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古代文学史考试重点 宋代文学

2023-08-06 来源:好走旅游网


绪论

 严羽、钱钟书、缪钺对宋诗的评价

严羽:“以议论为诗,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着眼于表现手段,推崇唐诗。

钱钟书:“诗分唐宋。唐诗多以风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着眼于美学风格。

缪钺:“唐宋诗人之异点,先粗略论之。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酝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 ”

第一章

 宋初三体及代表诗人

方回《送罗寿可诗序》:“宋铲五代旧习,诗有白体、昆体、晚唐体”。指出了宋初三体。

王禹偁与白体诗人。

A很多人学习白居易的闲适诗。如徐铉、李昉、王奇等,为应酬而作,内容主要是留连光景,风格平易清雅。 B王禹偁。英华早露。五岁能诗,九岁能文。邵博《邵氏闻见录》:鹦鹉能言难似凤(毕士安),蜘蛛虽巧不如蚕(王禹偁,被称为小友。)立朝端正,刚直敢言,三贬以死:为徐铉辩解,被贬商州团练副使;因“谤讪”出知滁州;修《太祖实录》,“议论轻重其间”,被贬黄州。

1.白居易从讽喻到闲适,王禹偁从闲适到讽喻。早期写过一些诗酒酬唱的作品。后期转向学习白居易的讽喻诗,以诗歌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社会弊端,他在诗歌中还常常谴责自己,《对雪》:“自念亦何人,偷安得如此。深为苍生蠹,仍尸谏官位。”《感流亡》:“尔为流亡客,我为冗散官。在官无俸禄,奉亲乏甘鲜。因思筮仕来,倏忽过十年。峨官蠹黔首,旅进长素餐。”表现了一个正直士大夫的良知。

2.不仅如此,王禹偁还从白居易进一步,以杜甫为典范,向杜甫学习,《送丁谓序》:“诗效杜子美”,《日长简仲咸》:“子美集开诗世界。”《蔡宽夫诗话》:王禹偁《春居杂兴》:“两株桃杏映篱斜,装点商州副使家。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与杜诗暗合,王禹偁:“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

3.一些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诗歌很有特点。如《村行》(详见书本P21)

晚唐体。学习姚合、贾岛的诗风。

和尚:九僧。偏重苦吟。《湘山野录》:惠崇与寇准唱和,写《池上鹭》“(惠)崇驰心与杳冥以搜之,自午及晡。”《六一诗话》:进士许洞挑衅。

隐士:潘阆、魏野、林逋。其中林逋最有名。《山园小梅》二首。《诗话总龟》: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欧阳修)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黄庭坚)池水倒窥疏影动,屋檐斜入一枝低。(王直方)。王直方咏桃杏皆可,东坡“可则可矣,恐桃杏不敢当。”

唯一的高官寇准《春日登楼怀归》,化用韦应物《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江南春》:杳杳烟波隔千里,白苹香散东风起。日落汀州一望时,柔情不断如春水。

多采用五律的形式,描写自然景象和日常生活,表现或闲逸自得、或怅惘落寞的情怀,观察细致,笔触精细,字句新巧,没有深厚生活历练和才气,缺点是格局太小,气象逼仄。缺少波澜壮阔的气势和千姿百态的变化。

1

西昆体。广义的包括散文,狭义的专指诗歌。主要学习李商隐。

A、西昆体的得名。代表人物有杨亿、刘筠、钱惟演。他们奉命在秘阁编《册府元龟》,工作之余彼此唱酬往还,杨亿编《西昆酬唱集》。十七位作家中也有人没有参加编书,只是因为有唱和往来,就收录其中。

B,西昆体的内容:咏史、咏物、唱和。也有一些《宣曲》《南朝》《汉武》《明皇》等讽刺真宗荒淫的私生活和求仙饲神的迷信活动。

C、西昆体的艺术特征。他们学习了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点,雕润密丽,对仗精工,用典深稳,辞藻华美、音律谐美,结构细密。但是他们缺乏李商隐那样的深悲巨痛,对国家、个人和爱情那样近乎绝望的无奈。如

杨亿《无题》:

