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江苏省苏州市某校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1. 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黑板
2. 我国已进行了“神舟”号载人航天飞船的试验,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宇航员将乘座着宇宙飞船邀游太空.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是( ) A.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 C.太空中噪声太大
3. 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 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熔化 B.用久了的灯泡钨丝变细--熔化 C.在烈日下晾晒的湿衣服变干--升华 D.烧水时壶嘴冒着“白气”--汽化
4.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直选传播形成的是( ) A.影子的形成
5. 晚上你在家温习功课时,邻居正在引吭高歌,对你的学习产生干扰,则下列四条措施中无效的是( ) A.打开窗户让空气流动 C.与邻居协商使其减小音量
6. 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𝐶
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𝐶 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𝐶
D.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𝐶
7. 在往保温瓶里灌开水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瓶里水位的高低,这是因为( ) A.灌水时,水越来越多,因而音调越来越高 B.灌水时,由于瓶的振动加剧,所以音调越来越高
C.灌水时,由于瓶内空气柱越来越短,我们听起来音调越来越高 D.以上说法都不对
8. 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面关于此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凝华形成
B.用棉花塞住耳朵
D.关上窗户拉上厚窗帘
B.小孔成像
C.彩虹
D.日食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D.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
B.书包
C.太阳
D.投影屏幕
试卷第1页,总20页
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形成 C.“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D.“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9.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10. 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高压锅内水的沸点比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高,原因是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B.夏天,人在电风扇下吹风感觉凉爽是因为电风扇吹风可以降低室内的温度 C.我们看到的热锅上的“白气”,是锅内的水汽化成的水蒸气 D.初冬,路面上出现的霜是凝固现象
11. 如图甲所示,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𝑀固体和𝑁固体,它们的加热时间--温度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在35min内𝑀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𝑁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𝑀、𝑁肯定都是非晶体 B.𝑀、𝑁肯定都是晶体
C.𝑀肯定是晶体,𝑁肯定是非晶体 D.𝑀肯定是晶体,𝑁可能是非晶体
12. 成语“白纸黑字”喻指证据确凿,不容抵赖和否认.从物理学角度看( ) A.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
B.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进入眼睛 C.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眼睛 D.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眼睛,而黑字不反光 二、填空题
吹奏笛子时,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柱________引起的;我们可以区分笛声和锣声,这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不同.
试卷第2页,总20页
电视机的遥控器能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即________,以实现对电视的控制;对于流入市场的假币,人们常借助验钞机发出的________来辨别真伪;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色彩是由红、________、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如图是真空铃实验装置,把正在响着的铃放在玻璃罩内,可以清楚地听到铃
声.
(1)当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铃声将会________;停止抽气,并让空气重新进入玻璃罩内,铃声将会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
(2)假如抽气机把罩内空气全部抽去,当你靠近玻璃罩时________(能/不能)听到铃声;我们可以由此推理得出________.
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响度相同的是________,音调相同的是________.
“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琴声是通过________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________减弱噪声.
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规律制成的,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________∘𝐶.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的平均气温为−25∘𝐶,最低气温可达−88.3∘𝐶,依据表中提供的数据,在南极长城站测气温时应选用________温度计.
熔点 沸点 357∘𝐶 酒精 −107∘𝐶 78∘𝐶 水银 −39∘𝐶
试卷第3页,总20页
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如图所示,这个现象叫光的________。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红色光屏,我们将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七彩光带。
如图所示,一次性打火机里的燃料是一种叫丁烷的物质,通常情况下呈气态.它是在常温下,用________的方法使它液化后储存在打火机里的;如果不小心将其摔坏,待里面的液体刚消失时,立刻捡起残骸,会感觉残骸较________(选填“冷”或“热”),这是因为里面的液体迅速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时要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
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
(1)实验时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性质制成的。
(2)为了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小明应选用________(填“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
(3)如图丙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冰的熔点是________∘𝐶,熔化过程经历了________min。
(4)通过实验可知,冰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__,但要继续________热。
试卷第4页,总20页
戴一头红色假发,穿一件白上衣的歌唱演员,在屋顶上只挂一盏绿色霓虹灯的黑暗大厅里演出,在这盏灯的照射下,我们会看到她戴的假发是________色,上衣是________色. 三、解答题
小张同学在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________,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_,这说明音调是由________决定的;
(2)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较小,再用力拨锯条,这时锯条的振幅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声音的响度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 小”),这说明响度与________有关。当锯条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它是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
(1)图甲中𝐴、𝐵、𝐶三种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𝐶.
