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下的老年期角色转化问题及对社会工作的启示

2020-10-18 来源:好走旅游网
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下的老年期角色转化

问题及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启示

王苍龙

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重庆 400715

摘 要:社会资本是影响个人行动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的重要资源。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Bourdieu)认为社会资本是现实或潜在资源的集合体,这些资源与拥有或多或少制度化的共同熟识和认可的关系网络有关。个体进入老年期,需要经历角色转化这一必然过程。因此,老年人对社会资本变动的适应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其日后老年生活的方方面面。

所谓老年期角色转化是指个体进入老年期后为了使自己和环境保持平衡协调关系所进行的角色调试和改变。进入老年期以后,个体的角色变化主要包括主体角色向依赖角色转化、工作角色向闲暇角色的转化、配偶角色向单身角色的转化、“空巢家庭”现象以及由复合人向原子人转化等。

然而,在转化过程中,老年人群体社会资本却呈现缺失的状态。从社会资本的角度,解决老年期角色转化问题需要增加其权威社会资本、组织社会资本、制度社会资本等。

首先,增加权威社会资本主要采用团体工作的方法。根据伊妮德(Enid O.Cox)和露丝(Ruth J.Parsons)的权能激发技巧,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合作、信任和共享的助人关系;利用团体进行集体行动;辨识成员优势并给予信赖;充分利用团体成员的互助和资助等等。只有让老年人充分利用权威社会资本给他们带来的机会,体会到其权威的存在和作用,才有利于其更加主动地走出家庭的闭塞环境,更好地完成角色转化。此外还应积极倡导全社会尊老爱老的道德风尚,谴责虐待老人、歧视老人的行为,为老人权威社会资本的再造创造好的环境条件。

其次,组织社会资本中最关键的是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这需要采用社区工作的专业方法进行。可以通过建立社区支援网络实现对老人组织社会资本的支持。主要包括五

1

种策略:1.个人网络。集中和动用与案主有关的重要人物和资源,维持和扩大案主的社交关系。2.志愿者网络。在社区内征募志愿者,为案主寻找及分配可提供协助的志愿者,发展他们的同伴关系。3.互助网络。将具有相同背景、共同问题和兴趣的服务对象聚集一起建立互助团体,加强同伴支持系统和经验交流。4.邻舍协助网络。召集并推动邻舍为案主提供服务,发挥相互性的帮助及极少的烙印效果。5.社区授权网络。建立行动网络或团体,反映其需求,争取资源并提倡权益。

第三,在增加其制度社会资本方面,需要完善医疗保险制度,特别是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增加服务项目,增强服务便捷性,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特殊要求。建立社区医疗服务队伍,按照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疾病种类、年龄、社会支持等建立档案,有针对性地进行定期定点的上门医疗保健护理。还可以建立社区中心保健站,减少到医院就诊给老年人带来的不便。此外应完善应急呼叫装置、急救设施和人员配备等。 关键词:社会资本;老年期;角色转化;老年社会工作;启示

社会资本是影响个人行动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的重要资源。个体进入老年期,需要经历角色转化这一必然过程,这就意味着老年人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将进行较大范围的变动,或者流失或者保留,同时,老年人对社会资本变动的适应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其日后老年生活的方方面面。另外,在社会资本视角下考察老年人角色转化和适应问题,也有利于调整和完善老年社会工作。

一. 老年期角色转化问题

所谓老年期角色转化是指个体进入老年期后为了使自己和环境保持平衡协调关系所进行的角色调试和改变,是个体社会化的最后阶段。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老年期要适应体力与健康的衰退,适应退休生活和收入的减少,适应配偶的死亡,承担市民的社会义务,与年龄相近的人建立快活而密切的关系,降低对物质生活满足的要求(刘光宁,2000)。进入老年期以后,个体的角色变化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一)主体角色向依赖角色转化

主体角色就是能够自主地控制和利用社会资本,不断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行为模式和规范。进入老年期之前,个体会觉得自己是有能力的,对许多社会资源是可以自己把握而不需要依赖他人。他们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可支配地履行抚养子女的义务。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一方面是生理机能的退化,生活变得极不方便,健康状况明显下降,另一方面是认知能力包括记忆能力、学习