巫阳归梦隔千峰,辟恶香销翠被空。 桂魄渐亏愁晓月,蕉心不展怨春风。 遥山黯黯眉长敛,一水盈盈语未通。 漫托鹍弦传恨意,云鬟日夕似飞蓬。

们。

D,西昆体的影响和衰落

1,西昆体的影响巨大。欧阳修:“杨刘风采,耸动天下。”(后村诗话转引)《六一诗话》:“盖自杨刘唱和,《西昆集》行,后进学者争效之。风雅一变,谓之昆体,由是唐贤诸诗集几废而不行。”后期西昆作家:晏殊、宋祁、胡宿、文彦博。

晏殊《寓意》:油壁香车不再逢, 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 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寞伤酒后, 一番萧索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 水远山长处处同。

宋祁《落花》:坠素翻红各自伤,青楼烟雨忍相忘。 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 沧海客归珠有泪,章台人去骨遗香。 可能无意传双蝶,尽付芳心与蜜房。

2, 衰落的外因:王嗣宗:唱和《宣曲》,述先朝掖庭事,词多浮艳。

宋真宗:侈靡滋甚,浮艳相高。……今后属文之士,有词涉浮华、玷于名教者,必加朝典。 衰落的内因:自身创作缺点,缺乏自立精神,贵族化的倾向。 宋初诗歌处在摸索阶段,对偶像的选择也需要时间距离。

模拟李商隐《无题》: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香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西昆作家在《西昆酬唱集》外也有一些关心社会、欣赏自然的作品,比较优秀。不能单从《集》中收录的作品评价他

第二章

 范仲淹首先写豪放词、边塞词

传统词风,写男女爱情、离愁别绪。如《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突破传统:在词中描写边塞生活,风格壮阔苍凉,如《渔家傲》(选6)

 欧阳修向民歌学习,清新自然

欧阳修。词作有传统的词风,语言精致,结构平顺,含思婉转,表达男女在恋爱中细腻深婉的情感,与南唐冯延己的词风接近,以至于人们经常将二人的作品混淆。如《踏莎行》(选27),又如《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六一词不仅有继承,而且有革新。一是雅化。在词中表现自己的人生体验,表现他在饱经宦海浮沉后的感慨,反映了他旷达豁达的个性,不同于一般文人士大夫的软弱。如《朝中措》(选27)。二是俗化。描写男女之间的情事,采用口语,通俗活泼。还有一些不健康的内容。学习民歌的表现手法,描写西湖的《采桑子》鼓子词十一首,以《渔家傲》的新腔写《十

2

二月鼓子词》,风格清新。另外欧阳修运用了六十八种曲调,其中大多是宋代的新声。还尝试创作长调慢词《千秋岁》《摸鱼儿》等。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

 柳永词基本内容:都市 爱情 羁旅行役

1.爱情:沿袭词体的传统,描写男女爱情和歌儿舞女。其中一些作品格调不高,趣味低下,《能改斋漫录》:“好为淫冶讴歌之曲,传播四方。”。但有些作品则地表现了男女之间真诚的爱情,坦率真挚,又细腻入微。尤其是一部分作品表达歌妓舞女对爱情和尊严的向往,《迷仙引》:“已受君恩顾,好与花为主。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去,永弃却,烟花伴侣。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

2.都市:北宋承平已久,经济发达,都市繁华。柳永长期生活在都市,对都市生活有着丰富的经验。柳永以词描写都市的热闹繁华和市民的游玩享乐,表现了盛世太平气象。祝穆《方舆胜览》卷十一:范镇:“仁宗四十二年太平,镇在翰苑十余载,不能出一语咏歌之,乃于耆卿词见之。”这些作品影响广泛,有的传入宫廷演唱,有的流传到宋末元初。其中最有名的作品《望海潮》(选11)。

3.羁旅行役:仕途失意,被迫四处奔走。人在旅途,风尘仆仆,面对夕阳流水、风雨树木、孤村小径,心中升起无限的感慨,是他心声的流露,真挚感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最工羁旅行役。”如《雨霖铃》、《八声甘州》。

 柳永词艺术特点:长调慢词 通俗语言 铺叙白描

1.体制:长调慢词。现存柳词中大多数是慢词。有的是前代流传下来的词调,如《倾杯乐》、《斗百花》等;有的是旧曲翻新,如《雨霖铃》、《尾犯》等,有的则是把小令扩展为慢词,如《女冠子》。有的则是自创新调,如《戚氏》,三叠,二百多个字。