(2)小明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中________图(选填“𝐶”或“𝐷”);
(3)图丁是老师根据两组同学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温度的数据,描绘出对应的温度一一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_______∘𝐶,说明此时当地大气压
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水温达到沸点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________ (选填“升高”或“保持不变”).
(4)由图丁可知,两组同学的图象存在差异,请说出一条可能的原因:________.
试卷第5页,总20页
小华用两个硬纸筒制成针孔照相机探究小孔成像,如图𝑎所示.
(1)请在图𝑎中画图解释蜡烛𝐴𝐵在屏上所成𝐴′𝐵′像的原因.
(2)2009年夏季,中国出现了日食奇观.若小华借助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对“阳进行观察,如图𝑏所示,则她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状是________
”形太
(3)如图𝑑所示,小孔的位置和屏的位置固定后,只将蜡烛𝐴𝐵由甲位置移到乙位置,可观察到屏上蜡烛的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晴天的正午时分,走在桂花公园茂密的樟树林下,你会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而在地上留下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如图𝑒所示),这是________(选填“太阳”、“树叶的缝隙”或“树叶”)的________(选填“像”或“影子”),光斑大小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
李树家装修新房时考虑声学吸音效果。他想比较几种常见装修材料的吸音性能,他找来相同的四种小块材料(聚酯棉、软木、泡沫),进行了图示实验:桌面上放一个玻璃杯,在玻璃杯下分别放上待测试的小块材料,将悬挂在细线下的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释放去敲击玻璃杯,仔细比较玻璃杯发出的声音大小。
(1)他找来相同的四种小块材料(聚酯棉、软木、泡沫),这里的相同主要是指________(质量、体积、厚度)。
试卷第6页,总20页
(2)小明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材料种类 ________ 聚酯棉 软木 泡沫 最大 较大 最弱 较弱 最强 玻璃杯发声大小 最小
你认为表中空格处应填入________;
(3)小明实验中的三种材料,仅从吸音性能的角度考虑,最适合隔音墙装修的是________;
(4)从上面实验中你认为影响吸音性能的因素有________。
如图为小红、小辉用自制的土吉它研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粗细、材料图中已标出,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1)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材料的关系应选择________。
(2)若他们选择𝑎和𝑏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________关系。
(3)他们能否选择𝑐和𝑑进行研究,答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4)两位同学还可以选择________。进行的研究是:音调的高低与琴弦________关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防冻液
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
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
试卷第7页,总20页
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防冻液含量/% 混合液的沸点/∘𝐶 30 40 50 60 70 80 90 混合液的凝固点/∘𝐶 −17 −28 −37 −49 −48 −46 −28 103 104 107 111 117 124 141 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
15∘𝐶.考虑到混合液比热容的减小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
(1)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 A.逐渐升高 C.先升高后降低
(2)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𝐶,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________. A.30%
(3)请在图2中作出混合液沸点与防冻液含量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以推知,防冻液的含量达到75%时,混合液的沸点大约是________∘𝐶.