2

能力等开始衰退。这些变化不可避免地需要得到子女或者社会的帮助,于是逐渐由主体角色过渡到依赖角色。这种社会资本的显著丧失虽然是一个自然过程,但是对于老年人而言是难以适应的,因为,从婴儿到成人,他们都是社会资本的增加收益者,几十年的自我负责的惯性并不能得到立刻拆除,在老年人看来,依赖角色是一种社会可控资本的剥夺。

(二)工作角色向闲暇角色的转化

扮演工作角色的个体具有强烈的自我价值体验,工作经历不仅是个体社会资本丰富的表现,更是个体提高社会效能(信任、规范及网络等)(普特南)的最优途径。事业上的成功证言了个体的能力并由此赋予个体较强的成就感。退休之后,老年人往往会产生很强烈的失落感。他们经常把工作成绩当成衡量自我价值的标准,一旦失去了工作这一主要社会资本,他们便可能坠入巨大空虚中。

(三)配偶角色向单身角色的转化

夫妻生活也是个体的一种社会资本,并且夫妻角色在个体的一生中占据着绝大多数时间。夫妻之间互相照顾,互相理解,互相排遣寂寞时光。可是,老年期痛失老伴是难以避免的事实。“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配偶的离去意味着老年人社会资本本身的流逝以及社会资本来源渠道的进一步窄化。对老伴的怀念和无限的悲苦使许多老人难以自拔以至于万念俱灰,长此以往,他们的晚年生活令人担忧。

(四)“空巢家庭”现象

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日益严重,“空巢家庭”问题也日渐受到重视。空巢期是家庭生命周期理论中的最后一个阶段,“空巢家庭”指子女不在身边的老年人家庭。随着年轻人外出学习、就业及异地工作机会的增加,“空巢家庭”的比例日益上升。1987年我国空巢家庭”在有老年人的家庭中所占的比例只有16.7%,而1999年上升到25.8%,在一些大城市,“空巢家庭”问题更为突出。1999年,北京市“空巢家庭”的比例为34.0%,上海市为34.8%,广州市为30.0%,天津市为36.5%(吴雪等,2004)。生活在“空巢家庭”中的老年人即为“空巢”老人。空巢老人的角色转化问题主要在于抚养义务的终结导致的无能感和子女外迁导致的疏离感。严重的可能产生空巢综合症等不良情绪。

(五)复合人向原子人转化

所谓复合人是指同时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的个体。与复合人相对的是角色数量锐减尤其是社会权力角色丧失的原子人。社会资本的撤离导致老年人角色数量的减少,控制资源的机会被剥夺,老年群体缺乏社会参与和提升自我的途径。老年人从复合群体中退离,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呈现单一化,包括日常生活的自理,政治权利的自我维护等。

二.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下的分析

(一)社会资本理论概略

社会资本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由经济学家洛瑞从社会结构资源对经济活动影响的角度,首次提出的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相对应的一个崭新的理论概念,

3

用于说明存在于家庭关系与社区等社会组织之中的一种资源。之后由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Bourdieu)系统表述,并引入社会学研究领域。布迪厄(Bourdieu)认为社会资本是现实或潜在资源的集合体,这些资源与拥有或多或少制度化的共同熟识和认可的关系网络有关。科尔曼(James Coleman)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界定,认为社会资本是个人拥有的表现为社会结构资源的资本财产,由构成社会结构的要素构成,并主要存在于人际关系和社会结构中,并为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提供便利。亚历詹德罗·波茨(Portes)提出了嵌入性资源对形成社会资本的重要作用。他认为,社会资本是“个人通过他们的成员身份在网络中或在更宽泛的社会结构中获取稀缺资源的能力。社会资本是嵌入(embeddedness)的结果”(周俊毅,2007)。综合各家关于社会资本的定义可以发现,社会资本至少包含以下几个要素:1.资源;2.能力;3.功能;4.网络;5.文化规范。社会资本的本质在于产生价值并为主体体验、控制和运用。

