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试卷(含答案)
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 考试类型:(闭卷)考试 考试时间: 90 分钟 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判断题(230分,每题5分)
1. 在G+细菌细胞膜上,是找不到磷脂酰胆碱的。( ) 答案:正确
解析:细菌的细胞膜由磷脂(20~30)和蛋白质(50~70)组成,不同种微生物具有的磷脂种类不同,如G+细菌不含磷脂酰胆碱。 2. 噬菌体侵染宿主细胞时,蛋白质和核酸同时进入宿主细胞。( ) 答案:错误
解析:噬菌体侵染宿主细胞时,只有核酸进入宿主细胞,而蛋白质则留在细胞外。
3. 所有真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是菌丝。( ) 答案:错误
解析:丝状真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是菌丝,而构成酵母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是单个细胞。
4. 蓝细菌的链丝段具有繁殖功能。( ) 答案:正确
解析:链丝段是蓝细菌的重要特化形式,具有繁殖功能。
5. 捕虫菌目的真菌会分化出菌环或菌网等营养菌丝以捕食线虫等小动物。( ) 答案:正确
解析:捕虫菌在长期进化中会由菌丝形成菌环、菌网特化结构,用以捕捉小型原生动物或无脊椎动物,捕获物死后,菌丝伸入体内吸收营养。
6. 处于整合态的噬菌体核酸称为前噬菌体。( )[中科院2004研]
答案:正确
解析:整合态是指已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上的前噬菌体状态。
7. 链激酶又称血纤维蛋白溶酶,可直接把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凝块水解。( ) 答案:错误
解析:链激酶能激活血纤维中蛋白溶酶原,使之变成血纤维蛋白溶酶,再由后者把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凝块水解,从而有利于病原体在组织中扩散。
8. 葡萄糖是所有微生物最好的碳源和能源。( )[宁波大学2015研] 答案:错误
解析:不同微生物对碳源的要求不同,如光能自养型细菌所需的碳源和能源为光源。
9. 真菌在形成有性孢子时,都必须经过减数分裂阶段。( )[南开大学2012研] 答案:错误
解析:卵孢子和接合孢子是二倍体,都是先形成有性孢子再减数分裂的;子囊孢子和担孢子是单倍体,形成有性孢子时,必须经过减数分裂阶段。
10. 从各地人群的粪便中分离到大量大肠杆菌纯培养物,这时就应对它们一一编上各自的菌株名称。( ) 答案:正确
解析:当我们进行科学研究、菌种保藏、菌种交换、论文发表或用于生产实践时,对所用菌种的学名一定要严格写上,并标出菌株名。 11. 为鉴定基因X的功能,已成功获得具有特定表型的突变菌株X-,为了具有说服力,必须证明观察到的表型为基因X突变所致,此时可
利用质粒载体转入野生型X-基因至突变菌株X-,观察局部2N细胞能否互补回复正常表型。( )[南开大学2012研] 答案:正确
解析:为了鉴别一个已经成功得到了一种可选择的细菌突变株的特定基因,证明观察到的突变表型就是该基因突变导致的,此时所采取的方法是用携带突变基因的质粒转化突变菌株后观察是否可回复野生型表型,即是否可以反式互补。
12. 以明胶作凝固剂的固体培养基中,明胶的含量在2左右。( ) 答案:错误
解析:以明胶作凝固剂的固体培养基中,明胶的含量在5~12,以琼脂作凝固剂的固体培养基中,琼脂的含量在1~2。
13. 稀释平板测数时,真菌的计数标准是选择每皿中菌落数在10~100个的稀释度进行计数。( ) 答案:正确
解析:真菌计数时每皿中菌落数在10~100个。
14. 链霉菌是霉菌,其有性繁殖形成接合孢子。( ) 答案:错误
解析:链霉菌属于放线菌,不能进行有性繁殖。
15. 原养型就是野生型的别称,两者不仅表型相同,而且遗传型也一致。( )
答案:错误
解析:原养型一般指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经过回复突变或重组后产生的菌株。
16. 在对厌氧菌进行液体培养时,常在培养基中加入铁屑或铁丝等成分,借以保证它们对无机元素的需要。( ) 答案:错误
解析:在对厌氧菌进行液体培养时,常在培养基中加入铁屑或铁丝等成分是作为还原剂。
17. 青霉菌的无性繁殖可产生孢囊孢子。( )[南开大学2011研]
答案:正确
解析:青霉菌的无性繁殖产生的是分生孢子。
18. 嗜酸微生物的细胞内pH接近中性,但各种酶的最适pH为酸性。( ) 答案:错误
解析:嗜酸微生物的细胞内pH接近中性,各种酶的最适pH也在中性附近。
19. 当细胞被培养在黑暗处时,光复活酶可以利用ATP作为能量,当被培养在光照下,该酶又可以利用可见光的能量,最终修复DNA分子上的二聚体。( )[南开大学2011研] 答案:错误
解析:光复活酶只有在可见光存在时才能有活性。
20. 至今研究过的抗生素,其效价都是定为1μg纯化合物为1个单位。( ) 答案:错误
解析:效价是以抗菌效能(活性部分)作为衡量的标准,效价的高低是衡量抗生素质量的相对标准。效价以“单位”(U)来表示,只有少部分抗生素的1μg纯化合物是1个单位。
21. 用作转化实验中的肺炎链球菌有两个菌株,其一为有荚膜、菌落表面光滑、有致病力的R型菌株,另一为无荚膜、菌落表面粗糙、无致病力的S型菌株。( ) 答案:错误
解析:用作转化实验中的肺炎链球菌有两个菌株,其一为有荚膜、菌落表面光滑、有致病力的S型菌株,另一为无荚膜、菌落表面粗糙、无致病力的R型菌株。
22. 包围在各种细菌细胞外的糖被(包括荚膜和黏液层等),其成分都是多糖。( )[南开大学2012研] 答案:错误
解析:糖被大多数由多糖组成,少数由蛋白质组成。
23. DNA病毒以双链为多,而RNA病毒以单链为多。( ) 答案:正确
解析:多数病毒的核酸都是双链DNA或单链RNA。
24. 有荚膜的细菌,一般都可形成透明、黏湿、扁平的大型菌落。( ) 答案:正确
解析:荚膜细菌在平板上培养时,通常会形成光滑湿润、透明、较黏稠、大而平坦的菌落。
25. 革兰氏阳性细菌比革兰氏阴性细菌有更高的渗透压。( ) 答案:正确
解析: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比革兰氏阴性细菌的更厚,有更高的渗透压。
26. 疯牛病的病原体为一种朊病毒。( ) 答案:正确
解析:疯牛病为朊病毒引起的一种亚急性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 27. 古生菌细胞壁假肽聚糖上的糖链与真细菌肽聚糖的糖链一样,都可以被溶菌酶水解。( ) 答案:错误
解析:古生菌细胞壁假肽聚糖其结构虽与肽聚糖相似,但其多糖骨架是由N乙酰葡糖胺和N乙酰塔罗糖醛酸以β1,3糖苷键交替连接而成,该糖苷键可不被溶菌酶水解。
28. 鞭毛和细菌的须(菌毛)都是由蛋白质构成,因此两者具有相同的生理功能。( )
答案:错误
解析:鞭毛具有推动细菌运动功能,为细菌的“运动器官”;菌毛则具有使菌体附着于物体表面的功能。
29. 游动孢子只存在于鞭毛菌和子囊菌的无性世代中。( ) 答案:错误
解析:游动孢子产生在鞭毛菌的无性世代中。
30. 在配制微生物培养基时,所需要的大量元素一般只要提供K2HPO4和MgSO4两种试剂即可。( ) 答案:正确
解析:微生物所需的大量营养元素有C、H、O、N、P、S、K、Mg等,一般在培养基中加入K2HPO4和MgSO4两种试剂是为了补充K、P、Mg、S,另外的几种大量元素一般是从碳源和氮源中获取。 31. 目前已知的致病微生物都是化能有机异养型生物。( ) 答案:正确
解析:致病微生物是能够引起人类、动物和植物生病的、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如沙门氏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变形杆菌、志贺氏菌、禽流感病毒、黄曲霉菌及病毒、口蹄疫病毒等,目前已知的致病微生物都是化能有机异养型生物。
32. 病毒一般对抗生素敏感,对干扰素不敏感。( ) 答案:错误
解析:病毒一般对干扰素敏感,对抗生素不敏感。 33. 植物病毒一般均无包膜。( ) 答案:正确
解析:绝大多数植物病毒是由核酸构成的核心与蛋白质构成的外壳组成的,其核酸类型多样,无包膜,外壳蛋白呈球状或棒状颗粒。 34. 用油镜镜检时应将聚光器升至最高。( )[华中农业大学2017研] 答案:正确
解析:油镜都是高数值孔径的100×物镜,其本身孔径较小,所以需要较强的光照,应将聚光器升至最高。
35. 利用噬菌斑的形态和特点,可进行噬菌体的鉴定、分离和计数。( ) 答案:正确 解析:
36. 在微生物遗传实验中所用到的基本培养基就其成分而言,应归属于天然培养基中。( ) 答案:错误
解析:基本培养基指能满足某一菌类的野生型菌株生长最低营养要求的合成培养基。
