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力
来源:《科技视界》 2015年第31期
李 力
(安康学院政治与历史系,陕西 安康 725000)
【摘 要】“生活世界”是现代哲学中出现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出现意味着哲学尝试摆脱形而上学的空洞向现实生活和世界的回归,这是现代哲学发展的一个趋势。哈贝马斯从社会批评理论出发,也提出了自己的生活世界理论,相比较胡塞尔、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的的生活世界理论表现出的抽象性和语言化特征,他的理论更具有现实意义,他把生活世界作为他交往理论的承载体,强调语言的交往活动而不是语言本身的基础构成意义,可见其生活世界理论立
志于通过使交往合理化来达成现实世界的改造,可以看出他借此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良苦用心。
【关键词】哈贝马斯;生活世界;交往理论;意义
作者简介:李力(1981—),男,陕西临潼人,硕士,助教,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和研究工作。
哈贝马斯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对前辈的“社会批判理论”进行了重大的改进。他哲学研究的特点是拒绝纯思辨的形而上学,强调经验对哲学研究的重要性,因此他把“带有实践意向的社会理论”建构作为自己哲学的理想。哈贝马斯被认为是一位原创性很强的理论家,所谓 “原创性很强”是指哈贝马斯对既有理论成果的创新性贡献。他的生活世界理论就是这种创新的代表之一,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论克服了胡塞尔、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的抽象性和纯粹的语言性,把生活世界与现实社会问题的批判结合起来,尤其强调了语言的交往活动而不是语言本身的基础构成意义,把人们的交往活动视为生活世界得以存在的根基,这与其他学者强调于语言的建构意义是不同的,在比较中看,哈贝马斯赋予交往活动的根基性建构意义才具有真正的合理性和深刻性。
1 哈贝马斯对“生活世界”的理解
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摒弃了了胡塞尔的先验主义,但又保留了胡塞尔的意向性特别是主体间性思想。他把生活世界看做是人的存在境遇,是先于命题和理论的经验性前提,它具有主体之间的“共享性”。他概括说: “生活世界是由诸多背景观念构成的,这些背景观念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同,但永远不会存在什么存疑。这样一种生活世界背景是明确参与者设定其处境的源泉。通过解释,交往共同体的成员把客观世界及其主体间共有的社会世界与个人以及 ( 其他集体) 的主观世界区分开来。世界概念以及相关的有效性要求构成了形式因素,交往行为者可以用它们把各种需要整合的语境与他们自身所处的明确的生活世界协调起来。”[1]哈贝马斯提出生活世界的概念主要是服务于其交往理论的,所以它被理解为一种具有社会功能的文化背景,主要是主体间性的背景知识和信息,因为这种背景通过日常语言来表现,所以他的生活世界概念本质上是指话语世界。他说: “我首先引入生活世界概念,用来作为沟通过程的相关概念”,“交往行为的主体总是在生活世界的视野内达成共识”。[2]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概括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的本意。一、生活世界表现为文化、社会、个性的结合。文化是交往者的知识背景;社会是交往者的秩序性组织;个性是交往行为者所具有的语言沟通和理解的能力。二、生活世界代表了人类文化的沉积,是一个包含知识、信息、语言、生活方式和世界观的备忘录,它具有“去中心化”的性质,是交往行为的一个参照系,并能够承受批判和修正,从而协调各种力量间的平衡关系。三、生活世界作为文化系统具有自
组织协调功能。它要求能包容不同的有效性标准,从而保证立场的多样化。能保持反思的活力,防止教条主义。最后要能保证交往行为的灵活性,使行为目的可以局部突破沟通命令的制约性,从而保持文化系统的活力和宽容度。
2 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的理论意义
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的提出是对老一代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重构和发展,其价值取向是摈弃主体意识哲学和形而上学的理性观,回归现实生活本身,以一个说话者和至少一个听者构成的互为主体关系为基础的语言行为作为出发点,使理性成为现实的交往能力,并使之合理化。
因此与前人的“生活世界”理论相比,他的理论蕴含了很多原创性品质。具体表现为:一、对生活世界概念的界说更加明确具体。把它理解为一种建立在人们语言交往活动基础上的可经验的、可理解的、可书写的具体存在。对生活世界这种理解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概念化和抽象性的弊端,使之回归到人的日常生活基础之上。二、始终站在批判现实社会的角度来看待生活世界的问题,继承了法兰克福学派“病理学诊断法”的优良传统,深刻的揭示了现代西方社会的种种弊端及其真相。表现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品质。三、把生活世界合理化和现实社会的变革统一起来,寻求社会改良的理论基础和可能性。他提出生活世界的殖民化理论来批判工具理性和系统(指国家、社会法律、经济的机制)对生活世界的入侵,认为这种入侵导致了生活世界秩序的紊乱,异化的普遍滋生和蔓延,人的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失落。从他的批判中可以感受到对生活世界合理化的强烈诉求,因此他的生活世界合理化理论包含着社会变革的积极思想。而且他对生活世界与系统之间的关系所做的思考也极具启示意义,说明他的思考已经触及了社会上层建筑这个政治话题,这一点是现代西方哲学所避之不及的。这些正好奠定了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合理化理论的现实批判性品质。四、把语言的社会功能与交往行为的合理化结合起来,企图在人们的主体间性中建立一种心灵沟通和商谈的可能性,从而达到社会自身的完善和改良。他把语言活动而不是语言本身视为生活世界的基础,相比其他学者是一种进步,因为这样才能为生活世界的改造提供可能性的条件。
总体来看,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和交往理论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其理论具有很多的现实性和批判性,不愧为“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尝试。他在哲学研究方法方面也很值得称道,其精于思辨,又兼顾实证主义的风格,理性思考和生活经验并重的理路,都为他的哲学添彩不少,这些都能为我们的哲学研究提供一些启示。
【参考文献】
[1][2][德]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M].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69,70.
[责任编辑:曹明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