(4)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
B.40%
C.60%
D.90%
B.逐渐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试卷第8页,总20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1—2022学年江苏省苏州市某校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1. 【答案】 C 【考点】 光源 【解析】
能够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靠反射别的物体发光的物体不是光源. 【解答】
解:黑板、书包、投影屏幕本身不会发光,太阳自身能够发光,因此只有太阳是光源. 故选𝐶. 2. 【答案】 B
【考点】
声音的传播条件 【解析】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声音传播需要媒介,真空不能传声. 【解答】
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飞船内有空气,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是真空,所以工作时,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对话. 故选𝐵. 3. 【答案】 A
【考点】
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 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解析】
从六种物态变化定义进行判断: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物质从液体变为固态是凝固过程;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过程;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过程;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过程;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过程. 【解答】
解:𝐴.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此选项正确; 𝐵.用久了的灯泡钨丝变细,由固态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此选项错误; 𝐶.湿衣服变干,衣服上的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中的蒸发过程,此选项错误;
试卷第9页,总20页
𝐷.壶嘴冒“白气”,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此选项错误. 故选𝐴. 4. 【答案】 C
【考点】
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解析】
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日月食、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 【解答】
解:𝐴、影子是由于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形成的光照不到的暗区,故𝐴不符合题意;
𝐵、小孔成像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形成的倒立的实像,故𝐵不符合题意;
𝐶、雨后天空出现彩虹,是由于太阳光照到空气中的小水滴上,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即光的色散,所以本选项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故𝐶符合题意;
𝐷、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向地球的光,我们就看不到太阳,这是日食;当地球到了月球和太阳的中间,太阳光无法射到月亮上面,在地球上观测月球便有一块区域出现了阴影,这就是月食,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𝐷不符合题意. 故选𝐶. 5. 【答案】 A
【考点】
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防治噪声的途径,即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解答】
解:𝐴、打开门窗,是增强了噪声的传播,不能减弱噪声,符合题意. 𝐵、用棉花塞住耳朵,可以在噪声的接收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𝐶、减小音量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𝐷、关上窗户拉上厚窗帘,可以在噪声的传播中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故选𝐴. 6. 【答案】 B 【考点】 温度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试卷第10页,总20页
【解答】
解:𝐴.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𝐶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𝐵.人体正常体温在37∘𝐶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5∘𝐶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 𝐶.人体正常体温在37∘𝐶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40∘𝐶左右,不可能达到60∘𝐶,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𝐷.晶体凝固点与物质种类有关,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为0∘𝐶,盐水的凝固点要低一些,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故选𝐵. 7. 【答案】 C
【考点】
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解析】
首先明确往保温瓶中倒水时,振动物体是哪个物体,物体的质量越大,体积越大,越难振动,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解答】
解:往保温瓶中倒水时,是保温瓶内的空气振动发声,水越来越多,空气柱的质量越来越小,体积越来越小,越容易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故选𝐶. 8. 【答案】 D
【考点】
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液化及液化现象 【解析】
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冰花”是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小冰粒。可见液化和凝华的发生条件都需要遇冷,即高温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冬天室外温度低,室内温度高,玻璃处于交界处,温度低于室内,高于室外,可见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雾或“窗花”都会出现在内表面。 【解答】
解:𝐴.“雾”是液态小水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由气态变为液态形成的,属于液化现象,故𝐴错误;
𝐵.冬天,“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𝐵错误;
𝐶.“雾”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由气态变为液态形成的,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故𝐶错误;
𝐷.冬天窗户上的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小冰晶,附着在玻璃内表面,故𝐷正确. 故选𝐷. 9. 【答案】 D