37. 病毒具有感染性,且核酸是病毒的遗传物质,故所有病毒的基因组核酸都是感染性核酸。( ) 答案:错误
解析:拟病毒、卫星病毒基因组核酸缺陷,其复制必须依赖辅助病毒的协助,故其核酸单独注入宿主细胞不会引起感染。
38. G+细菌由于细胞壁中除肽聚糖成分外还含有较多的磷壁酸,因此仅用溶菌酶处理只能获得还剩留一部分残壁的球状体。( ) 答案:错误
解析:G+细菌用溶菌酶处理可以获得原生质体。
39. 在诱变育种中,筛选突变株的重要性要超过用诱变剂作诱变处理的重要性。( ) 答案:正确 解析:
40. 至今利用全细胞水解液的糖型来作菌种鉴定的主要微生物,是放线菌。( ) 答案:正确
解析:细胞化学组分分类法是根据微生物细胞的特征性化学组成分对微生物进行的分类方法。例如利用全细胞水解液的糖型对放线菌进行分类。
41. 支原体是没有细胞壁的革兰氏阴性细菌,故在《系统手册》中归属于缺壁型门中。 ( ) 答案:错误
解析:支原体在《系统手册》中归属于厚壁菌门。
42. 微生物的次生代谢物是微生物主代谢不畅通时,由支代谢途径产生的。( ) 答案:错误
解析:微生物的次级代谢物是微生物生长到稳定期前后,以结构简单、代谢途径明确、产量较大的初级代谢物作前体,通过复杂的次级代谢途径所合成的各种结构复杂的化合物。
43. 为较长期保持牛奶、果酒和酱油等食品不变质,应采用巴氏灭菌法。( ) 答案:错误
解析:为较长期保持牛奶、果酒和酱油等食品不变质应采用防腐的方法。
44. 着生于G-细菌细胞膜上的孔蛋白,是一种可控制营养物被细胞选择吸收的蛋白质。( ) 答案:错误
解析:着生于G-细菌细胞膜上的孔蛋白是一种可控制某些物质如抗生素进入外膜的三聚体跨膜蛋白。
45. 转染实质上就是一种病毒间的转化现象。( )
答案:错误
解析:转染指用提纯的病毒核酸感染宿主细胞进而增殖出病毒后代的现象。
46. Φx174和G4噬菌体单链DNA的复制过程中,合成引物的机制相同。( )[南开大学2012研] 答案:错误
解析:Φx174噬菌体单链DNA复制过程中使用的是引发体,而G4噬菌体使用的是引发酶。
2、单选题(38分,每题1分)
1. 放线菌的菌体呈分枝丝状体,因此它是一种( )。 A. 多细胞的真核微生物 B. 多核的原核微生物 C. 无壁的原核微生物 D. 单细胞真核微生物 答案:B
解析:放线菌是一种单细胞、多核区细菌,属于原核微生物,只不过其细胞形态为分枝状菌丝。
2. 下列微生物属于原核微生物的是( )。 A. 细菌 B. 酵母菌
C. 单细胞藻类 D. 霉菌 答案:A
解析:霉菌、酵母菌和单细胞藻类都具有细胞核,属于真核微生物。 3. 培养( )需要震荡或通气,以保证充足的氧气。[沈阳农业大学2019研] A. 好氧微生物 B. 兼性厌氧微生物 C. 耐氧微生物 D. 专性厌氧微生物 答案:A
解析:项,培养专性厌氧微生物则要排除环境中的氧,同时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还原剂的方式降低培养基的氧化还原电势。两项,培养兼性厌氧或耐氧厌氧微生物,可以用深层静止培养的方式等。
4. 在G-细菌肽聚糖的四肽尾中,有一个氨基酸( )与G+细菌不同。[南开大学2012研] A. LLys B. DGlu C. DAla D. mDAP 答案:D
解析:G-细菌肽聚糖四肽尾的第三个氨基酸分子是内消二氨基庚二酸;G+细菌肽聚糖四肽尾的第三个氨基酸分子是LLys。因此答案选。 5. 溶菌酶可水解肽聚糖中连接双糖单位的( )糖苷键。 A. α1,3 B. β1,3 C. β1,4 D. α1,4 答案:C
解析:肽聚糖的双糖单位,由一个N乙酰葡糖胺通过β1,4糖苷键与另一个N乙酰胞壁酸相连,其β1,4糖苷键是溶菌酶的作用位点。 6. ( )的糖被可用于提取黄原胶。[华中农业大学2017研] A. 肠膜明串珠菌 B. 变异链球菌 C. 野油菜黄单胞菌 D. 黄色杆菌 答案:C
解析:野油菜黄单胞菌是黄原胶的一种生产菌种。黄原胶是由黄单胞菌经过发酵产生的一种胞外多糖,应用十分广泛。
7. G+细菌细胞壁的结构为一层,含有的特有成分是( )。 A. 脂多糖
B. 核蛋白 C. 磷壁酸 D. 脂蛋白 答案:C
解析:G+细菌和G一细菌的细胞壁均含有脂多糖和类脂质,但磷壁酸为G+细菌所特有,蛋白质为G一细菌所特有。
8. 子囊菌亚门的无性孢子主要为( )。[厦门大学2008研] A. 游动孢子 B. 孢囊孢子 C. 休眠孢子 D. 分生孢子 答案:D
解析:子囊菌亚门的无性繁殖产生分生孢子。
9. 对厌氧微生物正常生长关系最大的物理化学条件是( )。 A. 水活度 B. pH值 C. 渗透压 D. 氧化还原势 答案:D
解析:氧化还原势对厌氧微生物的生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决定其生长的关键物理化学条件。
10. 菌种的分离、培养、接种、染色等研究微生物的技术的发明者是( )。 A. 科赫 B. 别依林克 C. 巴斯德 D. 列文虎克 答案:A
解析:德国科学家科赫建立了细菌的纯培养方法及细菌染色、显微观察技术。
11. 以下哪个描述不符合次级代谢及其产物?( ) A. 发生在指数生长后期和稳定期 B. 质粒与次级代谢的关系密切
C. 次级代谢的生理意义不像初级代谢那样明确 D. 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不受细胞的严密控制 答案:D
解析:次级代谢与质粒关系密切,发生在指数生长后期和稳定期,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受细胞的严密控制。次级代谢的生理意义不像初级代谢那样明确,但次级代谢过程仍受细胞的严密控制。
12. 与病原细菌侵染宿主时的侵袭力无关的细胞构造是( )。
A. 芽孢 B. 黏附因子 C. 菌毛 D. 荚膜 答案:A
解析:侵袭力是指细菌突破机体的防御机能,在体内定居、繁殖及扩散、蔓延的能力。构成侵袭力的主要物质有细菌的酶、荚膜及其他表面结构物质。细菌芽孢是指有些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质高度浓缩脱水所形成的一种抗逆性很强的球形或椭圆形的休眠体。芽孢的作用是度过不良环境,对干旱和高、低温都有极强的抵抗力,与病原细菌侵染宿主时的侵袭力无关。
13. 法国学者Calmette因从中国的小曲中分离到一株糖化力很强的( ),才发明了酒精发酵的阿米露法。 A. 红曲霉 B. 米根霉 C. 黑曲霉 D. 鲁氏毛霉 答案:B
解析:法国学者almette分离得到一株米根霉,利用其分泌的淀粉酶和酒化酶实现了淀粉质原料的酒精发酵,即经典的阿米露法。
14. 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中的特有成分是( )。[中国计量大学2019研] A. 磷壁酸 B. 肽聚糖 C. 脂多糖 D. 脂蛋白 答案:C
解析:脂多糖是位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最外层的一层较厚的类脂多糖类物质,由类脂、核心多糖和O特异侧链3部分组成。 15. 异化硝酸盐还原的酶可被下列哪种化合物抑制?( ) A. N2O B. 氨 C. N2 D. 氧 答案:D
解析:能进行异化硝酸盐还原作用的微生物,一般都是兼性厌氧菌。 16. 对低温保藏菌种来说,以下四种温度中以( )为最好。 A. -196℃ B. -20℃ C. 0℃
D. -70℃ 答案:A
解析:病毒等微生物可用液氮保藏法(-196℃)与冷冻干燥保藏法进行保藏。其中,液氮保藏法(-196℃)效果最好。
17. 在下列微生物中不属于原核微生物的是( )。[沈阳农业大学2019研]
A. 金黄色葡萄球菌 B. 大肠杆菌 C. 毕赤酵母 D. 肺炎球菌 答案:C
解析:项,毕赤酵母属于真核微生物。 18. 质粒具有的特征为( )。 A. 环状单链DNA分子 B. 自主复制
C. 是细胞质中贮藏营养物质的颗粒
D. 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当质粒消失后,菌体随即死亡 答案:B
解析:质粒是细胞中独立于染色体外,能进行自主复制的细胞遗传因子,质粒通常以共价闭合环状的超螺旋双链N分子存在于细胞中。
19. 在真核微生物,例如( )中常常找不到细胞核。[南开大学2012研]
A. 真核菌丝的顶端细胞 B. 青霉菌的孢子梗细胞 C. 酵母菌芽体 D. 曲霉菌的足细胞 答案:A 解析:
20. 在细菌细胞中能量代谢场所是( )。 A. 线粒体 B. 核糖体 C. 细胞膜 D. 质粒 答案:C
解析:原核细胞无线粒体,其能量代谢和许多物质代谢均在细胞膜上进行。
21. 葡聚糖和甘露聚糖是(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沈阳农业大学2014研] A. 酵母
B. 细菌 C. 放线菌 D. 霉菌 答案:A
解析:酵母菌细胞壁外层主要为甘露聚糖,内层主要为葡聚糖。 22. 子囊菌亚门的主要特征是( )。 A. 菌丝有隔,有性生殖产生子囊孢子 B. 菌丝无隔,有性生殖产生子囊孢子 C. 菌丝无隔,有性生殖产生孢囊孢子 D. 菌丝有隔,有性生殖产生接合孢子 答案:A
