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线性代数期末考试试卷(A卷) 考试时间: 年 月 日 课程名称: 线性代数 适用专业年级: 考生学号: 考 生 姓 名: ……………………………………………………………………………………………………… 一、单项选择(20分=4分5): a11. 0a2b300b2a30b10() 0a400b4(A)a1a2a3a4b1b2b3b4, (B) a1a2a3a4b1b2b3b4, (C) (a1a2b1b2)(a3a4b3b4), (D) (a2a3b2b3)(a1a4b1b4). 2. 设A,B为同阶方阵,则( )成立 (A)ABAB , (B) ABBA, (C) ABBA, (D) AB1 A1B1. 3. 设A为mn矩阵,齐次线性方程组AX0仅有零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的( ). (A) 列向量组线性无关, (B) 列向量组线性相关, (C)行向量组线性无关, (D) 行向量组线性相关. 4. 向量,,线性无关,而,,线性相关,则( )。 (A) 必可由,,线性表出, (B)必不可由,,线性表出, (C)必可由,,线性表出, (D)必不可由,,线性表出. 5.二次型f(x1,x2,x3)(1)x1x21x3,当满足( )时,是正定二次型. 222 (A) 1; (B)0; (C)1; (D)1. 二、填空题(20分=4分5): 注:1、教师命题时题目之间不留空白; 2、考生不得在试题纸上答题,教师只批阅答题册正面部分。 ( 首 页 ) 01 6.D111011110111,则D_______. 10 7.设A为四阶方阵,若A=a0,则其伴随矩阵A*的行列式A*=_______. 122 8.若A24t,当t_______时,RA2. 369TT 9.设312253,其中1(2,5,1,3),2(10,1,5,10), 3(4,1,1,1)T, 则________. 11010.设A1k0为正定矩阵,则k _______. 00k2三、计算行列式(14分): 11.a01111a10010a20100a3a1a2a30 四、证明(16分=8分×2): 12设A,B为n阶方阵,且A为对称矩阵,证明BAB也是对称矩阵。 13设A和B为同阶正交矩阵,证明AB也为正交矩阵. 五、计算题(14分): T2111130 14.解矩阵方程X21。 111432六、计算题(10分): 15.三阶实对称矩阵A的特征值为0,2,2,对应于特征值0的特征向量为p11,1,1,求出相应于特征值2的全部特征向量。 七、解答题(6分): 16.求曲线xxyy1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注:1、教师命题时题目之间不留空白; 2、考生不得在试题纸上答题,教师只批阅答题册正面部分。 22T( 首 页 ) 2005级线性代数期末考试参考答案(A卷) 一、单项选择(20分=4分5): 1、D 2、C 3、A 4、C 5、C 二、填空题(20分=4分5): 3 T 6、-3,7、a,8、任意值,9、1234,10、k1 三、计算行列式(14分): a01 11.1111a100a2001a01i1ai0000a30331a10010a2010 7’ 0a3 a1a2a3(a01) 7’ ai1i四、证明(16分=8分×2): 12、证明:QAA 2’ (BAB)BABBAB 3’ BAB也是对称矩阵。 3’ 13、证明:QAA,BB 2’ (AB)1T1T1TTTTTTTB1A1BTATAB 3’ T AB是正交矩阵。 3’ 五、计算题(14分): 2111130,B 14.解:设A21,则 432111XABATXTBTXTATBT 4’ 1 注:1、教师命题时题目之间不留空白; 2、考生不得在试题纸上答题,教师只批阅答题册正面部分。 ( 首 页 ) AT81002221143BT11113~01025 5’ 10132001123823221 5’ XT25X82523313六、计算题(10分): x1 15.解:设A相应与特征值2的特征向量为x2 2’ x3 因为实对称矩阵的不同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相互正交, 2’ T 所以p10x1x2x30 11 得到基础解系11,20 3’ 0111 所以A相应于2的全部特征向量为c11c20,c1,c2R 3’ 01七、解答题(6分): 1x 16.解:设X,Ay12 EA12,则有XTAXx2xyy2 13131,,的特征值为 2’ A122222 注:1、教师命题时题目之间不留空白; 2、考生不得在试题纸上答题,教师只批阅答题册正面部分。 ( 首 页 ) 112 1’ 对应于1的特征向量可以计算得:1,单位化得p11121 对应于2的特征向量可以计算得:2,单位化得p11T12 1’ 122y12y221,由正交变化得刚性知面积为。2’ 作正交变化XpY得到XAX2233 注:1、教师命题时题目之间不留空白; 2、考生不得在试题纸上答题,教师只批阅答题册正面部分。 ( 首 页 ) 注:1、教师命题时题目之间不留空白; 2、考生不得在试题纸上答题,教师只批阅答题册正面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