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职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有效教学初探

2022-07-06 来源:好走旅游网


中职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有效教学初探

标签:中职语文;诗歌教学;策略

和高中学生相比,中职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较弱,学习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在学习的时候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利于形成正确的“三观”。同时,中职语文教育具有一定的功利性,目的是为学生日后就业提供重要支撑。中职语文教学缺乏对人文素养的关注,但中职语文诗歌内容丰富,能够补充中职语文教学人文性缺乏的问题,对中职语文教学深入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中职语文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

中职语文诗歌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中职学生语文文化基础比较薄弱,缺乏良好的语文诗歌阅读习惯。在语文学习中,诗歌表达能力较差,诗歌学习兴趣不强。第二,中职语文诗歌教学和学生的实际生活之间存在差距,不利于中职学生的理解。第三,教师教学方法不当,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中职语文诗歌教学的美感。

三、中职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中职学生诗歌学习兴趣

1.音乐氛围的营造

诗歌是由高度凝练的语言组成,通过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生活、社会的认知、思考和情感,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诗歌语言丰富,且具有一定的音乐美。为此,在中职语文诗歌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氛围的营造来激发学生诗歌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诗经——静女》这首诗的时候,在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下载课件,并与诗歌相关的背景资料进行整合,进行教学。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和诗歌内容相关的古琴曲《潇湘水云》,借助古琴曲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的诗歌学习营造良好的环境支持。

2.故事氛围的营造

兴趣是学习诗歌的最好老师,为此,在中职诗歌教学中,教师要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為基本出发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学生更为主动地投入诗歌学习中。在诗歌学习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诗歌的创作背景、诗歌作者的个人经历等,通过故事的讲解增强学生诗歌学习的代入感,深化学生对诗歌创作背景的了解,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林徽因的诗歌《你是人间四月天》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前向学生讲述林徽因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林徽因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倾向,从而为接下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奠定良好基础支持。

(二)加强对诗歌的朗读教学

诗歌最大的特点是音韵美,具有很强的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中职语文诗歌教学中的一个关键是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诗歌,在反复阅读中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和节奏美,获得思想上的共鸣和启迪。

1.诗歌的朗读方法和技巧

诗歌朗读的时候要掌握准确的字音、节奏、重音和语气。第一,读准字音。在诗歌教学前,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查找字音的机会,了解同样字在不同读音下的不同用法,比如在学习李白的诗歌《将进酒》的时候,诗句“千金散尽还复来”中的“还”应该读“huan”,意思是“返回”;苏轼《赤壁怀古》中的“雄姿英发”中的“发”读阴平,意思是“勃发”。第二,读准节奏和重音。诗歌的朗读具有很强的节奏感,抒情色彩也比较浓,在朗读的时候要把握好重音。诗歌重音的划分有的是按照节奏,有的是按照内容。朗读的时候,一方面需要加重重音,另一方面在读重音的时候要有恰当的停顿,从而增强重音的表达效果。第三,诗歌要读出语气。诗歌的朗读要注意营造良好的意境和感情,并要注意词语的风格。比如,诗歌《雨霖铃》是一首婉约诗词,诗歌清丽委婉,感情基调悲壮,在朗读的时候要语气深沉。通过朗读能够感受到这首诗歌的风格豪放、用词大气、意境开阔。

2.诗歌的朗读形式

诗歌朗读形式丰富多样,每种形式都有自己的功能和范围。在诗歌朗读的时候教师需要选择适合的形式,从而达到活跃课堂的目的,增强学生的诗歌语感和诗歌理解能力。第一,听录音朗读。一些诗歌有录音朗读,在学生缺乏朗读基础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录音来引导学生,加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第二,个别朗读。在诗歌朗读的时候,教师为学生的自由朗读创设更多空间支持,从而加深学生对诗歌阅读文本的理解。

(三)通过多媒体课件提升诗歌教学质量

中职诗歌学习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存在密切关联,在传统的中职语文诗歌教学中,一些教师忽视了对诗歌教学的关注,在实际教学中采取的也是一种走马观花教学方式,忽视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的培养,中职诗歌教学质量不高。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下,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被应用到诗歌教学中,一方面丰富了中职诗歌教学的范围,一方面也为学生的诗歌自主学习创设了开放化的环境,借助多媒体信息资源加强了互动学习。比如在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的时候,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人情感,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纪录片让学生了解“乌台诗案”的缘由以及三国时期周瑜的风光,加强学生对历史实际的了解,拓展学生诗歌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另外,多媒体课件也为学生自主学习诗歌创设了更多机会和平台。比如,在学习《我愿意是激流》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诗歌的主旨是什么?”“每一个章节的内容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在平台上自主学习,或者也可以借助豆瓣、贴吧、论坛等和其他人交流对这首诗歌的看法,在互动中加强自己的学习认识。

(四)通过诗歌鉴赏,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内在底蕴

诗歌语言具有高度精练的特点,由此使得学生的理解存在一定难度。为此,在中职语文诗歌教学中,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对学生予以引导。比如,在学习《再别康桥》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鉴赏和品读诗歌,在品读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特点。在学生基本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教师提示学生寻找诗歌的关键点,细细品读关键句,加强对诗人情感的理解。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社会发展对中职语文诗歌教学的要求,中职语文教师需要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来了解诗歌创作的背景,把握诗歌创作基调,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诗歌学习水平,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宏苇.中职语文诗歌教学应“朗读先行”——以《再别康桥》为例[J].文教资料,2012(30):41-42.

[2]张 萍.新课改中职语文教材诗歌文本研究与教学实践初探[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3]王国权.中职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思辨阅读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11).

[4]张 薇.新媒体环境下的中职语文诗歌教学改革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17):183-184.

[5]林 静.中职语文诗歌教学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6(14).

[6]沈 维.中职语文古典诗歌情境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16(8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