试卷第11页,总20页
【考点】
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防治噪声的途径 声与能量 【解析】
(1)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通过音色能辨别物体;
(2)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3)声音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解答】
𝐴、因为每个人的声带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会不同,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音色辨别是谁,即“闻其声而知其人”,不是响度,故𝐴错;
𝐵、“不敢高声语”是指不敢大声说话,指响度,不是音调,故𝐵错; 𝐶、在学校周围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𝐶错;
𝐷、超声波通过传递能量可以击碎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𝐷正确。 10. 【答案】 A
【考点】
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液化及液化现象 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解析】
(1)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液体的沸点随着表面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气压减小而降低.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而蒸发吸热;
(3)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4)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 【解答】
解:
𝐴、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𝐶,高压锅内的气压高于1标准大气压,所以锅内水的沸点高于1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故𝐴正确;
𝐵、夏天吹风扇,身上感到凉爽,这是因为风扇来吹来的风加快了身上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导致人身体表面的温度降低,所以人会感到凉快,但不能降低室内的温度,故𝐵错;
𝐶、我们看到的热锅上的“白气”,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故𝐶错;
𝐷、冬天,路面上出现的霜,是空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𝐷错. 故选𝐴. 11. 【答案】 D 【考点】
试卷第12页,总20页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解析】
(1)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实验时,一般都采用水浴法,物体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
(2)从图象中辨别晶体与非晶体主要看这种物质是否有一定的熔点,即有一段时间这种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升高,而此时就是这种物质熔化的过程. 【解答】
解:读图可知,𝑀有一段这种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说明此时物质达到了熔点,正在熔化,因此这种物质属于晶体,但在35min内𝑁物质始终是固体,不能由此确定𝑁是晶体还是非晶体,故𝐴𝐵𝐶错误,𝐷正确. 故选:𝐷. 12. 【答案】 D
【考点】 物体的颜色 【解析】
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白色的不透明物体,能够反射所有色光,黑色的不透明物体吸收所有的色光. 【解答】
解:我们看到白纸,是因为所有的色光经过白纸反射到我们眼睛中. 我们看到黑字是因为黑字吸收所有的色光,不反射光. 故选𝐷. 二、填空题 【答案】 振动,音色 【考点】 声音的产生 音色 【解析】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解答】
解:吹奏笛子时,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笛声和锣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音色就不同,因此我们能够很容易区分笛声和锣发出的声音. 故答案为:振动;音色. 【答案】 红外线,紫外线,绿
【考点】
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紫外线 红外线 【解析】
试卷第13页,总20页
(1)红外线的热作用很强,可以制成热谱仪、夜视仪、电视遥控器;
(2)紫外线具有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的性质,验钞机就是利用这个性质制成的; (3)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解答】
电视遥控器前端的发光二极管,能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电视遥控,红外线是看不见的光;
光谱紫光以外的光为紫外线,属于不可见光,紫外线的作用有:①杀菌作用、②促进维生素𝐷的合成、③使荧光物质发光,验钞机能够发出紫外线使钱币上的荧光物质发光;
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颜色是由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答案】 变小,变大 不能,真空不能传声 【考点】
声音的传播条件 【解析】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本题通过实验来考查这一知识点. 【解答】
解:(1)当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玻璃罩内的空气希薄,铃声将会变小;停止抽气,并让空气重新进入玻璃罩内,铃声将会变大.
(2)假如抽气机若把罩内空气全部抽去,里面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当靠近玻璃罩时不能听到铃声;由此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答案】 甲和丙,甲和乙
【考点】
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
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和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快慢有关系;响度和发声体的振幅大小有关. 【解答】
解:从甲乙丙三幅图可以看出,甲和乙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振动频率是相同的,所以甲和乙的音调是相同的;
甲和丙两种波形的振幅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响度是相同的. 【答案】 音调,空气,声源处 【考点】
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声音的传播条件 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
(1)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2)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3)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
试卷第14页,总20页
【解答】
解:(1)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琴弦的振动快慢,即改变声音的音调.
(2)琴声和我们的耳朵之间有空气,琴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耳朵中.
