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的儿童观是指对儿童的理解、观点和态度,它是幼儿教育的思想基础,也是教师教育行为的指导。本文以“儿童观”不止于“观点”为中心观点,探讨了幼儿教师如何形成科学的儿童观,以及目前幼儿教师儿童观生成路径的偏离和回归。文章认为,幼儿教师的儿童观应该是一种复杂的观念,不仅包含对儿童的看法,还包含对儿童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等要素,并蕴含行动模式。要形成“真”儿童观,需要经历观点生成、信念生成和行动模式生成三个螺旋上升的阶段。目前,幼儿教师儿童观生成路径存在窄化内涵、缺失人文关怀、剥离社会环境等偏离现象,导致言说与行动之间的不一致,形成“假”儿童观。要引导幼儿教师的儿童观回归正轨,需要从丰富内涵、加强关怀、获取环境支持等方面着手,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儿童观”不仅仅是“观点”
在日常语言中,我们常常把“某某观”这样的术语简单地理解为一种“看法”或“见解”,比如说,“他有自己独特的世界观”、“她对教育有自己的看法”。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考察这些术语在不同学科领域中的用法和内涵,就会发现它们并不仅仅指代一种简单的“观点”,而是一种更为复杂和深刻的“观念”。
比如,在哲学中,“世界观”是指人们对世界本质、规律、意义等问题所持有的基本立场和总体看法。它不仅包括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还包括人们对世界的情感、意志和价值取向。在教育学中,“教育观”是指人们对教育本质、目标、
内容、方法等问题所持有的基本理念和总体态度。它不仅反映了人们对教育现象和规律的认识,还反映了人们对教育价值和意义的判断。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某某观”这样的术语所指代的是一种复杂的“观念”,它具有以下特征: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认识,涉及多个方面和层次的问题;它是一种主体性的态度,表达了主体对客体的情感、意志和价值取向;它是一种实践性的指导,蕴含了主体对客体采取何种行动模式的选择。
1.1 儿童观是一种复杂的“观念”
那么,“儿童观”这个术语是否也具有上述特征呢?我们可以从观念史的角度来探究这个问题。观念史是一门研究人类思想和文化变迁的学科,它认为,观念是人类思维的基本单位,它呈现出如下特点:观念是主观的,它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解释;观念是稳定的,它是人类长期积累和传承的思想成果;观念是内隐的,它是人类潜意识中的信仰和价值。
根据这些特征,我们可以认为,“儿童观”也是一种复杂的“观念”,它不仅仅是对儿童的看法,而是对儿童的理解、观点和态度的综合体现,它包含了以下要素:该元素具备以下构成部分:对儿童本质、特点、发展规律等问题的认识;对儿童价值、地位、权利等问题的情感、意志和价值取向;对儿童教育、保护、参与等问题的行动模式和指导原则。
二、“真”儿童观与“假”儿童观
2.1 “假”儿童观的三层意涵
既然“儿童观”是一种复杂的“观念”,那么就存在着“真”儿童观和“假”儿童观之分。所谓“假”儿童观,就是指那些与事实不符、不认同科学儿童观、说一套做一套的儿童观。它有以下三层意涵:
第一层意涵是与事实不符。这种儿童观是基于错误或过时的信息、经验或理论而形成的,它不能正确反映儿童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比如,有些人认为儿童是成人的缩影,可以用成人的标准和方式来对待;有些人认为儿童是无知无能的,需要成人的控制和指导;有些人认为儿童是天真无邪的,不需要教育和引导。
第二层意涵是不认同科学儿童观。这种儿童观是基于主观偏见或利益考虑而形成的,它不能接受或遵循科学研究和国际公约所提倡的儿童观。比如,有些人不承认儿童作为权利主体拥有自己的意见和选择;有些人不尊重儿童作为发展主体拥有自己的兴趣和潜能;有些人不关注儿童作为完整个体拥有自己的身心健康。
第三层意涵是说一套做一套。这种儿童观是基于表面形式或应付检查而形成的,它不能真正体现或落实自己所声称或接受的儿童观。举例而言,有些人表面上宣扬尊重、关爱、互动、合作、探究的教育理想,而实践中却施以强制性、忽略性、干涉性的教育手段;他们宣称符合儿童特性、需求和权利的教育目标、内容与方法,但实际操作中却付诸与之相悖的教育策略;某些人提倡多元化、综合性、动态性的教育评价准则,而在考核评估时却坚持单一化、片面化、静态化的教育指标。
这些“假”儿童观不仅会影响儿童的成长和发展,也会影响教师的专业和素
养,因此需要被纠正和改变。
2.2 “真”儿童观的三个阶段
与“假”儿童观相对应的是“真”儿童观,它是指那些与事实相符、认同科学儿童观、言行一致的儿童观。它是一种复杂的“观念”,需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逐步形成:
第一个阶段是观点生成。这是儿童观形成的起点,也是基础。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通过学习和观察,获取和更新对儿童的相关知识,形成对儿童本质、特点、发展规律等问题的正确看法。这些看法应该符合科学研究和国际公约所提倡的儿童观,即儿童是权利主体、发展主体和完整个体。
第二个阶段是信念生成。这是儿童观形成的关键,也是核心。在此阶段,教师需要通过关怀和反思,培养和深化对儿童的相关情感,形成对儿童价值、地位、权利等问题的积极态度。这些态度应该体现出对儿童的尊重、关爱、信任和支持。
第三个阶段是行动模式生成。这是儿童观形成的终点,也是目标。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通过实践和评价,转化和落实对儿童的相关行为,形成对儿童教育、保护、参与等问题的有效指导。这些指导应该遵循以儿童为本、以发展为导向、以多元为特征的教育原则。
这些阶段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会促进下一个阶段的发展,同时也会受到下一个阶段的反馈和调整。只有经历了这三个阶段,才能形成“真”儿童观。
2.3 幼儿教师正确的儿童观
幼儿教师正确的儿童观是什么呢?本文认为幼儿教师正确的儿童观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幼儿教师应该认识到儿童是人,是有尊严和权利的主体,是有个性和差异的个体,是有潜能和需求的发展者,是有情感和创造力的生命。幼儿教师应该尊重、关爱、信任和支持每一个儿童,满足他们的生存、发展、参与和保护的权利,促进他们的全面和个性化的发展。
幼儿教师应该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及不同年龄段、性别、文化背景、家庭环境等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幼儿教师应该根据儿童的实际水平和兴趣,设计适宜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和活动,引导儿童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儿童的各种能力和素养。
幼儿教师应该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活动形式,认识到游戏对儿童成长发展的重要作用。幼儿教师应该创设安全、快乐、有激励性的游戏环境,鼓励儿童自由选择和参与游戏,尊重儿童在游戏中的想法和表现,与儿童一起玩,成为他们的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
幼儿教师应该关注儿童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培养,以及道德品质和人格养成。幼儿教师应该用爱心、耐心、细心对待每一个儿童,给予他们适当的赞美、鼓励、批评和纠正,培养他们的自信、自尊、自立、自律等品质。幼儿教师还应该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培养儿童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的责任感和爱心。
三、幼儿教师儿童观生成路径的偏离
3.1 窄化儿童观内涵
幼儿教师作为专业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人员,理应具备科学的儿童观,并将其贯穿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发现很多幼儿教师并没有形成“真”儿童观,而是存在着各种“假”儿童观,导致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之间的不一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认为,主要是因为幼儿教师儿童观生成路径的偏离。
首先,幼儿教师儿童观生成路径的第一个偏离是窄化儿童观内涵。这是指幼儿教师在形成儿童观时,只关注了儿童观的认知层面,即对儿童的看法,而忽视了儿童观的情感层面和行动层面,即对儿童的态度和指导。这种偏离的表现是:在幼儿教师的学术研究和专业培训过程中,存在过度关注获取、记忆儿童相关知识,而轻视对知识的理解、运用的倾向;在其语言交流和文件创作中,过分强调表达和记录与儿童相关的观点,而忽视对这些观点的体现、实践;在其教育教学实践和评价中,偏向于遵循、完成与儿童相关的任务,而忽视反思、改进这些任务的重要性。
这种偏离的结果是,幼儿教师形成了一种表面化、形式化、僵化的儿童观,它只停留在口头上或纸面上,没有深入到心灵里或行动里。这种儿童观不能真正指导幼儿教师的教育实践,也不能真正促进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3.2 缺失人文关怀与批判反思
