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提高高职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作者:徐阿丽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8年第04期
摘 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在毕业生求职过程中起到决定作用的因素,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中的职业素养的差异,将会成为影响高职毕业生长期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培育职业素养是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根本。 关键词:高职生 职业素养 重要性
近几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比较重要的社会问题,也可以说是一个难题。对于很多毕业生来说,先不说找到好工作,即便是找到一份工作就已经比较困难了。高校把毕业生的就业率作为考察学校教育效果的一大指标: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同时也会影响到学校的招生及培养计划。而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很多企业又在叹息“招不到合适的人选”。很多事实表明,这种现象的存在与学生的职业素养难以满足企业的要求有关。“满足社会需要”是高等教育的目的之一。既然社会需要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的毕业生,那么,高校教育应该把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作为其重要目标之一。同时,高校也不是关起门来办教育,社会、企业也应该尽力与高校合作,共同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
对于“职业素养”的,中国知网的定义为: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很多企业界人士认为,职业素养至少包含两个重要因素:敬业精神及合作的态度。敬业精神就是在工作中将自己作为公司的一部分,不管做什么工作一定要做到最好,发挥出实力,对于一些细小的错误一定要及时地更正,敬业不仅仅是吃苦耐劳,更重要的是“用心”去做好公司分配给的每一份工作。态度是职业素养的核心,好的态度比如负责的、积极的,自信的,建设性的,欣赏的,乐于助人等态度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敬业精神就是在工作中要将自己作为公司的一部分,所以,职业素养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职业素养量化而成“职商。”英文career quotient 简称CQ,也可以说一生成败看职商。[1]
《一生成就看职商》的作者吴甘霖回首自己从职场惨败者到走上成功之道的过程,再总结比尔·盖茨、李嘉诚、牛根生等著名人物的成功历史,并进一步分析所看到的众多职场人士的成功与失败,得到了一个宝贵的理念:一个人,能力和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在职场要成功,最关键的并不在于他的能力与专业知识,而在于他所具有的职业素养。提出,一个人在职场’中能否成功取决于其“职商”,而职商由以下l0大职业素养构成:工作中需要知识,但更需要智慧,而最终起到关键作用的就是素养。缺少这些关键的素养,一个人将一生庸庸碌碌,与成功无缘。拥有这些素养,会少走很多弯路,以最快的速度通向成功。[2]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着重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一直强调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因此高职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有着其自身的竞争优势。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高职毕业生的优势在逐渐丧失,为重新塑造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高职毕业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教育”逐步向“大众教育”转变,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进行,众多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和就业指导等方面进行改革,积极改变本科生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越来越多本科高校开始改变固有的意识观念,越来越重视对本科生的动手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得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优势正在缩小,高职生就业竞争力中知识结构、专业等方面的技术技能的差异正在减弱。在这种知识技能(技术技能) 差距缩小甚至消失的情况下,就业竞争力中的软技能的差异将进一步显现。它将会成为影响高职毕业生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时代在发展,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减少用人需求,但是对应聘的毕业生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高校毕业生学历与能力的不对称,越来越多用人单位从对学历的看重逐渐转变为对能力、技能和职业素养的看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2011 年全国就业会议上强调:“高校毕业生,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下大气力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各个高校也将本校毕业生的就业作为本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如火如荼的开展,以及高职院校就业工作的逐渐深入,越来越多高职院校对毕业生就业问题由关注就业率逐渐转变为关注就业竞争力。
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上存在的就业难主要原因是企业需求与高校培养间的差异。表现在学校、大学生就业能力认知与企业需求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主要集中在对“合格人才”的理解和“职业素养”的认知上。高职院校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可以做到在专业技能学习过程中“理培育高职生职业素养,提高就业竞争力。
做为职业素养培养主体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应该学会自我培养。首先,要培养职业意识。雷恩·吉尔森说:“一个人花在影响自己未来命运的工作选择上的精力,竟比花在购买穿了一年就会扔掉的衣服上的心思要少得多,这是一件多么奇怪的事情,尤其是当他未来的幸福和富足要全部依赖于这份工作时。”很多高中毕业生在跨进大学校门之时就认为已经完成了学习任务,可以在大学里尽情地“享受”了。这正是他们在就业时感到压力的根源。清华大学的樊富珉教授认为,中国有69%一80%的大学生对未来职业没有规划、就业时容易感到压力。中国社会调查所最近完成的一项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75%的大学生认为压力主要来源于社会就业。50%的大学生对于自己毕业后的发展前途感到迷茫,没有目标;41.7%的大学生表示目前没考虑太多:只有8.3%的人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目标并且充满信心。培养职业意识就是要对自己的未来有规划。因此,大学期间,每个大学生应明确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将来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环境能支持我做什么?着重解决一个问题,就是认识自己的个性特征,包括自己的气质、性格和能力,以及自己的个性倾向,包括兴趣、动机、需要、价值观等。据此来确定自己的个性是否与理想的职业相符:对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结合环境如市场需要、社会资源等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行业选择范围,明确职业发展目标。其次,配合学校的培养任务,完成知识、技能等显性职业素养的培养。职业行为和职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技能等显性职业素养比较容易通过教育和培训获得。学校的教学及各专业的培养方案是针对社会需要和专业需要所制订的。旨在使学生获得系统化的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加强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和知识的运用,并使学生获得学习能力、培养学习习惯。因此,大学生应该积极配合学校的培养计划,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尽可能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包括教师、图书馆等获得知识和技能,做为将来职业需要的储备。再次,有意识地培养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作风等方面的隐性素养。隐性职业素养是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核心内容。核心职业素养体现在很多方面,如独立性、责任心、敬业精神、团队意识、职业操守等。事实表明,很多大学生在这些方面存在不足。有记者调查发现,缺乏独立性、会抢风头、不愿下基层吃苦等表现容易断送大学生的前程。如厦门博格管理咨询公司的郑甫弘在他所进行的一次招聘中,一位来自上海某名牌大学的女生在中文笔试和外语口试中都很优秀,但被最后一轮面试淘汰。他说:“我最后不经意地问她,你可能被安排在大客户经理助理的岗位,但你的户口能否进深圳还需再争取,你愿意么?”结果,她犹豫片刻回答说:“先回去和父母商量再决定。”缺乏独立性使她失掉了工作机会。而喜欢抢风头的人被认为没有团队合作精神,用人单位也不喜欢。如今,很多大学生生长在“6+1”的独生子女家庭,因此在独立性、承担责任、与人分享等方面都不够好,相反他们爱出风头、容易受伤。因此,大学生应该有意识地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主动培养独立性、学会分享、感恩、勇于承担责任,不要把错误和责任都归咎于他人。自己摔倒了不能怪路不好,要先检讨自己,承认自己的错误和不足。
大学生职业素养的自我培养应该加强自我修养,在思想、情操、意志、体魄等方面进行自我锻炼。同时,还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应对压力和挫折的能力,善于从逆境中寻找转机。 参考文献
[1]靳慧.高职生职业素养培养途径研究[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2]张萌等.培育高职生职业素养提高就业竞争力[J].中国成人教育,20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