解析:子囊菌亚门的菌丝有隔,进行有性生殖时通常产生子囊孢子。 23. 病毒显著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特征是( )。 A. 具有感染性 B. 体积微小 C. 细胞内寄生 D. 独特的繁殖方式 答案:D
解析:与其他细胞型生物不同的是,病毒仅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故其需要通过宿主细胞来实现复制。
24. 丝状真菌的无性繁殖不包括( )。 A. 分生孢子 B. 芽殖 C. 裂殖 D. 菌丝断裂 答案:C
解析:只有细菌和少数酵母具有二分裂繁殖方式。 25. T4噬菌体的装配包括的亚装配过程有( )。 A. 3个 B. 2个 C. 4个 D. 5个 答案:C
解析:T4噬菌体的装配包括4个完全独立的亚装配过程:无尾丝的尾部装配,头部的自发结合,尾部与头自发结合,单独装配的尾丝与前已装配好的颗粒相连。
26. 细菌间通过细胞的接触传递遗传物质的基因重组方式是( )。[武汉科技大学2019研] A. transduction B. transformation C. protoplast fusion
D. conjugation 答案:D
解析:项,transformation为转化,转化指同源或异源的游离N分子(质粒和染色体N)被自然或人工感受态细胞摄取,并得到表达的水平方向的基因转移过程。项,transduction为转导,是由病毒介导的细胞间进行遗传交换的一种方式,具体是指一个细胞的N或RN通过病毒载体的感染转移到另一个细胞中。项,conjugation是接合作用,是指通过细胞与细胞的直接接触而产生的遗传信息的转移和重组过程。项,protoplast fusion是原生质体融合,指通过人为的方法,使遗传性状不同的两细胞的原生质体发生融合,并进而发生遗传重组以产生同时带有双亲性状的、遗传性稳定的融合子的过程。
27. 两个不同菌株的体细胞联结而发生低频率的染色体重组以产生杂种子代的方式,称为( )。[华中农业大学2017研] A. 准性生殖 B. 性导 C. 有性杂交 D. 接合 答案:A
解析:准性生殖是指一种类似于有性生殖,但比其更为原始的一种生殖方式,它可使同种生物两个不同菌株的体细胞发生融合,且不以减数分裂的方式而导致低频率的基因重组并产生重组子。
28. 细菌的鞭毛是( )。 A. 细菌的繁殖器官 B. 细菌运动的唯一器官 C. 细菌的一种运动器官 D. 细菌的一种交配器官 答案:C
解析:部分着生鞭毛的细菌通过鞭毛进行运动,螺旋体可通过其丝状体螺旋移动,一些细菌也会通过分泌化学物质进行滑行。 29. 在-70℃时病毒的保存时间为( )。 A. 以天计 B. 以年计 C. 以月计 D. 以小时计 答案:C
解析:大多数病毒(包括狂犬病毒)的半寿期在60℃以秒计,37℃以分钟计,20℃以小时计,4℃以天计,-70℃以月计,-196℃以年计。 30. 绒毛烟斑驳病病毒中存在小分子的拟病毒,其核酸为( )。 A. ssDNA B. dsRNA C. dsDNA
D. ssRNA 答案:D
解析:绒毛烟斑驳病毒是一种拟病毒,具有单链环状RN分子。 31. 超嗜热细菌主要是( )。 A. 真菌 B. 古生菌 C. 霉菌 D. 真细菌 答案:B
解析:超嗜热细菌属于古生菌界中能在100℃以上的温度环境中生活的嗜热微生物,属于古生菌。
32. 自然的非特异免疫的一个重要组分是( )。 A. 疫苗 B. Ig
C. 白细胞的吞噬 D. 初乳 答案:C
解析:免疫的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
胞如白细胞,具有溶解、吞噬和消灭病原体的作用。这种免疫能力是人一出生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因此属于非特异性免疫。而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形成的,只对特定的病原体有免疫作用而对其他的病原体无效,其作用是有针对性的、特定的,属于特异性免疫。
33. 在人体肠道的正常菌群中,数量最多的是( )。[华中农业大学2017研] A. 双歧杆菌属 B. 乳杆菌属 C. 拟杆菌属 D. 大肠杆菌 答案:C
解析:拟杆菌属是指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孢、专性厌氧的小杆菌,又称类杆菌属。正常寄居于人和动物的肠道、口腔、上呼吸道和生殖道。拟杆菌属主要存在于肠道,是人体肠道的正常菌群中数量最多的,比肠内的大肠杆菌多100~1000倍。
34. 适用于生物冶金的微生物类群主要是( )。 A. 嗜热微生物 B. 嗜酸微生物 C. 嗜冷微生物 D. 嗜压微生物
答案:B
解析:细菌冶金有间接作用和直接作用两种机制。间接作用是通过细菌生命活动中产生硫酸和硫酸铁作为溶剂浸提出矿石中的有用金属的纯化学反应浸出作用,直接作用是细菌对矿石存在着直接氧化的能力,浸出过程中,通过细菌与矿石之间的物理化学接触把金属直接浸提出来,以此获取铜等有色金属或稀有金属。综上所述,适用于生物冶金的微生物类群为嗜酸微生物。
35. 寄生真菌靠吸器吸收养料,吸器存在于( )。 A. 寄主体外表上 B. 寄主细胞里面 C. 寄主细胞间隙中 D. 寄主细胞外表上 答案:B
解析:吸器是一些专性寄生真菌侵入寄主细胞内分化成的指状、球状或丝状菌丝,用以吸收细胞内的营养。
36. 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 A. 波状热 B. 风湿热 C. 产褥热 D. 风疹
答案:B
解析:项,产褥热是指产褥期内,出现发热持续不退,或突然高热寒战,并伴有其他症状者的病症。项,风疹是由风疹病毒(R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包括先天性感染和后天获得性感染。项,风湿热是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关节、心脏、皮肤等多系统。项,波状热又称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所引起的动物源传染病,人类常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的排泄物,或者摄入由感染或患病动物制成的食品而患病。
37. T偶数噬菌体的核心是( )。[华中农业大学2017研] A. 线状dsDNA B. 线状ssRNA C. 环状ssRNA D. 环状dsDNA 答案:A
解析:T偶数噬菌体由头部、颈部和尾部三个部分构成,呈复合对称结构。头部内含线状dsN;颈部用于连接头部与尾部,由颈环和颈须构成;尾部呈螺旋对称。
38. 无菌室空气灭菌常用方法是( )。 A. A、B并用 B. 紫外灯照射 C. 甲醛熏蒸
D. 喷石炭酸 答案:A
解析:对于空气中的微生物常用甲醛、石炭酸(酚)、高锰酸钾等化学试剂进行薰、蒸、喷雾等方式杀死它们,对于小范围的空气灭菌(如超净工作台)可用紫外线照射灭菌。
3、名词解释题(115分,每题5分)
1. Lysosome[南开大学2014研]
答案:Lysosome即溶酶体,是指真核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它参与组成细胞内膜系统,由单层膜包裹的多种酸性水解酶构成,可分解各种外源和内源的大分子物质。溶酶体是细胞的消化器官。根据内含物和形成阶段的不同,溶酶体可分为两大类,具有均质基质的颗粒状溶酶体称为初级溶酶体,含有复杂的髓磷脂样结构的液泡状溶酶体称为次级溶酶体。 解析:空 2. 噬菌斑
答案:噬菌斑是指将噬菌体接种在有敏感细胞的平板上,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以每一噬菌体粒子为中心形成的圆形、透明的溶源区域。噬菌斑可以用于噬菌体的鉴定、分离和计数。 解析:空 3. 菌毛
答案:菌毛,又称纤毛、伞毛、绒毛或须毛,是指长在细菌体表的一种纤细、中空、短直、数量较多的蛋白质附属物,具有使细菌较牢固地黏连在物体表面上的功能。比鞭毛简单,无基体等构造,直接着生于细胞质膜上。 解析:空
4. 富集培养[华南理工大学2018研];Enrichment culture technology[武汉大学2011研]
答案:富集培养即富集培养技术,英文名是Enrichment culture technology,是指从微生物混合群开始,对特定种的数量比例不断增高而引向纯培养的一种培养技术。富集培养利用不同微生物间生命活动特点的不同,制定特定的环境条件,使仅适应于该条件的微生物旺盛生长,从而使其在群落中的数量大大增加,使人们能够更容易地从自然界中分离到这种所需的特定微生物。富集条件可根据所需分离的微生物的特点,从物理、化学、生物及综合多个方面进行选择,如温度、pH、紫外线、高压、光照、氧气、营养等方面。 解析:空
5. T偶数噬菌体
答案:T偶数噬菌体指大肠杆菌的T2噬菌体、T4噬菌体和T6噬菌体。T偶数噬菌体是病毒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模式生物。 解析:空
6. 支原体[重庆大学2015研]