2.柳永之前的文人词大多是小令,柳永大力创作长调慢词,集中接近百分之八十。扩大了词的篇幅,增加了词的容量,为表现丰富复杂的现实、曲折往复的情感提供了平台。从而为苏辛开辟了道路。小令:含蓄隽永。慢词:穷形尽相。为词体风格的多样化提供了可能。

3.表达:结构、手法和语言。采用铺叙和白描的手法,层次丰富,结构细密。如《雨霖铃》语言方面,有时会吸收前人诗歌中的语汇和意象,如《八声甘州》:“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满朝欢》:“人面桃花,未知何处,但掩朱扉悄悄。”最引人注目的则是采用当时的口语,《忆帝京》(史37)他善于巧妙利用时空的转换来叙事、布景、言情,而自创出独特的结构方式。A.时间:回环往复 B.在空间结构方式:柳永将一般的人我双方互写的双重结构发展为从自我思念对方又假设对方思念自我的多重空间结构。

4.创作方向:变雅为俗,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 5.语言表达方式:充分运用生活中的日常口语和俚语

第三章

 欧阳修的散文

欧阳修反对两股势力。西昆体,虽然遭受打击,但仍然有一定的影响;太学体,国子监直讲石激烈反对西昆,太学生矫枉过正,奇险奥涩。其中前者的弊病已经为众所周知,而后者正兴盛。欧阳修尤其着力于反对后者。

创作成就:早年苦学韩文,又虚心向尹洙学习。(欧九一日千里。)

1、内容充实、类型多样。欧文有些是反映当时重大的政治形势,如《与高司谏书》、《朋党论》。有些则是追述历史,描写历史上的众生相,表达他对历史的思考,如《新五代史》等。有的则是记叙亲友,感慨人生的悲欢离合、盛衰成败,如《泷岗阡表》。记叙文、议论文都有名篇。

2,抒情性强。他的政论文感情激越,义正词严。史论文感慨深沉,低回往复,如《五代史序》,经常以“呜呼”开头。叙事文在对人物的描写中注入自己的情感,如《释秘演诗集序》,怀念两个分别是酒徒和和尚的朋友。做到了抒情、议论和叙事的完美结合,也实现了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的高度整合。

3

3,体裁完备。古文外,也擅长骈文,对仗流动而不求工整,少用典故和代语,散句穿插其间,文气流畅。创造了文赋,如《秋声赋》,描写秋夜的物态,抒发心情的苦闷,保持赋体铺陈排比、设为问答的传统,又减少了押韵、对偶的限制,以散句为主,穿插韵句和骈句。语言精致,音律优美,气脉流畅。

4,语言简洁流畅,层次丰富多变,条理清晰,结构连贯,文气纡徐婉转,从容不迫,形成自然平易的文风。在韩柳之外自成一家,为北宋散文树立了新的楷模。

 王安石的散文

1.政论文。长篇巨制,直陈时弊,提出改革的方案,论点明确,逻辑严密。如《上仁宗皇帝书》、《本朝百年无事劄子》,文学性不够。

2.小品文,如《伤仲永》《游褒禅山记》《读孟尝君传》,笔墨简省,不枝不蔓,层次分明,见解深刻。 3.缺点:喜欢发议论,这是古文家的通病。

 苏梅:苏舜钦在诗歌上创作上与梅尧臣齐名,人称苏梅。

北宋诗人苏舜钦与梅尧臣的并称。在矫正西昆体之弊与开辟宋诗独特境界方面,苏舜钦和梅尧臣都起过相当的作用。最先将这两位诗人并提的,是他们的诗友欧阳修。欧阳修《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诗:“缅怀京师友,文酒邀高会,其间苏与梅,二子可畏爱。”年辈稍晚于欧阳修的魏泰在《临汉隐居诗话》中记述:“苏舜钦以诗得名,学书亦飘逸,然其诗以奔放豪健为主。梅尧臣亦善诗,虽乏高致,而平淡有工。世谓之苏梅。”

 王荆公体

即“半山诗”或“半山绝句”,指王安石晚年的诗歌创作而言。多用绝句的形式,语言精致,韵味深永,接近唐人风神。黄庭坚:雅丽精绝。如北山: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步归迟。又如《北陂杏花》。长处是下字工、用事切、对偶精,既有深婉不迫处,也有生硬奇崛处,为江西派的先驱。

