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背景
蒋梦麟
①
我们讲教育的,要把教育的出产品,明明白白地定个标准。预定要产什么物品,然后来造一个一个制造厂。不要拿一架机器,就随随便便地造物品。据我个人的观念,我们以前所产的“主人翁”“枯草”,和所产的宰相圣贤,都是不对的。我们所要的物品,是须具有三个条件的人。
一、首先,我们要造就活泼的个人
一个小孩子,本来就是活泼泼的,他会笑,会跳,会跑,会玩耍。近山就会上山采花捕蝶;近水就会去捞水草、拾贝壳、捕小鱼;近田就会去捕蝗虫、青蛙。他们对于环境,有很多兴会。他们的手捺不住地摸这个,玩那个;脚捺不住地要跑到这里,奔到那里,眼捺不住地要瞧这个,看那个;口关不住地要说这样、那样;你看如何活泼。
我们办学校的,偏要把他捉将起来,关在无山、无水、无花、无鸟的学校里;把他的手脚绑起来,使他坐在椅子上不能动;把他的眼遮起来,使他看不出四面关住的一个课堂以外;要他的口来念“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人之初,性本善”……种种没有意义的句子。现在改了“一只狗”“一只猫”“哥哥读书,妹妹写字”……这些话,就算是新式教科书了。
还有讲历史的时候,说什么“黄帝战蚩尤”这些话,小孩子本不识谁是黄帝,更不识谁是蚩尤。孩子听了,好像火星里打来一个电报。还有叫他唱“陀,来,米,发,索,拉,西”的歌;叫他听“咿綟呜噜”响的风琴。不如小孩儿素来所唱的“萤火虫,夜夜红,给我做盏小灯笼”好得多。二十五块钱的坏风琴,不如几毛钱的笛和胡琴好得多。
小儿的生长,要靠着在适当环境里活动。现在我们把他送入“监牢”里束缚起来,他们如何能生长?
德国人福禄培创教养儿童自然的法儿,他设了一个学校,用各种方法,使儿童自然生长;他不知道叫着学校做什么,一日他在山中游玩,看见许多花木,都发达得了不得,他就叫他的学校做幼稚园。幼稚园的意思就是
①原文载于《
新教育》第2卷第3期(1919年11月)“儿童的花园”,后来哪知道渐渐变为“儿童的监狱”。我们把儿童拿到学校里来,只想他们得到知识,忘记了他是活泼泼的一个孩子。
无论在小学里,还是在中学里,我们要认定学生本来就是活的,他们的体力、脑力、官觉、感情,都在一天一天地发展。不要用死书来把他们的生长力压住。我们都知道,现在中学卒业的学生,眼多近视了,背多曲了。学级进一年,生气也减一年。我们不需要这样教育的出产品!
二、我们要造就能改良社会的个人
一个人生在世上,终逃不了社会,所以社会良不良,和个人的幸福很有关系。若我但把个人发展,忘却了社会,个人的幸福也不能存在。
在中国办学的一个难处,就是社会腐败。这腐败社会的恶习,多少终带入学校里来。所以学校里的团体,终免不了社会上一种流行的恶习,不过比较好些罢了。学校是社会的镜子,在这镜子里面瞧一瞧,可以见得社会上的几分恶现象。不过学校里的生活,终会比社会上高一层,所以学生可以有改良社会的一个机会。
普通父母送子弟入学的用意,是有两种希望。一种是为家庭增资产:以为“我的儿子”入了学校,念了书,将来可以立身,为家庭增一个有用的分子;一种是为国家求富强,以为“我的儿子”求了学,将来可以为“拯世救民”的人才。
而好的学校宗旨,是在养成良好的社会分子,为社会求进化。社会怎样才能进化?个人怎样参加谋社会进化的运动呢?这两个问题是学校应该问的。
我想,要学生将来参加改良社会的运动,要从参见改良学校社会的运动做起。我讲到此处,不得不提起学生自治的问题了。
学生自治,是养成青年各个的能力,来改良学校社会。他们是以社会分子的资格,来改良社会,大家互助,来完成社会的进化。不是治人,不是做主人翁;是自治,是服务。有人说,学生在自治社会里自己捣乱,所以自
·143·
新课程教学2019年第21期
治是不行的。我想,自治会导致内部起冲突,是不能免的,这是一定要经历的阶段。况且,与其在学校里无自治,将来在社会上捣乱,不如在学校中经历这个实验。
我们中国,素来把政治道德两样合起来,做立国的中心。我们的学校,也不外政治道德四个字。几千年来的教育宗旨,都是一个“拯世救民”的仁政主义,牧民政策:今天以百姓当羊来牧他;明天羊肥了,就来吃他,你看中国几千年的“一治一乱”,不是羊牧羊,羊肥吃羊的后果么?
