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舞蹈创作风格之我见
2023-07-31
来源:好走旅游网
Y几n MANHUA 目困圆圈 29 群众舞蹈创作风格之我见 ■陈 草 剧 作 家 文艺的繁荣至少要有两大标志:一是多元化格 局.一是多样化风格。 一个时代的文化从来都是那个时代人文精神的 艺术再现。随着中国走向市场经济和现代化,舞蹈 界也呈现出多元化格局,乡土派、学院派、现代 派,异军突起:“西北风”、“东北风”.风起云 涌,都在舞蹈界卷起了一阵阵“热浪”。在舞蹈发 展中,有的坚守主体风格,有的互为交融渗透。各 自都在扩大观众层面和提高审美品位的同时,又形 成不同的新的舞蹈格局。作为一个群众舞蹈工作 者,应该在洋洋洒洒的各种流派之中找到属于自己 的“一方热土”,创作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雅俗 共赏的舞蹈作品。 当年,山西的《黄河儿女情》出现在舞台时, 立刻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不同文化层次的一大批观 众也都反响热烈。上至专业舞蹈艺术家、下至平民 百姓,都在这特色鲜明的舞蹈前如痴如醉。于是, 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一个又一个“山西味”的舞蹈, 着实刮了好大一阵“西北风”。而当张继刚的《一 个扭秧歌的人》、《英雄》等一批舞蹈作品问世之 后,又出现了一大批“学院派”的追逐者。 “西北 风”、“学院派”刮了一起又一起,模仿、照搬的 热浪也卷了一层又一层。而当我们沉静下来,才发 现留给自己的,除了激动、振奋,还有失落、茫然 与深深的思索。什么样的舞蹈是属于我们自己的? 为什么山西、张继刚等的一些舞蹈作品能卷起 “风”,形成“派”,而我们不能,我们自己的“那 一方热土”又在哪里呢? 纵观这些曾刮起“风”、形成“派”的舞蹈作 品,都是公认的成功之作,无论在文化品位、艺术 特色,或者思想内涵、情感穿透力方面都独具风 格,这正是所谓“个性”。 山西的舞蹈,无论是《黄河儿女情》还是《黄 河一方土》,生活气息都是那样浓烈,沁人的乡土 气息令人沉醉。鲜明的地方特色,特别是舞蹈语 言,突破了舞蹈语汇的单一模式,创造了符合人物 性格的鲜活语言,既有山西民舞以及木偶、皮影等 艺术的韵味,又有现代舞、芭蕾舞等外来艺术的律 动。艺术手法上广泛借鉴、融合.发展创造的抬 头、蹋腰、撅臀、出胯的“四道弯”的体态,高度 夸张、变形,土中见美,独具山西民舞的神韵。那 看秧歌的“傻妞”,推磨、做针线的婆姨等一个个 山乡女性,仿佛是土得掉渣的“山药蛋”。然而细 细咀嚼,即可品味出浓郁的黄土气息,热辣辣、香 喷喷,土得可亲,土得可爱。也就是说,舞蹈上单 纯的模仿无法形成自己的风格,是不会成功的。 张继刚的舞蹈作品,表现出独特的、富有创见 的、深邃的、乃至强有力的思想内涵.呈现出艺术 家沉重的使命感和很高的文化品位。情感穿透力特 别强,简直达到了震撼人心的地步。他的舞蹈语言 没有为技巧而技巧感,每一个动作,每一个音符都 是随着感情从作者的心底流出来的.欣赏他的舞 蹈,你会情不自禁,感到自己每一根神经都已溶化 于作品之中,激动不已,回味无穷。张继刚的舞蹈 对文化层次低的观众实现赏心悦目之功能,而文化 层次高的观众则可以品出作品所蕴含的无穷深意。 如《一个扭秧歌的人》,从一个濒临死亡的扭秧歌 的人的苦乐人生和艺术执着中,省悟忍辱负重、鞠 躬尽瘁却生生不息、永不泯灭的民族之魂……正是 这些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上都独具创作个性的 舞蹈作品才形成了“风”。形成了“派”。 舞蹈创作贵在“个性”。我们学习借鉴这些成 功的优秀舞蹈作品时,不能简单地模仿、照搬几个 动作、几个画面,或者去一味地追“风”、模 “派”,而要系统学习、借鉴他们的创作方法,慢慢 摸索自己的创作风格。要仔细琢磨他们独具匠心在 哪里?为什么人家能从生活中、民间艺术中抓住闪 光的东西,而我们却视而不见?自己以前创作的舞 蹈之所以“热”不起来,就是缺乏那种特有的个 性。往往是追“风”、模“派”,似曾相识,俗话 说:吃人家嚼过的馍不香。我们要找到属于自己的 “一方热土”,就要加深和了解本地区、本民族舞蹈 的文化背景。要在传统文化中为自己的舞蹈寻找一 个根,寻找一个立足点。要用现代人的眼光去挖 掘,发现蕴藏在本地区、本民族文化、生活中的闪 光点。舞蹈是在这个民族的整体民俗、风情、信 仰、崇拜和审美意识长期积淀的基础上形成的。增 强民族意识决不是说要排斥吸纳外来艺术的精华, 要借鉴、要吸收。而且要在“化”字上下功夫.再 提炼、再创造,使自己的舞蹈更具“这方热土”的 特色和个性。 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在群众舞蹈创作中,也 还存在一些不良现象,有的人不愿系统研究,总想 走捷径、碰机遇。有的编导离开民族文化的根基. 对外来文化采取功利性的直接照搬盲从;有的偷袭 他人作品,把某个舞蹈改头换面,或断章取义.换 个名字,标榜为自己的作品;有的则盲目赶时髦, 靠这些,梦想一鸣惊人,其实是非常不现实的。这 种从观念意识到创作方法上的混乱,在一定程度上 反映着舞蹈界在接受新事物的过程中.存在着消化 不良,急功近利的心态。而恰恰在这种急功近利之 中。失掉了自己独立的艺术风格。最终也落伍于时 代。 责任编辑王庆斌