第四章

 苏轼诗的艺术特点

A 题材广。1,政治诗,反映百姓生活疾苦和时政得失。如抨击新法流弊《吴中田妇叹》、《山村五绝》。《山村五绝》之一: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蕨甜。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尽管曾招致文字狱,但这种对民生时政的关注一直延伸到晚年,如《荔枝叹》。2,写景诗。抓住对象的特征,形容曲尽。同时又融入自己的人生感慨和生活哲理。如《题西林寺壁》。善于描写急剧变化,极富动感的事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之一: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3,抒情诗。《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此外还有酬赠诗、题画诗、说理诗等。最值得注意的是以日常生活为诗,反映日常生活中的诗情。《汲江煎茶》:活水还需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茶雨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B立意新。透过一层:《唐道人言天目山上俯视雷雨每大雷电但闻云中如婴儿声殊不闻雷震也》:已外浮名更外身,区区雷电若为神。 山头只作婴儿看,无限人间失箸人。翻案:石塔寺:饥眼眩西东,诗肠忘早晏。虽知灯是火,不悟钟非饭。山僧异漂母,但可供一莞。胡为三十年,记忆作此讪。斋厨养若人,无益只遗患。乃知饭后钟,阇黎盖巨眼。(五代王定保《唐摭言》:“王播少孤贫,尝客扬州惠昭寺木兰院,随僧斋餐,诸僧厌怠,播至已饭矣。后二纪,播自重位出镇是邦,因访旧游,

4

向之题已皆碧纱多其上。播继以二绝句曰:‘二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而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阁黎饭后钟,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洗儿: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C 技法高。1,比喻新颖。《百步洪》博喻,一连七个比喻形容流水的湍急。以西子比西湖,雪泥鸿爪比人生。《守岁》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2,用典新巧。平生漫说古战场,到眼终迷日五色。 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炫生花。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信茫然。3,对仗稳贴。《过永乐文长老已卒》。初惊鹤瘦不可识,旋觉云归无处寻。三过门间老病死,一弹指顷去来今。 存亡惯见浑无泪,乡井难忘尚有心。 欲向钱塘访圆泽,葛洪川畔待秋深。

 苏轼词的特点:以诗为词(突破诗尊词卑的词论)

“以诗入词”是苏轼对词体解放的巨大贡献,在词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以诗为词”,简单说来,就是用写诗的方法写词,把诗的题材、形象、意境、创作方法尽情入词,使词“诗”化成为新的独立词体。“以诗为词”本来是陈师道对苏词的评论(《后山诗话》)。陈氏以为“以诗为词”不是词的“本色”,其源固出于保守的词学观,但在客观上却准确地揭示了苏词这一手法开创性的特色。

历来,人们对诗与词的区别,有所谓“诗庄词媚”的说法:诗言志,词寄情,诗为“正道”,词为“艳科”。苏轼从理论上提倡词在表现深厚的情感内容,要有高远的立意和阔大的境界。他的词学理想是推赏唐诗的气象和境界。苏轼用唐诗之审美标准以衡词,其用意自然是希望宋之小词能具有唐诗高华浑厚之美,正是他一贯的“以诗为词”观念的体现。

苏轼注重以词陶写情性,是其倡导词的诗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他把士大夫的情性志趣与市民喜好的通俗文艺形式结合到一起,注入词中,改变了五代以来词所缘之情多为相思眷恋的狭隘性,开拓了词的抒情功能,予词以诗的清高,提高了词的品位,也增强了词的生命力。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作者熔铸了磅礴的诗的意境和诗的气韵,令人耳目一新,心胸振奋: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在词的上阕写围猎场面,渲染出词人的外在“狂”态,特别是“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词人与孙权相比,用典自然。这里更含蓄显现出他勇武豪壮和有所作为的品格,从而使词充满了诗的豪情,诗的韵致。词的下阕则写作者内在“狂”态,结语表现作者要求保卫边疆,为国效命的决心。

总而言之,“以诗为词”的手法是苏轼变革词风的主要武器。从本质上说,苏轼“以诗为词”是要突破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把词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词体。