(3)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音调;空气;声源处. 【答案】 热胀冷缩,−3,酒精
【考点】
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解析】
(1)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先要弄清楚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所对刻度相垂直,并注意区分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
(3)物质的凝固点越低,越不容易凝固,在南极由于平均气温比较低,所以需要用凝固点较低的液体温度计. 【解答】
解:(1)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2)由图知:温度计上10∘𝐶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𝐶,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𝐶;液柱最高处在0∘𝐶以下,所以显示的温度低于0∘𝐶,为−3∘𝐶. (3)由于酒精的凝固点比较低,所以当南极的气温达到−88.3∘𝐶时,酒精仍不会凝固,所以可以用酒精温度计测南极的温度. 故答案为:热胀冷缩;−3;酒精. 【答案】 色散,不能 【考点】 光的色散 【解析】
(1)太阳光是复色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复合而成的。 (2)透明物体颜色由透过的光的颜色决定。
(3)不透明物体的颜色与它反射的光的颜色相同。
(4)白色物体反射各种颜色的光,不透明物体只反射它的颜色的光,其它光被吸收。 【解答】
(2)在三棱镜和白屏之间放一块红色光屏,白屏上只在原来出现红光的地方出现一条红色光带;这表明红色光屏只能透过红光。 故答案为:色散;不能。 【答案】
压缩体积,冷,汽化,吸收 【考点】
液化方法及其应用 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解析】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
(1)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两
试卷第15页,总20页
种;
(2)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吸热. 【解答】
解: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是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丁烷气体是利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装进打火机里的,
丁烷外泄后迅速汽化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如果不小心将其摔坏,待里面的液体刚消失时,立刻捡起残骸,会感觉残骸较冷. 【答案】 热胀冷缩 乙 0,6 不变,吸
【考点】
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解析】
(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可从加热时是否容易使冰均匀受热角度进行比较; (3)根据图象可判断冰的熔点以有读出熔化所用的时间; (4)根据图象的特点可得出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与吸热情况。 【解答】
实验时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利用水浴法加热,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物质的温度上升速度较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故应选择乙装置。
分析图象可知,在0∘𝐶时,图线呈水平,此时的温度就是冰的熔点, 熔化经历的时间为10min−4min=6min;
读图丙可知,𝐵𝐶段为冰的熔化过程;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但要继续吸热。 【答案】 黑,绿 【考点】 物体的颜色 【解析】
(1)不透明的物体只能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而吸收其他的光; (2)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黑色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 【解答】
解:(1)演员的上衣是白色,能够反射所有颜色的光,绿色的灯光照射时,白色的上衣变成了绿色;
(2)演员的假发是红色,只能反射红色的光,当绿色的灯光照射时,不能反射绿光,因此假发呈黑色. 故答案为:黑;绿. 三、解答题 【答案】 高,高,频率
变大,变大,振幅,振动频率太低,次声波 【考点】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试卷第16页,总20页
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解析】
(1)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2)响度与振动幅度、距声源的远近有关,振动幅度越大、距声源越近,响度越大。 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𝐻𝑧.频率小于20𝐻𝑧属于次声波。 【解答】
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越快频率越快,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高,这说明音调是由频率决定的。
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载用力拨锯条,锯条的振幅越大,听其响度大,这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很难振动,频率小于20𝐻𝑧,人耳感觉不到。 【答案】 𝐵,96 𝐶
100,等于,保持不变 水的质量不同 【考点】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解析】
(1)温度计在读数的时候,视线应该和温度计内的液柱上表面相平.温度计的读数首先要观察其量程和分度值,然后再根据液面所指示的来读数.
(2)掌握水沸腾时和沸腾前的现象:水沸腾时气泡上升过程中体积变大;水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减小;
(3)根据图象及水沸腾时的特点判断出水的沸点;根据沸点与气压的关系进行解答. (4)同样的装置,水温上升的快慢不同,可以考虑水的多少是不同的. 【解答】
解:(1)温度计的正确读数方法是视线应该和温度计内液柱上表面相平.即上述三种情况中,甲属于俯视,即读出的数据会偏大,丙是仰视,即读数会偏小.即只有𝐵是正确的.
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𝐶,故其读数为96∘𝐶;
(2)𝐶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不断增大,所以是沸腾时的现象.𝐷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减小,所以是沸腾前的现象;
(3)由图象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100∘𝐶不变,所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𝐶;此时水的沸点等于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所以当时气压等于1标准大气压;水沸腾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4)观察图丙中的图象可知,两组同学水升温的快慢不同,在装置相同的情况下,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只能说明两次实验中水的质量不同. 【答案】
(1)如图所示;(2)𝐵;(3)变小;(4)太阳;像;树叶的缝隙到地面的距离不同. 𝐵 变小
太阳,像,树叶的缝隙到地面的距离不同 【考点】
试卷第17页,总20页
光学实验设计与探究 【解析】
(1)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是倒立的实像,至于成像的大小取决于像到小孔的距离.据此画出光路图来即可.
