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析我国图书版权贸易发展——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基础的文化输出

2023-11-15 来源:好走旅游网
C慧 H OU A曳NB  鲢Y U BAN QU AN …LUI /年第 平身寺 /期总第5爿寺3ou期划 浅析我国图书版权贸易发展 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基础的文化输出 昊磊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的图书版权贸易一直处于逆差和失衡的状态,这对我国的经济利益和文化都形成很 不利的影响。分析其中的原因,既有中华文化的特殊性,又有国内出版机制存在的缺陷和出版企业的僵化问题。 随着国家对“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逐渐变成现实,国家之间的合作不断加强,给沿线的国家进一步开展深层 次的文化交流带来了新的契机。立足于“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我们迎来了扭转出版业失衡状态的新局面,积 极开拓创新,用版权的输出带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 [关键词】图书版权贸易; “一带一路”;文化输出;产业平衡 【作者】吴磊,云南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2015年3月,国家正式颁发了文件《推动共建丝绸 2014年的输出引进比例到达1:2,这是有史以来,我国 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这 图书版权出口获得的最好成绩。长久以来,我国引进的 个文件涉及亚非欧三个大洲的六十六个国家, “一带一 图书版权多集中在日本、美国、法国等几个国家,但是 路”的战略布局逐渐由愿景转变为现实,全面地影响我 我国的图书却极少被这些国家引进,尤其需要注意的 国诸多领域未来的发展道路。除了关注互联互通和丝路 是,近几年来,这种趋势还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在图书 基金融资平台的建设外,文化发展在“一带一路”中也 版权贸易中表现最突出的是我国的台湾地区,为我国提  十分重要。文化,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灵魂。版权贸 升整体的图书输出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易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推动我国知识经济发 (二)内部失衡的极端化 我国的图书版权不仅体现在国家与国家之间的逆差 展的重要组成成分,是文化输出的重要途径。 一般情况下就形式而言,版权贸易包含跨国图书转 和不平衡,在我国的三十一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之间 让或许可图书、录音制品以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 也存在着严重的版权不平衡的现象。北京市在20l4年的 等的版权从而获利的行为。我国的版权贸易出现在2O世 图书输出占全国总量的将近一半,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 纪90年代,并且其中以图书版权的转让贸易比例最大, 是,内蒙古自治区、海南、青海、西藏、宁夏等地区, 但是其中却存在严重的逆差和失衡状况,在此背景下, 输出量常年处于零输出状态,值得我们反思。多数的省 借助“一带一路”的平台发展机遇探析我国图书版权的 份,在图书出版问题上存在明显的不足,尽管近年来已 发展路径,既能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更加深 经有所改善,但是其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容小视。尤其是 入全面的人文交流,促进国际合作,同时有利于在新形 需要表扬的新疆和甘肃突出了零输出的现状,还有些省 势下找到打破不平衡和逆差的突破口。 份要提起重视,l: ̄n湖南、上海市均出现过在某些年份 l一、解析目前我国图书版权贸易发展失衡的现状 图书版权明显下降的状况。 (一)整体结构失衡,逆差情况比较严重 与欧美的很多发展国家相比,我国的图书版权贸易 二、关于我国图书版权贸易失衡现状的探究 我国是一个文化产业大国,但是以图书版权的输出 起步比较晚,直 ̄112014年,我国的图书版权贸易达到21 为代表的文化输出却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完全没有实现 世纪初的3倍左右,根据国家相关数据显示,2001年,我 由文化产业大国向文化产业强国的转型。探宄其中的原 国图书贸易量为8000多种,引进的图书版权与输出到国 因,我国的科技文化水平、汉语的高语境文化等宏观因 外的版权比例为13:1,近五年以来,我国的图书出版量 素的影响,还有就是我国的很多文化产业企业对品牌意 无论是在总量上还是在结构上都已经发生很大程度的改 识的任何不足,营销能力和水平能力不足,这和国内各  进。