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海林市畜牧业发展的分析与建议
2023-01-10
来源:好走旅游网
为了加快我市质量效益型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落实科学 发展观,促进农民增收,我们针对全市畜牧业生产情况进行了 调研,并提出了今后畜牧业发展建议。 1发展现状 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到2009年末,全市肉牛、生猪、羊、 禽存栏分别为4.90万头、7.46万头、5.22万只、85.50万只,全 市畜牧业产值3.1亿元,农村人均牧业收入838元。 龙头企业建设卓有成效。近些年来,海林市委、市政府加 强畜产品加工及饲料生产方面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在资金、土 地、产品宣传及服务等方面予以龙头企业优先支持,成功地将 东方希望牡丹江动物营养有限公司、禾丰牧业、可新食品有限 公司引进海林市建厂投资。带动万余户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 增加农民收入5 000余万元。 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建设和完善年出栏2 000头育肥猪 场9个,建设和完善2O个肉牛养殖小区,发展养殖示范户180 户,发展养殖专业村32个。目前,全市肉牛规模养殖比重占到 25%,生猪规模养殖比重可达到70%~80%,蛋(肉)鸡规模养 殖比重达到90%,山绵羊规模养殖比重达到60%。 畜禽品种进一步优化。引进了西门塔尔、利木赞、夏洛莱、 长白猪、约克夏猪、杜洛克猪、绒山羊、特克赛尔绵羊、波尔山 羊、莱茵鹅等优良肉牛、生猪、羊、禽品种40余个;建立肉牛冻 配站点60个,占农村总数的48.8%;建立海林市鸿都良种种 猪鲜精供应站1个,设猪人工授精站点15个,全市肉牛、生 猪、羊、禽良种普及率分别达到75.0%、97.O%、93.0%、99.0%。 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全市设立9个乡镇畜牧兽医站,配备 人员4o人,共设置村级防疫员111人,繁改员6O人,村兽医 87人,改造和完善了9个乡镇兽医站化验室,建立了97个标 准化村级兽医室,形成了市、乡、村3级服务网络。 动物防检疫功能增强。加强了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 猪蓝耳病、口蹄疫、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和监测工 作,全市无重大疫病发生。 2发展畜牧业的优势与潜力分析 资源优势分析。我市有耕地面积104.4万亩(每亩667平 方米),其中种植玉米3O一35万亩,关于加快海林市畜牧业发展的分析与建议 年产秸秆近25万吨;种植 大豆45 50万亩,年产大豆秸秆近8万吨;种植水稻15万亩, 年产稻草近8万吨,每年全市可收获农作物秸秆4O多万吨。 我市有革山草坡草原面积近100万亩,年产饲草近30万吨。 我市有酒坊7O多家、豆腐坊近200家,每年生产酒糟、豆腐渣 近4O万吨,全市资源总量达到110万吨。通过发展肉牛等产 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牧业高效益、高利润。 龙头企业优势分析。龙江皓月集团在穆棱市磨刀石镇建 成肉牛屠宰厂,年屠宰能力20万头。目前牡丹江地区仅能提 供符合标准育肥牛不足2万头,远远满足不了企业需要,加工 企业牛源明显不足;宁安市已经建成鑫鹏生猪屠宰加工企 业,年屠宰能力为8O万头,日屠宰量为1 500~2 000头; 牡丹江正大肉鸡屠宰企业,年屠宰加工能力为1 500万只。 区位优势分析。我市位于对俄经贸走廊的中心区域,绥满 铁路、301国道贯穿全境,可直达哈尔滨、北京、天津、济南、大 连、满洲里、绥芬河等主要城市。龙江皓月集团肉牛屠宰厂距 牧业观察 离我市仅有50公里,宁安鑫鹏生猪屠宰加 工厂、牡丹江正大肉鸡屠宰加工厂距离我 市仅有20公里,极大地便于全市养殖户所 饲养的肉牛、生猪、禽的运输与销售,大大 地降低运输成本。我市周边有3个国家一 类对俄口岸,距绥芬河口岸175公里,东宁 口岸220公里,珲春口岸320公里,与俄罗 斯远东地区公路相连,铁路相通,便于畜禽 产品外销。 技术优势分析。全市市、乡2级共有畜 牧技术人员103人,有村级兽医、防疫员、 配种员186人。畜牧局下设畜牧站等8个 金 业务站、办、所、院,在9个乡镇建立了畜牧 兽医站,负责全市畜牧业生产技术推广、动 哲 物疫病防治、执法监督等职能,技术服务网 络健全。目前,我市畜牧业5项综合技术得 霹 到普遍推广和应用。 龙 3发展意见和建议 确立畜牧主导产业。今后,我市在畜牧 癌 业发展中,要以肉牛产业为重点,自主发展 棒 生猪、羊、禽、特种养殖生产,着力培育辐 射、示范带动力强的养殖专业村、专业小区 牧 和养殖示范户,促进畜牧业向规模化、集约 局 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制定优惠政策。建议制定出台关于加 快畜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畜牧业发展奖 励方案等若干个政策,优惠政策中明确基 地建设标准,明确对发展畜牧业做出贡献 的乡镇、村、单位、个人奖励办法和标准,明 确相关部门、单位在畜牧业发展上应该提 供的服务项目,明确乡镇政府、村建设小区 等基地任务,明确向龙头企业交售畜禽数 量及奖励标准,明确对母牛养殖户实行冻 配的补贴标准、母猪养殖户补贴标准,明确 为发展养殖生产建设酒坊收取相关费用减 免标准等。 加大信贷资金投入力度。制定出台更 加便于畜牧业发展、符合信用社金融部门管理要求的贷款办 法,加大对畜牧业发展的贷款力度和额度,提高畜牧业贷款占 农业贷款总额比例。每年信用社投放在畜牧业生产上的信贷 资金不少于1亿元。重点倾向予以肉牛生产为主业、生猪、禽 类规模养殖为重点的农户进行放贷,降低贷款条件,简化贷款 手续,延长贷款期限。 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要充分发挥好专业技术职能作 用,不断提高队伍整体业务技术水平,建立健全科技推广体 系、良种繁育体系、基层 、百严品耍全体糸,建议币政 府要每年拿出一定资金 服务体系建设,通过转变工 作职能,提高服务质量, 畜牧业生产搞好服务,保护 养殖户和消费者的利益 女业健康、安全、快速发展。 诵 养殖技术顾问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