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单选
1.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
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2. 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
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3.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
命名的专著。
4. 我国教育心理学最初是从西方引进的,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教科书。 二 、多选
1.学与教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 2.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特邀专题报告中的成果表现在:
第一, 主动性研究;第二、反思性研究;第三、合作性研究;第四、社会文化研究。 三 、判断
1.学生是学习的主题因素
2.教学内容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3.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后者涉及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
系、同学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 4.评价和反思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5.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6.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师对教育现象形成新的科学认识。 四 、简答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答:(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教育
一、单选
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3.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二、多选
1.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2..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4)形式预算阶段(11~15岁)
3.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
4.学生间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型等方面
三、判断
1.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2.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3.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
4.具有场独立方式的人,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具有场依存.方式的人,对物体的直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
5.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大致相等,但男性智力分布的离散程度比女性大。
6.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港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7.智力并不影响学习能否发生,它主要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 四、简答
心理学家从哪几个方面分析性格的特征差异? 答:(一)是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 (二)是性格的理智特征; (三)是性格的情绪特征; (四)是性格的意志特征。
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一、单选
1.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2.意义学习,奥苏泊尔认为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3.接受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
4.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二、多选
1.我国心理学家主张把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三类。 2.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包括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 3.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 三、判断
1.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2.斯金纳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 3.强化也是一种操作,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强化物则是一些刺激物,它们的呈现或撤除能够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
4.布鲁纳把学科的基本结构放在设计课程和编写教材的中心地位,成为教学的中心。 5.接受学习也是概念同化过程,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 四、简答
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
答(1)人的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
(2)人的学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生活实践中,在与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而进行的;
(3)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第四章 学习动机
一、单选
1.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2.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 3.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
4.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5.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的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6.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归因方式也直接影响到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7.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 二、多选
1.动机一般具有三种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和强化功能
2.奥苏泊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 三、判断
1.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是直接的,它们之间往往以学习行为为中介,而学习行为又不单纯只受学习动机的影响,它还要受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2.一般来说,强化起着增进学习动机的作用,惩罚则一般起着削弱学习动机的作用。 3.不仅学习动机可以影响学习效果,学习效果也可以反作用于学习动机。 4.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5.虽然表扬和奖励对学习具有推进作用,但使用过多或者使用不当,也会产生消极作用。 四、简答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从低到高依次为:
答: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简要解释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答:.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同时,他们还发现,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
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
一、单选
1.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火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2.心向与定势常常是指的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 二、多选
1.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 三、判断
1.定势既可以成为积极的正迁移的心理背景,也可以成为负迁移的心理背景,或者成为阻碍迁移产生的潜在的心理背景。 四、简答
1.学习迁移的种类以及划分依据
答:一、根据性质的不同,即迁移的影响效果不同:正迁移和负迁移 二、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水平: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三、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四、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2.迁移的作用
答:首先,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其次,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 第三,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3.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答:(1)相似性
(2)原有认知结构 (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五、论述
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有赖于教学,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应从哪些方面考虑? 答:(一)精选教材。
要想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有用的经验,教学内容就必须精选。教师应选择那些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基本内容。再选择基本的经验作为教材内容的同时,还必须包括基本的、典型的事实材料。
(二)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精选的教材只有通过合理的编排才能充分发挥其迁移的效能。从迁移的角度来看,合理编排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