现在我们假设百姓是羊,我们要羊自己有能力来寻草吃,不要人来牧;那么羊虽肥,不怕人来吃他的肉。这是讲句笑话罢了,我们那里可当百姓作羊?百姓都是活泼泼的人。我们把百姓的能力增高起来,使他们有了独立生产力,哪还要人来施仁政,来牧他们?
要能独立生产,要先会工作。要知道劳工神圣。美国教员联合会现在已加入劳动联合会。这是全国教师承认教书也是一种劳工。凡有一种职业,为社会生产的,都是劳工。劳心劳力,是一样的。“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这两句话,有分阶级的意思在里面,未免把劳力的人看得太轻了。
把以上的话总括说一句,教育要定出产品的标准,这就是标准:活泼泼的、能改良社会的、能生产的个人。这就是我所瞩望的中国教育的未来。
三、我们要造就能生产的人
以前的教育,讲救国,讲做中国的主人翁,讲济世救民;最好的结果,不过养成迷信牧民政策的人才。不好的结果,自己做了主人翁,把国家当作奴隶;不来救国,来卖国;不来济世救民,来鱼肉百姓;到了后来,“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今后的教育,要讲生产,要讲服务,要知道劳工神圣。为什么要讲劳工神圣呢?因为社会的生产都靠着各个人劳力的结果,各个人能劳力,社会生产自然就丰富了;假如大多数的人都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社会怎么能生存呢?
又如杜威先生说,希腊文化很发达,科学的思想也很发达,何以希腊没有物质科学家呢?何以物质科学到19世纪才发展起来呢?因为希腊人瞧不起做工的人。瞧不起做工,就不会做实验;不会做实验就没有物质科学家了。
蒋梦麟先生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曾任北京大学校长,也曾在商务印书馆担任《教育杂志》编辑和《新教育》主编。在此期间,他曾发表过大量文章,集中阐述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在他看来,个人的价值在于天赋与秉性之中,教育的目的就是尊重这种价值,让每个人的特性发展到极致。他强调智育、体育和美育,认为三者的作用就是要使“我能思,则极我之能而发展我之思力至其极。我身体能发育,则极我之能而发展我之体力至其极。我能好美术,则极我之能而培养我之美感至其极。我能爱人,则极我之能而发展我之爱情至其极”。
本文是蒋梦麟先生对中国教育提出的希望,其中主要有三条标准。
其一,是教育要培养活泼的个人。“活泼”一词用得极为精准。实际上就是强调要保留孩子的天性。教育不是要束缚住孩子的手脚,让他们无法再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无法再用自己的脚去感触世界。正如蒋梦麟先生所说,“不要用死书来把他们的生长力压住”,要让每个孩子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让他们敢于探索,敢于发现。
其二,是要造就能改良社会的个人。这对于当下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每一位学生最终都会步入社会,学校教育力图培养的是栋梁之才,其实就是能够改良社会,推动社会积极发展的人。能够担负起未来社会发展的人,必将有充沛的学识,有担当,有责任感。这些能力、精神的培养是要在学校内进行的。所以,学校教育的意义是重大的。
其三,是要造就能生产的人。蒋梦麟先生提出此点是有时代背景的。用于当下,不妨说是强调造就有社会生产力的人,即每一位学生都应该具备“生存”“生活”的能力。如今,不少学生在家庭的溺爱之下,缺乏自理能力,学校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他们的生存和生活能力,使他们步入社会之后,能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这也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
(推荐人:姚舒扬)
·14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