答案:支原体是指一类缺乏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也是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最小微生物,介于独立生活和细胞内寄生生活之间。其细胞很小,细胞膜中含有甾醇,呈G-,以二分裂和出芽等方式繁殖,对抗生素较为敏感。 解析:空
7. Antimicrobial Agents[武汉大学2011研]
答案:Antimicrobial Agents的中文名称是抗菌剂,是指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使某些微生物(细菌、真菌、酵母菌、藻类及病毒等)的生长或繁殖保持在必要水平以下的化学物质。抗菌剂是一类具有抑菌和杀菌性能的新型助剂。 解析:空
8. concerted feedback inhibition[南开大学2011研]
答案:concerted feedback inhibition的中文名称是协同反馈抑制,是指在分支代谢途径中,几种末端产物同时都过量,才会对途径中的第一个酶具有抑制作用;若某一末端产物单独过量则对途径中的第一个酶无抑制作用。 解析:空 9. 缺壁细菌
答案:缺壁细菌是指没有细胞壁或细胞壁残缺不全的细菌,如L型细菌。
解析:空
10. 石炭酸系数
答案:石炭酸系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被试化学药剂能杀死全部供试菌的最高稀释度与达到同效的石炭酸的最高稀释度之比。一般规定处理时间为10min,供试菌为伤寒沙门氏菌。 解析:空
11. 厚垣孢子[南开大学2011研]
答案:厚垣孢子是指在一些真菌的菌丝中经常见不到规则的肥大的菌丝细胞,一般是在不良环境条件下,菌丝细胞内的原生质收缩、变圆,外面形成一层厚壁,以抵抗不良环境,表面一般具有刺或瘤状突起结构的孢子,经常产生在老化的孢子中。 解析:空
12. 分解代谢[华南理工大学2017研]
答案:分解代谢又称异化作用,是指机体将来自环境的或细胞自己储存的有机营养物的分子(如糖类、脂类、蛋白质等),通过一步步反应降解成较小的、简单的终产物(如二氧化碳、乳酸、乙醇等)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有氧呼吸是异化作用的重要方式,为机体提供了大部分能量。 解析:空
13. TCID50[武汉大学2010研]
答案:TCID50的中文名称是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又称50组织细胞感染量或称腺病毒感染性滴度,是指能在半数细胞培养板孔或试管内引起细胞病变的病毒量。它是终点法定量中测定因感染所引起的宿主或培养细胞某一特异性感染反应的病毒数量。 解析:空
14. Antigen presenting cells[南开大学2014研]
答案:Antigen presenting cells即抗原呈递细胞(APC),抗原提呈细胞是指具有摄取、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提呈给T淋巴细胞的一类细胞,又称为辅佐细胞。在机体的免疫识别、免疫应答与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解析:空
15. 噬菌体[扬州大学2010、2015研];phage[南开大学2011研] 答案:噬菌体(phage)是指能够感染细菌、真菌、藻类、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的总称。因部分能引起宿主菌的裂解,故称为噬菌体。噬菌体必须在活菌内寄生,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其取决于噬菌体吸附器官和受体菌表面受体的分子结构和互补性。 解析:空
16. 亚单位疫苗[厦门大学2011研]
答案:亚单位疫苗是指一种通过化学分解或有控制性的蛋白质水解方法,提取细菌、病毒的特殊蛋白质结构,筛选出病原体中具有免疫活性的片段,去除其无效或有害成分所制成的化学纯品疫苗。例如,流
感病毒用化学试剂裂解后,可提取其血凝素、神经氨酸酶而制成流感亚单位疫苗。 解析:空
17. Nitrifying bacteria[武汉大学2012研]
答案:Nitrifying bacteria的中文名称是硝化细菌。硝化细菌是指一种好氧细菌,能在有氧气的水中或砂砾中生长,并在氮循环水质净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硝化细菌属于化能生物,自养需氧型细菌,以二氧化碳为碳源,通过代谢将氨或铵盐氧化成硝酸盐。它们包括形态互异类型的一种杆菌、球菌以及螺旋型细菌,属于绝对自营性微生物的一类,包括两个完全不同代谢群。 解析:空 18. 热死温度
答案:热死温度,又称热死点,是指在中性溶液中、一定时间内(一般为10min)杀死某微生物的水悬浮液群体所需的最低温度。 解析:空 19. 基内菌丝
答案:基内菌丝是指放线菌孢子落在固体基质表面并发芽后,不断伸长、分枝并以放射状向基质表面和内层扩散,形成的大量色浅、较细、具有吸收营养和排泄代谢废物功能的菌丝。 解析:空
20. Epitope[武汉大学2013研]
答案:Epitope的中文名称是抗原决定簇,又称表位,是指决定抗原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大多存在于抗原物质的表面,有一些存在于抗原物质的内部,须经酶或其他方式处理后才暴露出来。一个天然抗原物质可有多种和多个决定簇。抗原分子愈大,决定簇的数目越多。在各个抗原决定簇中,最易引起免疫应答的是免疫显性决定簇。 解析:空
21. 发酵[扬州大学2015研]
答案:发酵是指糖类及其他有机物质不需要分子氧参与的一系列降解作用,能以三磷酸腺苷(ATP)形式提供化学能,在厌氧细胞中,它是唯一的能量生成过程,而在兼性需氧细胞中,它是第一阶段作用之后再发生发酵产物的氧化作用;在应用微生物学中,发酵一词泛指培养微生物以得到所需产品的过程,而不管代谢过程中是否有氧参加。 解析:空
22. Fermentation[中国计量大学2019研]
答案:Fermentation的中文是发酵。广义的发酵,泛指一切利用微生物进行生产的过程,多指传统的与实际生产有关的工业化生产,多是好氧过程,如氨基酸发酵、抗生素发酵、单细胞蛋白生产等。微生物生理学上的发酵又称狭义的发酵,是指微生物细胞将有机物氧化释放的电子直接交给底物本身未完全氧化的某种中间产物,同时释放能量并产生各种不同的代谢产物的过程。
解析:空
23. 动力蛋白臂
答案:动力蛋白臂是镁依赖型三磷酸腺苷酶,一种能将ATP的化学能转变成机械运动的蛋白质。在动力蛋白臂与相邻的微管二联体的作用下,鞭毛可作弯曲运动。 解析:空
4、填空题(185分,每题5分)
1. 微生物的自发突变一般有三个主要原因:①,②,③。
答案:由背景辐射和环境因子引起|由自身有害代谢物引起|由DNA复制时碱基配对错误引起
解析:微生物的自发突变主要由背景辐射、环境因子、有害代谢物或DNA复制时碱基配对错误引起。
2. 近年来对微生物基因组序列的测定表明,能进行独立生活的最小基因组是一种,只含473个基因。 答案:生殖道支原体
解析:近年来发现,生殖道支原体是能进行独立生活的最小基因组。 3. 青霉的营养体是隔菌丝,无性繁殖产生。[中科院2004研] 答案:有|分生孢子
解析:青霉的形态特征是具有扫帚状的分生孢子梗,菌丝有隔。
4. 病原菌侵入宿主后,按其间力量对比或影响大小决定了传染的3种可能结局,即、和。
答案:隐性传染|带菌状态|显性传染
解析:病原菌侵入其宿主后,按病原菌、宿主与环境三方面力量的对比或影响的大小决定传染的结局,包括隐形传染、带菌状态和显性传染。如果宿主的免疫力很强,而病原菌的毒力相对较弱,数量又较少,传染后只引起宿主的轻微损害,且很快就将病原体彻底消灭,因而基本上不出现临床症状者,称为隐性传染;如果病原菌与宿主双方都有一定的优势,但病原体仅被限制于某一局部且无法大量繁殖,两者长期处于相持的状态,就称带菌状态;如果宿主的免疫力较低,或入侵病原菌的毒力较强、数量较多,病原菌很快在体内繁殖并产生大量有毒产物,使宿主的细胞和组织产生严重损害,生理功能异常,于是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就是显性传染。
5. 链霉菌属的菌丝体有两种类型:一是,具有功能;二是,可成熟后分化为,其上产生的具有功能。
答案:基内菌丝|吸收营养|气生菌丝|孢子丝|分生孢子|繁殖
解析:链霉菌属是放线菌的代表菌种之一,其菌丝体包括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其中基内菌丝具有吸收营养的作用,气生菌丝则可在发育到一定阶段后分化形成孢子丝,孢子丝释放孢子可发育成新的个体。 6. 无菌室杀菌通常采用和相结合的方法。 答案:紫外灯照射|喷洒化学药剂(如酚)
解析:对于小范围的空气,可以使用紫外灯照射的灭菌方法;大范围的空间可使用化学药物杀菌。
7. 在产抗体细胞的激活和抗体的形成过程中,需要有三种免疫活性细胞发挥作用:,,。
答案:巨噬细胞的抗原递呈作用|T细胞对B细胞的激活|浆细胞产生抗体
