱体直径,下列4个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下列关于声的关联表述,错误的是( ) A.隔墙有耳——固体能传声

B.响鼓也要重锤敲——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C.震耳欲聋——音调高

D.闻其声知其人——根据音色判断说话人

甲、乙、丙三辆汽车在一条宽阔的马路上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每小时通过72𝑘𝑚,乙每2𝑠通过20𝑚,丙4𝑠内通过4800𝑐𝑚.若甲车通过某一路标后,丙车再经2𝑠、乙车再经1𝑠方能通过这一路标,那么在继续运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能与丙相遇,不能与乙相遇 B.乙能与丙相遇

试卷第2页,总15页

C.甲能与乙相遇,不能与丙相遇 D.甲能在不同位置与乙、丙相遇

某同学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的电子钟的示数如图所示,这时的实际时间是( )

A.10:21

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1,所用时间之比是2:3,则速度之比是( ) A.1:2

“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手影”游戏,电影院放映的“电影”;河边树木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留下美好记忆的照片(“摄影”)等,以下列出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手影——光的直线传播 C.电影——凸透镜成像

甲、乙两小车运动的𝑠−𝑡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B.倒影——光的折射 D.摄影——光的反射

B.2:1

C.2:9

D.9:2

B.21:10

C.10:51

D.12:01

A.甲车静止、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车的速度为10𝑚/𝑠,乙车的速度为2𝑚/𝑠 C.经过6𝑠,甲、乙两车相距2𝑚

D.经过5𝑠,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𝑚 三、作图题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图中物体𝐴𝐵在平面镜中的像.

试卷第3页,总15页

完成图中的光路:

四、实验探究题

沿长廊𝐴𝐵方向铺有30块完整的相同的正方形地砖,如图甲.

(1)小明用分度值是1𝑚𝑚的尺测量其中一块地砖长度,如图乙所示,则每块地砖的长度是________𝑚.

(2)小明用停表测量自己从长廊的𝐴端走到𝐵端所用的时间,停表的读数如图丙所示,他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𝑠.

(3)根据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𝑣=________,算出小明的步行速度为________𝑚/𝑠.

某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________竖直架在一块直尺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𝐴和𝐵,一前一后竖直放在直尺上,点燃蜡烛𝐴,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试卷第4页,总15页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体________的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________的关系.

(3)移动蜡烛𝐵,并在其所在的位置上放置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接收到蜡烛𝐴的烛焰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__像.

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约为________𝑐𝑚.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从左向右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上,目的是________.

(3)当烛焰距凸透镜30𝑐𝑚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_实像.生活中使用的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填一光学仪器).

(4)在(3)中移动光屏成清晰像后,拿走光屏,再将蜡烛放在光屏位置处,则此时光屏应放在________位置才能成清晰的像,此现象说明凸透镜的光路是________的.

(5)在此实验中,如果无论怎样左右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呈现烛焰的像,可能的原因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 五、解答题

用激光发射器向月球发射激光信号,经过2.56𝑠在地面接收到返回信号,根据此数据,计算出月球到地球之间的距离?

一列火车长200米,已知它用2小时行驶了144千米,这列火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多大?合多少米/秒?若火车仍以此速度通过1.6千米的山洞,则整列火车驶出山洞要花多长时间?(写出具体过程)

2007年4月18日零时起,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每日新报》报道:这些“比风还要快”的高速列车,都被冠以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名字:和谐号.

下表是“和谐号”列车的部分运行时刻表.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计算𝐷609此列车从济南至四房全程的平均速度.

车次 运行区间 发车时间 到达时间 运行里程 (𝑘𝑚) 停车站 试卷第5页,总15页

𝐷608 四方─济南 𝐷609 济南─四方 𝐷35 𝐷36

8:04 11:28 8:10 12:00 10:31 13:58 11:34 15:24 387 387 495 495 四方、潍坊、、淄博、济南 济南、淄博、潍坊、高密、四方 北京、德州、济南 济南、德州、北京 北京─济南 济南─北京 (1)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计算𝐷609次列车从济南至四方全程的平均速度.