(三)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合理编排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合理的教学程序得以体现、实施的,教学程序是使有效的教材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努力体现迁移规律。 (四)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结合实际学科的教学来教授有关的学习策略和元认知策略,这不仅可以促进所学内容的掌
握,而且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了迁移的意识性,从根本上促进迁移的产生。
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
一、单选
1.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大约为0.25~2秒。 2.短时记忆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到2分钟。
3.长时记忆是一种永久性贮存,从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容量没有限度。
4.对于遗忘发展的进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采取重学法来检验记忆的效果。
5.痕迹衰退说是一种对遗忘原因的最古老的解释。 6.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 二、多选
1.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三种直观方式: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 2.感知规律包括: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
3.现代认知心理学把人的记忆系统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子系统。 4.短时记忆包括两个成分:直接记忆(容量有限,约为7+2个组块)和工作记忆。 5.干扰主要有两种情况,即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三、判断
1.由于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知识可分为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
2.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语言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
3.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除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4.直观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 5.长时记忆的信息来源大部分是对短时记忆的内容进行深度加工的结果,但也有由于印象深刻而一次获得的。
6.从系统论的观点看,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是统一的记忆系统的三个不同的信息加工阶段,而不是非此即彼的记忆种类。
7.前摄抑制是指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倒摄抑制指后面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
8.遗忘就其实质来说,实质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当我们学到了更高级的概念与规律后,高级的观念可以代替低级的观念,使低级观念遗忘,从而简化了认识并减轻了记忆。这是一种积极的遗忘。
9.动机性遗忘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我们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信息排除在意识之外,因为它们太可怕、太痛苦或有损自我的形象。这一理论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 10.遗忘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记忆被压抑,故动机性遗忘理论也叫压抑理论。 11.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的效果优于单纯的重复阅读。 四、简答 1.知识学习的作用
答:首先,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其次,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 再次,知识学习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
2.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答:(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 (2)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
(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3.简要解释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答: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的很快,以后逐渐缓慢;过了相当的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也可以说,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4.合理进行复习包括哪几点 答:(1)及时复习 (2)分散复习
(3)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 五、论述
1.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答:(一)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教师在指导学生概括时,不仅要注意抽取本质的一面,也要注意抛弃非本质的一面,为此,必须配合使用概念或规则的正例和反例。一般而言,概念或规则的正例传递了最有利概括的信息,反例则传递了最有利于辨别的信息。 (二)正确运用变式
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在运用变式时,如果变式不充分,学生在对教材进行概括时,往往会发生下列两类错误,一类是把一类或一些事物所共有的特征看作本质特征,另一类是在概括中人为地增加或减少事物的本质特征,不合理地缩小或扩大概念。 (三)科学地进行比较
概括过程是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因而,区分对象的一般与特殊以及本质与非本质的比较过程,对于知识的概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比较主要有两种方式:同类比较和异类比较。
(四)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教师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的最常用方法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讨论。在概括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自己去归纳和总结,从根本上改变“教师作结论,学生背结论”的被动方式。
2.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
答:(一)深度加工材料。深度加工是指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的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
(二)记忆术是运用联想的方法对无意义的材料赋予某些人为意义,以促进知识保持的策略。
(三)进行组块化编码。组块指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利用贮存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知识经验对进入到短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成为人所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单位的过程。
(四)适当过度学习。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 (五)合理进行复习
第七章 技能的形成
一、单选
1.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2.操作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像的过程。 3.操作的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
4.操作的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5.操作的熟练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 二、多选
1.较为典型的代表是将技能分为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
2.操作技能的特点:对象具有客观性;动作具有外显性;结构具有展开性。 3.阅读技能、运算技能、记忆技能等都是常见的心智技能。
4.心智技能的特点:对象具有观念性;执行具有內潜性;结构具有简缩性。
5.操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与操作熟练四个阶段。 6.操作的熟练阶段的动作特点:动作品质、动作结构、动作控制、动作效能。
7.我国教育心理学家提出了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 三、判断
1.技能还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
2.心智动作不同于外部的实践动作,但来源于实践动作,心智动作本身是外部的实践动作的反映,心智动作是通过实践动作的“内化”而实现的。
3.创拟确立模型的过程实际上是把专家头脑中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经验“外化”为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心理模型”的过程。
4.模拟专家头脑经验的目的是想使得专家头脑的经验能够“内化”为学生头脑中的心智技能,变成他们自己经验世界的组成部分。
5.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从而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 四、简答
1.技能的基本特点
答:第一,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
第二,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是由一系列动作及其执行方式构成的,属于动作经验,不同属于认知经验的知识。
第三,技能中的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
2.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答:(一)准确地示范与讲解 (二)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三)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四)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3.加里培林将心智动作分为哪几个阶段? 答:一是动作的定向阶段 二是物质与物质化阶段
三是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 四是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 五是内部言语动作阶段
4.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有哪些?
