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22-05-06
来源:好走旅游网
第27卷第5期 2015年9月 肝胆胰外科杂志 VOI-27 No.5 Journal of Hepatopancreatobiliary Surgery Sep.2015 ・经验交流・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周坤林 (苏州市相城区第二人民医院 普外科,江苏苏州 215100)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有关问题。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9月至2014年12 月221例Lc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实施Lc的221例中,中转开腹1例,术后发生胆漏1例,术中发现合 并胆囊癌l例,术后并发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Lc作为一种微创的手 术治疗方法,应得到普遍推广,但术中精细操作,提高手术技巧,警惕胆囊癌误诊与漏诊,避免术中、术 后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腹腔镜;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657.4 [文献标识码]B DOI:10.11952 ̄.issn.1007—1954.2015.05.020 Lc作为一种微创的胆囊切除方法,具有手术创 伤小、患者住院时间短、手术疤痕不明显、恢复劳动 能力快等优点,已成为首选的治疗方法。现回顾我院 2011年9月至2014年l2月221例Lc手术的临床资 料,以讨论其中的经验和教训。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性分离法,始终保持术野清晰,逐步向胆囊管、肝总 管方向进行分离。先游离胆囊后三角,再游离胆囊前 三角,所有的分离操作尽量于Rouviere沟平面的上 方进行。待吸引器自Calot三角上下贯通,而后顺胆 管方向进行分离,因此不会损伤胆囊管及肝总管,也 不会有热灼伤。处理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后,电凝钩游 离胆囊。对术中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处理欠满意,或胆 囊有破裂,胆汁外溢,及渗血渗液较多时,可于温氏 孔放置腹腔引流管引流【卜z]。 1.3 结果 本组共221例,男62例,女159例,年龄24"-" 86岁,平均53.2岁,均无上腹部手术史。其中慢性 胆囊炎伴胆囊结石168例,胆囊急性炎症49例,胆 本组221例手术时间为15----,120 min,除1例因 囊息肉4例。合并高血压病68例,合并糖尿病23例。 放置腹腔引流24例,住院时间2-- ̄7 d,平均3.5 d。 1.2手术方法 出血中转开腹外,其余病例出血量5----,20 mL。术中 因出血难以控制,中转开腹止血1例。术中发现合并 胆囊癌1例,改行择期胆囊癌根治术加横结肠切除 术,术后随访1年,患者康复好。术后发生胆漏1例, 术前常规详细检查,有高血压病及糖尿病的患 者,先控制血压和血糖至适当水平。麻醉均选择气管 插管全麻,有利于气道管理。体位取头高足低右侧抬 于术后第4天(患者已出院),出现黄疸、腹痛及发 热,行B超检查示:胆总管被横断,肝总管相对扩张。 行开腹手术探查证实为胆总管横断,行胆总管端端吻 合及放置T管支撑引流,6个月后拔除T管,未发现 胆管狭窄等并发症。术后并发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1例,经溶栓治疗成功,患肢肿胀、疼痛消失。本组 无手术死亡病例。 2讨论 2.1 高位,便于右上腹的显露。常规采用三孔法,先于脐 上或脐下作10 mm切口,置入气腹针,施行二氧化碳 气腹,压力为12- ̄13 mmHg,插入腹腔镜。于剑突下 1.0 cm处作一10 mm切口,作为主操作孔。于右肋 缘下近胆囊体表投影处作一5 mm切口,作为次操作 孔。探查腹腔后,解剖胆囊三角区,术中注意从接近 胆囊壶腹处入手,先以电凝钩打开胆囊壶腹部浆膜 层,再使用腹腔镜吸引器刮吸与冲洗吸引相结合的钝 [收稿日期]201 5-05一l1 胆管损伤的预防和处理 随着Lc的应用和普及,Lc相关胆管损伤(Lc一 BDI) 发生率也随之增高(0.3%-"-'1.4%)。事实证明, 、 [作者简介]周坤林(1 9 7 8一),男,江苏苏州人,主治医师。 一415一 第27卷 肝 胆 胰 外 科 杂 志 第5期 LC-BDI不是经验的积累所能避免的,在Lc手术的“内 在缺陷”面前均有难以克服的困难。对于腹腔镜下胆 囊周围的任何管道,Lc术者均应以怀疑的心态将其 视为不可损伤的结构加以保护。不但要考虑炎症、水 肿等病理状态,还要想到先天性的解剖变异。病史询 了组织的结构和性状,导致病变性质难以辨认;(4) 临床医生对胆囊癌缺乏警惕性,在诊断过程中仅满足 于胆囊良性疾病的诊断,而忽视了胆囊癌的可能性, 结果造成了胆囊癌的误诊、漏诊。本组术中发现胆囊 癌1例,择期行胆囊癌根治术,术后随访1年,患者 康复好。 2.4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问及术前检查非常重要,如患者术前3个月内是否因 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导致胆囊炎急性发作,或术前B超 检查示胆囊颈部仍有结石嵌顿,手术中一定要高度警 惕胆管损伤。