(2)全国铁路提速后,乱穿铁路面临的危险将增大.假如某列车正在以上面速度行驶,某同学要想以1.5𝑚/𝑠的速度横穿9𝑚宽的铁路,则他至少应在距列车多少米处横穿铁路才安全.

试卷第6页,总15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1-2022学年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某校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

一、填空题 1. 【答案】

太空中的星星,真空 【考点】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声音的传播条件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航天员坐在运动的飞船内,相对于太阳、地球、月亮、太空中的星星的位置都发生了改变,所以宇航员相对于太阳、地球、月亮太空中的星星都是运动的;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在太空中他们感觉周围一片寂静. 2. 【答案】

𝐴,2.21(2.20∼2.22) 【考点】 长度的测量 【解析】

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时,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应紧贴被测物体;

由图示刻度尺确定刻度尺分度值,物体端点与刻度尺零刻度线对齐,物体另一端点所对应刻度尺的示数是物体的长度。 【解答】

解:由图示可知,刻度尺𝐴有刻度的一侧贴紧被测物体,刻度尺𝐴放置正确; 由图示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𝑚𝑚,物体的长度是2.21𝑐𝑚. 3. 【答案】 响度

【考点】

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音量增大,是增大声音的响度. 4. 【答案】 (1)甲 (2)0.6,1

试卷第7页,总15页

【考点】

时间、速度、路程的图像分析 【解析】

(2)读出路程𝑠时间𝑡用𝑣=𝑡算平均速度,匀速运动时间为两段时间之和. 【解答】

解:(1)甲的速度为𝑣甲=𝑡甲=

甲𝑠

𝑠6𝑚3𝑠

=2𝑚/𝑠,

乙的速度为𝑣乙=𝑡乙=

乙𝑠6𝑚5𝑠

=1.2𝑚/𝑠,昆虫甲的速度大.

𝑠

6𝑚

(2)总路程𝑠=6𝑚,总时间𝑡=10𝑠,平均速度为𝑣=𝑡=10𝑠=0.6𝑚/𝑠, 第一段速度𝑣1=5. 【答案】 虚,反射,6

【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解析】

倒影属平面镜成像现象,所以所成的像是虚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与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 【解答】

解:倒影属平面镜成像现象,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所成的像是虚像,

当小鸟距水面3𝑚时,小鸟距水面3𝑚,像距离小鸟6𝑚,即,“倒影”距离小鸟6𝑚. 6. 【答案】 15,正立

【考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图示的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等于焦距,所以𝑓=15𝑐𝑚,𝑢=12𝑐𝑚<𝑓,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7. 【答案】 360

【考点】 回声及其应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𝑠1𝑡1

=

4𝑚4𝑠

=1𝑚/𝑠.

试卷第8页,总15页

解:72𝑘𝑚/ℎ=20𝑚/𝑠,由公式𝑠=𝑣𝑡得:

列车鸣笛后2𝑠时间内声音传播的路程为:𝑠1=𝑣1𝑡=340𝑚/𝑠×2𝑠=680𝑚, 2𝑠内列车前进的距离为:𝑠2=𝑣2𝑡=20𝑚/𝑠×2𝑠=40𝑚, 根据关系式:2𝑠=𝑠1+𝑠2, 列车鸣笛时距隧道口距离为:𝑠=二、选择题 【答案】 A

【考点】 长度的估测

声音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 速度与物体运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𝐴.人散步时,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1𝑚,时间差不多是1𝑠,速度大约1𝑚/𝑠,故此项符合题意.

𝐵.文具盒长度与手掌张开差不多,应该在20𝑐𝑚左右,故此项不符合题意.