答:(一)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 (三)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第八章 学习策略
1.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2.排除相互干扰
复述策略 3.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 4.多种感官参与 5.复习形式多样化 6.画线 认知策略 记忆术:(1)位置记忆法(2)缩减和编歌诀
(3)谐音联想法(4)关键词法
(5)视觉想象 (6)语意联想
做笔记 精细加工策略 提问
生成性学习
学 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 习
策 列提纲
略 组织策略 利用图形
利用表格
计划策略
元认知策略 监视策略
调节策略 统筹安排学习时间
学习时间管理 高效利用最佳时间 灵活利用零碎时间
资源管理策略 学习环境的设置 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 学习工具的利用 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
一、单选
1.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的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2.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3.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二、多选
1.元认知具有两个独立但又互相联系的成分: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与对认知行为的调节
2.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一)指导教学模式(二)程序化训练模式(三)完形训练模式(四)交互式教学模式(五)合作学习模式 和控制。 三、判断
1.在学习的信息加工系统中,存在着一个对信息流动的执行控制过程,这种执行控制功能的基础是元认知。
2.所谓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 四、简答
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有哪些? 答:(一)主体性原则 (二)内化性原则 (三)特定性原则 (四)生成性原则 (五)有效的监控
(六)个人自我效能感
第九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一、单选
1.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2.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3.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征。 4.
二、多选
1.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的成分:一是给定的条件,二是要达到的目标,三是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2.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
3.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 4.提出假设常用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算法式和启发式。 5.检验假设的方法有两种:直接检验和间接检验。
6.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有三个: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7.影响创造性的因素:环境、智力、个性。 三、判断
1.定势是影响学习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
2.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情绪状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性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
3.练习机会既要有一般的语言文字问题,又要有一定数量的动手操作的问题。 4.目前较公认的是以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来代表创造性。
5.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
6.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心,相处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同辈的意见,具有新奇性。
7.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
8.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9.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 10.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四、简答
1.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一)问题的特征 (二)已有的知识经验 (三)定势与功能固着 2.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答:(一)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1)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 (2)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 (3)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二)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1)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 (2)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三)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四)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1)鼓励学生主动发新问题 (2)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 (3)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
3.高创造性者一般具有哪些个性特征? 答:(1)具有幽默感 (2)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 (3)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 (4)喜欢幻想
(5)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6)具有独立性 五、论述
怎样培养创造性?
答:(一)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2)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 (3)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二)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1)保护好好奇心
(2)解除问题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3)鼓励独立性与创新精神 (4)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5)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三)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1)发散思维训练 (2)推测与假设训练 (3)自我设计训练 (4)头脑风暴训练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一、单选
1.态度的情感成分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2.品德是道德品德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3.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系统扩展了皮亚杰的理论和方法,经过多年研究,提出了人类到的发展的顺序原则,并认为道德认知是可以通过教育过程加以培养的。 二、多选
1.态度的结构包括:态度的认知成分、态度的感情成分和态度的行为成分。 2.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核心部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成分。 3.道德情感主要包括三种:直觉的道德情感、想象的道德情感和伦理的道德情感。 4.态度与品德的概念的区别为:所涉及的范围不同,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5.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
6.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内部条件:认知失调、态度定势和道德认知。此外,个体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等因素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判断
1.一般认为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的倾向性。 2.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3.态度不同于能力,虽然二者都是内部倾向、
4.态度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5.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
6.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是认知与行为的统一。
7.道德行为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8.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行为技能和道德行为习惯。
