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的第二单元是先秦诸子散文的研讨。在这些老子生活的时代是春秋末期啊,据说曾任周王朝的图书馆馆长,学识渊博,是孔子的前辈,孔子曾向他问礼。
老子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老子》里。《老子》又名《道德经》,与《论语》《易经》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甚至被称为“万经之首”。
老子的学说我认为最伟大住之处是含有辩证思想。
在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中选取了老子的几段文字,命名为《老子》四章。这四章书提到了几组矛盾统一的概念,有很强的思辨性:
1.“有”和“无”。老子认为我这两者是相互依存、互为作用的:“有”是因为“无”,“无”能够发挥大作用,但往往被人忽略。
2.“知人”和“自知”“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只是一种智慧,自知才是真正的通透。
3.“胜人”和“自胜”“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能够战胜他人,只不过是有力量,能够战胜自己,才是真的坚强。
4.“成”和“败”。“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慎始慎终,才能成而不败。
5.“有为”和“无为”。“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有为而不妄为,顺其自然、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方能成功。
从这些朴素的论述中,我们可以从老子身上学到许多宝贵的思想。
对于学生而言,我们常常会忽视那些看似无用的东西。比如劳动,学生在有劳动任务的时候总是认为“我的的任务是学习,为什么还要参加劳动”有时在学习的时候,总是认为背诵既浪费时间,又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
实际上,这些看似无用的东西却是不可忽视的。比如背诵,现在我们觉得背诵无用,是因为暂时还用不到。当你真正需要用到的时候,你就会觉得背诵的巨大作用了。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功,都渴望被肯定。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又常常缺乏坚持的精神,甚至在离终点不远的时候功亏一篑。这是因为我们在刚开始的时候会很认真很小心地做事情,但是到快要成功的时候,却因为没能保持专注而导致失败。老子已经提醒过我们,慎终如始,方能“无败事”。
我们通过努力,往往可以战胜别人。可是,努力了大半辈子,依旧无法战胜自己。确实,认识他人,甚至战胜他人,许多人都可以做到;认识自己,能战胜自己的,却少之又少。
我们可以战胜强大的敌人,却无法战胜我们自己的懦弱,我们的脆弱,我们的欲望。而这些自己本身的问题,往往会让我们离自己的目标渐行渐远。
遵循事物的规律,不认为干预,方能让事情更健康的发展。 学习亦如是,遵循规律,不冒进,不畏惧,才有可能达到理想的顶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