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国际公共关系总复习

2024-04-16 来源:好走旅游网


1、 公共关系起源于19世纪的美国报刊宣传活动。

2、 1904年,第一家现代意义的公共关系事务所在美国开业。

3、 1923年,爱德华·伯内斯出版了《舆论明鉴》,首次提出了公共关系是一种管理功能以及双向传播交流和公共关系顾问的概念。标志着公共关系正式进入学科化阶段。

4、 1947年,美国公共关系协会成立。

5、 1955年,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在伦敦成立(第一个国际性的公关组织)。出版刊物《国际公共关系评论》(现更名为《前沿》)。

6、 1945年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被看做是信息传播革命的起始年。

7、 世界上最大的公关服务网络是美国的世界传播集团公司。

8、 国际公共关系通常指这样一类公共关系活动,即一个组织在本国以外地区针对国外公众开展的公共关系活动,或其所进行的对国外公众有着显著影响的公共关系工作。

9、 国际公共关系的本质——跨文化传播管理。

10、政府国际公共关系,是指一个国家的政府系统运用传播手段协调其与特定国际公众关系的活动。

11、企业国际公共关系,是指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内企业运用传播手段协调其与特定国际公众的关系,在国际上进行的企业形象策划和产品形象树立的活动。

12、国际公共关系的操作方法:

1

(1)国际公关的调查研究;

(2)国际公关项目的策划,包括:

1)明确国际公关活动的具体目标;

2)制定传播战略; 3)进行经费预算; 4)做好时间安排;

(3)国际公关计划的实施;

(4)国际公关活动的评估。

13、开展国际公关活动的基本原则:

(1)具备全球眼光;

1)要充分了解国际政治、经济形式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2)要关注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

3)要重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尤其是新传播媒介和技术的运用;

4)要掌握公关理论研究的新成果和公关实务发展的新动态;

(2)重视地方特色;

1)要承认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善于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开展各方面的工作。公共关系从业人员只有坚持多样文明,在承认差异性的基础上努力寻求共同点,才能很好地开展工作,达到预期目标;

2

2)要本着理解和包容的态度,深入研究和平等对待各种地方特点。要防止和避免戴“有色眼镜”去观察和研究异己文化,防止和避免对其他文化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偏见;

3)要通过实践活动来摸索和积累经验,增长见识。公共关系是一门复合性的学科,通过时实践获取知识是公共关系从业人员必须注意的事项之一。

(3)遵守国际惯例;

(4)坚持道德规范。

14、国际传播:广义的国际传播包括跨越国界的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狭义的国际传播仅指跨越国界的大众传播。

15、国际传播的特征

(1)政治性

国际传播与国家或民族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它具有很浓厚的政治色彩。在各种各样的国际机构中,传播主体以政治考虑为出发点,服务于本国利益。

(2)跨文化性

国际传播主要是针对外国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而进行的传播活动,因此国际传播的传播范围是以跨国界、跨语言、跨文化为特征的。

(3)多元性

多元性是目前国际传播的重要特征和发展趋势,具体表现在国际传播的目的日趋多元化,传播内容和传播

3

方式多样化等方面。

16、国家官方机构是国际传播的主要行为者。

17、世界上第一大传媒公司是美国迪斯尼。

18、全球最大的图书出版集团是德国贝塔斯曼集团。

19、世界上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综合性传媒公司是澳大利亚裔美国人默多克开办的新闻集团。

20、民间组织:

国际机构:联合国;

超国家机构:欧盟、世界贸易组织;

同盟或地区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前华沙条约组织以及东南亚国家联盟;

跨国组织或运动:教会、国际红十字会、国际奥委会、世界环保组织、世界妇女大会。

国内各种集团或组织:政党、工会以及各种利益集团。

21、电视媒介的的特性:

(1)传播符号的综合性; (2)纪实形象的直观性; (3)面对面传播的接近性。

22、网络媒介的特点:

4

(1)跨时空传播; (2)传播速度快捷; (3)传播形态多样; (4)传播者与受传播者的交互性。

23、通讯社也被称之为“媒介的媒介”。新华通讯社是中国的国家通讯社,简称新华社。

24、《纽约时报》是美国最权威、最有影响的报纸。

25、《时代周刊》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被誉为“世界史库”。1998年3月9日首次出版了一期中文版特刊,该刊因此成为出版发行中文版的第一家美国新闻杂志。

