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呼啸山庄》主题之精神分析

2022-08-25 来源:好走旅游网


讲坛:《呼啸山庄》主题之精神分析

□衡阳师范学院大学英语部 刘剑 罗忠民

摘要:基于小说《呼啸山庄》主题的精神分析及对作者人生经历的研究表明,该小说是对作者艾米莉·勃朗特内心世界的矛盾与冲突的真实描绘,主人公之间的生死恩怨反映了作者意识中的本我、自我与超我之间的冲

突,而各主要角色的相继死亡,象征着艾米莉人格的分裂及其精神世界的最后崩溃。

关键词:呼啸山庄;主题;精神分析 一

艾米莉·勃朗特出生于约克郡一个贫穷的牧师家庭,终其一生,艾米莉绝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约克郡的荒原上,与外界交往甚少。自《呼啸山庄》问世以来,文学批评家一直惊异于这位身居荒原的女作家为什么能写出这么一本惊世骇俗的小说。戴维·塞西尔说:\"在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说当中,《呼啸山庄》是唯一的一部没有(即使是部分地)被时间的尘土遮没了光辉的。\"[1](P328) 这本小说的主题也就成了许多学者争相阐释的内容,例如,蒲若茜认为该小说反映的是传统的哥特式小说的主题,揭露了人性的邪恶与阴暗面。[2](P47) 刘宏业从小说的叙事结构入手,认为小说反映了人性的泯灭与复苏这个主体;[3] (P124) 黄巍从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入手,认为小说反映了人们追求自由和自我束缚两种倾向的矛盾。[4](P95) 叶利荣认为小说的主人公凯瑟琳与希斯克利夫都迷失了自我, 小说反映的是他们追寻自我的历程。[5](P114) 尽管评论者各执一词,但这些评论都反映了这部像谜一般的小说丰富的内涵及其主题的复杂性。弗洛伊德认为,所有的艺术活动都是潜意识的表现,艺术创作的原动力是人类被压抑的欲望,艺术,如同梦一样,是潜意识以幻想的形式进行的释放,是源自本我的欲望的一种宣泄。[6] ](P65) 考虑到艾米莉内向孤僻的性格及其离群索居,本文认为,艾米莉对外界的世界了解甚少,因而这部小说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她分裂的自我在其内心情感世界里的种种冲突。正如毛姆所言,\"在一个作家的第一部小说里-就我们所知, 艾米莉只写过一本小说-很可能包含着某种满足宿愿的因素和某种想象的因素。\" [7](P123)

艾米莉出生于偏僻而闭塞的哈沃斯,从小就受到宗教思想的熏陶,待人诚恳,富有同情心,因母亲早逝,起初她由体弱多病的姨母照料,六岁时她被送进一所由慈善机构捐办的学校,这是一所监狱般的学校,在那里艾米莉遭受了非人的虐待,最终她虽然死里逃生,但她的两个姐妹玛丽亚与伊丽莎白却未能活着离开那里。像她父亲一样,艾米莉性格内向孤僻,羞怯,虽然受过良好的书本教育,阅读过许多书籍,但却难以面对和适应复杂的充满竞争的社会生活。在维多利亚时代,妇女没有任何经济与社会地位,她们所能从事的职业只有担任教师或家庭教师。艾米莉曾经担任家庭教师并尝试以此作为自己谋生手段,但她的这段经历却显得异常艰难。她和姐姐夏洛蒂也曾尝试经营她们自己的学校,但最终却归于失败。在艾米莉短暂的一生中,她饱尝人间的伤痛,母亲、两个姐妹、父亲相继死亡,谋生路上又屡遭挫折,生活孤独而窘迫,一生中缺乏来自男性的关爱。来自生活的重压以及对外界生活的恐惧使艾米莉深感压抑和无助,更令她感到极度自卑,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写作中抒发自己的内心深处的痛苦、绝望以及对爱的渴求。