其次,幼儿教师儿童观生成路径的第二个偏离是缺失人文关怀与批判反思。这是指幼儿教师在形成儿童观时,缺乏对儿童的深刻理解和真诚关心,也缺乏对自己的客观评价和持续改进。这种偏离体现在,幼儿教师在接触、了解儿童的过程中,仅满足于获取浅层的信息和数据,而忽视了深入挖掘内在的感受和需求;在关照儿童的过程中,仅顺从于外部的规范和要求,而忽略了探究内在的价值和意义;在自我检视和评估的过程中,仅追求目标的精准和完善,而忽视了优化过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在此偏离的影响下,幼儿教师形成了冷漠且刚性、僵化的信念,这些信念缺乏对儿童真正认知与真实情感的根基,也未基于自我客观评估与持续改进。这类信念无法有效支撑教师的教育实践,也无法帮助幼儿的成长与发展。
3.3 剥离社会环境
再次,幼儿教师儿童观生成路径的第三个偏离是剥离社会环境。这是指幼儿教师在形成儿童观时,忽视了社会环境的影响和作用,而只关注自己的个人观念和经验。此偏离具体表现为,在涉及儿童观的讨论和协作中,幼儿教师过度坚守自身理念与实践,忽视并轻视他人的观点和建议;在调整和适应儿童观方面,教师仅执着于自己的惯常做法和思维定势,而未能考虑和适应社会需求的变更与发展;在推广儿童观时,教师满足于个人的贡献和成就,而忽视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推动。
这种偏离导致了幼儿教师形成一种孤立、保守、自满的行为模式,该模式并未成功融入社会环境,并未获得社会环境的有效支持与认同。这种行为模式无法真实履行幼儿教师的教育实践,亦无法满足幼儿的全面成长和发展需求。
四、幼儿教师儿童观的回归
4.1 丰富儿童观内涵
要纠正幼儿教师儿童观生成路径的偏离,首先需要丰富儿童观内涵。这是指幼儿教师在形成儿童观时,要全面考虑儿童观的认知层面、情感层面和行动层面,即对儿童的看法、态度和指导。这样做的目的是:致力于使幼儿教师拥有对幼儿全面、深入、准确的理解力,能够洞悉幼儿的根本特性、独特性及其成长发展规律;倡导幼儿教师对幼儿持有积极、主动、负责任的态度,以彰显他们对幼儿的尊崇、关爱、信任和支持;推动幼儿教师实施有效、合理、创新的教育指导方式,以秉持以幼儿为中心、以成长为导向、以多元为特色的教育原则。
在实施策略时,幼儿教师需聚焦于获取与儿童相关的最新知识,同时也需探究并熟练运用这些知识;在书面表述中,教师需强调以儿童视角阐述观点,并确保这些观点得到体现和执行;在实际操作和评估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完成与儿童紧密相关的任务,并在必要时进行反思和持续优化。
4.2 加强人文关怀与批判反思
其次,要纠正幼儿教师儿童观生成路径的偏离,还需要加强人文关怀与批判反思。这是指幼儿教师在形成儿童观时,要增加对儿童的深刻理解和真诚关心,也要增加对自己的客观评价和持续改进。这么做的最终目标在于:树立对幼儿具有亲近、温暖、友好的情感态度,能够深究儿童的内心体验和需求,充分满足其情绪及社会性的发展需求;培养幼儿教师形成尊重、信赖、支持的意念,能够呵护儿童的独特个性和自主选择,全面信任儿童的潜力和发展能力,提供儿童对兴趣及创新的鼓励和支持;以及引导幼儿教师在自我认知上达到客观、清醒、积极的标准,能够深入了解自己的优点和局限,冷静剖析自身的问题和挑战,积极谋求自身的改善和成长。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幼儿教师需深化对儿童的理解和满足其内心需要,全身心倾听和细致观察儿童;在照顾和教育儿童时,应尊重内在意义与价值,给予儿童尊重与回应,信任与鼓励;自我检查与评估时,需重视过程合理性和优化,客观评价并反思自己,清晰地分析和解决问题,保持积极进取和实现自我发展。
4.3 获取社会环境支持
最后,要纠正幼儿教师儿童观生成路径的偏离,还需要获取社会环境支持。这是指幼儿教师在形成儿童观时,要充分利用社会环境的资源和机会,与其他人员或机构进行合作和交流。我们的目标旨在:对幼儿教师进行教育视野的开放性与包容性的培养,理解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中儿童的真实状况和需求;持续激励教师进行学习、共享与创新的态度,借鉴他人为教育工作的经验成果,分享自己的见解和作品,不断创新自身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同时,强调幼儿教师在社会中
应承担的责任感,以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为重心,积极参与并推动社会公共事务的决策执行,致力于社会公平正义的构建与维护。
在进行儿童观探索时,幼儿教师应尊重并借鉴他人的观点和建议,同样也需表达并分享自身的看法和建议。通过寻求共识与合作,他们能够适应并改变儿童观。在这一过程中,幼儿教师需关注社会变化和需求,同时对自身方法和策略进行创新,以实现发展与突破。在推广儿童观时,他们需要关心社会进步与发展,并展示自身的成就与贡献,以寻求社会认同和支持。
综上所述,幼儿教师的儿童观是幼儿教育的思想基础,也是教师教育行为的指导。要形成科学的儿童观,需要经历观点生成、信念生成和行动模式生成三个螺旋上升的阶段。目前,幼儿教师儿童观生成路径存在着窄化内涵、缺失人文关怀、剥离社会环境等偏离现象,需要通过丰富内涵、加强关怀、获取环境支持等方法来纠正和改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幼儿的全面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