(2)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物体上部的光线通过小孔后,射到了光屏的下部;物体下部的光线通过小孔后,射到了光屏的上部,因此通过小孔后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像.
(3)根据像的高度和像到小孔的距离看出它们间的具体关系式. (4)结合(1)中小孔成像的知识分析即可判断. 【解答】
解:解:(1)由于小孔成像是据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形成的,所以据光的直线传播的特点画出即可,见下图;
(2)由小孔成像的特点可知日偏食经小孔成的像的缺口正好在日偏食缺口的对侧,所以选项𝐵符合题意;
(3如图𝑑所示,小孔的位置和屏的位置固定后,只将蜡烛𝐴𝐵由甲位置移到乙位置,据光的直线传播可知,屏上蜡烛的像将变小,同时像距也变小.
(4)光斑是太阳通过树叶间的小孔所成的像,由于树叶缝隙到地面的距离(或树叶缝隙的高度)不同,使得光斑大小不同. 【答案】 厚度
吸音效果,吸音效果 聚酯棉 材料种类
【考点】
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解析】
(1)实验所用材料不同,要探究它们的吸音效果应控制它们的厚度相同。
(2)实验中把不同的材料放在玻璃杯下面,杯子发出的声音大小间接反映了材料的吸音效果。
(3)适合装修隔音墙的就是吸音性能好的,也就是杯子发出声音最小的。
(4)影响吸音性能的因素很多,有弹性、厚度、密度、空隙、表面空洞的大小等。 【解答】
四种小块材料:聚酯棉、软木、泡沫,材料的种类不同,相同的四种小块材料指的是材料的厚度相同。
本实验比较的是不同材料的吸音效果,因此表格中应该填入吸音效果。
吸音效果的好坏通过玻璃杯被敲击发出的声音的大小反应出来,聚酯棉垫在杯子底下时发出声音最小,因此它的吸音性能最好,适合装修隔音墙用。 影响吸音性能的因素除了材料的种类,可能还有材料的密度、厚度等。 【答案】 𝑎、𝑐 粗细
试卷第18页,总20页
不能,材料不同,长短也不同 𝑎、𝑑,长度 【考点】
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解析】
弦乐的音调跟弦的长度、材料、松紧、粗细有关,在探究琴弦和一个因素的关系时,控制其它量不变。
实验中琴弦的松紧一定,
要探究音调高低跟长度的关系,保持材料和粗细相同。 要探究音调高低跟粗细的关系时,保持材料和长度相同。 要探究音调高低跟材料的关系时,保持长度和粗细相同。 【解答】
要探究音调高低跟材料的关系时,保持长度和粗细相同。选择𝑎和𝑐。 选择𝑎和𝑏,材料和长度相同,探究音调高低跟粗细的关系。
选择𝑐和𝑑,不能探究音调高低的影响因素,因为琴弦的材料、长度都不相同,无法进行控制变量。
选择𝑎和𝑑,材料和粗细相同,探究音调高低跟长度的关系。 【答案】 D B 120
升高,水汽化而防冻液不易挥发导致防冻液含量升高 【考点】 熔点和凝固点
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
(1)观察表中数据得出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
(2)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𝐶,结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𝐶”,判断出混合液凝固点的大致范围,再由表中数据找出合适的防冻液; (3)利用描点法作出混合液沸点与防冻液含量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以找出当防冻液的含量达到75%时,混合液的沸点;
(4)长时间使用后,混合液中的水由于汽化而减少,防冻液的含量增大,使混合液的沸点升高. 【解答】
解:(1)观察表中数据得出,当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时,混合液凝固点先降低后升高,故选𝐷;
(2)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𝐶,由于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𝐶,则混合液的凝固点约为−30∼−25∘𝐶,由表中数据可知选择40%和90%的防冻液,而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所以选择40%的防冻液较为合适,故选𝐵;
试卷第19页,总20页
(3)混合液沸点与防冻液含量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象可以找出当防冻液的含量达到75%时,混合液的沸点为120∘𝐶;
(4)与原来相比,水箱内的水由于汽化而减少,防冻液的含量增大,使混合液的沸点升高.
试卷第20页,总20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