著名心理学家及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可分为三部分:即\"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 ego)。\"本我\"是潜意识的一部分,其中充斥着人类被压抑的原始本能、欲望和冲动,它以快乐为其唯一的行为准则,追求一种不受任何约束的本能欲望的满足。\"自我\"是显意识的一部分,源自于\"本我\",而\"超我\"亦是意识的一部分,是理想化的自我,它总是在社会道德的规范下行事。\"自我\"位于\"本我\"与\"超我\"之间,它奉行的是\"现实原则\趋利避害, 将那些不能被社会接纳的东西压抑和储存到无意识中去, 为本我寻找一个达到目的的最佳方式, 既防止过度压抑造成精神伤害, 又避免与社会道德公开冲突,因而\"自我\"总是试图在\"本我\"与\"超我\"之间寻求一个最佳的平衡点。\"自我\"与\"本我\"之间的关系好比是\"马\"与\"骑在马上的人\"之间的关系:人约束着马匹,但又不能够完全控制它。[8](P85) 在《呼啸山庄》中,具有原始、暴烈的性格的希斯克利夫实际上代表她潜意识里的\"本我\",女主角凯瑟琳则代表 \"自我\",而温文尔雅的林顿则代表 \"超我\"。 这三个主要角色的性格以及他们之间所发生的一切正是小说艾米莉内心深处种种矛盾与冲突的真实反映。 三

\"自我\"源自于\"本我\",因而与超我相比,大多数时间自我总是会倾向于本我。正如凯瑟琳说,\"他(希斯克利夫)更像我自己,不管我们的灵魂是什么做的,他与我总是一样的\"。(第80页) \"艾米莉集双重人格的冲突, 分裂的痛苦, 孤独傲世的个性, 病态的心理于一身, 从而塑造了世间的两个精灵-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9] (P40) 在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的身上都洋溢着一种原始的野性美,他们粗野,狂暴,如同呼啸山庄恶劣的气候。\"超我\"在社会道德规范下形成,比起原始野蛮的\"本我\"看起来似乎更文明、更高尚。当凯瑟琳第一次来到画眉山庄时,她被这里安详、文雅、富足的生活方式深深地吸引住了,而在社会道德价值观的映照下,本我显得异常野蛮与丑陋。在凯瑟琳的眼里,希斯克利夫外表丑陋,行为粗俗,而且地位低下,她羡慕画眉山庄主人文雅的举动并试图模仿他们。尽管凯瑟琳在内心深处爱着希斯克利夫,但却认为下嫁自己的仆人将有辱自己的身份,仅仅为了财富与儒雅的外表,凯瑟琳最终嫁给了林顿,背叛了自己的内心的真实感情。凯瑟琳既想抓住符合世俗社会价值观的东西,又不想放弃灵魂深处的真实的情感,试图在物质需要和精神需求之间寻求某种平衡。她既无法放弃对希斯克利夫发自灵魂深处的爱恋,又无法抗拒外部物质文明的诱惑。尽管世俗的价值观下她希望嫁给一位\"体面\"男人,但她跟林顿的婚姻并没有给她后来的生活带来真正的快乐。对于过去她和希斯克利夫之间的互为灵魂互为彼此的心灵契合,凯瑟琳始终无法释怀。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本我便没有自我的存在。凯瑟琳说,\"我就是希斯克利夫。他永远、永远在我心上:并非作为欢乐,而是作为我自己一部分的而存在\"。

源自社会道德规范的超我总是非常肤浅而且总是试图限制自我的行动,这就使得自我时时有窒息的感觉, 这也使得自我总是不由自主地倾向于本我。凯瑟琳对林顿就失去了兴趣,在她看来,画眉山庄已变成一座束缚她自由的监狱,令她欲罢不能。凯瑟琳不惜以绝食的方式来毁坏自己的身体以达到报复丈夫林顿的目的。她发誓如果他的死能够毁灭林顿的话,她情愿杀死自己。\"被囚禁在这里,我已经身心俱疲,无法忍受,真希望能逃到另一个美好的世界里去,永不回来\"。(第161页)但是自我最终是无法忍受束缚的, 凯瑟琳嫁给林顿后仍一直对希思克利夫念念不忘, 最后,她终于认识到她与林顿的婚姻是完全错误的,\"在我内心的深处,灵魂居住的地方,我确信我错了\"。(第79页)当希斯克利夫问她,\"你为什么蔑视我?为什么背叛你自己的心呢\" ,凯瑟琳回答:\"我知道我错了,我正用死来偿还我的错误\"。(第161页)

