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技术方案 施工技术方案 栈桥变形及加固应急预案

2020-11-04 来源:好走旅游网


技术方案 施工技术方案 栈桥变形及加固应急预案

一、概况

根据吹填海砂过程中的沉降、位移监测数据显示约350米范围内发生较大水平和竖向位移。

在发现X有位移趋势后,各方一致认为应该增加监测频率,根据每日的监测数据对X西侧进行减载,对东侧进行荷载平衡;对破坏桩柱进行临时加固,防止结构进一步恶化;同时尽快对桩柱进行第三方实体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由原X设计单位或专业加固公司确定加固方案;尽量优化设计方案指导后期施工。 二、主要危险源

该施工过程中主要危险源为坍塌,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1.海砂回填施工造成X位移致使局部桩基及上部结构破坏丧失使用功能。主要解决办法是增加监测频率,根据每日的监测数据对西侧进行减载,对东侧进行加载。 2.已破损桩基进一步恶化致使局部桩基及上部结构破坏丧失使用功能。主要解决办法是对破坏桩柱进行临时加固,防止结构进一步恶化,同时尽快对附近桩柱进行第三方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由原X设计单位或专业加固公司确定加固方案。

3.加固过程中的非X主体坍塌。主要解决办法是加强对施工班组的技术安全交底,加强现场值班警戒和标识警戒。 三、主要施工方法

1

1. 减载范围

需整改的范围位于四点连线范围内,如下图所示。

图一

2. 卸载工艺

施工顺序:施工段测量放样—抽砂船对X西侧堆砂区抽砂卸载—装载机对X西侧堆砂区向砂堆西侧卸载—X底及东侧吹填砂

(1)测量放样

施工前对该施工区域进行测量放样,设置一定数量的标志,控制施工平面位置准确。

(2)抽砂船对X西侧堆砂区抽砂卸载

2

安排4艘1200-3000m3自吸自卸式抽砂船进行抽砂作业,抽砂船停放位置在该区段采取平均布置。由于受潮汐影响,因此各作业船舶要根据船型在涨潮时段进行采砂。船只抽取的砂不允许卸料在X东侧75米范围内。且堆砂高度不得超过设计值。参见图一

(3)装载机对X西侧堆砂区向砂堆西侧卸载

为了尽快对西侧砂堆进行卸载,在船只抽砂卸载2个潮水作业后,增加陆上装载机、推土机、抽砂泵等设备展开陆地工作面进行卸载。陆地工作面位于西侧砂堆的西侧,机械设备将砂卸载到西侧堆砂区的西侧海域,西侧堆砂区的东侧使用运输车转运卸载砂,西侧堆砂区的东侧端部采用抽砂泵将砂转送到东侧。参见图一 (4)X底及东侧吹填砂

监测数据趋于稳定后按原定的X吹砂方案继续进行施工。因为该施工段淤泥厚度达16米,初步计划分层吹填到+2.0m标高停止X回填施工。吹填顺序为从东侧75m处向西分层推进。为了防止南北方向位移,吹填顺序由南向北推进。南向北按2%的坡度进行施工,如基本25m宽1台,每台高差50cm,如50m宽1台,每台高差1m。 (5)增加对该区段进行沉降、位移监测的频率,每日至少监测一次。

(6)该区域X两侧75m范围内不再从外部新增砂量,东侧加载的海砂应从西侧抽运。

(7)在破坏桩排架及其附近两个排架先进行临时加固防护,防止进一步恶化。 3. 破损桩柱初步临时加固

利用抽砂泵将西侧海砂抽至破坏桩及其附近两个排架桩基使其形成顶标高约+2.0m的工作平台。临时防护采用在破坏桩黄零+3.0m处向下设置1道圆形钢抱箍,在钢抱箍上南北两侧各并排设置两根20#槽钢, 20#槽钢通过20mm拉条固定在桩身形成整体。槽钢上各布置5根150#钢管将荷载传递到抱箍上,钢管上下接触面焊有20X20X2cm的钢板利于传递荷载。见下图二,图三。