2011年,我国新闻出版总署首次出台主管部门规范 省区之间存在的输出能力差距不无关系。性文件,推动图书版权贸易的出口,并提出了几个阶段 性的目标,然而由于我国的图书版权出口并没有形成长 (一)版权的输出存在内容上的局限性 图书版权的贸易流动也展现了科技和知识的流动情 况,相对于英、美、日等文化产业相对发达的国家,我 期有效的机制,因此,很多阶段性的目标并没有实现。 一186— 版权管理与立法保护 BANQUAN GUANLI YU LIFA一▲OHU 国仍然处在吸收和引进图书版权的阶段,因此存在贸易 国的大国形象可以说这个排名十分不乐观,我们应该提 上的逆差也就可以理解了。某种程度上而言,这反映了 高警惕。这表明我国的经济文化并没有在世界范围内形 我国知识生产能力的不足,目前,我国输出的图书版权 成明显的影响。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们要积极与 类别主要是关于历史、医药、文学类的书籍。中国文字 其他国家开展文化交流,将中国的主流文化传递到更多 内涵丰富,具有言简意赅、婉转含蓄的特性,因此在翻 的国家和地区,让更多的外国朋友逐渐知道中国、了解 译和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问题,相对于西方书籍表述的简 中国、向往中国。这种文化的影响不仅可以帮助我国建 洁翔实,中国的书籍难以被外国人理解。 立与经济政治相符的大国地位,对世界各国的影响也将 因此,我国图书版权的输出主要集中在与我国文化 是深刻的,图书版权的输出有助于扩大我国在输出上的 接近的亚洲国家,这些地区有很多的华人华侨,多为当 市场,也将带动电子书、影音影像作品等等的出口。这 地专家学者,普通民众的接受程度比较低。 (二)输出机构操作上具有一定的低效性 我国图书的版权贸易主要由各大出版社开展,后来 很多的出版社合并成立了几个大型的出版集团,但是由 于建立之初,激励机制不明确,制度不健全,很多具有 行政色彩的出版社,在相关类别的图书出版问题上不够 积极。图书版权的引进由于投入的成本以及中间税费手 续十分复杂,短期内能够获得的利益并不明显,因此相 关部门加强了对图书版权引进的重视。就之前出版社耗 费大量精力组织的图书博览会,并没有起到增加图书版 权输出的效果,仅仅是销售了一部分图书,与预期的效 果差别很大。 (三)各地区文化差异影响 版权输出,首先要求出版社拥有一定的图书版权积 累,逐渐形成自己的品牌,同时还要适当考虑输出国家 的文/t,背景、阅读习惯。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也是我国 政治文化的中心,很多出版社都聚集于此,如人民出版 社、人大出版社、清华出版社等。这些大型的出版社在 书籍编辑之初已经开始考虑图书的输出和引进问题,丰 富的人文资源使北京在全国的图书出版总量上遥遥领先 于其他地区。仅次于北京的其他图书输出量比较靠前的 省区多位于沿海地区或者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主要是 由于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与其他国家的 贸易往来更加频繁,因此在图书贸易输出上具有一定的优 势:与之相反的就是西藏、青海等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欠缺 的地区,缺乏具有竞争力的出版社,资源相对不足。 三、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图书版权贸易发展 的探索 我国图书版权贸易逆差问题的存在,既有国民文化 特殊性的原因,也有我国国内出版社制度上存在的缺陷 和不足。2014年12月,中宣部正式批准“丝路书香出版 工程”,其内容涵盖重点翻译资助项目、丝路国家图书 互助翻译项目、汉语教材推广项目、境外参展项目、出版 物数据库推广项目等。立足于“一带一路”的宏观背景, 我国应以更高涨的热情探索图书贸易输出的新思路。 (一)弘扬中华文化,拓宽沿线市场 在英国2015年在全世界范围内展开的国家文化软实 力和形象的调查中,中国位于世界第三十名,相对于我 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的图书在输出翻译的过程中应该 最大限度地保持图书原汁原味的民族特色,避免文化特 质的流失,不能仅仅为了迎合外国读者的需求舍本逐 末。在选择图书输出国家的输出内容上一定要仔细的甄 别和筛选图书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同时注意保留自己 的文化特色,避免敏感和消极的文化,要逐渐向世界展 现我国的文化、内涵。 (二)重视国家政策支持。形成专业代理机构 “一代一路”的政策涉及多个国家,仅凭单个出版 社的力量想要扩大图书的出版量可以说是困难重重。因 此政府应该鼓励出版社之间相互合作,拧成一股绳,借 助国家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完成品牌建设。鼓励建设专 业的图书出版贸易代理机构,由这些机构搜集市场的需 求信息,控制输出图书的质量,简化相关的审批程序, 使图书的出口贸易更加专业化、精简化。 (三)发挥西北区位优势,寻求协作之路 北京作为我国版权输出的中心区域,除了保持和发 挥自身优势外,还应该积极的带动内陆其他地区版权输 出贸易活动,加强与其他地区出版社的合作,尤其是在 图书出版贸易中占比极小的西北地区省份进行重点的帮 扶。在“一带一路”战略布局中,我国西北地区的多个 省份如:新疆、宁夏、青海、陕西以及甘肃等省份均处 于其中关键环节,借此机会,西北地区在加强自身出版 素质提高的基础上应该进一步加强与图书出版贸易较多 的地区合作。 (四)培养专门的人才,加强专业培训 文化输出的过程中,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是 选题还是翻译、营销都受到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甚至 国内外政策和法律的研读分析工作都需要人才来完成。 因此国家加大力度培养一批优秀的图书版权贸易专业化 的工作人员,为“一带一路”建设输送更多的人才。 (五)重点发展数字图书形式 与传统的文化输出方式相比,数字化的出版具有成 本低、收益高的双重优势。传统的纸质版的读物容易出 现积压或短缺的现象,而数字出版物根据订货量确定产 量,降低了物流、管理、支付的复杂性,简化了交易的 过程。新媒体时代,读者的阅读形式越来越广泛,逐渐 趋向于多元化、立体化,技术手段越来(下转第190页) 一187— !CiH  B8U§A !N 《 Ol !Y U BAN QU AN ( )解决对策 / U 1l平昂朋 ./,年第 /期总第 bU 期煳  互动的平台,使之与传统版权保护模式密切配合和相互 补充嘲。 重视。 1.大众传媒应发挥普及版权法律知识的作用,加强 对版权问题的宣传和报道。此次调查显示,在问及“您 四、结语 新媒体时代,传播方式发生颠覆性的变革,版权问 获取与版权相关知识的主要渠道是什么”时,65.92%的 题特别是网络版权问题不容忽视。通过新媒体时代山西 被调查者认为仅有的版权知识主要来自于媒体的报道。 省大学生版权意识的调查与分析,总体而言,山西省大 所以加强大众媒体对版权问题的宣传和报道,是增长大 学生对版权的基本认识和版权相关法律知识较为欠缺, 学生版权知识、提高大学生版权意识的重要方法之一。 对网络资源版权问题的认识还不够充分,但值得肯定的 通过加强对一些标志性侵权事件的宣传报道,特别是对 是,公开发表过原创作品的山西省大学生比未公开发表 公众个人涉嫌侵权内容的报道,生动鲜活地向高校大 学生普及版权意识。例如,英国广播公司曾报道,2007 年,美国波士顿大学学生乔尔・泰纳鲍姆因从文件分享 网站上下载了31首歌曲,最终被美国最高法院于2012年 l0月初决定判决67.5万美元罚款 。 2.各大高校应积极开设版权相关法律法规的课程, 形成版权相关知识的系统认识。此次调查显示,仅有 21.17%的高校大学生接受过版权相关知识及法律法规专 业课程的学习。加强高校大学生的知识产权教育势在必 行。在高校大学生中开设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相关 法律法规等课程,培养和提高高校大学生的版权意识, 进而促使其形成良好习惯,做到知与行的统一。 3.社会应积极处理信息共享与版权法律之间的关 系,营造良好氛围,提供正确引导。在新媒体时代,信 息共享的需求考验着法律智慧。拓展新型的版权保护模 式,更好地协调版权人与公众之间的法律冲突、法律制 度保护与资源共享之间的矛盾冲突,提供正确引导至关 重要。例如,引入开放存取模式,拓展创作者与使用者 (上接第187页)越先进,数字产品的发布形态更加的多 样化,人们可以用多种工具实现阅读。 【参考文献】 【1]张志林,张新华,陈丹,等.图书版权贸易逆差现象 的理论探析ⅡJ.学术交流,2006(3):186—189. 一19O一 过的更具有维护自身版权的意识。版权相关法律知识的 普及和版权意识的培养并非朝夕之功,需要媒体、高校 和大学生自身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希望此次调查 能够为提高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版权意识提供相应的借鉴 和参考。 【参考文献】 【1】王群,邓世豹.大学生版权意识现状研究Ⅱ].当代青年 研究,2013(1):125-128. 【2】张利洁.数字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版权意识调查与思考硼. 传播与版权,2015(2):162—165. [3]陈亚莉.数字音乐版权侵权及著作权法规制研究U].法 治与社会,2016(16):284-285. [4】罗晓庆.下载31首歌罚67.5万美元,美国大学生上诉 版权法违宪 .长江商报,2012—10—26. f51姜国峰.文化软实力语义下的公民版权意识:态 势・反思・路径U]诲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1):98—102. f21王玉梅.书香工程正式立项规划设计 ̄112020年2014年 重点项目包括5大类 .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12—9(2). [3]陈平.“一带一路”:文化走出去的途径探究Ⅱ].人文 天下,2015(8):2-17. 【4】纪秀明.由英译《狼图腾》文化流失与误读反思中国 文学海外版权输出Ⅱ】.科技与出版,2015(10):91-9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