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许昌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五章《光现象》检测卷(答案解析)

2023-06-20 来源:好走旅游网


一、选择题

1.一束太阳光经三棱镜后,在棱镜另一侧的白纸屏上可形成一条彩色光带,如图所示。据此可知,一束红紫复色光沿AO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发生折射,光路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2.《与朱元思书》是八年级语义教材中的一篇山水美文,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著,写给好友朱元思的信中的一个片段,被视为写景的精品。该文既用人的感受反衬出山水之美,含蓄地流露出爱幕美好的大自然,其中诗句“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作者看到的游鱼、细石,是光的哪种现象?( ) A.光沿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平面镜成像

D.光的折射

3.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为20° B.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 C.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4.关于下面四幅图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是一束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糖水中的径迹,说明光在同种介质中一定沿曲线传播 B.乙图中光发生漫反射时的光线看起来杂乱无章,因此光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循光的反射定

C.丙图是平面镜成虚像的光路图,因此平面镜成的虚像是反射光线实际相交而成的 D.丁图是潜望镜的光路图,潜望镜利用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5.如图是2018年1月31日晚上,世界各地都可欣赏到著名的超级红月亮,这是月食天象最精彩的部分,下列光现象与月食成因相同的是( )

A.激光引导掘进方向

B.有趣的倒影

C.塔式太阳能电站

D.自行车尾灯

6.“一河诗画,满城烟花”,浏阳国际烟花节的焰火惊艳全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焰火属于自然光源

B.焰火燃放有烟生成,这是一种物态变化 C.先看到焰火后听到爆炸声,说明声速比光速快 D.焰火把人影照在地面上,人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7.如图所示,用手电筒对着平面镜中的像照射时,观察到的像比原来亮多了,其原因是

( )

A.光射到像上,所以会变亮

B.光反射到物上,物变亮,所以像也变亮 C.镜子比原来亮,所以像也比原来亮 D.有光照,更便于观察,所以觉得像比原来亮

8.夜间开车时汽车灯光能照亮前方的柏油马路,使司机能看滑路面,但刚下过雨路面潮湿时,司机却几乎看不到路面被照亮,甚至感觉自己车灯未开。可是当对面的车辆靠近时,却发现路面被照亮了。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路面潮湿,将光线全部吸收了 B.路面被照亮后成为了光源

C.灯光在潮湿的路面上主要发生了漫反射 D.灯光在潮湿的路面上主要发生了镜面反射

9.如图所示,小明将两端开口的圆筒A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光屏,并把圆筒插入剪去顶部的易拉罐中,制成了一个光屏可移动的小孔成像观察仪,用观察仪进行小孔成像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该装置看到的是一个上下颠倒左右不颠倒的实像

B.如果要看见更大的像,可以将圆筒向外拉,增大光屏和小孔的距离 C.实验时,应将B端对着物体,眼睛在小孔处观察光屏上物体的像 D.应把A端朝着较暗的室外,B筒朝着明亮的室内,否则看不清楚 10.某同学通过一块平面镜观察到身后的某车牌为 ( ) A.F62065

B.F65092

C.F92092

D.F92065

11.夏天我们在树荫下有时会看到一些亮斑,学习了物理知识后,我们知道这是一种“小孔成像”现象,请问“亮斑”是什么样的形状?( ) A.树叶的形状

B.树叶缝隙的形状

C.倒立的火苗状

D.圆形

12.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则该车牌号码为

A.将平面镜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将纸板ENF垂直于平面镜放置 B.一束光贴纸板沿EO入射,用刻度尺量出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 C.多次改变入射角观察反射角,确定“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结论 D.把纸板NOF前后折转,证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二、填空题

13.彩虹是太阳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空气中的水滴,发生的光的______现象形成的。验钞机能发出______(填“红外线”或“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鉴别钞票的真伪。生活中使用的新型锁具——声纹锁,依据______来辨别主人的声音。医院里有一种治疗仪——超声波碎石机,粉碎结石是利用声波具有______。

14.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点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面成5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度,光经液面反射后射到液面上方水平标尺上的S点,当光点S向右移动时,表明液面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