解析:在产抗体细胞的激活和抗体的形成过程中,巨噬细胞的抗原递呈作用、T细胞对B细胞的激活、浆细胞产生抗体具有重要意义。 8. 在经典遗传学发展至分子遗传学过程中,有四种模式微生物发挥了重大作用,它们是①,②,③,④。
答案:粗糙脉孢菌|大肠杆菌|酿酒酵母|大肠杆菌T系噬菌体
解析:遗传学研究常用的模式微生物包括粗糙脉孢菌、大肠杆菌、酿酒酵母和大肠杆菌T系噬菌体。
9. 水体中因氮、磷元素过多而易造成现象,包括在淡水水域中出现的和海水中出现的。[南开大学2012研] 答案:水体富营养化|水华|赤潮
解析:水体富营养化指的是水体中N、P等营养盐含量过多而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包括水华和赤潮。其实质是由于营养盐的输入输出失去平衡性,从而导致水生态系统物种分布失衡,单一物种疯长,破坏了系统的物质与能量的流动,使整个水生态系统逐渐走向灭亡。 10.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可分为、、和。
答案:光能自养型|光能异养型|化能自养型|化能异养型
解析:微生物根据营养类型的不同可分为光能自养型、光能异养型、化能自养型和化能异养型。
11. 在诱变工作中,常用的物理诱变剂如、和等;化学诱变剂如、、和等,其中的有“超诱变剂”之称。
答案:紫外线|X射线|γ射线|NTG|甲基磺酸乙酯(EMS)|乙烯亚胺|氮芥|NTG
解析: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是常用的物理诱变剂;NTG、甲基磺酸乙酯(EMS)、乙烯亚胺和氮芥是常用的化学诱变剂,其中NTG有“超诱变剂”之称。
12. 细菌糖被的功能为:①、②、③和④等。 答案:保护作用|贮藏养料|渗透屏障|附着于物体表面
解析:糖被是指包被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胶状物质。糖被可抗干燥、抗紫外线、抗噬菌体,对菌体有保护作用;当营养物质贫乏时,糖被可被分解利用;糖被还有很强的吸水性,可作为细菌的渗透屏障;此外,糖被还可帮助致病菌吸附于物体表面,当被抗吞噬细胞吞噬时,增强致病性。
13. 细菌细胞的内含物有、、和四类。 答案:贮藏物|磁小体|羧酶体|气泡
解析:细菌细胞含有多种内含物,主要有贮藏物、羧酶体、气泡和磁小体四种。其中贮藏物包括聚β羟基丁酸、糖原粒、淀粉粒、异染粒等,主要功能是贮存营养物;羧酶体在自养细菌的CO2固定中起着关键作用;气泡可使细菌细胞耐受一定的压力;磁小体则为趋磁细菌所特有。
14. 烟草花叶病毒简称,外形状,外层衣壳粒以时针方向螺旋状排列成,具有功能;核心为链。
答案:TMV|杆|逆|螺杆状|保护核酸|单|RNA
解析:烟草花叶病毒(TMV)是一种杆状植物病毒,其2130个衣壳粒按逆时针方向螺旋排列130圈形成了螺杆状的蛋白质衣壳,内有线状、单链RNA核心。
15. 氮源物质主要有、、、等,常用的速效氮源如、,有利于;迟效氮源如、,它有利于。
答案:蛋白质(肽、氨基酸)|氨及铵盐|硝酸盐|分子氮(N2)|玉米浆|(NH4)2SO4|菌体生长|黄豆饼粉|玉米饼粉|代谢产物积累
解析:蛋白质(肽、氨基酸)、氨及铵盐、硝酸盐和分子氮(N2)是主要的氮源物质;玉米浆和(NH4)2SO4是常用的速效氮源,有利于菌体的生长;黄豆饼粉和玉米饼粉是常用的迟效氮源,有利于代谢产物的积累。
16. 微生物菌种资源开发中,筛选菌种的四个步骤为、、、。[华南理工大学2010研]
答案:采集菌样|富集培养|纯种分离|性能检测及保藏
解析:从土壤中筛选所需菌种的一般步骤:采集菌样→富集培养→纯种分离→性能测定和保藏。①采集菌样:从适合的环境采集菌样,然后再按一定的方法分离、纯化;②富集培养:设仅适合待分离微生物旺盛生长的特定环境条件,使其群落中的数量大大增加,从而分离出所需微生物;③纯种分离:接种前要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在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中,一定要注意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纯化微生物培养的接种方法包括稀释涂布平板法、划线平板法等;④性能测定和保藏。
17. 自然界的碳素循环主要包括和两个过程。 答案:CO2的固定|CO2的再生
解析:碳素循环自然界中的有机和无机含碳化合物在生物和非生物的作用下,一系列相互转化的过程。它保证了二氧化碳资源的重复利用,使植物生产能不断进行,并且清除了环境中的有机质废物,保持碳素在自然界中的平衡。碳素循环主要是指二氧化碳的循环。
18. 微生物推动的氮循环实际上是氮化合物的氧化还原反应,其循环包括,,和。[南开大学2012研]
答案:固氮作用|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 解析:
19. 蕈菌的发育过程有个明显的阶段,其中双核菌丝细胞的增殖方式十分特殊,称为。 答案:5|锁状联合
解析:蕈菌是自然界中一类肉眼可见的大型真菌子实体,其发育过程可明显地分成5个阶段:一级菌丝、二级菌丝、三级菌丝、子实体的形成和担孢子的产生。其中二级菌丝形成时,通过独特的“锁状联合”使双核细胞分裂,从而使菌丝尖端不断向前延伸。
20. 生长曲线时期生长速度最快,时期次生代谢产物大量积累。[南开大学2014研]
答案:对数生长|稳定生长
解析:典型生长曲线包括延滞期、对数期(指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对数期微生物生长代谢速率最快;稳定期细胞内积累贮藏物,合成次级代谢产物大量累积,形成芽孢。 21. 酵母菌的无性繁殖方式主要有和。 答案:芽殖|裂殖
解析:酵母菌的无性繁殖方式包括芽殖和裂殖,一般以芽殖为主,仅少数酵母具有与细菌相似的二分裂繁殖方式。 22. 微生物的生长温度三基点分别是:、和。 答案:最低生长温度|最适生长温度|最高生长温度
解析:微生物的生长温度有一定的范围,在此范围内可以将温度分为最低生长温度、最适生长温度、最高生长温度。
23. 硝酸盐在微生物生命活动中具有两种作用,其一是利用它作为氮源,这就是;另一种是利用它作为呼吸链最终氢受体,这就是,又
称或。这两个作用的共同点都需要一种含的酶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
答案:同化性硝酸盐还原作用|异化性硝酸盐还原作用|硝酸盐呼吸|反硝化作用|钼|硝酸盐还原 解析:
24. 生长因子异养微生物很多,如、、和等。 答案:乳酸菌|动物致病菌|支原体|原生动物
解析:乳酸菌、动物致病菌、支原体和原生动物等都是生长因子异养微生物。
25. 在补体结合实验中,无溶血现象出现称为补体结合实验,说明样品中抗原存在。 答案:阳性|有
解析:补体结合实验的原理是:补体无特异性,可与任何抗体抗原复合物结合而被激活,但不能与单独的抗体或抗体结合。实验中若不出现溶血,表示待测系统中的抗原抗体相对应,两者特异性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并消耗了补体,无游离的补体与指示系统结合,故不溶血,为补体结合试验阳性。反之,若出现溶血,则为补体结合试验阴性。
26. 铁呼吸是在某些专性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中发现的,其呼吸链末端的氢受体是。 答案:Fe3+
解析:铁呼吸的呼吸链末端的氢受体是Fe3+。
27. 培养基应具备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六大营养要素是、、、、和。 答案:碳源|氮源|能源|无机盐|生长因子|水
解析: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六大营养要素是碳源、氮源、能源、无机盐、生长因子和水。
28. 厌氧乙酰CoA途径又称途径,这种非循环式的CO2固定机制主要存在于一些、和等化能自养细菌中。
答案:活性乙酸|产乙酸菌|硫酸盐还原菌|产甲烷菌 解析:
29. 在微生物学历史上,固体培养基的发明人是,用于固体培养基的优良凝固剂琼脂的发明人是。 答案:科赫|Hesse夫人
解析:德国科学家科赫发明了多种固体培养基,建立了细菌的纯培养方法;科赫的助手Hesse夫人发现琼脂具有比明胶更好的理化性能,于是用琼脂代替了明胶。
30. 无氮培养基是用来分离、按用途它属于培养基、按成分属于培养基。
答案:自生固氮菌|选择|组合(合成)
解析:自生固氮菌一般用无氮培养基进行分离。无氮培养基按功能是属于选择培养基,按成分是属于组合培养基。
31. 根瘤菌的三种特性是指、和。 答案:感染性|专一性|有效性
解析:根瘤菌主要指与豆类作物根部共生形成根瘤并能固氮的细菌。根瘤菌可感染进入幼根的皮层中,且只与豆科植物互作,它的感染可固定大气中游离氮气,为植物提供氮素养料。
32. 次级代谢是微生物生长至或,以为前体,合成一些对微生物自身生命活动无明确生理功能的物质的过程。次级代谢产物大多是分子结构比较复杂的化合物,如、、、、及等多种类别。
答案:指数期后期|稳定期|初级代谢产物|抗生素|激素|生物碱|毒素|色素|维生素