 改变词体发展方向:婉约转向士大夫之词

A词境开拓。以前的词主要是在歌舞宴会的生活中产生,因此题材内容受到限制,多写男欢女爱、闲愁别恨。在东坡手中,田园风光,山水景物,怀古感今、理想胸襟、男女情愁,“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艺概)。

描写山水田园,如《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又如《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怀古感今之作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理想胸襟,《江城子》(密州出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男女情愁,《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又如《贺新郎》乳燕飞华屋。 悄无人、桐阴转午, 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

5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秾艳一枝细看取,芳意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风惊绿。若待得君来向此, 花前对酒不忍触。 共粉泪, 两簌簌。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词中常常融入了东坡的人生感慨,不仅在广度上是一种开拓,在深度上同样是一种开拓。词中

表现了他的精神品格和胸襟怀抱,使词从女性化转而变成士大夫化,从女性词变成士大夫词。

B风格多样。他不仅开创了豪放词,也发展了婉约词。《江城子》豪迈激越,《水调歌头》超迈出尘,《念奴娇》感慨深沉,《江城子》哀婉缠绵,千变万化,神妙莫测。

C 突破音律的束缚,自由地抒情言志、写景叙事。从音乐文学走向纯粹的文字文学,为词体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与以前的词比起来,苏词更注重文字的表达功能,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大量用典,使语言更加精炼和高雅。

北宋有豪放词,而无豪放派。以诗为词。

第五章

 江西诗派

南宋初,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将黄庭坚、陈师道等二十余人列为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在黄庭坚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他们的创作具有与黄庭坚类似的众多特点,讲究用典,生新瘦硬,是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派。

 一祖三宗

宋末方回因为诗派成员多数学习杜甫,把杜甫称为江西诗派之祖,而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称为诗派之“宗”,提出了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见《瀛奎律髓》卷二十六)

 黄庭坚的诗歌创作及理论

黄庭坚的诗歌主张

1、多读书,从中汲取营养。

《与元聿圣庚书》:“岷山之水滥觞,及其成江,横绝吴楚,涵受百谷,以深其源本故也。学而知本者,盖可以求师友于书册矣。”

点铁成金与夺胎换骨法。

黄庭坚《答洪驹父书》:“自作语最难,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

惠洪《冷斋夜话》:

山谷曰:诗意无穷,而人之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无穷之意,虽渊明、少陵,不得工也。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

2、争取超越前人而自成一家。《赠谢敞王博喻》:“文章最忌随人后。”《以右军书数种赠丘十四》:“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

3、推尊杜甫。常使诗人画图拜。但主要是杜甫的艺术技法和艺术形式。

黄庭坚诗的艺术特色

1、章法回环曲折,不平铺直叙。

6

如《题竹石牧牛》(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箠,御此老觳觫。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尚可,牛斗残我竹。” 2、善用修辞手段,出奇制胜。如《寄黄几复》: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3、声律奇峭,多用拗句。《题落星寺》:

落星开士深结屋,龙阁老翁来赋诗。小雨藏山客坐久,长江接天帆到迟。宴寝清香与世隔,画图妙绝无人知。蜂房各自开户牖,处处煮茶藤一枝。

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第六章

 并称古之伤心人的两个词人:晏几道 秦观

晏几道和秦观是北宋词坛中后期的两位著名词人。两人生活年代相近,在词中也透都露出一种相似的伤心绝望和悲凉之感。故而冯煦在《蒿庵词论》中说道:“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淡语皆有致。”但是,透过伤心的外表,可以发现。秦观与晏几道的内核是完全不同的。在北宋词人中,秦观和晏几道使用“泪”字频率名列前茅。

 周邦彦词的创作特点

1、周邦彦词回环反复、欲吐还吞写景抒情方式。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栏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2、周邦彦词时空安排的特点。 《兰陵王·柳》: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3、周邦彦词唐人诗句的化用。 《西河·金陵怀古》:

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 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沈半垒。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 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向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4、周邦彦词音调谐美,格律严谨。

第七章

 李清照:词别是一家(苏轼:词自是一家)

词别是一家:协音律、典雅、完整、有铺叙、有情致、有故实。

李清照的“别是一家”的观点出自其《词论》一文。《词论》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篇关于论词的文章,其中追朔了词的发展,兴起直至对词坛宿将的批评,其中提出的“别是一家”说是李清照在考查了数百年词的创作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