15.小海在家中做“研究光的传播”实验,在玻璃缸中盛上清水,沿缸壁轻轻注入浓糖水,从侧壁水平照射激光,看到缸内光的路线如图所示,这属于光的 ______ (选填“反射”、“折射”或“色散”)现象;此过程中光的传播速度 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搅拌缸中的水后,观察到光的路线呈直线,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 ______ 。

16.如图所示为一款多功能“魔镜”,它可以像平面镜一样作为梳妆镜。如果图中的人距离魔镜0.6m,则镜中的像距离人______m,在她远离“魔镜”的过程中,她的像大小将______;“魔镜”又可以作为显示屏,显示屏上的彩色影像由红、绿、______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17.“立竿见影”可以用______来解释,而“潭清疑水浅”这句诗可以用______来解释。 18.阅读下面的短文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秋高气爽,同学们相约去八一公园。走进大门,只见桃红柳绿连绵数里。蓝天、自云倒映在羽水之中。同学们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美丽。不一会儿来到片树林中,林中的鸟儿在欢快的歌唱,树缝中面下的点点光斑在地面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案。 欢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不知不觉已到了黄昏,夕阳西下,湖面上波光粼粼,让人眼花缭乱,咦!门楼的影子怎么这么调皮,比中午时长出许多?

请你根据下面的语句。写出其相对应的物理知识或规律: 语句1:林中的鸟儿在欢快的歌唱; 物理知识:______; 语句2:湖面上波光粼粼; 物理知识:______;

语句3:门楼的影子怎么这么调皮: 物理知识:______。

19.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一组光学综合实践活动。

(1)如图甲将红、绿、______三种色光照白纸上,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 (2)如图乙小明想通过A、B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______上,这样操作的依据是______。此时看见的烛焰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烛焰通过小孔成的像。

(3)如图丙用一束绿色激光照射到一个白色气球表面,若要将此气球射破,则要把气球上被照亮的区域用颜料涂成______色(选填“红”或“绿”),气球能被激光射破,说明了光具有______。

(4)如图丁是小明用乒乓球、足球和灯泡来演示日食现象,其中乒乓球代表______。

20.雨后晴朗的夜晚,迎着月光走时,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发亮的地方____踩(选填“能”或“不能”):

三、解答题

21.一束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在光屏上自上而下形成:__________的色带,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

(1)分析实验现象可知:①白光是______(选填“单色光”或“复色光”);②三棱镜对________光的折射能力最强.

(2)一束红光沿AO从空气斜射向玻璃,OB和OC分别是红光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如图乙所示.如果一束紫光也沿AO斜射向玻璃,请你在图乙中画出该紫光折射光线OC′(大致位置)和反射光线OB′,并标出传播方向. (________)

2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抬头显示(如图甲)又叫汽车平视显示系统(Head Up Display),简称HU

A.HUD是为了高速行驶的车辆而研发,在高速行驶时,如果驾驶员低头观看仪表信息,在前方遇有紧急情况就有可能因来不及采取有效措施而造成事故.HUD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如图乙),将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投射在正前方,驾驶员透过挡风玻璃往前方看的时候,能够轻易的将车外的景象与车辆信息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融合在一起.驾驶员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车辆信息,如车速、油耗、导航等,从而避免分散对前方道路的注意力.同时驾驶员不必在观察远方的道路和近处的仪表之间调节眼睛,可避免眼睛疲劳,确保驾驶舒适安全.

(1)挡风玻璃所成的是 ___ 像(选填“实”、“虚”).

(2)HUD有一个技术难题,即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易产生重影,影响使用效果.重影产生的原因是挡风玻璃有一定的 ___ (选填“厚度”、“透明度”).

(3)已知某车辆HUD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 ___ 度.

(4)某驾驶员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高,不便于观察,这时就需要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 _____ (选填“远离”、“靠近”)挡风玻璃.

(5)为了使挡风玻璃所成的像离人眼距离达2米以上,甚至更远,以便避免观察数据时眼睛的疲劳,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_____ B.将显示器上的字体变大. C.将显示器安装在后挡风玻璃上.