解析:次级代谢主要发生在指数期或稳定期,以初级代谢产物为前体,合成一些对微生物自身生命活动无明确生理功能的物质,如抗生素、激素、生物碱、毒素、色素和维生素等。
33. 微生物反馈调节的主要方式包括反馈阻遏控制的酶合成量和控制酶活性,两者的作用均受到的影响;可以采用菌株和菌株,以及等三种方式解除反馈调节。[扬州大学2010研]
答案:反馈抑制|末端产物|营养缺陷型|抗反馈调节的突变|控制细胞膜的渗透性 解析:
34. 生物固氮所必需的四个条件是、、和。 答案:固氮酶|电子供体|电子载体|能量
解析:生物固氮是指固氮微生物将大气中的氮气还原成氨的过程,该过程的必要条件是要有固氮酶、电子供体、电子载体和能量。 35. 腺病毒是通过五邻体上的行使吸附功能的。 答案:刺突
解析:腺病毒是无包膜病毒,通过五邻体上的刺突行使吸附功能,然后进行脱壳、核酸复制等过程。
36. 病毒可诱导动物细胞产生干扰素,而干扰素又可刺激细胞合成,它被入侵病毒激活后,可降解病毒的,从而阻止了病毒的转译和阻止有感染力病毒的合成。
答案:抗病毒蛋白(AVP)|mRNA|衣壳蛋白
解析:干扰素通过诱导细胞合成抗病毒蛋白(AVP)发挥效应。干扰素首先作用于细胞的干扰素受体,经信号转导等一系列生化过程,激活细胞基因表达多种抗病毒蛋白,实现对病毒的抑制作用。这种AVP与侵染病毒的dsRNA发生复合后,活化了AVP,活化的AVP降解病毒mRNA,从而阻止了病毒衣壳蛋白的转译,从而抑制病毒的正常增殖。
37. 单细胞微生物生长曲线中稳定期到来的原因主要是。[中科院2004研]
答案:营养物质消耗代谢产物积累pH值等环境变化
解析:稳定期微生物数保持相对稳定、总细菌数达到最高水平、细胞代谢产物积累达到最高峰。其形成的原因包括:营养的消耗使营养物比例失调、有害代谢产物积累、pH值等理化条件不适宜。
5、实验题(15分,每题5分)
1. 从土壤中分离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方法(注明所用培养基及其碳氮源、培养条件)。[华南理工大学2010研] 答案: (1)从土壤中分离细菌的方法
①制作pH7.0~7.2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碳源为牛肉膏,氮源为蛋白胨),趁热注入培养皿中,凝成平板;
②将土壤制成10-4或10-5菌悬液,接种于上步制成的平板上; ③培养皿倒置37℃温箱中,培养18~24小时,便可得到菌落小、湿润、易被接种环挑起的细菌。 (2)从土壤中分离放线菌的方法
①制作pH为7.2~7.4高氏一号培养基(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氮源为硝酸钾),趁热注入培养皿中,凝成平板;
②将土壤制成10-4或10-5菌悬液,接种于上步制成的平板上; ③培养皿倒置于25~30℃温箱中,培养7~10天,便可得到菌落硬度较大、干燥致密、且与基质紧密结合、不易被针挑起的放线菌。 (3)从土壤中分离酵母菌的方法
①制作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马铃薯),趁热注入培养皿中,凝成平板;
②将土壤制成10-4或10-5菌悬液,接种于上步制成的平板上;
③培养皿倒置于28~30℃温箱中,培养3~5天,便可得到菌落较大、湿润、表面光滑、较不透明的酵母菌。 (4)从土壤中分离霉菌的方法
①制作pH为自然的豆芽汁葡萄糖培养基(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豆芽汁),添加80乳酸数滴,趁热注入培养皿中,凝成平板; ②将土壤制成10-4或10-5菌悬液,接种于上步制成的平板上; ③培养皿倒置于25~30℃温箱中,培养3~4天,便可得到菌落呈绒状、棉絮状或蜘蛛网状霉菌。 解析:空
2. 请设计实验方案,从土样中筛选产淀粉酶的芽孢菌,说明主要流程和依据。筛选得到目的菌株后,试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原始菌株的产酶能力,并简要说明。[中国计量大学2019研] 答案: (1)从土样中筛选产淀粉酶的芽孢菌主要是依据是: ①芽孢杆菌属在不良环境下产生的芽孢抗逆性很强,可耐高温。 ②淀粉酶可水解淀粉,可以碘液作为指示剂观察。 (2)筛选的流程如下:
①制备土壤悬液:取一定量的土壤,加入适量的无菌水,震荡摇匀即为土壤悬液。
②加热筛选有芽孢的菌:将装有土壤悬液的容器置于100℃恒温水浴锅中15分钟,以杀死细菌的营养体,而芽孢耐热可存活下来。 ③梯度稀释菌体悬液:将悬液按照10-1、10-2、10-3、10-4、10-5等比例稀释。
④平板涂布:取适量菌液滴加在牛肉膏蛋白胨平板上,用涂布器
涂匀,37℃培养24小时。
⑤获取产淀粉酶的单菌落:挑取平板上的单菌落,一半接种到培养基内用来保种,另一半用作鉴定。将鉴定用的菌接种在含有碘液的淀粉牛肉膏平板中,观察菌落附近颜色变化,若出现蓝色消失或变浅则说明该菌落可以合成淀粉酶分解淀粉,记录该菌落。挑取一部分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形态、大小、颜色一致的菌落,则将其对应的菌种划线接于新的平皿上培养、保存。否则继续挑取单菌落筛选。
(3)提高原始菌株产酶能力的方法如下: ①优化培养条件:
测试不同浓度、不同营养组成的培养基,如不同的碳源:蔗糖、淀粉、蔗糖淀粉混合物,不同的氮源:NH4Cl、KNO3、蛋白胨等。以其中一个条件为变量,其他条件不变,筛选出产酶量最高时营养组分配比。
②紫外线诱变筛选出高产突变株:
将挑选出的产酶菌株制成细胞悬液,紫外照射诱变。培养一段时间待菌体的遗传稳定后,在含有碘液的淀粉牛肉膏平板上涂布分离,选择出菌落周围变色的单菌落,进一步测试所产淀粉酶的含量,由此筛选出高产酶的突变株。 解析:空
3. 现有四种菌株,分别是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产碱杆菌;由于不慎而将标签脱落,请你设计一种完整方法和写出步骤,将这四种微生物加以鉴定。[宁波大学2014研]
答案: (1)实验步骤
①分别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产碱杆菌进行革兰氏染色,染色结束后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②对以上观察到的两株革兰氏阳性菌进行芽孢染色处理,染色结束后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③将第一步筛选出的两株革兰氏阴性细菌置于含伊红美蓝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观察结果。 (2)鉴定原理及结果
①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为革兰氏阳性菌,而大肠杆菌和产碱杆菌均为革兰氏阴性菌,因此革兰氏染色可将四种菌株分为两种。
②在显微镜下观察,可确定形态为葡萄串状的紫色菌体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呈杆状的紫色菌体则为枯草芽孢杆菌。也可通过芽孢染色确定枯草芽孢杆菌。
③大肠杆菌可在含伊红美蓝的固体培养基上生长,且其菌落呈现金属光泽,由此可区分大肠杆菌和产碱杆菌。 解析:空
6、简答题(75分,每题5分)
1. 同一酵母菌培养液用血球计数板和平板菌落计数法同时计数,所得结果是否一样?为什么?比较两种计数法的优缺点?[中国计量大学2019研]
答案: (1)同一酵母菌培养液用血球计数板和平板菌落计数法同时计数所得的结果不同。
(2)两种计数方法得到不同的结果是因为血球计数板所计数量为所有菌体的数目,包括活细胞和死细胞,而只有活菌才能在平板上生长形成克隆,所以平板菌落计数法所计数目为活菌的数目。 (3)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如下:
①血球计数板计数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成本低,且能观察细胞大小及形态特征。该方法的缺点是样品中的细胞数不能太少,否则会影响计数的准确性,而且该法不能区别活细胞和死细胞。
②平板菌落计数法的优点是可以计算出活菌的数目,可重复性高。该方法的缺点是速度慢,培养所需要一定的时间。 解析:空
2. 简述大肠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答案: 大肠杆菌的生物学特性有:
(1)大肠杆菌是革兰氏阴性菌,多数菌种有鞭毛。
(2)对营养要求不高,绝大多数菌种在普通培养基和麦康凯琼脂上生长良好。
(3)化能有机营养,兼顾呼吸和发酵两种产能系统。
(4)属于肠道内正常菌群,能合成维生素B、维生素K供人体利用,产大肠杆菌素,可抑制肠道内痢疾杆菌等致病菌和腐生菌的滋生。 (5)大肠杆菌是条件致病菌,可引起肾、膀胱等泌尿系统的肠外感。
解析:空
3. 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过程非常类似于恒浊的连续培养,那么两者是如何实现恒浊,其不同点在哪里?