(二)老年人群体社会资本的实在缺失

老年群体社会资本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极度匮乏,这也是其社会地位形成和难以改变的重要制约因素。根据于翠英的分析,该群体社会资本的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老年人群的权威社会资本缺失。闲暇角色的转化使得老年个体突然远离权力中心,社会声望和职业地位下降,引导和控制社会舆论的资源呈现缺乏状态,故而难以对关系其自身利益和福利的社会政策产生主动性影响。这一切变动的叠加效应最终导致老人在各领域失去了公平竞争和平等享受权利的机会。其次,老年人群组织社会资本缺失。由于社会管理体制的滞后性和民间组织的初始性,老年群体缺乏正式维权组织和互助组织,“自助”和“他助”作用难以得到实质性发挥。第三,老年人群文化社会资本缺失。退休后的老年人由于缺少收入来源,加上体弱多病,有限的退休金很难保证其生活往更高层次发展。从文化因素看,这种贫困文化容易让老年人产生自我排斥。此外,老年人的角色转化可能使之被排斥在正式制度之外,无法再次进入设置好的制度场域。从社会关系网络的角度来看,老年人的社会交往机会较少,社会圈有限,人际关系网络对象也比较单一化。

(三)老年人角色转化问题的社会资本原因

1.角色惯性影响老年人的社会参与程度。

老年个体旧的角色瓦解得不够充分,新的角色尚在适应和转变时期,这种角色真空状态压抑了老年人的情绪,孤独、生命意识淡薄、悲观的未来观以及迟钝的幸福观等时时缠绕着老年人。生物性自我的明显衰退迹象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其社会性自我的调试。可控社会资本的缺失逼迫他们不得不从社会获得特殊服务,产生依赖性,而特殊群体意识并不能得到迅速的适应;闲暇时间的增多需要老年个体不断进行主观适应,寻找获得全新社会资本的机会并以此填补;单身角色、空巢家庭和原子化的个人又无形中增加了其落寞和无助感。这种角色惯性导致老年人缺乏走出家庭的兴趣和热情,对社区的参与程度明显降低。 2.社区社会资本无法有效缓解老年个体社会资本缺失的压力。

老年群体社会资本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缘于社区资源、网络和功能的不丰富和不完善。社区缺乏自主的社会资本控制权,组织行政化, 功能重叠。居委会和街道办事处是城市社区的主要组织形式。社区老年服务过于行政化,在功能上是政府职能的下延, 组织上是依托与政府支持下的事业单位, 服务形式上仍然完

4

全以行政化服务为主。居民委员会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本来应该把老年人的个人偏好转化为社会政策, 但是由于计划经济时代政府的统揽一切, 包管一切, 全能政府的思维方式严重限制了其功能的实质性发挥。社区组织的行政化倾向不仅降低了它们在社区老年人心目中的社会公信度,而且无法有效促进老年人社会资本的再获得和再操作以及社会角色的适应(齐海丽等,2007)。 3.社会支持网络的再构建需要较长时间。

老人的社会支持网络可以被看作是其社会资本的源泉。在关系网络中,他们是拥有某几种优势的行动主体, 并且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目的的培养和积累自己的社会资本。进入老年期的个体,随着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他们原先的同事关系破裂,亲子关系疏远,夫妻关系遭到破坏乃至终结,当绝大多数时间都将在家中度过时,他们新的社会支持网络必须进行再构建才能拓展老人的活动范围,增强其幸福感和安全感。可是我们必须意识到的是,这种关系的重新形成是需要时间成本的,并且老年人必须主动适应和迎合,而这与老年群体的自闭性矛盾,构成了其角色转化的又一障碍。

三.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启示

鉴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从社会资本的角度对解决老年期角色转化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总体上讲,这是一个增权的过程,具体主要包括权威社会资本、组织社会资本、制度社会资本等几个方面。

(一)增加权威社会资本

增加权威社会资本主要采用团体工作的方法。根据伊妮德(Enid O.Cox)和露丝(Ruth J.Parsons)的权能激发技巧,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合作、信任和共享的助人关系;利用团体进行集体行动;辨识成员优势并给予信赖;充分利用团体成员的互助和资助等等。

积极组织老年人参加文体活动。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既可以祛病强身,又可以活跃老年人的生活,还可以使老年人融入社会,避免孤独和寂寞。一方面要根据老年人的兴趣和爱好组织他们建立各种不同的活动小组。另一方面要加强引导,使老年文体活动走上文明、健康、科学的轨道。第三是创造条件,提供支持。要给予一定的活动经费,提供一定的器材和场所。只有让老年人充分利用权威社会资本给他们带来的机会,体会到其权威的存在和作用,才有利于其更加主动地走出家庭的闭塞环境,更好地完成角色转化。

此外还应积极倡导全社会尊老爱老的道德风尚,谴责虐待老人、歧视老人的行为,为老人权威社会资本的再造创造好的环境条件。

(二)增加组织社会资本

组织社会资本中最关键的是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这需要采用社区工作的专业方法进行。可以通过建立社区支援网络实现对老人组织社会资本的支持。主要包括五种策略:

1.个人网络。集中和动用与案主有关的重要人物和资源,维持和扩大案主的社交关系。

2.志愿者网络。在社区内征募志愿者,为案主寻找及分配可提供协助的志愿者,发展他们的同伴关系。

3.互助网络。将具有相同背景、共同问题和兴趣的服务对象聚集一起建立

5

互助团体,加强同伴支持系统和经验交流。

4.邻舍协助网络。召集并推动邻舍为案主提供服务,发挥相互性的帮助及极少的烙印效果。

5.社区授权网络。建立行动网络或团体,反映其需求,争取资源并提倡权益。*

需要补充的是,建立老年人社区工作支持体系,让老年人继续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也有利于老年人增权并尽快转变社会角色。这主要包括为老人提供就业岗位、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采取政府买单形式的培训等措施。就业促使老人自主行动意识的唤醒,使其体验到自我价值的不可替代性和自我存在的必要性。通过权能激发重建自我信念,鼓励他们重新进行自我评估,降低无能感,增强自我认同感。

(三)增加制度社会资本

完善医疗保险制度,特别是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增加服务项目,增强服务便捷性,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特殊要求。疾病是弱化老年人社会资本、限制其角色转化与适应的最大敌人。老年人有限的退休工资大部分都是用于看病吃药。增加对老年人的医疗照顾不仅有利于其身心健康,更有利于老年人的幸福指数的提高。据统计,所有到三级医院就诊的病人中只有50%左右需要专科医生的诊治,而80%~90%以上的基本健康问题可以由训练有素的全科医生来解决,有70%以上的居民愿意接受社区卫生服务。尤其是老年人,对社区医疗服务的要求更为强烈,希望开展社区医疗保健。建立社区医疗服务队伍,按照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疾病种类、年龄、社会支持等建立档案,有针对性地进行定期定点的上门医疗保健护理。还可以建立社区中心保健站,减少到医院就诊给老年人带来的不便。此外应完善应急呼叫装置、急救设施和人员配备等(吴雪等,2004)。

除此之外,还应提高老年人退休工资,保证老年人在能够满足日常生活开支的基础上,有较充分的资金用于精神文化需求。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惩对老年人的不公正行为。

除了上述几点“他助”方式之外,还要特别关注老年人的“自助”过程。“自助”是建立在“他助”的基础之上,因为老年人依赖性角色导致他们自主能力较差;只有“他助”而没有“自助”也是无效的,因为只有“他助”赋予他们的能力和观念被他们内化才能在根本上促进角色转化。要从他们的心理特点出发,作好深入细致的教育工作。例如采取办老年大学等形式,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使他们跟上时代的步伐;开展老年心理咨询,消除老年心理疾病和障碍,使老年人心情开朗,积极向上。

能否顺利完成角色转化过程至关重要,这是一个过渡性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社会资本理论的视角下,我们不仅强调老年人本身的主动性,更重要的是增加社区服务和保障,为老年人顺利转化角色提供必要的条件支持。

参考文献:

[1] 袁继红.老年人服务中社区工作方法的应用[N].株洲工学院学报,2004-05.

[2] 孙唐水.社会工作在老年照料与服务中的作用[N].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07.

*

资料来源:关锐煊等:《老人小组、社区、行政工作》,香港集贤社1993年版,第218页。

6

[3] 付再学.小组工作方法在老年人社会工作中的应用[N].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9.

[4] 吴燕民,金岩.社区养老的可行性与发展对策研究[N].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05. [5] 俞晓静,李洋,李嗣生,玄泽亮,傅华.城市社区老年人群社会资本的定性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8(02):01-03,16. [6] 于翠英.弱势群体社会资本要论[J].前沿,2007(11):173-174.

[7] 张华,张心明.研究老年心理,做好老年工作[N].石油大学学报,2000-12.

[8] 吴雪,王克芳,娄凤兰,冯美丽.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4(03):76-78. [9] 周俊毅.社会资本概念辨析[J].财经界,2007(07):244-245.

[10] 齐海丽,张晓军.社会资本视阈下的城市社区养老问题研究[N].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06.

[11] 冯桂春.如何唱好“退休戏”[J].现代养生,2006(02):38-39. [12] 仝利民.老年社会工作[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