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和你一起共成长

2023-03-30 来源:好走旅游网
和你一起共成长

作者:黄志淑

来源:《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2017年第22期

小天是一个长得十分俊俏的小男孩,思维也十分活跃,但总爱不停地说话,搞一些恶作剧,这个学期他变本加厉。我一遍一遍地告诉他不要说话了,你影响了老师讲课,同学听课,但效果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为了杜绝他上课随便说话,我专门找了一个很乖巧,上课认真,特自律的女同学与他一起坐,这个女孩也不辜负我的期望,对于他上课的挑言一概不理,然而,小天并没有打算放过她,上课的时候润润趁老师不在意,偷偷地把抹过鼻涕的纸巾扔进了人家的书包,并把脏手往别人身上擦,还在人家的书包上用笔留下了自己的记号。惹到女孩的家长频频来电话投诉,要求要调换位置。

怎么办,我只好找来他的父母,希望能有所帮助。

那一天,我们三个老师就在办公室里谈了很久,尽可能的把他在学校的情况反应给家长听,也尽可能地从家长处了解他在家里的一些情况,希望能从中找出答案,可是一连几天,我发现他并没有我们预期的那样,不但一点也没有进步,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满世界的寻找答案,急切地想知道解决的方法。我打开了《如何说,孩子才肯学》,发现无形之中,他就被我角色定型了,原来我们在他的父母面前,再一次的给他角色定型,并且是在当一个孩子听到每一个人都对他说着同样的事情,一遍又一遍,于是他就开始相信它了。 我意识到我必须让孩子从角色定型中解脱出来,怎么做呢?我决定仿照书中的几点来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提醒自己,要按以上的方法去做,不要给他贴上“有色的标签”,可我意识到这很难。他丝毫没有一点进步,看来完全按书上的做根本行不通,接下我该怎么办?

我不断地在反思着自己的教学行为,我想,我应该要冷静思考,找到对策。晚上我一有空便阅读有关这方面的书籍,如《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如何说,孩子才肯学》、《认知心理学》,甚至是《日常实用口才》等,我深知任何实践必须要有丰厚的理论知识做基奠,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从那以后,我开始了“反角色”的战斗。我在上课肯定他,把他的学号记在表现栏了,但发现他出差有错误时,我用眼睛看看他,用手指指红花。他马上就意识到,重新回到认真听课的过程中,我便给他一个赞扬的眼神。在他管不住自己嘴的时候,我这样跟他说“老师想让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发言”,“我希望别人说话时,你能认真倾听,别人

也需要说话的机会。”当他边举手边说话时,我这样跟他说“尽管你有许多话说,但能意识到要先举手”,当我发现他在注视我时,我会微笑地向他点点头,更有时向他伸出大拇指。在这期间我还给他随身安排了“三部贴身摄影机”——他最好的三个小伙伴,(这件事得秘密进行)随时掌握他的情况,这样就连他下课,甚至是放学后的情况我也清清楚楚,这样做的目的当然不是在监视他,我只是想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都能及时发现孩子的优良品质。我相信他就是一块未经琢磨的玉。

在某个下午,我特意与他一起放学回家,我边走边聊,表扬了他这几天为班里做的事,同时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他能够做一个自我约束力强的孩子。那一天,我们的谈话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而我也感受到一股从来没有过的愉悦。在后来的广播气操比赛中,我班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他开心的不得了。

当然, 教育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也不是一次两次就能解决的。小天的这些毛病也不可能一下了完全克服,在这期间也总会反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作为老师的我在与孩子一次次磨合的过程中,我慢慢学习着宽容,学习着理解。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努力地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也努力着去用自身的行动,去影响他们,不再一个劲的不许这样,不许那样,而是尽量让他听出我对他的肯定,说出我的感受和期望,给予他足够的耐心和信心,我希望他能越来越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