答案: 活性污泥法是在人工充氧条件下,对污水和各种微生物群体进行连续混合培养,形成活性污泥。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吸附和氧化作用,以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1)实现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过程和恒浊的连续培养的恒浊方法有:
①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过程的恒浊主要是维持曝气池中活性污泥有相对稳定的浓度,实现的方法是回流二次沉淀池沉降的污泥。 ②恒浊连续培养实现恒浊的方法是调控培养器中流入、流出液的流速,使培养液中的微生物浓度基本恒定。 (2)两者的不同点表现为:
①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过程实现恒浊靠回流维持污泥浓度恒定。 ②恒浊连续培养实现恒浊靠调控流速维持。 解析:空
4. 显微镜下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中国计量大学2019研]
答案: 显微镜下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细胞大小不同:同等放大倍数下,细菌的个体最小。 (2)细胞形态不同:
①细菌为很多圆球状或小杆状。 ②放线菌,单细胞,呈分枝丝状。
③霉菌菌丝有隔,分生孢子;显微镜下青霉扫帚状排列的分生孢子小梗,曲霉膨大的分生孢子头(顶囊),分生孢子梗直立于菌丝独特厚壁的足细胞上。
④酵母菌,是较细菌的单细胞个体明显大得多,形态有卵圆形、球形、腊肠形、柠檬形或藕节形。 (3)细胞结构不同:
①细菌、霉菌、放线菌均属于原核细胞,无细胞核结构; ②酵母菌属于真核细胞,有核膜包裹着的细胞核。 解析:空
5. 举例阐述哪些是微生物可利用的资源? 答案: 微生物可利用的资源有:
(1)微生物菌体:如活性酵母、单细胞蛋白、微生物杀虫剂、细菌肥料、食用菌等;
(2)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氨基酸、有机酸、醇、酮、多糖、核酸、维生素、酶制剂等;
(3)微生物的代谢活动:甾体转化、湿法冶金、石油勘探等; (4)微生物基因:以苏云金芽孢杆菌毒蛋白基因构建抗虫转基因植物,聚β羟基丁酸基因转入拟南芥,产生可降解生物塑料PHB等。 解析:空
6. 试述病毒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特点。
答案: 病毒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特点有:
(1)形体极其微小,一般都能通过细菌滤器,必须在电镜下才能观察;
(2)没有细胞结构,主要成分为核酸和蛋白质两种; (3)一个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
(4)缺少完整的酶系统和能量合成系统,只能利用宿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组分;
(5)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 (6)在离体条件下,能以无生命的生物大分子状态存在,并可长期保持其侵染活力;
(7)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但对于干扰素敏感;
(8)有些病毒的核酸能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进而引发潜伏性感染。 解析:空
7. 如何检查细菌的运动性? 答案: (1)镜检法
将待检样品制成菌悬液,滴一点菌液于一盖玻片上,取一凹窝载玻片,将凹窝对准菌悬液盖在盖玻片上,然后将盖玻片和载玻片一起翻转,让菌悬液在凹窝上的盖玻片下。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观察应找悬液的边缘,因细菌为了更多地接触空气,总向水滴的边缘运动。观察时要注意将细菌的运动与分子的布朗运动区别开。 (2)半固体穿刺法
将待检细菌穿刺接种在半固体试管培养基中,若细菌仅沿穿刺线生长,说明细菌不运动。若细菌沿穿刺线向周围扩散生长,说明细菌有运动性。 解析:空
8. 简要描述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鞭毛结构的主要差异。[中山大学2003研]
答案: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鞭毛结构的主要差异如下表所示。
表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鞭毛结构的主要差异 解析:空
9. 试述配制培养基的基本过程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答案: (1)配制培养基的基本过程
①按培养基的配方称取各种药品,用量太少的药品应配制成溶液后再取一定量加入。
②将各种药品加水溶解,通常是加所需水量的一半。
③若配固体培养基,按2的用量称取琼脂,用水将琼脂浸湿,用手挤去琼脂中过多的水分,加入溶液中。
④加热至琼脂全部溶解,并补足所需的全部水量。 ⑤用NaOH或HCl调节pH至要求值。
⑥用分装器将培养基分装入试管或三角瓶中,塞上棉塞并包扎,灭菌后备用。
(2)配制培养基的注意事项
①配制过程中,在加热熔化琼脂时,要不断搅拌,以防糊底。 ②分装时不要让培养基沾染试管口或瓶口,以防培养过程中容易污染杂菌。 解析:空
10. 简述鞭毛的不同着生方式。并举例。
答案: 鞭毛的着生方式多样,是细菌分类的重要依据,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
(1)单端生鞭毛:可分一端单鞭毛菌,如霍乱弧菌;二端单鞭毛菌,如鼠咬热螺旋体。
(2)丛生鞭毛:可分一端丛生鞭毛菌,如荧光假单胞菌;二端丛生鞭毛菌,如红色螺菌。
(3)周生鞭毛:如大肠埃希氏菌、枯草杆菌。 解析:空
11. 何为营养缺陷型?应如何得到X菌的某种营养缺陷型(例如his-)菌株?简述并分析应采用的实验步骤和原理。[武汉大学2011研] 答案: (1)营养缺陷型
营养缺陷型是指一种缺乏合成其生存所必需的营养物的突变型,只有从周围环境或培养基中获得这些营养或其前体物才能生长。 (2)得到X菌的his-菌株的方法 ①实验方法
选择影印平板的方法进行分离。 ②实验步骤
a.将待分离突变株的原始菌株以合适的稀释度涂布到野生型菌株和突变株均能生长的主平板(含完全培养基)上,经培养后形成单菌落。
b.通过一消毒的“印章”(直径略小于培养皿底,表面包有丝绒布,使其尽量平整)将(a)平板的菌落分别原位转移(或印迹)到(c)平板[含有与(a)平板相同的营养成分]和(d)平板(不含缺陷型所需的营养因子,即基本培养基)。
c.经培养后对照观察(c)和(d)平板上形成的单菌落,如果在(c)平板上长而在(d)平板上不长的,则为所需分离的突变型。 d.在(c)平板上挑取(d)平板上不长的相应位置的单菌落,并进一步在完全培养基上划线分离纯化。 ③实验原理
由于营养缺陷型突变型在选择培养基(或基本培养基)上不生长,所以是一种负选择标记,故采用影印平板的方法进行分离。 解析:空
12. 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四大类微生物的菌落有何不同? 答案: 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菌落在形态、质地、正反面颜色等方面各有不同。
(1)细菌的菌落一般湿润、较光滑透明。
(2)放线菌菌落干燥、不透明,质地致密,与培养基结合紧密,小而不蔓延,不易挑起或挑起后不易破碎,菌落正反面颜色不一致。 (3)酵母菌一般都有湿润、较光滑、有一定的透明度、容易挑起、
菌落质地均匀以及正反面和边缘、中央部位的颜色都很均一等特点。酵母菌菌落的颜色较单一,多数呈乳白色或矿烛色。
(4)霉菌的菌落形态多样,质地疏松,干燥,不透明,难挑取。 解析:空
13. 在无电子显微镜的情况下,用哪些方法来判断某种细菌是否属于有鞭毛的菌?