𝐶.从课本中列出的噪声标准中可以看到,65分贝是工业中心区白天的噪声大小,故此项不符合题意.

𝐷.试卷宽度与手掌张开差不多,应该在20𝑐𝑚左右,故此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𝐴. 【答案】 D

【考点】 长度的测量 刻度尺的使用 【解析】

直尺和三角尺辅助测量圆柱体直径,三角尺一个直角边要紧贴刻度边缘,零刻线要对齐桌面. 【解答】

解:𝐴𝐶.三角尺没把直角边与刻度尺靠紧,故𝐴𝐶错误;

𝐵.刻度尺的零刻线或某整刻线没对准桌面, 故𝐵错误;

𝐷.三角尺一个直角边要紧贴刻度边缘,零刻线要对齐桌面, 故𝐷正确. 故选𝐷. 【答案】 C

【考点】

声音的传播条件

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

试卷第9页,总15页

𝑠1+𝑠22

=

680𝑚+40𝑚

2

=360𝑚.

(1)隔墙有耳,是怕墙另一侧的人听到说话声,从物理学角度要分析声音是通过什么传过去的;

(2)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用力敲鼓,声音大,如果在鼓面放一些物体,可以利用转换法知道鼓面的振幅;

(3)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4)不同的人说话要区分声音的主要特征. 【解答】

解:𝐴.声音可以通过墙传播出去,说明固体可以传声,故𝐴正确;

𝐵.用力敲鼓时听到声音大,同时观察到鼓面上的物体弹起的高,即鼓的振幅大,故𝐵正确;

𝐶.这是声音很大的意思,故𝐶错误;

𝐷.能分辨出不同的人说话,是音色不同,故𝐷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𝐶. 【答案】 B

【考点】

运动快慢的比较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

已知甲乙丙在一定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根据公式𝑉=𝑡求出三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比较速度的大小,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

解:甲车的速度𝑣甲=乙车的速度𝑣乙=𝑡乙=

乙𝑆

𝑠甲𝑡甲=

72𝑘𝑚1ℎ

=

72000𝑚3600𝑠

=20𝑚/𝑠,

𝑠20𝑚2𝑠48𝑚4𝑠

=10𝑚/𝑠, =12𝑚/𝑠.

丙车的速度𝑣丙=𝑡丙=

丙𝑠

𝐴𝐶𝐷.甲车速度最快,甲车在前面通过后,永远不会与乙车、丙车相遇,故𝐴𝐶𝐷错误; 𝐵.乙车经1𝑠能通过这一路标,丙车再经2𝑠通过这一路标,即丙车在乙车的后面,但是丙车的速度比乙车的速度快,所以丙车能与乙车相遇,故𝐵正确. 故选𝐵. 【答案】 C

【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解析】

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求解,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左右或上下顺序颠倒,且关于镜面对称. 【解答】

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对称轴为竖直方向的直线,

2的对称数字是5,镜子中数字的顺序与实际数字顺序相反, 这时的时刻应是10:51. 故选𝐶.

试卷第10页,总15页

【答案】 D

【考点】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

要判断速度之比,要根据速度公式𝑣=𝑡,由题目的路程、时间之比来求速度之比. 【解答】

解:甲、乙的路程之比𝑠甲:𝑠乙=3:1,所用时间之比𝑡甲:𝑡乙=2:3, 根据速度公式𝑣=𝑡,可知甲乙速度之比:

𝑣甲𝑣乙𝑠甲𝑠

𝑠

=

𝑡甲𝑠乙𝑡乙=𝑠甲×𝑡乙=1×2=9:2,

乙甲𝑠𝑡33

故选:𝐷. 【答案】 A,C

【考点】

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光的反射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

各种影的形成都与光的传播有关,本题要把手影、倒影、电影、摄影道理弄清,知道其光学原理.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解释这几种“影”形成的原因. 【解答】

解:𝐴.手影是影子,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的光照不到的暗区叫影子,故𝐴正确;

𝐵.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水面对称,光的反射形成的,故𝐵错误;

𝐶.电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原理工作的,故𝐶正确;

𝐷.摄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𝐷错误. 故选𝐴𝐶. 【答案】 A,C

【考点】

时间、速度、路程的图像分析 【解析】

由路程和时间的图象知,甲车处于静止状态,乙车进行匀速运动.