26、法新社的前身是世界上的第一家通讯社哈瓦斯社。

27、美联社的前身是1848年成立的新闻联合社,总部在纽约。

28、合众国际社是美国的第二大通讯社。

29、公共事务,从广义上看,它可以被定义为组织的所有非商业化行为;从狭义上说,公共事务指的是组织涉及的政治活动及其与政府的关系。

30、公共政策环境的特点:

(1)信息爆炸; (2)政府对公共安全、教育、基础设施等问题的重视;

(3)对道德的强调; (4)特殊利益集团力量的加强; (5)全球化视角。

31、全面质量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的。

32、公共事务的评估方法:定点比较。

5

33、议题管理是公共事务主要的工作内容,也是其核心。

34、议题分为四类:

(1)普遍性议题。如环保议题及“克隆人”的议题等。

(2)倡议性议题。如有关女权运动和少数民族权力的议题。

(3)局部性议题。 (4)专业性议题。

35、议题管理这个概念是由美国公关学者豪沃德·钱斯在1976年提出来的。

36、议题管理的一般步骤:

(1)议题的监测与识别。通过外在来源和内在来源进行议题监测。议题监测的一般方法。

(2)议题的分析与评估。分析时,需要回答关于“什么”、“谁”、“何时”、“如何”以及“多少”的问题。评估时,从众多议题中选出对组织影响最大的议题。

(3)议题处理策略选择。

1)传播策略; 2)参与策略; 3)顺应—反对策略。

(4)议题处理。即采取行动对议题加以处理,需要制定周详的计划,整合组织的所有资源、协调各个部门、运用一切可能并恰当的手段,努力实现既定目标。

(5)评估。是旧的议题管理工作的结束,也是新的议题管理工作的开始。

6

37、游说在17世纪出现于英国,19世纪60年代出现在美国。

38、游说的基本形式包括直接游说和间接游说。间接游说又可分为草根游说和草尖游说。直接游说常用的手段通常是信息交换和款待。

39、财经传播就是集上市公关、融资公关和投资者关系于一体的现代传播方式。

40、财经传播的目的和意义:

(1)维护财经活动的正常开展; (2)保护并增长受传双方的财经利益;

(3)提高财经活动的效率; (4)促使新财政政策的出台。

41、国际财经传播与国际财经公关的关系:

(1)国际财经公关与国际财经传播有交叉;

(2)国际财经公关的方法即是国际财经传播的主要手段;

(3)国际财经公关是国际财经传播发展的主流方向。

42、国际财经公关的主体:国际企业。客体:国际财经公众。

43、建立良好国际财经公共关系的步骤:

(1)制定国际财务公关计划;

(4)国际财经公关传播。

(2)选择公关公司或顾问; (3)国际财经公关培训;

(5)国际财经公关评估。

7

44、最具有代表性、最成熟、历史最悠久的证券市场是美国证券市场。

45、沉默期为90天。

46、路演通常在公司股票发行生效期内进行,主要目的是让参与股票承销的各方知道股票发行即将开始。

47、投资者关系是指上市公司(包括拟上市公司)与公司的股权、债权投资人或潜在投资者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在与投资者沟通过程中,上市公司与资本市场各类中介之间的关系。

48、1969年美国成立了投资者关系协会。

49、信息披露与战略沟通的成功要素:

(1)组织管理高层的重视与支持; (2)强有力的投资者关系负责人;

(3)有效使用公共关系传播手段; (4)整合提升企业文化。

50、奥尔多·利奥波德出版了《沙乡年鉴》;1962年,雷切尔·卡逊出版《寂寞的春天》。

51、1971年,先后出现了两个国际性环保组织:“国际地球之友”(最大的环保组织)和“绿色和平组织”。

52、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又称地球峰会,确定了“可持续发展”的会议主题。

53、环境保护公共关系简称环保公关,或称“绿色传播”,系指任一社会组织或个体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社会目标,就绿色环保主题或问题而与公众进行的有计划的、持续的信息交流。

54、环保公关的特点:

8

(1)广泛性; (2)共通性; (3)公益性; (4)持续性; (5)国际性。

55、环保公关的理念:

(1)共生共荣的理念:

1)人类与环境共生共荣; 2)社会组织与公众共生共荣; 3)社会组织之间共生共荣;

(2)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念有三个基本内涵:

1)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内涵。一是倡导本代人的公平;二是倡导代际间的公平。

2)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内涵。包括“需要”和对需要的“限制”两个基本要素。满足需要,首先是要满足贫困人民的基本需要。而对需要的限制主要是指对未来环境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限制。

3)可持续发展的共通性内涵。所体现的公平性的、持续性的原则是共同的。并且,实现这一总目标,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

(3)以人为本的理念:

无论是环保主义,还是可持续发展,都倡导以人为本:

1)人是目的。即认识人的活动及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和归宿。人的任何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的各

9

种需求,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人是关键。人这个因素最活跃、最重要、最根本。人力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3)人是主体。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中,人总是扮演主体角色。

56、绿色传播的概念:

(1)绿色传播应该体现绿色,以“绿色”为目标导向;

(2)绿色传播应该大力激发全社会的绿色环保意识;

(3)绿色传播应该积极倡导和实施可持续传播。

57、环保公关的传播模式:

(1)公众舆论的生成模式;

(2)绿色传播的七步“质量”模式:

量化公众、了解公众、提出问题、积极倾听、进行阐释、采取行动、你的角色。

58、美国IBM公司新标志的问世,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CI正式形成和发展。

59、日本第一个有意识地导入CI的企业是第一劝业银行。

60、广东太阳神集团公司正式推出全新的CIS方案,标志着我国大陆企业对于CIS的正式引入。

10

61、CIS在我国的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是模仿阶段;

(2)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是调整阶段;

(3)第三阶段,以新世纪初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步入成熟阶段。

62、CIS的重要功能:

(1)整体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影响力;

(2)提高企业根据变化了的市场应对消费者需求的能力;

(3)提高企业自身的管理能力;

(4)激励企业自主创新和制度创新的能力。

63、CIS与企业文化的差异:

(1)体系不同; (2)实施的策略不同; (3)实施的主体不同。

64、CIS是通过对企业理念的精神层面、行为层面和视觉设计层面的各种要素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规范和整合,塑造企业独特个性和精神内涵的经营活动和管理职能。

65、理念识别:简称MI,是由企业领导人或决策者倡导并明示,由企业全体成员自觉实践与恪守而逐渐形成的代表企业信念,激发企业活力,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团体精神和概念体系。

11

66、企业理念系统在企业识别系统中居于灵魂和中心地位。

67、企业导入CIS的时机选择:

(1)企业成立之时; (2)企业新产品或服务推出之时; (3)企业周年志庆之时。

(4)企业兼并或重组之时; (5)企业实施跨地域或国际化战略之时。

68、理念系统:经营管、企业价值观、人才观、行为准则。

69、企业理念系统的设定程序:

(1)设定企业理念的诉求方向; (2)确立企业理念系统的基本要素;

(3)企业理念要素的书面呈现; (4)语言要求精炼、概括和内涵丰富; (5)论证与检验。

70、雀巢的商标使用的是具象表现法;工商银行使用的是汉字演化法;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使用的是等线演变法。

71、导入CIS方面要做好:

(1)重视CIS在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企业的国际化,首先必须是企业理念、品牌形象和人才素质的国际化。

(2)适时聘请具有国际化实践经验的专业咨询顾问类公司。借助咨询顾问公司的力量,可以使企业在开展国际化工作方面避免不必要的失误。

(3)大胆使用国际化环境中的本地化人才。借用具有较高素质的本地化人才的力量,可以使企业在短期内

12

快速、准确地把握所在地的市场环境。

(4)加强学习国际规则,争取以国际化的企业行为取胜。

(5)不断总结国际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完善企业的CIS体系。CIS体系导入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总结和不断提高及完善的过程。

72、现代营销观念和实践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以生产为中心;以销售为中心;以消费者为中心、消费者至上。

73、整合营销传播的缘起:

(1)20世纪80年代以来市场和营销观念的变革;

(2)信息技术发展和因特网时代的冲击;

(3)大众传播媒体的弱化和分化。

74、麦卡锡与20世纪50年代提出“4P模式”。唐·舒尔茨提出了“营销即传播,传播即营销”。五W模式由拉斯韦尔提出。香农和韦弗提出传播的“数学模式”。贝罗提出“线性模式”。卡茨和拉扎斯菲尔德提出“两步传播模式”。

75、整合的基本原理:战略和协同。

76、广告是投入最大的整合营销传播基本手段。

77、销售促进,也被简称为“促销”,是指“以创造一种即时的销售为主要目的,对销售人员或最终消费者提供一种额外的价值或奖励的一种激励”。

13

78、汤姆·邓肯教授提出的4种整合层次。

79、以品牌讯息为核心的整合营销传播模式也被称为整合三角模式。

80、唐·舒尔茨的整合营销模式从数据库入手。

81、整合营销传播系统模式的原则:优势互补;协调有序;数据库基础。

82、奥斯古德提出“双行为模式”;施拉姆提出“循环模式”;德弗勒提出“环形模式”。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