7

的、关于词之文体和题材及主题之规定性的一个鲜明判断,其中提出了词的见解和要求,包括词的高雅,浑成,协乐,典重,铺叙,故实等特征。李清照词论维护了词的艺术体性,维护了词的传统风格。

苏轼:词自是一家

“自是一家“出自苏轼在其给朋友的一封信《与鲜于子骏书》:“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苏轼文集》卷五三)。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其后,受其影响,李清照提出了“别是一家”说。

 李清照词创作的基本艺术特点

(1)善于从以日常生活中的环境、行动和细节来展示自我的内心世界,读来亲切而且细腻。如《声声慢》中对秋晚环境的描写、《永遇乐》中对自己经历风尘后外貌和行为的描写。等。

(2)语言精致自然,如绿肥红瘦、人比黄花瘦、《声声慢》中连用十四个叠字。《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3)善于描写情感微妙的波动变化。如《永遇乐》:“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一剪梅》: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声声慢》: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4)白描手法。

第八章

 陆游诗歌创作内容(代表性题材:爱国诗)

1、反映民族矛盾,抒发爱国激情。如《关山月》、《书愤》、《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

《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2、描写普通生活情景。如《游山西村》、《临安春雨初霁》等。

《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混,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

《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3、爱情题材。如《沈园》二首: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 中兴四大家

南宋四大家,又称“中兴四大家”,指的是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这四大家虽然早期曾受江西诗派影响,但除尤袤外,其他三人均能跳出江西诗派的樊篱,自创面目。

8

 诚斋体

杨万里字早年学习江西诗派,后来学习王安石和晚唐诗人,最后自成一家,形成诚斋体。以自然风物和日常生活为中心,融入人生感悟和体验。语言平易浅近,接近口语。自然活泼,幽默诙谐。缺点是有时过于浅易,缺乏深情远韵味。

第九章

 辛弃疾词的艺术特点

辛词对词境的开拓

1、英雄形象的展示

范开《稼轩词序》:“公一世之豪,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方将敛藏其用以事清旷,果何意于歌词哉,直陶写之具耳。”陈廷焯:“子瞻,衣冠伟人;稼轩,弓刀游侠”。展现英雄豪杰的壮志豪情、自信不羁,即使是悲伤,也是充满激情和气势的哀伤,而不是悲悲切切的哀伤。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罗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2、心灵世界的开拓。从对个人命运的忧愁到对国家民族的关心,把小我与大我紧密相连。用理性精神反思探寻民族灾难的根源。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到,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风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3、闲居隐逸情趣。《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辛词的艺术成就。

1、意象:大量军事意象群的出现。

2、表现手段:以文为词、用经用史,典故的大量使用。

(1)以文为词:将古辞赋中常用的章法和议论、对话等手法移植于词。

如《西江月》:“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2)用经用史。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樽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3、风格:亦刚亦柔、亦庄亦谐的多样化风格。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千年调》:卮酒向人时,和气先倾倒。最要然然可可,万事称好。滑稽坐上,更对鸱夷笑。寒与热,总随人,甘国老。

9

少年使酒,出口人嫌拗。此个和合道理,近日方晓。学人言语,未曾十分巧。看他门,得人怜,秦吉了。

第十章

 姜夔词的基本特点

题材。

1、时事。如《扬州慢》,流露出哀伤无奈的心情,并没有辛弃疾那样强烈的奋发有为的精神。 2、爱情。如《踏莎行》“燕燕轻盈。”

3、咏物。姜夔的咏物词,往往别有寄托。常常将自我的人生失意和对国事的感慨与咏物融为一体,写得空灵蕴藉,寄托遥深。《暗香》

清空骚雅的风格。

1、雅化。北宋以来的恋情词,情调软媚或失于轻浮,虽经周邦彦雅化却仍然不够。姜夔的恋情词,则往往过滤省略掉缠绵温馨的爱恋细节,只表现离别后的苦恋相思,并用一种独特的冷色调来处理炽热的柔情,从而将恋情雅化,赋予柔思艳情以高雅的情趣和超尘脱俗的韵味。

2、清幽的意境表达落寞的心情。如《玲珑四犯》用“叠鼓夜寒,垂灯春浅”,“酒醒明月下,梦逐潮声去”等景物,烘托出“天涯羁旅”的况味。《扬州慢》用“废池乔木”、“清角吹寒”、“波心冷月”、“桥边红药”等荒凉景象,抒发对乱后扬州的今昔之感。