答案: 在无电子显微镜的情况下,判断细菌是否有鞭毛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通过特殊的鞭毛染色法,使鞭毛加粗后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 (2)在暗视野中观察悬滴标本中细菌运动情况。
(3)在固体培养基中穿刺接种某一细菌,如果在其穿刺线周围有混浊的扩散区,说明该菌具有扩散能力,即可推测其存在着鞭毛,反之则无鞭毛。 解析:空
14. 简述古生菌的细胞壁、细胞膜的特征。 答案: (1)古生菌细胞壁的特征
在古生菌中,除Thermoplasma没有细胞壁外,其余都具有与真菌功能相似的细胞壁,其成分包括假肽聚糖(结构与肽聚糖类似)、独特多糖、硫酸化多糖、糖蛋白、蛋白质,但其含量与真菌差别很大。 (2)古生菌细胞膜的特征
①古生菌的细胞膜主要由磷脂组成,但是具多样性,亲水头与疏水尾间是通过醚键而不是酯键相连;
②存在着独特的单分子层膜或单、双分子层混合膜,而真细菌或真核生物的细胞质膜都是双分子层。 解析:空
15. 三大免疫标记技术有何异同点?
答案: 三大免疫标记技术分别为免疫荧光技术、免疫酶技术和放射免疫测定。
(1)三大免疫标记技术的相同点
用免疫标记物标记已知抗原或抗体,来检测未知抗体或抗原,敏感性高。
(2)三大免疫标记技术的不同点
①免疫荧光技术用一种将结合有荧光素的荧光抗体与抗原进行反应,借以提高免疫反应灵敏度,该技术需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有假阳性现象;
②免疫酶技术是用酶标记抗原或抗体,检测抗体或抗原,可肉眼观察结果,也可用分光光度计比色进行定性或定量;
③放射免疫测定是最敏感的免疫标记技术,精确度高,易规范化和自动化,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抗原或抗体来检测相应的抗体或抗原,需用同位素检测仪,放射性同位素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性。 解析:空
7、论述题(25分,每题5分)
1. 水体中的微生物有哪些来源?[北京化工大学2014年研]
答案: 水体中微生物的来源有以下几种: (1)水体中固有的微生物
水体中固有的微生物有荧光杆菌、产红色和产紫色的灵杆菌、不产色的好氧芽孢杆菌、产色和不产色的球菌、丝状硫细菌、浮游球衣菌及铁细菌等。
(2)来自土壤的微生物
由于雨水冲刷地面,将土壤中的微生物带到水体中。来自土壤的微生物有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氨化细菌、硝化细菌、硫酸盐还原菌、蕈状芽孢杆菌、霉菌等。 (3)来自生产和生活的微生物
各种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禽畜的排泄物夹带各种微生物进入水体。它们是大肠杆菌群、肠球菌、产气荚膜杆菌、各种腐生性细菌、厌氧梭状芽孢杆菌等。其中包含的致病微生物如:霍乱弧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赤痢阿米巴等。 (4)来自空气的微生物
雨雪降落时,将空气中的微生物夹带入水体中。初雨尘埃多,微生物也多;雨后空气的微生物少。雪的表面积大,与尘埃接触面大,故所含微生物比雨水多。 解析:空
2. 什么是极端微生物?试举例说明研究极端微生物在环境工程中的意义?[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研]
答案: (1)极端微生物的定义
极端微生物是指喜在极端恶劣环境中生活的微生物,又称嗜极微生物。极端微生物主要包括嗜酸菌、嗜盐菌、嗜碱菌、嗜热菌、嗜冷菌及嗜压菌等。
(2)极端微生物在环境工程中的意义
环境工程所涉及的领域广,有极端的自然环境,有极端性质的废水,如高盐分废水、酸性废水、碱性废水、极毒重金属废水、低温废水、超高温废水等,还有极高浓度的有机废水。以上废水几乎涵盖了自然极端环境的所有恶劣条件。目前,在处理这些废水时,都要事先将极端废水调整到合适的范围后再进行微生物处理。这些过程可能造成工艺复杂,运行费用高和资源浪费。但是,目前若缺少这些过程,往往不能获得满意的处理效果。
由于长期应用的原因,对于粪便和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厌氧消化处理中的产甲烷菌研究较多,了解也较多。但对其他极端环境的古菌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加强对它们的研究很有必要,最终目的是希望获得这些菌种,将它们应用于上述废水的处理中去。这对环境保护及环境工程都是极其有利的,可使上述的废水处理不但可以顺利进行,而且在降低投资成本、节省运行费用、节约能源、提高处理效率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解析:空
3. 试比较底物水平磷酸化、氧化磷酸化和光合磷酸化中ATP的产生。
答案: (1)底物水平磷酸化
发酵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一些高能化合物的生成,如EMP途径中的1,3二磷酸甘油酸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这些高能化合物可以直接偶联ATP或GTP的生成。底物水平磷酸化可以存在于发酵过程中,也可以存在于呼吸过程中,但产生能量相对较少。 (2)氧化磷酸化
在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过程中,形成的NAD(P)H和FADH2,通过电子传递系统将电子传递给电子受体(氧或其他氧化性化合物),同时偶联ATP合成的生物过程。 (3)光合磷酸化
当一个叶绿素(或细菌叶绿素)分子吸收光量子时,叶绿素(或细菌叶绿素)即被激活,导致叶绿素(或细菌叶绿素)分子释放一个电子被氧化,释放出的电子在电子传递系统的传递过程中逐步释放能量,偶联ATP的合成。主要分为光合细菌所特有的环式光合磷酸化和绿色植物、藻类和蓝细菌所共有的产氧型非环式光合磷酸化作用。 解析:空
4. 试根据蓝细菌的基本特性分析其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的原因。[武汉大学2011研]
答案: 细菌细胞的结构可分为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两部分。基本结构是指任何一种细菌都具有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体等。特殊结构是指某些种类的细菌所特有的结构,如芽孢、荚膜、鞭毛和菌毛等。这些结构的功能特点决定了细菌在自然界
中的生存能力和分布范围。蓝细菌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极强的适应能力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蓝细菌的基本特性如下: (1)分布极广。
(2)形态差异极大,有球状、杆状和丝状体,个体直径一般为3~10mm,有的可达60mm。当许多个体聚集在一起,可形成肉眼可见的、很大的群体。若繁茂生长,可使水的颜色随菌体颜色而变化。 (3)细胞中含有叶绿素a,进行产氧型光合作用。它被认为是地球上生命进化过程中第一个产氧的光合生物,对地球上从无氧到有氧的转变、真核生物的进化起着里程碑式的作用。
(4)具有原核生物的典型细胞结构:细胞核无核膜,也不进行有丝分裂,细胞壁含胞壁酸和二氨基庚二酸,革兰氏染色阴性。 (5)营养极为简单,不需要维生素,以硝酸盐或氨作为氮源,多数能固氮,其异形细胞是进行固氮的场所。
(6)分泌黏液层、荚膜或形成鞘衣,因此具有强的抗干旱能力。 (7)无鞭毛,但能在固体表面滑行,进行光趋避运动。 (8)许多种类细胞质中有气泡,使菌体漂浮,保持在光线最充足的地方,以利光合作用。 解析:空
5. 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试论述细菌的致病性,针对破伤风梭菌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原理,可以采用哪些相应的防治措施?为什么?[武汉大学2013研]
答案: (1)细菌的致病性
细菌的致病性是对特定宿主而言,能使宿主致病的为致病菌,反
之为非致病菌,但二者并无绝然界限。有些细菌在一般情况下不致病,但在某些条件改变的特殊情况下亦可致病,称为条件致病菌或机会致病菌。病原菌致病力的强弱称为毒力,其侵袭力和毒素是构成毒力的基础。
(2)针对破伤风梭菌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原理可采取的防治措施 ①破伤风梭菌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原理
破伤风梭菌芽孢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可由伤口侵入人体,发芽繁殖而致病。破伤风梭菌是厌氧菌,在一般伤口中不能生长,伤口的厌氧环境是破伤风梭菌感染的重要条件。窄而深的伤口(如刺伤),有泥土或异物污染,或大面积创伤、烧伤、坏死组织多,局部组织缺血或同时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均易造成厌氧环境,局部氧化还原电势降低。有利于破伤风杆菌生长。破伤风梭菌能产生强烈的外毒素,即破伤风痉挛毒素或称神经毒素。破伤风梭菌的破伤风毒素与神经细胞的神经节苷脂结合而阻碍乙酰胆碱释放,封闭抑制性突触,导致难以控制的全身肌肉痉挛。 ②可采取的防治措施
及时接种破伤风疫苗是主要的防护措施。原因如下:因为破伤风毒素的毒性仅次于肉毒毒素,当其含量尚不能引起免疫时即足以致病,而毒素与神经突触的结合是不可逆的,一般治疗无效,因此该病的免疫预防特别重要。 解析: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