D.让显示器上的信息通过多面平面镜多次成像.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汽车中的光现象

如图1所示,汽车抬头显示又叫汽车平视显示系统

(简称HUD),是为

了提高安全性而研发的。它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如图2所示),使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成像在正前方,驾驶员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车辆行驶的车速、油耗等信息。

(1)行车数据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由光的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2)若HUD显示器水平放置在汽车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度数为______;

(3)某驾驶员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高,不便于观察,这时需要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挡风玻璃;移动显示器后,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4.在学校的“元旦”晚会上,同学们在欣赏优美的琴声时观察到老师在弹钢琴时手指压

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能辨别出二重唱的男声和女声,是因为他们的________不同。当红光照射在舞台上主持人蓝色的西装上,看到西装的颜色是________。 25.读数与作图

(1)如下图所示,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m.

(2)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_______.

(3)完成甲图中的光路图_______

(4)完成乙图中的光路图_______

26.星期天,小明约小刚逛公园.在游玩时看见了一些现象,他俩从物理角度议论起了下列问题.

(1)阳光下,小明看见自己在地面上留下了影子,可以用光的________知识来解释.看见公园中红色的花朵,是因为花朵___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红色光的缘故.

(2)来到湖边,小刚看见湖水中的鱼在蓝天白云间游弋.看见的鱼是光的________形成的像,看见的蓝天白云是光的________形成的像.

(3)若湖中的水深lm,则白云形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 m.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AB.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AB错误; CD.由题图可知太阳光斜射入玻璃后,红光的偏折角度小于紫光的偏折角度,故一束红紫复色光沿AO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发生折射后,紫光更靠近法线,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2.D

解析:D

作者看到游鱼、细石是光由这些物体经过水和空气进入作者的眼睛,光的传播过程中要经过水和空气的界面,是光的折射现象。 故选D。

3.C

解析:C

A.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入射角为70°,据光的反射定律知,反射角为70°,故A错误;

B.当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角也增大5°,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10°,故B错误;

C.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入射角减小,则反射角减小,那么反射光线靠近法线,故C正确;

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 故选C。

4.D

解析:D

A.甲图是一束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糖水中的径迹,说明介质不均匀时,光线会弯曲,不能说光在同种介质中一定沿曲线传播,故A错误;

B.乙图中光发生漫反射时的光线看起来杂乱无章,是因为此时的反射面是凹凸不平的,不能说光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B错误;

C.丙图是平面镜成虚像的光路图,平面镜成的虚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不是反射光线实际相交而成的,故C错误;

D.丁图是潜望镜的光路图,潜望镜利用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故D正确。 故选D。

5.A

解析:A

A.月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激光引导掘进方向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故A符合题意;

B.有趣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塔式太阳能电站能够把太阳光反射回去,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自行车尾灯能够把车后任何方向射来的光反射回去,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D

解析:D

A.焰火属于人造光源,故A错误;

B.焰火燃放有烟生成,这主要是化学变化,故B错误;

C.先看到焰火,后听到爆炸声,在相同路程中光传播用时少,说明光速比声速快,故C错误;

D.焰火把人影照在地面上,人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7.B

解析:B

因为当手电筒对着像照射时,反射光线刚好射到物体上,物体反射出去的光线增多,因此物体变亮,像随之也变亮。 故选B。

8.D

解析:D

ACD.由于下雨,水面比较光滑,光在有水的路面上照射时,光线会发生镜面反射,将大部分的光平行射出,所以这时司机迎着对面车辆的灯向前方有水的路面望去,会感觉地面上明亮刺眼;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没有水的路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发生漫反射,很少有光线进入眼睛所以几乎看不到路面被照亮,故AC错误,D正确; B.路面被照亮后反射的是灯光,本身不发光,不属于光源,故B错误。 故选D。

9.B

解析:B 【分析】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结合小孔成像时光路的特点可逐一做出判断。

A.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物体上部发出或反射的光,通过小孔后照射到了光屏的下部,下部的光照到了上部,所以小孔成的像上下是颠倒的;物体左边发出或反射的光通过小孔后射到了光屏的右边,右边的光射到了左边,所以小孔成的像左右是颠倒的,故A错误;

B.由光的直线传播可知,如果将圆筒向外拉,也就是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距离,则光屏上物体的像变大,故B正确;

C.实验时,应将小孔对着物体,眼睛在B端观察光屏上物体的像;而不是将B端对着物体,眼睛在小孔处,故C错误;