姜夔的时代是一个让人看不到前途的时代,姜夔作为江湖游士,自身的命运更是渺茫黯淡。加上他一生贫病交加,对凄凉寒苦有着深刻的感受,所以他总是以一种忧郁凄凉的眼光来看待世界。就像中唐诗人贾岛爱静、爱瘦、爱冷,也爱这些情调的象征一样,姜夔也偏爱冷香、冷红、冷云、冷月、冷枫、暗柳、暗雨等衰落、枯败、阴冷的意象群,以此来营构幽冷悲凉的词境。所以清人刘熙载曾用“幽韵冷香”四字来概括姜词的境界。

3、清空姜夔的词境独创一格,艺术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也别出心裁。他善于用联觉思维,利用艺术的通感将不同的生理感受连缀在一起,表现某种特定的心理感受;又善于侧向思维,写情状物,不是正面直接刻画,而是侧面着笔,虚处传神。

4、音律与小序。与周邦彦一样,姜夔也长于自度曲。先做词后谱曲,词与调的配合更为谐婉。姜词在形式上还有一个显著的特色,就是词作往往配有精心结撰的小序。如《念奴娇》序。(史页148)

5、羽翼。姜夔的羽翼史达祖,词风与姜有神似之处,对后世词坛也颇有影响。但姜夔艺术上追求的是全词意境的浑成,情感基调和语言色泽的一致。史达祖词则致力于炼句。

史达祖也工于咏物,他最负盛名的是两首咏燕、咏春雨的自度曲《双双燕》和《绮罗香》。高观国与史达祖齐名。其成就虽不及史达祖,但也有值得重视之处。

《扬州慢》序

淳熙丙申至日,余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暗香》序:“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伎肄,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10

《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淞作: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 二窗:周密(草窗)吴文英(梦窗)

周密的词作,融汇白石、梦窗两家之长,形成了典雅清丽的词风。他一方面取法姜夔,追求意趣的醇雅,另一方面与吴文英交往密切,词风也受其影响,并因此与之并称“二窗”。

 二白:张炎(白云)姜夔(白石)张炎

张炎的词集名《山中白云词》,词风清雅疏朗,与白石相近,故与白石交称为“双白”。

第十二章

 永嘉四灵

指的是浙江永嘉(今温州)的四位诗人:徐照(字灵晖)、徐玑(号灵渊)、赵师秀(字灵芝)、翁卷(字灵舒)。这四人都出于叶适之门,各人的字中都带有一个灵字,所以叶适把他们合称四灵,曾编选《四灵诗选》为之揄扬。四灵诗多数作品内容是题咏景物,唱酬赠答,艺术上精雕细琢,玲珑雅洁。他们的诗以贾岛、姚合为宗,多为近体,喜用白描,不用典,主要描写山水自然和自我感受,境界狭窄,讲究苦吟,诗风单一。

 江湖诗派(成就最高的是戴复古、刘克庄)

因陈起刻《江湖集》而得名。是一个松散的诗人群体,绝大多数江湖诗人的社会政治地位比较低,又不敢寂寞,游走在权贵富商门下。他们的创作也很少反映社会政治状况。主要擅长写景抒情,字句精丽,工于白描。大多数成就不高,未能自成一家,只有刘克庄和戴复古成就较为突出。

 元好问诗歌理论主张及创作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的诗歌理论主张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的主要理论观点在于提倡“自然”,主张情性之“真”;倡导雄劲豪放的诗风。

元好问的诗歌成就

元好问诗歌的主要成就在于丧乱诗的思想价值和山水诗的审美价值。

元好问的丧乱诗两个最主要的特点,一是真实地反映了金朝被灭亡,人民遭涂炭的社会现实,他的著名的《岐阳三首》为其中代表作品。真实是元好问丧乱诗最主要的特点。二是历史的反思。元好问的丧乱诗,包融了他对丧乱事实的历史审视,作出了历史的评价,从而增加了思想的深度。

《岐阳三首》(其一)

百二关河草不横,十年戎马暗秦京。 岐阳西望无来信,泷水东流闻哭声。 野蔓有情萦战骨,残阳何意照空城。 从谁细向苍苍问,争遣蚩尤作五兵。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