从乙车的路程和时间图象上任意选择一组路程和时间的数据,求出乙车的速度,甲车处于静止状态,速度为0.

求经过6𝑠后从图象上读出甲乙的距离,求出甲乙两车的距离.

甲车处于静止状态,甲停止在10𝑚路程处,求经过5𝑠后,乙通过的路程. 【解答】

解:𝐴.如图,时间改变时,甲的路程不变,所以甲车处于静止状态,乙车的路程跟运动时间成正比,所以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𝐴正确;

试卷第11页,总15页

𝐵.甲车处于静止状态,运动速度为0𝑚/𝑠,乙车的速度为𝑣==

𝑡𝑠

10𝑚5𝑠

=2𝑚/𝑠,故𝐵错

误;

𝐶.经过6𝑠,甲在10𝑚位置处,乙车在12𝑚位置处,所以甲、乙两车相距2𝑚,故𝐶正确; 𝐷.经过5𝑠,甲车处于静止状态,甲通过路程为0,乙车通过了10𝑚的路程,故𝐷错误. 故选𝐴𝐶. 三、作图题 【答案】 如解答图所示. 【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

要作出物体𝐴𝐵在平面镜中的像,要先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大小相等、虚像、左右相反,及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其次,先作出两个端点𝐴、𝐵在平面镜中的像点,连接像点即为物体𝐴𝐵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解答】

解:先根据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端点𝐴、𝐵在平面镜中的像点𝐴′、𝐵′,用虚线连接𝐴′、𝐵′即为物体𝐴𝐵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图所示:

【答案】 如解答图所示. 【考点】 透镜的光路图 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解析】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射向平面镜的光线由反射定律作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解答】 解: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 【答案】

试卷第12页,总15页

(1)0.6000 (2)20 (3)𝑡,0.9 【考点】 长度的测量 时间的测量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1)如图甲所示,地砖的长度是:60.00𝑐𝑚=0.6000𝑚.

(2)秒表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由图乙可知时间为20𝑠. (3)速度𝑣=𝑡=【答案】

玻璃板,(1)到平面镜距离的大小 (2)大小 (3)不能,虚

【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实验中使用玻璃板,既能成像,又能透光,便于确定出像的位置.

(1)在实验中用刻度尺测像到镜的距离、物到镜的距离,然后比较二者关系. (2)两只蜡烛大小相同,后面的蜡烛又和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就证明了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两只蜡烛等长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

(3)将一个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如果光屏能接收到像,则是实像,如果不能,则证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在后面的光屏上不能接收到像. 【答案】 (1)9.5

(2)同一高度,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3)缩小 ,照相机

(4)凸透镜左侧30𝑐𝑚 处(原来蜡烛位置),可逆 (5)①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②𝑢≤𝑓,不成实像 【考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

(1)图示的是利用平行光聚焦法来测量凸透镜的焦距,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即为焦距.

𝑠

0.6000𝑚×30

20𝑠

𝑠

=0.9𝑚/𝑠.

试卷第13页,总15页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必须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这样像才能成在光屏的中央.

(3)根据告诉的物距和测定的焦距,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确定成像的性质及应用。 (4)根据告诉的物距和测定的焦距,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确定成像的性质及应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5)本题首先从实验器材的安装上考虑:若凸透镜成实像,器材安装必须能保证能呈现在光屏上;其次要考虑物距焦距关系,保证成实像,才能成像在光屏上. 【解答】

解:(1)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59.5𝑐𝑚−50𝑐𝑚=9.5𝑐𝑚,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为9.5𝑐𝑚.