D.小孔成像时,光通过前面的小孔,像落在后面的光屏上,同时为了便于观察,应将A端对着明亮的室外物体,眼睛在B处观察光屏上物体的像,故D错误。 故选B。

10.D

解析:D

平面成像时,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由题中图可知,该车牌号码为F92065,故选D。

11.D

解析:D

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的缝隙,在地面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太阳的实像,像和太阳的形状是一样的,是圆形,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选D。

12.A

解析:ACD

A.将平面镜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将纸板ENF垂直于平面镜放置,这样可以保证两条光线呈现在纸板上,故A正确;

B.一束光贴纸板沿EO入射,用刻度尺量出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应该是用量角器量出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故B错误;

C.多次改变入射角观察反射角,确定“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结论,多次测量能总结出普遍规律,故C正确;

D.把纸板NOF前后折转,反射光线不能呈现,则证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故D正确。 故选ACD。

二、填空题

13.色散紫外线音色能量

解析:色散 紫外线 音色 能量

[1]彩虹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它是太阳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空气中的水滴,发生的光的色散现象形成的。

[2]紫外线有荧光效应,验钞机发出的是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鉴别钞票的真伪。

[3]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体的依据,所以声纹锁依据音色来辨别主人的声音。 [4]声波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让一块结石粉碎,这是利用了声波具有能量。

14.下降

解析:下降

[1]由题意知,入射角为90°-50°=40°,光在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80°。

[2]当液面下降时,入射点往右下方移动,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则反射光线向右平移,S的位置会向右移动。反之当光点S向右移动时,表明液面下降。

15.折射变大同种均匀介质

解析:折射 变大 同种均匀介质

[1]在玻璃缸中盛上清水,沿缸壁轻轻注入浓糖水,因为浓糖水的加入,使液体浓度发生改变,当激光从侧壁照射后,光在不同浓度液体中发生折射现象,形成缸内光的路线。 [2]加入浓糖水后,浓糖水密度大向下运动,液体中下方浓度大,上方浓度小,光从侧壁下

方射入后,由浓度大的区域到浓度小的区域,因此光的传播速度将逐渐变大。

[3]当搅拌缸中的水后,液体的浓度相同,属于同种均匀介质,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因此现察到光的路线呈直线,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同种均匀介质。

16.2不变蓝【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判断: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红绿蓝三种色光叫色光三原色

解析:2 不变 蓝 【分析】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判断: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红、绿、蓝三种色光叫色光三原色。

[1]如图所示为一款多功能“魔镜”,它可以像平面镜一样作为梳妆镜,如果图中的人距离“魔镜”0.6m,则镜中的像距离“魔镜”与物到“魔镜”相等,为0.6m;则镜中的像距离人1.2m。 [2]物像大小相等,在她远离“魔镜”的过程中,她的像的大小将不变。

[3]“魔镜”又可以作为显示屏,显示屏上的彩色影像由红、绿、蓝三种色光合成的。

17.光沿直线传播光的折射

解析:光沿直线传播 光的折射

[1]“立竿见影”是影子的形成,影子的形成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2]“潭清疑水浅”,是因为池底发出的光照到水面上发生了折射,逆着折射光的方向看见的池底比实际浅,故用光的折射来解释。

18.声音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

解析:声音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光的反射 光的直线传播

[1]林中的鸟儿在欢快的歌唱,歌声通过空气传播到人的耳朵里,说明声音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2]湖面上看起来波光粼粼,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3]影子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光照到不透明物体的身上,会在身后形成一块光找不到的区域,这就是影子。

19.蓝同一直线光的直线传播不是红能量月球

解析:蓝 同一直线 光的直线传播 不是 红 能量 月球

(1)[1]红、绿、蓝被称为光的三原色,如图甲将红、绿、蓝三种色光照白纸上,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

(2)[2][3][4]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如图乙通过三个小孔去观察烛焰,若要看到烛焰,应满足的条件是眼睛、三个小孔和蜡烛在同一直线上,此时看见的烛焰发出的光,不是蜡烛通过小孔成的像。