此时我们应尽量将颈部结石推向胆囊, 使胆囊颈部松弛后再处理胆囊三角l3_。笔者采用胆囊 壶腹部“骨骼化”方法,用吸引器刮吸与冲洗相结合 Lc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为临床上常见 的并发症,Kopansk ̄等[ 报道Lc术后深静脉血栓发 生率为23.3%,Patel等 报道Lc术后血栓形成率为 55.9%。本组221例中1例术后1周发生右下肢深静 脉血栓形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采用头高足低卧 位,使下肢深静脉炎和血栓发生率增加。气腹使下肢 基础高峰血流速度降低,股静脉压力上升,股静脉扩 的钝性分离法近环形分离胆囊壶腹部,对显露的管道 确认是胆囊管的终点,而不是胆总管。如果仍然解剖 不清,中转开腹是明智的选择,这样可避免或减少胆 管的损伤。同时,手术中足够重视,操作高度警惕、小 心防范,亦是避免胆管损伤的重要环节。一旦术中发 张,造成静脉血栓形成机率明显上升。对于合并高危 因素,如老年患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现胆管有误伤,或术后出现胆漏、黄疸等胆管损伤的 临床表现,应正视客观事实,冷静应对,选择合理的 手术时机,精细完成胆管修复。本组发生胆管损伤1 例,术后第4天出现胆漏症状,经二次开腹手术治愈。 2.2胆囊动脉的处理 术前应将血压、血糖控制在基本正常水平,术中气腹 压控制在12~13 mmHg。术后每半小时活动一次下肢, 早期下床活动,促进患肢血液循环。术后一旦发生下 肢深静脉血栓,即给予溶栓、抗凝、抗炎、活血化瘀 治疗。本组患者经溶栓治疗,患肢肿胀、疼痛消失。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f普通外科分册)[MI.北京:人 民军医出版社,2007:131. 【2] 李学远,陈红兵,苏清华,等.刮吸切割法在腹腔镜胆囊切除 对于急性胆囊炎胆囊Calot三角区组织炎症水肿 粘连纤维化导致结构变异,在解剖胆囊三角,处理胆 囊动脉时,贴近胆囊远离肝总管、胆总管操作,做到 “宁伤胆囊,勿伤胆管”。胆囊三角的解剖变异以胆囊 动脉变异最多见,熟悉胆囊动脉变异非常重要。84% 的单支胆囊动脉是起源于肝右动脉,多数经肝总管深 面进入胆囊三角,到达胆囊左缘,其中约有25.7%胆 术治疗急性胆囊炎中的应用体会….腹腔镜外科杂志,2014, 19r51:339—341. [3】 廖芝伟,董建,许世吾,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 原因及其预防『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3,25(5):419—421. 【4] 吴孟超,吴在德.黄家驷外科学[M1.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神, 2【x】8:1786. 囊动脉起点在胆囊三角左侧,向右行跨过胆道前方进 入胆囊三角,到达胆囊左缘;23.8%为双胆囊动脉型, 即深浅两支胆囊动脉是分别起源的l 4_。因此处理胆囊 动脉是Lc的关键步骤。我们的经验是,利用腹腔镜 吸引器钝性解剖分离、冲洗吸引交替进行,贴近胆 [5] Yamamoto H,Hayakawa N,Kitagawa et a1.Unsuspected gallbladder carcinoma after lapanoscopic cholecystectomy[J]. J Hepatobiliary Pancreat Surg,2005,12(5):391-398. 囊,游离胆囊动脉分支或逆行显露胆囊动脉干予以离 断,可减少因胆囊动脉处理不当而中转开腹。 2.3警惕胆囊癌误诊与漏诊 【6] Kwon AH,lmamura A,Kitade H,et a1.Unsnspectecl gallbladder cancer diagnosed during or after lapamscopic cholecystectomy ….J Surg Oncol,2008,97(3):241—245. [7】 Koparski Z,Cienciala A,Ulatowskiz,et a1.Comparison of thrombosis rate after lapa roscopic and conreneional in— Lc应用在胆囊疾病患者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 施行Lc过程中胆囊癌的发现率为0.54% ̄-2.1% 。]。 terrentions with the I(1 25)fibrinofen test[J].Wien Klin Wochenschr,1996,108(4):105一l10. [8】Patelm MI,Hardman DT,Nicholls D,et al,The incidence of cleep venous thrombosis after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分析胆囊癌误诊及漏诊原因:(1)由于胆囊癌临床表 现与并发的胆囊结石、胆囊炎症状相似且无特殊性, 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影像学检查有一定的局限 性;(2)Lc术者不能直接用手触摸胆囊判断其质地, 分辨力相对开腹手术者差;(3)术中电切、电凝改变 一[J].Med J Aust,1996,164(11):652—656. (本文编辑:鲁翠涛) 4l6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