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双减政策下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探讨

2023-07-18 来源:好走旅游网


双减政策下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探讨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双减”政策是指减少作业的总量,减少做作业的时间,将教育的重点集中在课堂,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想要在小学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中真正落实“双减”政策,这就要求阅读课堂更高效,利用学生的年级特点规划教学计划,使学生获取阅读技巧的同时升级情感体验,使阅读效率提升上来。

关键词:双减政策; 小学高年级语文; 阅读教学; 教学探讨

一、“双减”政策下,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的教学原则

语文学科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的特点是,不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对学生的思维、品德、情怀等更深层次的塑造。很多学生认为阅读就是看书,在“双减”的要求下,教师更应该丰富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在不增加学生压力的情况下高效地完成阅读教学。

二、“双减”政策下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改变阅读课堂主体,活跃阅读课堂气氛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汉字储备量,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这个年级段的学生,一味地摘取阅读文章中的知识点反复传输给学生,不仅不会让学生加以重视,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因此,阅读课堂的主体就应该从老师转变为学生,老师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来帮

助学生高效地阅读。在课堂上,老师只是需要给学生传授方法即可,使学生掌握适当的阅读时间。在阅读课堂上,教师要帮助学生挖掘书籍或者文章的深层内涵,在阅读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互动,对某一个观点进行探讨。通过类似的方式,阅读课堂气氛才能活跃起来,学生才能在愉悦的心情中感受阅读的乐趣。

以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文《丁香结》为例,教师就可以针对课文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比如:通过阅读课文内容,说一说作家从哪几个方面写丁香的故事?“丁香结”究竟引发了作家对生命如何的思索?或根据生活实践,谈谈学生自己的认识。为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通过小组的方式进行讨论,在讨论结束后每组要派出一个代表来进行分享,在分享结束后,教师再对分享的结果进行总结。这样一来,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方式,不仅阅读教学没有对学生产生压力,相反,能使课堂气氛活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加强阅读情境创建,提升阅读课堂效果

在“双减”的背景下提升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需要创建一个阅读教学的情境,让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沉浸式”体验,使学生融入到阅读情境中,对文章理解的更容易,使课堂教学更高效。

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和目标做好充分的准备,选择适合创建教学情境的阅读内容带领学生阅读,通过情境的创建,阅读气氛的升温,教师选择合适的机会对阅读方法进行传授,这样一来,在学生理解阅读内容的同时也能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快速提升。

例如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这节课当中,教师在上课之前就要

对《开国大典》的内容有深刻理解,然后可以提前利用网络资源,准备历史上真正的“开国大典”相关视频资料,根据教学目标当中重点和难点的内容,对应到相应的情境教学中,当学生阅读《开国大典》这篇课文时,将获得“沉浸式”的体验,将自己当成开国大典当中主席台下的观众,在这种氛围之中获取阅读感悟和心灵体验,使阅读更易于学生理解,协助教师完成教育目标。

(三)适当采取鼓励机制、增强学生阅读兴趣

语文阅读课堂考核学生掌握情况往往通过课上提问、做阅读试卷等模式进行,这种过于单一的方式往往将学生的学习目标局限在是否能正确回答提问或是否写出正确答案,无形之中又回归到了应试教育的模式上,对于双减政策的落实是十分不利的。

教师在考评学生阅读效果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开发学生的想象力。问题的设置不应该过于狭隘,应多采取开放式的问题,只要学生能自圆其说,主体思想健康向上,我们要积极鼓励学生,帮助他们建立阅读的信心,只有有了自信,阅读的兴趣才能提高。

以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里这篇《草船借箭》为例,教师可以根据阅读内容向学生提出两点阅读问题:首先,通过阅读《草船借箭》,可以完整的将草船借箭的故事叙述出来。其次,通过独立思考,以任意角度写一篇读后笔记。

第一个问题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简单,学生为了将故事讲清楚,都会积极的投入到阅读当中,并且仔细研究“草船借箭”故事发生的来龙去脉,通过自己的语言组织将故事叙述出来。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故事背景、人物形象、故事的逻辑关系等,在阅读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和逻辑。第二个问题时写读后笔记,当教师批阅读后笔记

的时候,就可以适当采取鼓励的机制,写出对学生激励的话语,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学生就可以建立自信心来阅读,帮助学生增强阅读兴趣。

(四)根据学生兴趣爱好,丰富学生课外阅读

由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意识,个性越来越鲜明,每个学生在阅读上都有各自的偏好。要想落实“双减”要求,使学生阅读的兴趣持续保持,就需要教师了解不同学生的个性,针对他们的个性选择不同的书籍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现在网络资料丰富,有些学生不喜欢默读文字,教师可以给他们推荐一些绘本、有声书籍等。帮助学生达到“提高学生阅读总量,增强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目标。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识别优质阅读能力尚未成熟的小学生而言,有些课外阅读不适合小学阶段阅读,教师必须帮助学生甄选阅读材料,选出符合学生年龄段和适应未来发展的书籍。

还以《草船借箭》为例,通过故事背景的了解,再引导学生去阅读《三国演义》的全本,逐渐扩展到四大名著的其他作品《西游记》、《水浒传》以及《红楼梦》,虽然小学时期,四大名著并不是必读书目,但是阅读经典名著作品,对中小学生读书能力的提高还是非常有帮助的。此外,由于这些名著有强烈的故事性和趣味性,所以可以帮助学生对读书形成浓厚兴趣,而通过课外阅读,则能够扩大学生的视野,因此有利于学生的养成阅读习惯。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落实“双减”政策,坚持素质教育,对小学高年级阅读的教学方式不断地创新和探索,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阅读技能的同时使

学生阅读兴趣得以提升,从阅读当中获取知识和智慧,为小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增添色彩。

参考文献:

[1]刘晓娟.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思考[J].新课程,2020(51):149.

[2]吴玉琴.小学高年级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J].学周刊,2021(3):83-84.

[3]孙延平.小学中高年级“读写结合”式语文教学实践分析[J].知识文库,2020(22):34-35.

[4]蔺丽辉.小学高年级语文个性化阅读习惯的培养[J].家长,2020(32):49-5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