9.通过对态度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的分析可以发现,二者实质是相同的。二者的结构也是
一致的,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
10.在10岁之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在该阶段,道德判断受外部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和制约,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的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
11.个体达到他律道德之前,还有一个无道德规则的阶段(五六岁之前)。 12.10岁以后,儿童的判断主要是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
13.柯尔伯格认为,个体的道德认知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而且年龄与道德发展阶段有一定关系,但不完全对应。研究表明,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以及少数青少年处于前习俗道德水平,大部分青年和成人都处于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一般要到20岁以后才能出现,而且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
14.初中即少年期的品德虽然具有伦理道德的特性,但仍旧不成熟、不稳定,具有动荡性,表现在道德观念的原则性、概括性不断增强,但还带有一定程度的具体经验特点。 15.初二年级是品的发展的关键期。
16.高中阶段或青年初期的品德发展进入了以自律为主要形式、应用道德信念来调节道德行为的成熟时期,表现在能自觉地应用一定的道德观点、信念来调节行为,并初步形成人生观和和世界观。
17.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里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18.依从阶段的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性,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19.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
20.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21.在内化阶段上,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 四、简答
1.简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答:柯尔伯格讲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每一水平又包括两个阶段,因此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第一水平:前习俗水平:第一阶段:惩罚服从阶段
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第二水平:习俗水平: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第三水平:后习俗水平: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2.伦理道德的表现
答:(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 (2)自我意识增强
(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4)品的结构更为完善 五、论述
1.怎样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态度与品德
答: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 (一)有效的说服。
对于理解能力有限的低年级学生,教师最好只提供正面论据,以免学生产生困惑,无所适从。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高年级学生,教师可以考虑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使学生产生客观、公正的感觉,从而相信教师所言,改变态度。教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教师应该以学生原有的态度为基础,逐步提高要求。 (二)树立良好的榜样。
社会学习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完成的,态度与品德作为社会学习的一项内容,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榜样的行为而习得。观察学习中替代强化或替代惩罚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榜样在观察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因此,给学生呈现榜样时,应考虑到榜样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社会背景等特点,以尽量与学生相似,这样可以使学生产生可接近感,避免产生高不可攀或望尘莫及之感。榜样行为的示范有多种形式,既可以通过直接的行为表现来示范,也可以通过言语讲解来描述某种行为方式。
(三)利用群体约定。
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使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教师则可以利用集体讨论后作出集体约定的方法。
(四)价值辨析。
人的价值观刚开始不能被个体清醒地意识到,必须经过一步步的辨别和分析,才能形成清晰的价值观念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动。在价值辨析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价值选择来行事。 (五)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奖励与惩罚作为外部的调控手段,不仅影响着认知、技能或策略的学习,而且对个体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作用。给予奖励时,首先要选择、确定可以得到奖励的道德行为。其次,应选择、给予恰当的奖励物。再次,应强调内部奖励。虽然对惩罚的教育效果有不同看法,但从抑制不良行为的角度来看,惩罚还是有必要的,也是有助于良好的态度与品德形成的。惩罚方式有两种:一是给予某种厌恶刺激,二是取消个体喜爱的刺激或剥夺某种特权等。
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 一、单选
1.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宣言中指出,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几方面。 2.松弛训练法由雅格布松在20年代首创。 二、多选
1.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怖症、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性偏差、进食障碍、睡眠障碍。
2.抑郁症的表现,一是情绪消极、悲伤、颓废、淡漠;二是消极的认知倾向,低自尊、无能感;三是动机缺失;四是躯体上疲劳、失眠、食欲不振。 3.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包括行为改变的方法、行为演练的方法和改善学生认知的方法。
4.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消退法、处罚法、自我控制法。
5.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有全身松弛训练、系统脱敏法、肯定性训练
6.自我行为肯定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请求、拒绝、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感。 三、判断
1.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2.焦虑症是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交织而成的一种情绪状态。 3.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心情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 4.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5.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 6.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与学校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心理辅导目标应由自己的独特之处。 7.心理辅导目标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学会调适,包括调节与适应;二是寻求发展。 四、简答 1.心理健康的标准
答:(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 (3)自我调控能力
(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 (6)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2.理解与把握心理健康标准应考虑以下几点
答:首先,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状况应兼顾个体内部协调与对外良好适应两个方面。 其次,心理健康概念具有相对性。心理健康有高低层次之分。 再次,心理健康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过程。
最后心理健康与否,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社会评价的问题。 3.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答:(一)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 (三)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4.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哪些? 答:(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小组辅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