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研究物体的沉浮条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物体的沉浮条件,会根据沉浮条件判断物体的浮沉。 (2)知道通过改变物体受到的浮力或重力可控制物体上浮或下沉。 (3)能应用沉浮条件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认识浮沉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沉条件在技术上应用的事例,体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点
物体的浮沉条件是分析各种浮沉现象的基础,所以通过实验观察、认识物体的浮沉现象及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 三、教学难点
要弄清浮沉条件,关键是对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本节课要运用阿基米德原理分析鸡蛋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变化,并比较浮力和重力的大小,需要较强的思维能力,因此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四、教具
鸡蛋、盐、纯净水、透明盛液筒、密度计、木块、小石块 五、教学设计 (一)引入
1、全体学生齐读9.1、9.2节重点内容,教师板书:
液体的密度
浮力的影响因素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gV排
体的体积,即物体浸入
液体的体积。并通过实验演示V排的意思。
实验方法:把小石块放入水中,则V排等同于物体的体积;把木块放入水中,则V排等同于木块在水面以下的那部分体积。注意引导学生观察。
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小石块会沉入水底,而木块却漂在水面上?学生可
2、教师复述其中重要内容,尤其要重点强调V排的意思:V排是物体排开液
能会认为是因为石块较重
而木块较轻的缘故。教师随即反问:航空母舰很重,但为何会漂在水面上?从而
引出本节课题:研究物体 的浮沉条件。 (二)新授
(1)物体的浮沉条件是什么 ①实验演示鸡蛋的浮沉现象:
1、把一只鸡蛋轻轻放入浓盐水中,当鸡蛋静止并漂浮在液面上时。 提问:此时鸡蛋受到哪些力,这些力的关系是怎样的? 2、把鸡蛋放入容器底部,则鸡蛋会慢慢地上浮。 提问:此时鸡蛋的重力和浮力是什么关系?
3、向浓盐水中缓缓倒入清水,并搅拌,使鸡蛋可以悬浮在液体中。 提问:此时鸡蛋又处于静止状态,则浮力和重力是什么关系?
4、继续向浓盐水中倒入清水,则鸡蛋下沉到容器底部。多次重复下沉的过
程。提问:鸡蛋下沉时浮
力与重力是什么关系?
②引导学生在课本P93面填空并齐读所填内容,边读边记。读完后教师带领
学生再巩固一遍并请学生思考P94面“想一想”。
③教师小结:物体的浮沉是由物体所受重力与浮力的关系来决定的,判断物
体的浮沉可以依据物体所受重力与浮力的大小关系。请同学们继续思考:为什么石块会沉入水底,而木块、轮船会漂浮于水面?
(2)利用密度法判断物体的浮沉
比较物体重力和浮力来判断物体的浮沉是判断浮沉的基本方法。在实际问题的处理中,根据重力和浮力的关系我们还可以推导出另一种判断浮沉的方法,现在我们把这种方法推导如下: 1、根据漂浮时F浮=G,得出
ρ液gV排=mg ρ液gV排=ρ物gV物 因为 V排 2、根据上浮时F浮>G,得出 ρ液gV排>mg ρ液gV排>ρ物gV物 因为 V排=V物 所以 ρ液>ρ物 3、让学生上黑板推导出悬浮、下沉时ρ液的ρ物的关系。 教师板书: 漂浮:F浮Gρ液>ρ物 上浮:F浮Gρ液>ρ物 悬浮:F浮Gρ液=ρ物 下沉:F浮Gρ液<ρ物 教师总结:可见判断物体的浮沉可用两种方法:比较物体的重力和浮力;比较物体的密度和液体的密度。 (3)浮沉条件的应用 ①轮船:钢板会沉入水底,而钢铁制成的万吨巨轮却能浮在水面上。原因 就在于轮船是空心的,导 致轮船排开水的体积增大,浮力变大。从而可以漂浮在水面上。 ②潜水艇: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浮沉的。向水舱中充满水时, 重力大于浮力,轮船会下 沉;充入适量水,使浮力和重力相等,轮船可以悬浮在水中任何深度;若充入少量水,或不充水,轮船会上浮并最终漂浮在水面上。 ③探测气球:探测气球内充入的是密度比空气密度小的多的氢气或氦气,使得探测气球受到的浮力小于它自身的重力,从而升入高空;当把气体放出后,气球体积缩小,所受浮力随之减小,从而落回地面。 ④浮筒:用浮筒打捞沉船时,先将浮筒注满水沉入水底,并绑在沉船上,再把浮筒中的水排除,使得浮筒的重力小于浮力,沉船就会升到水面。 ⑤密度计:密度计是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使用很普遍的一种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它是一根密闭的玻璃管,上部粗细均匀,内壁贴有刻度纸,下部较粗,下端装有铅丸或水银,使玻璃管能竖直浮在液面上。 六、课后作业 完成本节自我评价与作业 七、课后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