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笔是作为青年画家范治斌的工具,但就是这小小的画笔,成就了他的艺术人生.
范治斌在鲁美的三年很充实。素描和水墨课,整段整段地上,他说如不是特别热爱,这样的上法会吐了。但就这样,他没懈怠过。范治斌经常在画室画到很晚直至宿舍关门。他说记得一个下大雪的深夜,他走在从画室回宿舍的路上,只有他一人,路灯下的校园,白雪覆盖,宛如童话世界,回首看只有他走过的两行深深的脚印,真是美极了。
范治斌作品《长者的肖像之十九》
那时范治斌的绘画题材多以老人为主。而<茶馆组画>是他本科时的毕业创作,共十张,画于1995年。家乡的一些街道里有最廉价的茶馆,聚集了许多形像生动的长者。他便不辞风雨,在茶馆画了一个多月的速写,积累了厚厚的三本素材。他最大的收获,还不是速写技巧的猛进,而是他体会到了情绪之于绘画的美妙及情感的份量。
范治斌作品《高原纪事05》
范治斌曾一度迷恋席勒的画风,曾认真地研究他学着他的风格画画,但感觉从精神上相去甚远,他的作品与他的精神是高度的统一,而范治斌只是有些形似而已。渐渐他认识到,风格的形成,是个体自性自然而然的驱使,风格与人的关系,也是相互印证的关系。喜欢,可以把他放在枕边欣赏,然后,去找寻属于自己的艺术精神。
范治斌讲前几年带学生去甘南的拉卜楞寺和郎木寺采风。那里是藏民族的发源地,对学生而言此地充满新奇的视觉感受和心里体验。在郎木寺,学生到处去拍照,他则静静地坐在旅馆里能看到寺院的窗前,画下了那片风景。晚上有学生过生日,大家齐聚一家特色小餐馆,唱歌,喝酒,讲欢乐无比的事,最后都喝醉了,开心极了。讲到这些的时候,范治斌眼里还是透漏着兴奋。
范治斌作品《迪拜海滩一角》
他说写生带给他的惊喜是,它无限扩展了他的思路和表现题材。当范治斌还没面对即将表现的景物时,他并不知道应该画什么以及会有怎样的激情去面对。及至面对,他感觉自己的心灵打开了一扇窗,自然的景物照射进心里,演化为心灵的景物。就像人们常说的神遇而迹化那样,一切都不露声色,静静地,在他的纸上流淌出来。
范治斌作品《素描速写02》
范治斌在现代传统之间,以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确立了自己艺术取向,这是极难协调的两个层面,但他以超越年龄的智慧将其融入到生命境界和至情至真的艺术高度,把他的纯真之心幻化为深湛澄明的笔墨痕迹,始终守望着这份“人文情怀”并将其视为精神存在的终极家园,以范治斌在学术上的努力和不懈探索的精神,必将创作出洋溢着前所未有的活力与激情的作品,表现出中国文化澄怀观道与畅神临泉的人文精神传统,追寻当代文化的精脉,这也是我们所关注范治斌的缘由所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