本我与超我在本质上说是绝然不同的,因而根本上来说两者是对立的,它们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利用社会道德规范的力量,超我总是试图去压制本我,出于本能,本我自然会反抗并试图毁灭超我。《呼啸山庄》中男主角希斯克利夫与林顿之间的斗争生动地体现了这一点。本我积聚着原始欲望与冲动,充满着野性的力量,与本我相比,超我显得十分的苍白无力。一旦遭到压制,本我便会疯狂地进行报复,小说中懦弱的林顿在希斯克利夫的进攻下显得毫无招架之力。凯瑟琳的背叛使希斯克利夫渐渐走向复仇的极端,他残忍地实施了一系列的复仇计划。他首先通过赌博使辛德勒倾家荡产落魄而死,夺取了呼啸山庄,并将辛德勒的儿子哈里顿变成了一个粗俗且一字不识的仆人,接着他又欺骗林顿的妹妹伊莎贝拉的感情,并说服她与之私奔,致使她饱受流离之苦和精神折磨并客死他乡,后来,希刺克厉夫又设计夺取了画眉田庄,继续残酷迫害两家的后裔,复仇已成为他生活的唯一意义,尽管复仇的成功无法让他感到丝毫的快乐。

在艾米莉的心里,她渴望着自我与本我能摆脱超我的束缚而重新结合,这意味着人格的放纵,但社会习俗与道德使得这一愿望不可能实现。在这部小说里,凯瑟琳与希斯克利夫为求得精神的解脱而进行的绝食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尘世间已经没有任何食物可以满足这对恋人的需要,只有在另一个世界里,他们才可能找到各自所需的养分,那就是他们彼此。死后的凯瑟琳,灵魂继续游走于呼啸山庄广漠的原野,重返她最初的野性。希斯克利夫死后被安葬在凯瑟琳和林顿的坟墓中间,在死亡的解脱中,他们的灵魂再次相拥,重返最初的和谐。希斯克利夫在小凯蒂和哈里顿身上看到了他与凯瑟琳的影子,这也唤醒了他沉睡的怜爱之情,最终放弃了对世界的仇恨,停止了自己的报复计划。故事的结尾,小凯蒂(凯瑟琳的精神化身)与哈里顿(希斯克利夫的化身)的最终结合,象征着作者内心深处的本我与自我的重新团聚。 四

成长的经历与生活环境造就了艾米莉缄默、孤僻的性格, 她常为自己的孤寂、失落而哀叹,尽管她短暂的一生几乎全是在约克郡他父亲的教区牧师住宅里度过的,但她内心对亲情、爱情的渴望与女性的自尊、矜持之间的矛盾无时不在继续。与外界社会的长期隔绝及情欲的长期压抑,艾米莉没有其它的选择,只能把她所有的失望、郁闷、压抑与愤怒发泄在她虚幻的世界-《呼啸山庄》里,这也就是为什么这本小说看起来是如此的神秘、暴虐与阴郁。小说真实地反映了艾米莉内心世界的真实矛盾,主人公希斯克利夫、

凯瑟琳以及林顿之间的生死恩怨反映了作者意识中的本我、自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而各主要角色的相继死亡,表明其内心矛盾无法调和,象征着艾米莉人格的分裂及其精神世界的最终崩溃。 参考文献:

[1] 杨静远. 勃朗特姐妹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 [2] 蒲若茜.《呼啸山庄》与哥特传统. 外国文学评论. 2002,(1).

[3] 刘宏业. 试论《呼啸山庄》的艺术结构与主题.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6).

[4] 黄巍. 自由与枷锁--试论《呼啸山庄》中的矛盾主题.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2).

[5] 叶利荣. 追寻自我的历程--《呼啸山庄》主题新探. 伊犁教育学院学报, 2004, (2). [6] 胡海燕. 渴望爱与自由. 西藏大学学报. 1999, (2).

[7] 马格丽特·莱恩. 勃朗特三姐妹[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2. [8] 车文博. 西方心理学史.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

[9] 董 敏. 试论艾米莉个性特征对《呼啸山庄》的影响. 唐山学院学报, 2007,(1). 注:所引《呼啸山庄》原文均出自于

Bronte, Emily. Wuthering Heights.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 Research Press, 1994. 作者简介:

刘剑(1974-),男,湖南株洲人,硕士,从事英国文学、语用学及翻译理论研究 罗忠民(1956-),男,湖南衡阳人,硕士,教授, 从事英美文学、二语习得及应

用语言学研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