3

图二

图三

4. 破损桩柱临时加固方法 (1)连系梁:

4

破损的桥墩拟采用现浇连系梁与另外两根桥墩形成整体。连系梁长度14.5m,高度1.5m,宽度2.0m,主筋采用B28@100,箍筋配置为φ12@150,混凝土保护层厚度75mm,采用C50混凝土现浇成型。所有桩位都预埋B25桩身钢筋。连系梁示意图及配筋图见附图一、附图二、附图三。

加固施工过程中避免大型设备在破坏桩附近10米进行作业,避免震动对破坏桩的不利影响。模板作业采用木模板,便于人工搬运,避免使用大型设备。砼浇筑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供料工艺,在距破坏桩30米的位置布置地泵,布管进行供应砼。为了减少加固施工工期,砼采用添加早强剂。

当连系梁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在横梁与连系梁间支撑钢管将横梁的部分荷载传递到连系梁上,然后拆除破损桩附近支撑钢管,然后对桩进行加固。 (2)桩加固:

清除破坏部位松散的混凝土,保留原有桩,对该部位进行扩大截面加固。 采用直径1250mm的c50砼体顺沿原桩(直径1米)进行包裹加固,其竖向钢筋配置为B25@150,箍筋配置为φ12@150,混凝土保护层厚度75mm。竖向钢筋向上锚入扩大桩帽,向下锚入连系梁。桩身加固示意图及配筋图见附图四、附图五。

(3)桩帽加固

采用扩大桩帽对原桩帽进行包裹,以原桩帽为基准四周扩大600mm,原桩帽底向上600mm、向下750mm。主筋配置为B20@150,箍筋配置为φ20@150,混凝土保护层厚度75mm。采用C50混凝土现浇成型。桩帽加固示意图见附图四、附图五。 (4)在新旧混凝土接触面进行适度凿毛处理。

四、主要安全措施

1.增加X沉降位移观测频率,为施工提供指导和预警作用。 2.对现场加固施工班组做好技术安全交底。 3.卸载主要安全措施。

a.X两侧各150米范围停止其他加载工作,只进行卸载作业。 b.经过X设专用通道并设置限高杆,防止车辆等经过X造成碰撞。

5

c.X沉降位移观测趋于稳定时停止卸载施工直至观测数据稳定,计划X两侧75米范围砂顶标高填到+3.0米。

4.加固主要安全措施

a.对距现场50米范围进行安全警戒,非施工人员严禁进入。

b.当连系梁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在横梁与连系梁间支撑钢管,将横梁的部分荷载传递到连系梁上,然后拆除破损桩附近支撑钢管对桩进行加固。防止桩加固过程中出现局部破坏造成的安全隐患。

c.加固施工过程中避免大型设备在破坏桩附近10米进行作业,避免震动对破坏桩的不利影响。模板作业采用木模板,便于人工搬运,避免使用大型设备。砼浇筑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供料工艺,在距破坏桩30米的位置布置地泵,布管进行供应砼。为了减少加固施工工期,砼采用添加早强剂。

5.加强与X沟通,尽量避免在X卸煤期间进行加固作业,加固过程中施工段尽量避免增加车辆等额外荷载。

6.现场加固全过程安排专人巡查监督,主要巡查破损部分是否恶化,整体结构完整性是否出现异常。值班人员:王洪伟、王钦松。 五、施工工期 1.卸载

2016.12.1—2016.12.31 2.临时加固

2016.12.15—2016.12.18 3.桩身加固

连系梁:脚手架2天,钢筋绑扎2天,模板安装1天,砼浇筑1天,等待强度7天。合计13天。

桩加固:辅助支撑1天,拆除原支撑1天,钢筋绑扎1天,模板安装1天,砼浇筑1天。合计5天。

桩帽:脚手架1天,钢筋绑扎1天,模板安装1天,砼浇筑1天。合计4天。 总施工工期22天。

计划2016.12.27—2017.1.18

附图一 连系梁示意图

6

连系梁配筋示意图 连系梁配筋图(表)

7

附图二

附图三

附图四 桩身及桩帽配筋图

8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