(3)[5][6]把气球上被照亮的区域用颜料涂成红色;红色气球能够吸收所有绿光;因为光具有能量,所以气球能被激光射破。

(4)[7]日食是由于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线,故灯泡代表太阳,乒乓球代表月亮,足球代表地球。

20.不能【分析】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区别:镜面反射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

也平行其他方向没有反射光(如: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面平面镜);而对于漫反射由于物体的表面凸凹不平凸凹不平的表面会把光线向四面八方反射

解析:不能 【分析】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区别:镜面反射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也平行,其他方向没有反射光。(如: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面、平面镜);而对于漫反射,由于物体的表面凸凹不平,凸凹不平的表面会把光线向四面八方反射。

雨后晴朗的夜晚,迎着月光走时,月光照射到水面发生镜面反射,没有水的地方发生漫反射,且经过水面反射的光正好进入人的眼睛中,所以发亮的地方不能踩;先作出月亮在镜面中的像M',连接M'与人眼与水面交于点O,连接OM就是入射光线,O与人眼的连线为反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三、解答题

21.红、橙、黄、绿、蓝、靛、紫 复色光 紫

[1]一束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在光屏上形成自上而下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

(1)①[2]分析实验现象可知,白光是复色光;

②[3]红光被偏折的程度小,紫光被偏折的程度大,说明三棱镜对紫光的折射能力最强; (2)[4]由光的色散可知:紫光比红光的折射能力强,所以紫光的折射角小于红光,故应靠近法线,反射光线与OB重合,如图所示:

22.虚 厚度 45 靠近 C 【分析】

(1)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2)由于玻璃有一定厚度,所以产生重影。

(3)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分析解答; (4)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5)为了使像到眼睛的距离大于2m应该充分利用平面镜成像增大视觉空间的特点,分析解答.

(1)[1]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由于光的反射成虚像;

(2)[2]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易产生重影,影响使用效果.重影产生的原因是挡风玻璃有一定的厚度,两个面都会反射成像;

(3)[3]车辆HUD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由于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45°;

(4)[4]因为像到平面镜的距离随着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减小而减小,当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高,不便于观察,这时就需要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靠近挡风玻璃;

(5)[5]为了使挡风玻璃所成的像离人眼距离达2米以上,甚至更远,以便避免观察数据时眼睛的疲劳,利用平面镜成像与物对称,可以让显示器上的信息通过多面平面镜多次成像.故选C.

靠近 不变 23.反射 45°

(1)[1]由题意,HUD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所以行车数据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2)[2]若HUD显示器水平放置在汽车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即二者成90°夹角,由于物与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度数为45°。 (3)[3][4]平面镜成像中,物与像关于平面镜对称,且像与物的大小相同;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高,需要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靠近挡风玻璃;移动显示器后,物的大小未变,则像的大小将不变。 24.音调 音色 黑色

[1]当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琴弦的振动快慢就会不一样,故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

[2] 能辨别出二重唱的男声和女声,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3]不透明的物质只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与它颜色不同的色光,红光被蓝色西服吸收了,故看到的是黑色的。

25.20cm

试题分析:(1)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起始端从零开始,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因此物体的长度为2.20cm;

(2)先根据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端点A、B在平面镜中的像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图所示:

(3)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过光心的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则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如下图所示:

(4)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

考点:刻度尺的使用;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透镜的光路图 26.直线传播 反射 折射 反射 大于 【解析】

试题分析:(1)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物体挡住,在物体后面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影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

(2)水中的鱼反射的光由水斜射如空气发射折射,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便看到了水中的鱼;水中的蓝天白云是蓝天与白云在水面形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物体在平面镜所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白云的像到水面的距离等于白云到水面的距离.

解:(1)阳光下,小明看见自己在地面上留下了影子,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看见公园中红色的花朵,是因为花朵反射红色光的缘故.

(2)来到湖边,小刚看见湖水中的鱼在蓝天白云间游弋:看见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看见的蓝天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白云的像到水面距离等于白云到水面的距离,白云到水面的距离大于水深1m,白云形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大于1m.

故答案为(1)直线传播;反射;(2)折射;反射;(3)大于.

【点评】本题以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物体颜色的决定因素,是一道基础题,熟练掌握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与反射、决定物体颜色的因素是解题的关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