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皮肤病中医常用外治药物(上)
杜锡贤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药外治疗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在与疾病作斗争总结出来的一套独特有效的治疗方法,它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将中草药制剂除口服外,施于皮肤、孔窍、俞穴及病变局部等部位的各种治病方法。由于中药外治法具有验、简、便、廉,易学易用,便于推广,使用安全,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历代医家十分重视其整理、继承与发展,并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文献资料。
我国现存最早的春秋时的著作《五十二病方》中就有熏、浴、敷、涂、熨等方法。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有“浸淫疮黄连粉主之”的记载。唐·孙思邈的《千金翼方》不仅收载了大量中药外治皮肤病的方药,而且也记载了许多预防保健以及美容的中药外用方法。清代吴尚先编著的《理瀹骈文》是具有代表性的中药外治专著,他不仅对中药外治法进行了系统的整理,而且探索和完善了中药外治理论体系。提出病有内症、外症,治有内治、外治。外者外治,亦需内治;内者内治,也有外治。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还指出用膏之法有五:一审阴阳,二察四时五行,三求病机,四度病情,五辨病形。在此将常用的中医外治药物作以简单介绍。
一、止痒类药
(一)白矾 白矾,又称明矾。白矾经煅制研粉即为枯矾。本品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其成分为硫酸铝钾。性味:酸、涩,寒,有小毒。功用:清热解毒,燥湿杀虫,止血敛汗,敛疮止痒,祛腐蚀肉。重用能蚀肉,煅用燥湿之力强。主治疥癣湿疮,水火烫伤,多汗湿痒。用法:常用其水溶液洗漱或研散掺敷。
附方:①治面上吹花癣及钱癣。(《外科大成》羽白散)白矾,半生半熟为末,黄酒调化,以鹅翎调扫患处。甚者枯矾末60g,潮脑3g,醋调敷。②手足汗疱痒痛方。(《疮疡外用本草》)明矾30g,蛇床子30g,苍术15g。煎水1000ml,温洗。
药理:①抗菌作用。体外试验证明,明矾对金葡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②抗真菌作用对羊毛状小孢子菌、红色毛癣菌、白色念珠菌等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③抗阴道滴虫作用。④收敛作用明矾水在体外能使血清立即沉淀,表明有强烈凝固蛋白质的作用。临床上利用这一收敛作用以止血、止汗、止泻。
(二)白芷 白芷的主要成分为挥发油与香豆素。性味:辛,温,无毒。功用:行气散血,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润肤止痒。常用于痈疽疮疡,皮肤瘙痒,疥癣,粉刺,酒皶,雀斑。用法:研散掺敷,水煎外洗,酒浸涂搽,或入膏剂。
附方:①治白癜风。以杭白芷总香豆素制成0.5%及1%的酊剂和软膏,每日中午在患处涂药后立即或隔10~20min加日光照射,时间5~30min。观察321例,总有效率61.5%。②治雀斑、酒刺、肺风及面部色素沉着斑。(古验方)白芷、白附子、滑石各15g,密陀僧、冰片各6g,荷花瓣(晒干)60g,绿豆粉250g,共研细末,早晚洗面后搽之。
药理:白芷具有光敏作用。50%白芷酊剂可提高皮肤对PUVA的敏感性,加强紫外线的作用。50%白芷酊剂外用加小剂量PUVA照射能影响朗格罕细胞及体内的细胞免疫反应。白芷制剂加黑光照射治疗银屑病的疗效与8-甲氧补骨脂素相当。试验研究表明,白芷中的光敏活性物质为呋喃香豆精类化合物。当光活性物质进入机体以后,一旦受到日光或紫外线照射,则可使受照射处的皮肤发生日光性皮炎,出现红肿、色素增加、表皮增厚等,可用于光化学疗法治疗银屑病。
(三)白鲜皮 白鲜皮,又名藓皮。主含白鲜碱、白鲜内酯、黄柏内酯、胆碱等。性味:苦、咸,寒,无毒。功用: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解毒。用于湿热疮毒,湿疮,风疹,疥癣,皮肤瘙痒,风湿热痹。用法:煎汤熏洗,研散掺敷,或配制酊剂涂搽。
附方:①治寻常疣。(经验方)白鲜皮、明矾各30g加水煎汤约1000ml熏洗患处,2次/d,30min/次。1剂使用3d,用前加热。②治疗外阴白斑。白鲜皮、地肤子、蛇床子各30g。加水150ml浸泡5min。苦参30g,加水150ml浸泡、煎煮各15min。两液共煮10min,过滤,浓缩至200ml,用本液100ml,加温开水500ml,坐浴15min,2次/d,15d为1疗程。治疗外阴白斑52例,有效率100%。
药理:抗菌作用。体外实验,白鲜皮的1∶4水浸剂对多种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
(四)冰片 又名龙脑、梅花脑、梅片等。其成分主要含龙脑、异龙脑与樟脑。性味:辛、苦,性凉,无毒。功用:宣散郁热火毒、消肿、搜风、杀虫、开窍、通经、透肉、止痛痒、除腐臭。用于痈疽肿毒、口糜、口疮、咽喉肿痛、耳道流脓、烧烫伤、下疳、疮疡痒痛。用法:研散掺敷,或吹,或点,或调敷;或入膏剂、油剂;或以乙醇溶解后配制乳剂。
附方:①治股癣、花斑癣。(《疮疡外用本草》)冰片3g,硫黄30g,共研匀,醋调稀糊状,以棉棒蘸药涂患处。3~5次/d。②治疗带状疱疹。(《疮疡外用本草》)蜈蚣3~5条,焙干,加冰片3g,共研细末,水调涂患处。
药理:①实验表明,本品有明显镇痛和镇静作用。②抗菌作用体外实验本品对金葡菌、溶血性链球菌和大肠杆菌等均有明显抗菌作用,低浓度抑菌,高浓度灭菌。③抗真菌作用据报道,本品对羊毛样小孢子丝菌及新型隐球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又据临床观察,
冰片对念珠菌所致小儿鹅口疮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五)地肤子 又称扫帚菜种子。其成分主要有三萜皂甙、脂肪油及维生素A类物质。性味:甘、苦,寒。功用:清热祛湿,祛风止痒。用于痒风、瘾疹、湿疮、疥癣。用法:煎汤外洗。
附方:①治毛囊炎。(《疮疡外用本草》)地肤子15g,蛇床子15g,水煎外洗。②治寻常疣。(《百一选方》陈郎中方)地肤子、白矾二味等分为末,煎汤洗,不数日即尽去。
试题:
1.简述清代吴尚先中药外治的主要观点。
2.白矾的性状、功用以及外用止痒的药理作用是什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