(2)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使凸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 (3)当物距为30𝑐𝑚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了这一原理工作的.

(4)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光屏上会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说明凸透镜的光路是可逆的.

(5)从实验装置上考虑:实验时若像很远,像距很大,光具座不够长,则光屏不会接受到像,

蜡烛、透镜、光屏若不在同一高度上,所成的像有可能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从成像规律上考虑:若蜡烛恰好放在焦点上,则不会成像,

放在焦点以内,则会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会呈现在光屏上. 故有以下几种可能:①光屏与烛焰不在同高度、同一直线上; ②光具座不够长;

③蜡烛恰好放到焦点上;

④蜡烛与凸透镜距离小于焦距. 五、解答题 【答案】

月球到地球之间的距离是3.84×108𝑚. 【考点】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

已知激光的速度3×108 𝑚/𝑠、激光的运动时间𝑡,由𝑠=𝑣𝑡可求出激光的路程,然后求出月球到地球间的距离. 【解答】

解:激光的路程𝑠=𝑣𝑡=3×108 𝑚/𝑠×2.56𝑠=7.68×108𝑚, 则月球到地球间的距离𝑑=2=【答案】

这列火车的平均速度为72𝑘𝑚/ℎ,合20𝑚/𝑠,整列火车驶出山洞的时间为90𝑠. 【考点】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

(1)知道火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根据公式𝑣=𝑡计算出火车的平均速度,再进行单位换算即可;

𝑠

𝑠

7.68×108𝑚

2

=3.84×108𝑚.

试卷第14页,总15页

(2)首先要明确火车过山洞时通过的路程为山洞长加上车长,即𝑠=𝑠洞+𝑠车;然后根据公式𝑡=求出火车驶出山洞需要的时间.

𝑣𝑠

【解答】

解:火车的速度𝑣=

𝑠1𝑡1

=

144𝑘𝑚2ℎ

=72𝑘𝑚/ℎ=20𝑚/𝑠,

火车过山洞时通过的路程𝑠2=𝑠洞+𝑠车=1600𝑚+200𝑚=1800𝑚, 整列火车驶出山洞的时间𝑡2=【答案】

(1)𝐷609次列车从济南至四方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54.8𝑘𝑚/ℎ; (2)他至少应在距列车258米处横穿铁路才安全. 【考点】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

(1)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𝑣=𝑡,获得物理量𝑠与𝑡的值,即可计算出速度.

(2)列车行驶速度很快,车周围空气流动速度很快,压强很小,铁路两边压强大,里外形成很大的压强差,容易产生危险;所以先根据𝑡=𝑣求出该同学行驶9𝑚的时间;再根据𝑠=𝑣𝑡求出列车行驶相同时间的路程,即可知道安全距离. 【解答】

解:(1)由表中数据可知:𝐷609次列车从济南至四方的运动时间:𝑡=13ℎ58min−11ℎ28min=2ℎ30min=2.5ℎ, 通过的总路程:𝑠=387𝑘𝑚,

𝐷609次列车从济南至四方全程的平均速度:𝑣==

𝑡1

𝑠

367𝑘𝑚2.5ℎ𝑠

𝑠𝑠2𝑣

=

1800𝑚20𝑚/𝑠

=90𝑠.

=154.8𝑘𝑚/ℎ.

(2)列车的速度𝑣=154.8𝑘𝑚/ℎ=(154.8×3.6)𝑚/𝑠=43𝑚/𝑠, 该同学行驶9𝑚的时间𝑡′=𝑣=1.5𝑚/𝑠=6𝑠,

列车在这个时间内行驶的路程𝑠′=𝑣′𝑡′=43𝑚/𝑠×6𝑠=258𝑚, 所以他至少应在距列车258米处横穿铁路才安全.

𝑠

9𝑚

试卷第15页,总15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